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227287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了解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1.填空,回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2说明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掌握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

2、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3具体表现与成因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短缺 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资源短缺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生态 水土流失、土地荒 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2漠化 被遭破坏 的荒漠化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

3、、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城市噪声环境污染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4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特别提醒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是

4、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等。(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题组练通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 12 题。1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2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

5、碍土壤温度提升 阻碍土壤水分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C D3解析:1.D 2.A 第 1 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易发生土壤侵蚀,故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第 2 题,残留在土壤中的破碎地膜会阻断土壤空隙,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危害农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分的运移,正确。地膜有保温、保土作用,所以错误。(2019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 。据此完成 34 题。3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

6、是( )A产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4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解析:3.B 4.C 第 3 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 错误;产品的运量小,方便运输,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 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 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选 B。第 4 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 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主要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小,D 错误;一次性餐具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难治理,故环保责任重大,选 C

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1.可持续发展由 图 忆 知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基础:生态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条件: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4文明消费目的:社会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3)原则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

8、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2.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

9、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特别提醒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理解循环经济(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原则与特点5(3)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工业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

10、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农业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公众适度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题组练通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自然选择,读传统经济流程和循环经济流程图,回答 12 题。1两种经济流程的最大区别是( )A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

11、B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D投入的多少不同2在循环经济流程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 )A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6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解析:1.A 2.D 第 1 题,传统经济流程直接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循环经济流程虽然也有废弃物排放,但绝大部分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回收再利用。两种经济流程的最大区别是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第 2 题,在循环经济流程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关注整个生产过程,即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我国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征环境保护税。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明确按照环保税法确定的最低限

12、额征收,而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税率较高。据此完成 34 题。3各省级行政区环保税税额标准差异较大,京、津、沪等地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A排污总量大 B环境压力大C环境容量大 D经济实力强4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A降低企业成本 B增加政府税收C减少原料投入 D促进产业转型解析:3.B 4.D 第 3 题,京、津、沪等地及附近地区,人口密度大,环境压力大,通过提高税率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环境保护。第 4 题,征收环境保护税可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生产工艺,但不会减少原料投入,也不会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可限制严重污染工业的发展,加快高新

13、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政府税收。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 56 题。5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6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7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解析:5.A 6.B 第 5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 6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14、。重难点一 环境问题类试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是什么典题示例(2017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 年山西省有 1 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 500 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如图示意 1994 年和 2014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2)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

15、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 第(1)题,从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材料反映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第(2)题,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3)题,本问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答案 (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

16、,(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8问题。(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师说技法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

17、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

18、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集训过关读我国干旱区某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图,回答 12 题。91图中显示该区域( )A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增加,说明该区域发展符合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则B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水资源,导

19、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C地区生产总值与水资源消耗数量呈正比例关系D经济增长必然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2该区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合理措施有(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经济 加强水资源管理,禁止开采地下水 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A BC D解析:1.B 2.C 第 1 题,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但这种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故选项 A 错误。读图可知,该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但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说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故选项 B 正确。图中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与水资源消耗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是正比例

20、关系,故选项 C 错误。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故选项 D 错误。第 2 题,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措施中禁止开采地下水是不现实的,故本题选 C。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泉,是济南的灵魂。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载体,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 “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上流”的旖旎风光。材料二 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关系图。10(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为实现泉水常年喷涌,可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解析:第(1

21、)题,关键是看图,明确泉涌量曲线,其变化特点很明显,呈下降趋势,究其成因,自然层面(直接原因)是地下水位下降,其根源在于人类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第(2)题,着眼点在于增加、保护济南的地下水。答案:(1)泉涌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2)加强补给区(南部山区)的绿化;加强济南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调度和管理;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量;节约用水,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宣传教育、发展节水经济);加大保泉执法力度;加大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量,提高市区地下水位,促进泉水喷涌等。重难点二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区别与联系(对应学生用书 P18

22、8)师说技法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粗放利用资源利用率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物质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结果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点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

