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简述教育的基本形态。(分数:2.00)_2.简述教师的主要角色定位。(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3.癸卯学制(分数:2.00)_智者_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5.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分数:2.00)_6.请论述教学原则。(分数:2.00)_7.论述学习策略的各种类型及意义。(分数:2.00)_8.论述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分数:2.00)_9.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分数
2、:2.00)_10.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分数:2.00)_2018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简述教育的基本形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在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种主导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
3、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从其含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教育在含义上几乎无异,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生和家庭以外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解析:2.简述教师的主要角色定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的
4、角色有: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角色;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5)“研究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决定了教师身兼各种角色,以上几项是主要的角色,我们把这些所有的角色组成的集合叫作角色丛。)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3.癸卯学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颁布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1)该学制纵向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其中将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纳入
5、学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为五年强迫教育阶段,儿童 7 岁一律入学。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年限达 2021 年。横向方面:除普通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该学制具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也是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在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有标志性意义。 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分为“初、中、高”三级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反映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要求; 学制各阶段,尤其是初等教育阶段,确立“德、智、体”协调发展的三育发展模式; 设置实业学堂,推动近代资本主义
6、工商业发展; 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 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 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课程比重上,西学则占主导地位。 (3)但是,该学制同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效忠封建王朝; 读经、讲经课比重过大,所以导致学制年限偏长; 大学堂在入学条件上仍有限制,维护教育的封建等级性; 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对教职员和学生的许多规定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显示了较强的封建性;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业程度奖励相应的科举功名,没有割断与旧教育的瓜葛。)解析:智者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智者”,在古希腊的后期专门用
7、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但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智者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智者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5.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与生
8、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2)由于大工业的本性需要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工人,于是,客观上一方面要求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使工人尽可能受到适应劳动职能变更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能多方面发展的劳动者。 (3)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这就为通过科学这一中介,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相结合提供了基础。 (4)综合技术教育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工具技能的现代教育内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 教育
9、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结合”不能不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只有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实现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析:6.请论述教学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 并结合知识
10、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此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
11、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 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解析:7.论述学习策略的各种类型及意义。
12、(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麦基奇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认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编码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元认知策略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
13、;丰富学生关于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注意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 (3)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它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和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学业求助策略等。)解析:8.论述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纳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他把这六个因素归为三个维度,即内
14、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依据这三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其以后的成就行为。)解析:9.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专门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
15、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1)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2)教育教学的原则。 (3)教育教学方法。 (4)论教师。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解析:10.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一生都在从
16、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是从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观这几个方面论述的。 (1)教育本质论。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教育即生长。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主张。 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
17、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根据“教育即生活”这一原则,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 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评价: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情
18、况下,有利于教育参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传统教育中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2)教育的目的。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教育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外在目的的。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 评价:杜威指责“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他很难把教育的内在目的与教育的社会性目的统一
19、起来。 (3)课程与教材。 批判传统课程。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阻碍了儿童的生长。 教材心理学化。儿童获取的知识应当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从做中学。杜威认为,应为学生设置适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在“做”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评价: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注重学生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杜威强调的从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是有启发和进步意义的,但是却走
20、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直接经验,却忽视了间接经验的学习。 (4)思维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课程上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维,意思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 (5)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反对个人至上论和社会至上论,反对将社会与个人割裂开来,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他反对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的旧个人主义,而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社会责任和理智作用的新个人主义。 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性的,道德教育应该在
21、社会性的情境中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上。道德教育应该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学校生活、教材、教法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评价:杜威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杜威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发现法”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性、摸索性的“做”的基础上,这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综上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始终是围绕着“儿童中心”,以“从做中学”的方式开展的,形成了以生长为教育目的、以活动为课程、以反省思维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个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体系,提倡教育的实用性,固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然而,上面分析中所说到的关于杜威思想的一些不足和矛盾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