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286402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U /U。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反推法 D.现场实测法(分数:1.00)A.B.C.D.2.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U /U。ABCc=DS DO,j=10-9 (分数:1.00)A.B.C.D.3.混合层高度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即( )空气热力和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 A.高层 B.低层 C.混合层 D.中层(分数:1.0

2、0)A.B.C.D.4.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U /U。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分数:1.00)A.B.C.D.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U /U。 A.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B.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理措施的可行性 C.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D.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数:1.00)A.B.C.D.6.下列公式中,水平衡关系方程是U /U。其中定义 Q 为取水量,A 为物料带入水量,H 为好水量,户为排水量,L 为

3、漏水量。 A.Q-A=H+P+L B.Q-A=H-P+L C.Q+A=H-P+L D.Q+A=H+P+L(分数:1.00)A.B.C.D.7.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69 时,生态系统属于U /U。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分数:1.00)A.B.C.D.E.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的规定,工作环境的噪声最高不得超过U /U。 A.105 dB B.110 dB C.115 dB D.120 dB(分数:1.00)A.B.C.D.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若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均排放二氧化硫,排气筒 A的排放速率

4、为 35.5kg/h,排气筒 B 的排放速率为 26.5kg/h,排气筒 A 的高度为 50m,排气筒 B 的高度为50m,排气筒 A 与排气筒 B 的距离为 90m,则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的等效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分别为U/U。 A.50m,31 kg/h B.50m,62kg/h C.100m,31 kg/h D.100m,62 kg/h(分数:1.00)A.B.C.D.10.气体泄漏速度公式 QG= (分数:1.00)A.B.C.D.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采用的标准是U /U。 A.0 类标准

5、 B.1 类标准 C.2 类标准 D.3 类标准(分数:1.00)A.B.C.D.12.下列选项中,关于污染源调查中的点源调查说法错误的是U /U。 A.评价等级高而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 B.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C.如果排水口位于建设项目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过程段范围内,不需要详细调查 D.调查内容:污染源排放特点,污染源排放数据,用排水情况,废水、污水处理状况(分数:1.00)A.B.C.D.13.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C

6、.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分数:1.00)A.B.C.D.14.河流水质采样时,垂线上取样点设置的主要依据是U /U。 A.河宽 B.水深 C.流量 D.流速(分数:1.00)A.B.C.D.15.己知 L1=80dB,L 2=80dB,则 L1+2=U /UdB。 A.40 B.160 C.83 D.120(分数:1.00)A.B.C.D.16.对于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是U /U。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年均浓度 D.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分数:1.00)A.B.C.D

7、.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该导则不适用于U /U。 A.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B.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C.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技术改造项目 D.核建设项目(分数:1.00)A.B.C.D.18.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类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U /U。 A厂址选择 B污染源调查 C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D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分数:1.00)A.B.C

8、.D.19.日平均浓度计算首选U /U的气象条件。 A.典型日的逐时 B.典型日的逐日 C.典型日 D.典型日的平均日(分数:1.00)A.B.C.D.20.焚烧处置技术对环境的最大影响是U /U。 A.噪声 B.飞灰 C.尾气造成的污染 D.炉渣(分数:1.00)A.B.C.D.21.下列几种活性污泥法中,具有占地大、投资高、运行费用也高的缺点的是U /U。 A.氧化沟 B.完全混合法 C.阶段曝气法 D.传统活性污泥法(分数:1.00)A.B.C.D.2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U /U。 A.污染物的自身特性 B.水体的自净特性 C.水体的水质指标 D.水体的污染特性(分数:

9、1.00)A.B.C.D.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列出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其中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U /U形式发布。 A.通知 B.公告 C.报纸 D.互联网(分数:1.00)A.B.C.D.24.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U /U的夹角。 A.22.545 B.22.560 C.3045 D.3060(分数:1.00)A.B.C.D.25.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法中,下列选项中是首选的评估方法的是U /U。 A.医疗费用法、生产力损失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恢复或重置费用法、防护费用法 B.反向评估法、机会成本法 C.旅行费用法、成果参照法、调查评价法

10、、隐含价格法 D.机会成本法、隐含价格法、生产力损失法、人力资本法(分数:1.00)A.B.C.D.26.不属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物理过程的是U /U。 A.流体平流输送 B.紊动扩散 C.分子扩散 D.分解作用(分数:1.00)A.B.C.D.27.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液体泄漏速率的是U /U。 (分数:1.00)A.B.C.D.28.某声音的声压为 0.05Pa,则其声压级为U /UdB。 A.63 B.65 C.68 D.70(分数:1.00)A.B.C.D.29.下列几种活性污泥法中,具有污泥膨胀引起的污泥流失、硝化问题导致 pH 值降低以及出水悬浮物增高缺点的是U /U。 A.氧化沟

