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学校教育(分数:2.00)_2.校本课程(分数:2.00)_3.教学评价(分数:2.00)_德育_5.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6.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7.简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分数:2.00)_8.请简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法及其应用。(分数:2.00)_9.简述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各自特点,并比较其异同。(分数:2.00)_10.简析道尔顿制。(分数:2.0
2、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11.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性特点?专业性表现在哪里?人文精神又表现在哪里?(分数:2.00)_12.请分析颜元的“习行”教学法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13.陶行知的“养成国民健全人格”之思想,以及对民国时期教育方针和学制改革的影响。(分数:2.00)_14.论述夸美纽斯对西方教育学的贡献。(分数:2.00)_2015 年杭州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学校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
3、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4)学校教育是制度化、规范化、规律化、专门化的教育,它可以让青少年迅速而有效地掌握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家庭教育、自学、社会教育的诸多局限性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5)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学校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些是一个人踏上社会
4、所必不可少的。 (6)当今的劳动和社会分工,无不是以一个人的能力、技能来分配的,而学校就是专门提供这种人才的场所。因而年轻一代接受学校教育,也是他优化职业选择的必由之路。)解析:2.校本课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同时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而且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另外,校本课程鼓励
5、和吸纳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解析:3.教学评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学评价的原则有: (1)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防止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4)计划性原则: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地控制各科教学评价的次
6、数及总量并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评价太多或过于集中,使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解析:德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
7、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解析:5.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果茨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要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解析:6.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分数:2.00
8、)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主要观点:第一,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要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第二,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第三,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四,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个人本位论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入的价值与地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作用。但是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会毁坏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
9、)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7.简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一定社会的教育不仅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同时教育也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或阻碍它们的发展。教育不仅被社会所制约和规定,也改变、引导和教化着社会。 教育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因为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
10、,所以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人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不是同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也使得教育具有特殊的规律。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其思想、制度、内容还是方法、组织形式等,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可能是完全崭新的,它们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具有相对稳定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并非只是直接的、简单的吻合,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机制。在发展的时间上两者不完全同步,存在时间差。尽管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
11、用,并且教育对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是,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如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时,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至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教育的发展超过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解析:8.请简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法及其应用。(分数:2.00)_
12、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他的实验是儿童通过观察别人对待充气娃娃的态度而习得行为。 (1)班杜拉的实验结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 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系统。 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 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2)班杜拉把习得行为与行为表现相区分,并认为动
13、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如果按照榜样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 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 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3)在教学上的应用。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性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
14、强化。观察学习理论较多地应用于品德与规范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适当的榜样行为并反复示范榜样行为。 给学生提供再现行为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及时表扬良好行为,还要促进自我强化。此外,要重视榜样的作用,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榜样行为。)解析:9.简述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各自特点,并比较其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现学习被布鲁纳认为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 (1)发现学习的四项原则: 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要结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的难度与逻辑顺序。 确保材料的难度
15、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发现法的实施步骤: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说的特点: (1)奥苏伯尔将学习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2)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 (3)有意义学习包括四种类型:表征
16、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发现学习。 (4)强调接受学习: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认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而不是发现。接受学习是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心理学上称为内化,就是将教学内容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 (5)教学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巩固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两种观点的比较: 不同点: (1)强调的学习方式不同。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强调接受学习。 (2)学习过程不同。布鲁纳主张从特殊发现到一般发现,而奥苏伯尔强调从对一般的理解到特殊的理解。 相同点: (1)他们都属于认知学派。 (2)他们都强调学
17、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布鲁纳的发现法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新知识,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事实上,学生发现新知识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而是以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为基础。 (3)强调学生是在主动地学习。学生同化新知识,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头脑积极主动地反映才实现的。因此,两个理论虽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解析:10.简析道尔顿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
18、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提出以下主张: (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不强求一律。 (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 (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道尔顿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另外,将教室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太实际。)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11.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性特点?专业性表现在哪里?人文精神又表现在哪里?(分数:2.0
19、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专业性。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师劳动的特点上。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有: 复杂性。首先,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最后,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 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 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
20、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素养上。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的素养有: 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能从整体上系统把握,这样才。能深入浅出,高瞻远瞩,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同时,教师还应有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 专门的教育素养。 a教师要有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b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
21、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 c教育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文精神。 教师职业的人文精神也体现在教师的素养上。体现教师职业人文精神的素养有: 高尚的师德。 a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b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c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指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不
22、拔的毅力等。)解析:12.请分析颜元的“习行”教学法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在漳南书院教学中重视“习行”的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 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的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习行”反对脱离实际的、注
23、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重视“习行”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方程时,要让同学们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解析:13.陶行知的“养成国民健全人格”之思想,以及对民国时期教育方针和学制改革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陶行知的“养成国民健全人格”的思想包括: 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人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强健活泼的体格。 优美和乐的感情。 这一思想主要强调了
24、: 教育要促进个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注重公民道德的培养,为国家服务。 注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的思想。 (2)对民国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蔡元培在 1912 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中,从“养成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蔡元培强调五育不可偏废,前三者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而为一,是教育的
25、最高境界。五育中也有重点,即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在民国初年,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方针。 (3)对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的影响: 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上,取消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使教育与儿童实际联系更为紧密,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壬戌学制: 从学制的七项标准看:七项标准中,强调了教育要适应社会进化需要、谋个性之发展、注意生活教育,与陶行知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从学制的内容上看: a学制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
26、一次。 b重视职业教育,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c课程的设置上,学习国语、算术、公民、自然、园艺、音乐、体育等课程,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力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解析:14.论述夸美纽斯对西方教育学的贡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他的教育贡献主要体现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统一学制、学年制、班级授课制、德育、教育管理、教学原则等思想上。 (1)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
27、宗教目的是为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现实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学问、德行、虔信”的人。教育的作用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以及发展人的天赋。 (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一方面,教育应当服从大自然的“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教育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工作应该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守这些规律;既然教育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发现、探明这些规律。 (3)泛智教育、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提出要把教育普及给所有儿童
28、,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普及教育理论体系,主张广设泛智学校,由国家普及教育。 (4)统一学制。为了便于管理全国学校,并能使所有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学制,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进入母育学校;儿童期,进入国语学校;少年期,进入拉丁语学校;青年期,进入大学。 (5)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统一招生时间,同时开学与放假,通过考试同时升级。所谓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夸美纽斯是最早在理论上确立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6)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是首个把教学原则进行归纳总结的人。教学原则主要有
29、直观性、自觉自动性、巩固性、量力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 (7)德育论。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他要求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甚至高于宗教教育。德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关心国家的文化繁荣。 (8)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应该重视教育,普遍设立学校。他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教育的统一发展。 综上所述,夸美纽斯基于“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限制,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是个重大进步,也是夸美纽斯的巨大贡献。夸美纽斯提倡普及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提出,充分地显示了他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教学原则,其教学理论包含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性、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论述了教育的作用,试图让所有的人都接受高等教育,制定了学制和班级授课制,编写了教科书,他的很多创举在教育领域都具有开拓意义,尤其在教育理论方面,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但是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是因为认识和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其教育思想中带有严重的宗教性,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也不够准确。但是,整体来看,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