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211714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模块综合卷1中国古代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模块综合卷一 古代史1 “1929 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 礼记王制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也。此据周制也。”“周制”指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分封制C均田制 D郡县制3 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文景之治D北魏孝文帝改革4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

2、,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文字狱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因有侯王(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 B北击匈奴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6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 ”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始称皇帝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昭君出塞D创立科举制度27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论搭配错误

3、的是( )A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B. 郑成功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8唐朝诗人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官渡之战 B马陵之战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9 “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上述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D清朝“文字狱”10如图“_”应填写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

4、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1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122017 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中央集权制3B九品中正制C郡县制D科举制13期末复习时小远整理了“贞观之治”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他复习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

5、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发明淬火工艺A BC D15中国古代风俗图瓦子内说书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诗中的“瓦子”指( )A娱乐场所B商业场所C娱乐兼商业场所D旅馆16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中的“偏房”是指( )A市舶司

6、 B中书省C锦衣卫 D军机处17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记有以下文字(如图所示),据此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A新疆 B云南4C台湾 D西藏18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据此史料可以总结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清政府物产丰盈,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清朝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清政府为了抵御倭寇的进攻A B C D19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呈现出主动开放的外交格局。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历史事件是(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郑和下西洋A BC D2

7、0下图是君臣礼仪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强化B废除丞相制度C君主专制强化D设内阁21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 ;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 ;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 ;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 ;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2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中,属于我国大一统阶段的是( )A B C D52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在实质上反映了( )A宣扬儒学

8、思想的需要B培养具有儒家思想人才的需要C服务于专制统治的需要D独尊儒术的需要24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指南针的应用 赵州桥的竣工 “麻沸散”的发明 司母戊鼎的问世ABCD25我国古代人文荟萃,文化辉煌。下列著作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红楼梦吴承恩 资治通鉴司马光 史记司马迁 齐民要术宋应星A BC D26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问题;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9、,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 1380 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 3 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1)材料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2)材料二是哪位皇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3)根据材料三,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

10、职?6(4)根据材料四,清朝雍正时期为了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集权设置了哪一机构?2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 制度篇材料一 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1)材料一中的“秦政”理论基础是什么?秦的“政制”指的是什么?材料二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

11、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探究二】经济篇材料三 (公元前 356 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戮(l)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3)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三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探究三】 文化篇材料四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

12、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两宋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探究四】感悟篇(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参考答案:1B 2.B 3.B 4.B 5.C 6.B 7.A 8.D 9.B 10.B 11.B 12D 13.B 14.B 715.C 16.D 17.D 18.A 19.A 20.C 21.B 22.D 23.C 24.C 25.D26(1)秦朝。郡县制。(2)汉武帝。 (3)丞相。(4)军机处。27(1)法家思想。中央集权制。(2)政府主导,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3)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重农抑商。(4)宋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应用)。(5)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学多思,勇于创新、实践。(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