11、B.完全混合法 C.延时曝气法 D.传统活性污泥法(分数:1.00)A.B.C.D.30.机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户外噪声监测点应在户外平坦开阔之地,且传声器应高于U /U以内振动地面U /Um。 A.1.2 B.1 C.2 D.1.5(分数:1.00)A.B.C.D.31.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中,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U /U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 A.21% B.37% C.60% D.29%(分数:1.00)A.B.C.D.32.帕斯奎尔法中将大气稳定度分为U /U级, A.5 B.6 C.7 D.8(分数:1.00)A.B.C.D.33

12、.森林具有平衡碳氧、涵养水源等功能,这是环境的U /U。 A.直接使用价值 B.非使用价值 C.存在价值 D.间接使用价值(分数:1.00)A.B.C.D.34.在涉及核设施的项目中,在哪个阶段不需要做环境影响评价U /U。 A.核设施选址 B.核设施建造 C.核设施装料 D.核设施运行(分数:1.00)A.B.C.D.35.一般来说,“年轻”填埋场是指填埋时间在( )年以下的填埋场。 A.1 B.2 C.3 D.5(分数:1.00)A.B.C.D.36.大气环境影响识别首先选用U /U。 A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B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C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D该项目排放的

13、特征污染物(分数:1.00)A.B.C.D.37.将各项清洁生产指标逐项制定分值标准,再由专家按百分制打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值得总分,然后再按清洁生产等级分制对比分析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此法是U /U。 A.质量指标法 B.指标对比法 C.类比法 D.分值评定法(分数:1.00)A.B.C.D.38.各单项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U /U个工作等级。 A.2 B.3 C.4 D.5(分数:1.00)A.B.C.D.39.主要污染物的确定是按照调查区域污染物等标准污染负荷的大小排列,分别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U /U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A50% B65% C80%

14、D95%(分数:1.00)A.B.C.D.4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822001)中规定,有关近岸海域不同环境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A.第一类功能区,适用于海洋渔业、海上自然保护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B.第二类功能区,适用于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海水浴场及海上运动或娱乐区 C.第三类功能区,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D.第四类功能区,适用于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分数:1.00)A.B.C.D.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经常采用等标排放量法,在该方法中,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U /U标准执行。 A.二级、一小

15、时平均 B.三级、一小时平均 C.二级、日均值 D.三级、日均值(分数:1.00)A.B.C.D.42.一般工业废水经U /U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三级处理 D.四级处理(分数:1.00)A.B.C.D.43.某一环境人们现在不使用,但人们希望保留它,以便将来用在其他项目上,环境的这种价值是U /U。 A.存在价值 B.选择价值 C.至今使用价值 D.间接使用价值(分数:1.00)A.B.C.D.4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空气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不少于U /U天。 A.2 B.3 C.4 D.5(分数:1.00)A.B.C.D.4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

16、,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废水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U /U周期,每个周期 35 次。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分数:1.00)A.B.C.D.46.下列关于防止环境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U /U。 A.对于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 B.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应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影响 C.对以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 D.针对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隔声、吸声为主的屏蔽性措施,使

17、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分数:1.00)A.B.C.D.47.有关厂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测量时段要选择在生产正常阶段和无雨无雪的天气 B.读数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C.大风天气应继续测量 D.一般采用同心圆布点法(分数:1.00)A.B.C.D.48.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且评价级别较高,对预测结果要求较严时,应采用U /U。 A.物理模型法 B.数学推断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分数:1.00)A.B.C.D.49.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优势度+密度+频摩 B.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C.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D

18、.优势度+相对密度(分数:1.00)A.B.C.D.5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 AERMOD 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U /U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5 B.15 C.25 D.50(分数:1.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运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时,选择类比对象的条件有_。 A.工程性质、规模及范围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 B.类比对象已竣工验收并运行一段时间 C.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基本相似 D.项目投资额度大致相等(分数:2.00)A.B.C.D.52.生态影响的补偿形式包括U /U。 A.就地补偿 B.物质补偿 C.异