23、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点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典题示例11(2018天津高考节选)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学解题 第一步:审题干由题干可知,循环经济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第二步:析选项A 项中稻田产生的杂草和虫类,鱼产生的排泄物实现了循环利用;C 项中的垃圾发电,粉灰制砖材实现了循环利用;D 项中热海水变淡水和卤水制盐实现了循环利用;B 选项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方

24、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答案 B集训过关读我国各类型城市居民直接能耗人均碳排放量构成图,完成 12 题。1图中( )A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B型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C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能源D型城市居民各类形式的人均碳排放量均高于型城市122在践行绿色生活中,型城市减排的可行性措施是( )A减缓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B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改集中供暖为独立供暖D生活用能全面使用天然气解析:1.A 2.B 第 1 题,型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集中供暖排碳,我国北方冬季寒冷,需要集中供暖,所以型城市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A 正确;型城市没有集中供暖排碳,说明型城市位于

25、南方地区,而东部沿海北部地区冬季寒冷,有集中供暖,B 错误;图中气排碳比重较小,说明天然气不是我国城市的主要能源,C 错误;读图可知,除去集中供暖排碳,型城市居民各类形式的人均碳排放量大多低于型城市,D 错误。第2 题,读图可知,型城市交通排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故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交通排碳量,B 正确。电排碳比重较小,减缓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速度对减排影响较小,A 错误;改集中供暖为独立供暖,会加大碳的排放,C 错误;生活用能全面使用天然气,目前还不能实现,D 错误。如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A藏

26、 B新 C湘 D内蒙古4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是(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解决农业污染C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D减少农村就业岗位解析:3.C 4.A 第 3 题,适宜推广图示秸秆利用方式的地区要有丰富的生物秸秆,即种植业发达的地区,我国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作物秸秆少,不适宜推广图示秸秆利用方式,而湖南为水稻种植业分布区,生物秸秆丰富,可以推广。第 4 题,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与传统利用方式相比,修建了生物质电厂,增加了第二产业比重,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因此 A 正确;减少了大气及水体污染,但是不能彻底解决农业污染,因此 B 错误;新的利用方式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

27、供了电力,没有提高农田肥力,因此 C 错误;电厂的修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因此 D错误。13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锁定热点材料一 生态问题是个全球问题。近代以来,人们曾轻率地把自然界的存在仅仅看作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于是,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便日益凸显。材料二 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经过五年气势磅礴的伟大实践之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上均有了重大创新。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以往实践的

28、基础上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 ,其中就明确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具体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报告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论断,报告在论及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时,甚至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理念。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的还在于,报告提出了详尽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

29、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演练热点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霾天达到 124 天,集中在 13 月和 1012 月。读图回答 12 题。1北京市(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14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 PM2.5 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解析:1.B 2.D 第 1 题,材料中信息

30、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春季多大风天气,大风吹散雾霾,春天雾霾天气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第 2 题,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2017江苏高考)“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如图为1986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

31、 34 题。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 年 B2005 年C2007 年 D2011 年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解析:3.D 4.B 第 3 题, “绿色出行”倡导的是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读图可知,2011 年后,市民出行自行车占比开始上升、小汽车出行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占比明显上升。选 D。第 4 题,小汽车出行占比的下降和自行车、公交车出行占比的上升,会使道路上小汽车的数量减少,进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选 B。5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

32、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材料一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图。材料二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对应的 GDP 的产值)比较图。(1)简述 2007 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4)为实现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效生态农牧基地战略,请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图可判断出除包头和银川

33、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协调发展度较低。第(2)题,农业用水比例占到水资源利用结构的 80%以上,这主要和沿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粮食产区,而该地区降水较少,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关。第(3)题,本题主要从节流的角度,即如何节约用水来作答。第(4)题,高效生态农牧基地的实施措施主要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引进良种等角度作答。答案:(1)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协调发展度相对较低。(2)农业用水。沿黄地区农业种植面积较广;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3)优化用水结构;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等。(4)调整农牧业区域布局;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和市场发展生态农牧业和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