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浙教版.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210976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 1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及影响动物寿命的因素,七年级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观 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是进行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但是他们还缺乏对这方面的理性认识。本节课有浅入深,以学生熟悉的 人、青蛙、蚕的一生为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构建,得出生命周期的概念。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还不够严密,并且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都 相对欠缺。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将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归纳、举例说明作为教学的重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人、青蛙、蝗虫的生命

2、周期及共同性。(2)能阐明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 (3)能说明环境的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 (4)能区分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学会观察周围事物,看图看视频分析归纳,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会合作学习提升自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2)养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学时重点 人、青蛙和蝗虫生命周期的共同性学时难点 理解生命周期周而复始的进行使生命代代相传种族得以延续、 动物变态发育的判断教学活动 2活动 1【讲授】1.3 动

3、物是生长时期(1) (一)复习引入人的一生将经历哪些阶段?你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目前又正处于什么时期?该时期有哪些特点?过渡:与人一样,各种动物也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运动和延续生命的方式。那么它们与人有没有共同点呢?又有哪些差异呢?我们知道青蛙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能听到田野里青蛙悠扬的鸣叫声。如果你到池塘边去观察,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生长时期的蛙。(二)蛙的生命周期:1、 学生观看青蛙生殖发育过程录像,填图、讲评。2、 学生完成蛙的生命周期图。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体成蛙3、 请同学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特征,填写表格,讲评。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蝌蚪成蛙补充:1)青蛙在冬眠时才

4、用皮肤呼吸。2)青蛙是雌雄异体的,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3)四肢出现的顺序是先长后肢,再长前肢。 4、 提问学生蝌蚪和成蛙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差别大不大?(很大),我们把这样的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和形态结构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过渡:自然界中除了青蛙还有许多昆虫也是进行变态发育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蝗虫和蝴蝶的生命周期。 (三)蝴蝶的生命周期31、利用学生收集的蝴蝶图片和蝴蝶标本,由学生介绍蝴蝶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生命周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这样的发育方式称为完全变态发育。(重点介绍一下蛹的特点)除了蝴蝶,还有蚕、蜜蜂、蚊子、

5、苍蝇等发育方式都与之相同。2、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得出这一发育类型就是完全变态发育问:春蚕到死丝方尽科学的角度看对吗?(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丝方尽”的意思是吐完丝,但并没有死,所以“到死”两字不准确,应改为“化蛹”)(四)蝗虫的生命周期1、 提问: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外表上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完成蝗虫的生命周期图。生命周期:受精卵幼虫成虫教师:蝗虫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成虫几个阶段,这样的发育方式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2、生态农业:生态治蝗(结合我国蝗虫灾害案例)3、比较人、青蛙、昆虫的生长时期思考: (1)人、青蛙、蝗虫、蝴蝶等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 (2)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亡而灭绝?小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不断得以延续。(五)寿命提问:影响动物的生命周期的原因?阅读关于材料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什么称为寿命? 讨论探究:你觉得哪些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寿命? 影响寿命的因素 4遗传因素 生活环境因素:气候恶化、食物减少、环境污染、敌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