19、地补偿 D.精神补偿(分数:2.00)A.B.C.D.5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U /U。 A.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 B.防臭措施 C.渗滤液的治理和控制措施 D.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 E.减震防噪措施(分数:2.00)A.B.C.D.E.54.下列关于固体废物致人疾病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可使人致病 B.固体废物的堆肥产品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C.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作为肥料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D.处置、堆存、填埋固体废物可以通过地下水的间接饮用使人致病(分数:2.00)A.B.C.D.5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20、。 A.水中溶解氧在温跃层以下比较多甚至可接近饱和 B.温跃层以上的区域溶解氧较低,成为缺氧区 C.水深较浅的湖泊水库水温常呈垂向分层型 D.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稳定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过渡层,一般称为跃水层(分数:2.00)A.B.C.D.56.GPS 系统包括U /U。 A.CPS 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 信号接收机 D.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TM 影像(分数:2.00)A.B.C.D.57.以下对潮汐河口和海湾水体的输移过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U /U。 A.水平输移相对于垂向输移,是较小的 B.在浅水或受风和波浪影响很大的水体,在描述水动力学特性和水质组分

21、的输移时,将其作为二维系统来处理 C.在很多时候,水平输移也是可以忽略的 D.在横向输移忽略时,可以用一维模型来描述纵向水动力学特性和水质组分的输移(分数:2.00)A.B.C.D.58.预测声环境影响时,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包括U /U。 A.建设项目的建筑布局 B.声源的相关资料 C.声波的传播条件 D.相关的气象参数(分数:2.00)A.B.C.D.59.属于年轻的填埋场(填埋时间在 5 年以下)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的是U /U。 A.pH 值较低 B.BOD5及 COD 浓度较高,且 BOD5/COD 的比值较高 C.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D.NH4+N 的浓度较高 E.色度大(分数:2.0

22、0)A.B.C.D.E.60.水土流失生物措施的实施中,最为关键的是U /U。 A.绿化 B.土地整治 C.生物入侵 D.表层土壤的覆盖(分数:2.00)A.B.C.D.61.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中的U /U。 A.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B.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 C.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 D.促进清洁生产 E.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技术政策和经审批的各类规划(分数:2.00)A.B.C.D.E.62.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评价的重点是场地的U /U。 A.工程的区位条件 B.土壤自净能力 C.水文地质条件 D.工程地质条件(分数:2.00)A.B.C

23、.D.63.非正常排污包括U /U。 A.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 B.非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 C.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营时的排污 D.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营时的排污(分数:2.00)A.B.C.D.64.建设项目工业取水量包括U /U。 A.工艺用水量 B.生活用水量 C.锅炉给水量 D.间接冷却水量(分数:2.00)A.B.C.D.65.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下列污染物中,应在总排放口监测的有U /U。 A.总汞 B.六价铬 C.总铜 D.硫化物(分数:2.00)A.B.C.D.66.下列关于费用效益分析中贴现率参数对环境

24、保护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一般来说,高贴现率有利于环境保护 B.贴现率并非越小越好 C.进行项目费用效益分析时,只能使用一个贴现率 D.若取贴现率为 10%,则 10 年后的 100 元钱,只相当于现在的 38.5 元(分数:2.00)A.B.C.D.67.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按作用原理可分为U /U。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物理化学法 D.生物法(分数:2.00)A.B.C.D.68.对于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正确的是U /U。 A.环境影响预测必须考虑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污染途径 B.环境影响预测,既要考虑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C.预测的内容应

25、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当地环保要求而定 D.预测过程中不涉及对人体、生物及资源的危害程度(分数:2.00)A.B.C.D.69.在潮汐河流中,污染物质量输移机理是U /U。 A.垂向输移为主 B.最主要的是水平面的输移,垂向输移相对较小 C.垂向和水平都不能忽略 D.垂向和水平输移都可忽略,所以可以选用一维模型来描述水动力学特征和水质组分的输移(分数:2.00)A.B.C.D.70.A 值法用于计算区域大气污染物的( )。 A.规划环境容量 B.理想环境容量 C.实际环境容量(分数:2.00)A.B.C.71.景观阈值指景观体对外界干扰的U /U。 A.耐受能力 B.同化能力 C.

26、消除能力 D.适应能力 E.恢复能力(分数:2.00)A.B.C.D.E.72.环境的非使用价值包括U /U。 A选择价值 B遗赠价值 C存在价值 D景观价值(分数:2.00)A.B.C.D.73.有关氧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氧垂曲线是表征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溶解氧分布的曲线 B.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为最大亏氧量 C.在临界亏氧点左侧,耗氧小于复氧,水中溶解氧逐渐减少 D.在临界亏氧点右侧,耗氧大于复氧,水中溶解氧逐渐增加 E.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为最小亏氧量(分数:2.00)A.B.C.D.E.74.采用侵蚀模式预测水土流失时,常用方法包括U /U。 A.已有资料调查法 B.数学模型法

27、 C.物理模型法 D.水文手册查算法(分数:2.00)A.B.C.D.75.下列有关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的叙述内容,正确的有U /U。 A.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为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B.对建设项目的负面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成本 C.对建设项目的正面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确规定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损益分析(分数:2.00)A.B.C.D.76.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评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分析包括( )两个方面。 A.恢复稳定性 B.阻抗预防稳定性 C.预防稳定性 D.减轻稳定性(分数:2.00)A.B.C.D.77.在进行垃圾

28、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其主要污染源是( )。 A.生活垃圾 B.运输噪声 C.填埋场释放气体 D.渗滤液(分数:2.00)A.B.C.D.7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和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其中长期浓度包括U /U。 A.年均浓度 B.季均浓度 C.月均浓度 D.日均浓度(分数:2.00)A.B.C.D.79.工程分析中的勘查设计期包括U /U。 A.初勘 B.选址选线 C.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 D.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数:2.00)A.B.C.D.80.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下水污染调查最终应提交的资料是U /U。

29、A.说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剖面图 B.每个主要含水层的水位等值线图 C.表示地下水侧向和垂向流动的剖面图 D.所有测定方法得出的水位和物理参数值列表(分数:2.00)A.B.C.D.81.复杂地形风包括( )。 A.海陆风 B.山谷风 C.过山气流 D.城市热岛环流(分数:2.00)A.B.C.D.82.以下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的是( )。 A.TSP B.氨 C.硫化氢 D.甲烷 E.甲硫醇(分数:2.00)A.B.C.D.E.83.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目前着重调查U /U。 A.初级生产力 B.中级生产力 C.新生产力 D.细菌生产力(分数:2.00)A.B.C.D.84.

30、生态等级风险评价法是在缺乏大量野外观测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风险评价的有效方法,它将风险评价分为U /U。 A.初级评价 B.定量的局地评价 C.半定量的区域评价 D.定量的区域评价(分数:2.00)A.B.C.D.85.下列哪些内容属验收调查报告编制的技术总体要求U /U。 A.选取验收调查因子 B.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C.正确确定验收调查范围和适用的调查方法 D.明确验收调查重点(分数:2.00)A.B.C.D.8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生态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哪些选项U /U。 A.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措施实施效果 B.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程设

31、计文件以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提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 C.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了解公众对项目各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D.针对建设项目已产生的环境破坏或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分数:2.00)A.B.C.D.87.工业固体废物包括U /U。 A.矿业固体废物 B.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C.能源工业固体废物 D.城建渣土(分数:2.00)A.B.C.D.88.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时间在 5 年以下)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是 U /U。 A.pH 值较低 B.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C.BOD5/COD 比值较低 D.BOD5及 COD 浓度较高(分数

32、:2.00)A.B.C.D.89.在点声源声场中,和声屏障衰减有关的因素有_。 A.声程差 B.声波频率 C.声屏障高度 D.地面特征(分数:2.00)A.B.C.D.90.室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U /U。 A.几何发散 B.地面效应 C.声屏障 D.大气 E.敏感点(分数:2.00)A.B.C.D.E.91.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U /U。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烟(粉)尘 D.臭气(分数:2.00)A.B.C.D.92.下列选项属于环境的总价值的是U /U。 A.存在价值 B.直接使用价值 C.遗赠价值 D.选择价值(分数:2.00)A.B.C.D.93

33、.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的数值法的使用条件是U /U。 A.多个含水层 B.复杂边界条件 C.含水层非均质 D.地下水水位较低(分数:2.00)A.B.C.D.94.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污染性质可分为U /U。 A.热效应 B.水体酸碱度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分数:2.00)A.B.C.D.95.影响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时间确定的因素有U /U。 A.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确定丰、平、枯水期,同时确定三个时期的对应季节或月份 B.评价等级影响。三级评价一般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C.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严重时,一级评价的各类水域须调查丰水期

34、,二、三级如果时间允许可进行丰水期调查 D.冰封时间较长的水域,或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水的水域和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分数:2.00)A.B.C.D.96.下列关于各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U /U。 A.环境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不少于 5 天 B.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 13 天,每天 12 次 C.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中,若 24h 昼夜监测,其频次不得少于 10 次 D.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 3 天(分数:2.00)A.B.C.D.97.新用水量指标包括U /U。 A.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 B.单位产品新水用量 C.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D.工业用水重复利

35、用率(分数:2.00)A.B.C.D.98.污泥稳定的目的是减少病原体,去除引起异味的物质,方法有( )。 A.厌氧消化 B.好氧消化 C.化学稳定和混合 D.浓缩脱水(分数:2.00)A.B.C.D.99.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含U /U。 A.间接使用价值 B.直接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非使用价值(分数:2.00)A.B.C.D.100.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 )。 A.资料收集法。从各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收集现有的动植物、土壤资料和有关土地、自然资源等的规划资料 B.现场调查 C.遥感法,获取最新信息 D.专家访问法,收集专业化资料 E.定位和半定位观测(分数:2.00)A.B.C

36、.D.E.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U /U。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反推法 D.现场实测法(分数:1.00)A.B.C. D.解析:2.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U /U。ABCc=DS DO,j=10-9 (分数:1.00)A.B. C.D.解析:3.混合层高度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即( )空气热力和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 A.高层 B.低层 C.混合层

37、 D.中层(分数:1.00)A.B. C.D.解析:4.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U /U。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分数:1.00)A.B.C.D. 解析: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U /U。 A.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B.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理措施的可行性 C.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D.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数:1.00)A.B.C.D. 解析:6.下列公式中,水平衡关系方程是U /U。其中定义 Q 为取水量,A

38、为物料带入水量,H 为好水量,户为排水量,L 为漏水量。 A.Q-A=H+P+L B.Q-A=H-P+L C.Q+A=H-P+L D.Q+A=H+P+L(分数:1.00)A.B.C.D. 解析:7.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69 时,生态系统属于U /U。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质量按 EO 值分为五级:级 10070,级 6950,级 4930,级2910,级 9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的规定,工作环境的噪声最高不得超过U /U。 A.105 dB B.110 dB C.115 dB D

39、.120 dB(分数:1.00)A.B.C. D.解析:9.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若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均排放二氧化硫,排气筒 A的排放速率为 35.5kg/h,排气筒 B 的排放速率为 26.5kg/h,排气筒 A 的高度为 50m,排气筒 B 的高度为50m,排气筒 A 与排气筒 B 的距离为 90m,则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的等效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分别为U/U。 A.50m,31 kg/h B.50m,62kg/h C.100m,31 kg/h D.100m,62 kg/h(分数:1.00)A.B. C.D.解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

40、2971996)中规定,当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排放同一种污染物,其距离小于该两个排气筒的高度之和时,应以一个等效排气筒代表该两个排气筒。等效排气筒的有关参数计算方法如下。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Q=Q A+QB式中 Q等效排气筒某污染物排放速率;QA,Q B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的某污染物排放速率。等效排气筒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等效排气筒高度;hA,h B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的高度。等效排气筒的位置,应在排气筒 A 和排气筒 B 的连线上,则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的距离按下式计算:*式中 x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 A 的距离;a排气筒 A 至排气筒 B 的距离。10

41、.气体泄漏速度公式 QG= (分数:1.00)A.B. C.D.解析: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采用的标准是U /U。 A.0 类标准 B.1 类标准 C.2 类标准 D.3 类标准(分数:1.00)A.B.C. D.解析:12.下列选项中,关于污染源调查中的点源调查说法错误的是U /U。 A.评价等级高而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应详细调查 B.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C.如果排水口位于建设项目排水与受纳河流的混合过程段范围内,不需要详细调查 D.调查内容:污染

42、源排放特点,污染源排放数据,用排水情况,废水、污水处理状况(分数:1.00)A.B.C. D.解析:13.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C.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分数:1.00)A.B.C.D. 解析:14.河流水质采样时,垂线上取样点设置的主要依据是U /U。 A.河宽 B.水深 C.流量 D.流速(分数:1.00)A.B. C.D.解析:15.己知 L1=80dB,L 2=80dB,则 L1+2=

43、U /UdB。 A.40 B.160 C.83 D.120(分数:1.00)A.B.C. D.解析:16.对于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是U /U。 A.小时浓度 B.日平均浓度 C.年均浓度 D.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分数:1.00)A. B.C.D.解析: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该导则不适用于U /U。 A.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B.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C.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技术改造项目 D.核建设项目(分数:1.00)A.B.C.D. 解析:18.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类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U /U。 A厂址选择 B污染源调查 C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 D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分数:1.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