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38622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我国专利法中规定,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属于( )。A狭义刑法 B附属刑法 C单行刑法 D刑法典(分数:1.00)A.B.C.D.2.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

2、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分数:1.00)A.B.C.D.3.聚众犯罪是( )。A都属于共同犯罪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D是单独的犯罪概念,与共同犯罪无关(分数:1.00)A.B.C.D.4.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目的 B犯罪行为 C犯罪构成 D犯罪结果(分数:1.00)A.B.C.D.5.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改为( )。A3 年以上 10年以下 B3 年以上 8年以下C1 年以上 5年以下 D5 年以上 10年以下(分数:1.00)A.B.C.D.6.下列犯罪中不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是( )。A打击报复证人罪

3、B毁灭国家机关印章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劫夺被押解人员罪(分数:1.00)A.B.C.D.7.王某原系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滞留境外长期不归,一年后王某加入该国的间谍组织,后来回国执行该间谍组织任务时被我国安全机关抓获,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构成叛逃罪 B构成背叛国家罪C构成间谍罪 D构成叛逃罪和间谍罪,数罪并罚(分数:1.00)A.B.C.D.8.甲居住在闹市中一栋楼房的七层,一天他收拾东西时,发现家中的一把菜刀早已生锈,不能使用,应当扔掉。但懒得下楼扔到垃圾箱,遂顺手丢出窗外,恰好砸在经过的行人乙的头上,乙被砸成重伤,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甲

4、的行为如何认定?( )A意外事件 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死(分数:1.00)A.B.C.D.9.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个人贪污数额在 5000元以上不满 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B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5000元,情节较重的,仍然作为犯罪处理C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D甲伙同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利用乙的工作便利,骗取国有财产,乙构成贪污罪的共犯,甲因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不能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分数:1.00)A.B.C.D.10.

5、乙女听说甲男能将 10元变成 100元,便将家里的 2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 2000元变成 2万元。甲用红纸包着 2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 2小时后再打开看。乙 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分数:1.00)A.B.C.D.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为了使抽象的法条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就需要对刑法规范进行解释,下列关于刑法解释论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论理解释是指直接对

6、法律条文的文句的意义进行的解释C.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该予以提倡D.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司法机关的认识,提高检察和审判工作质量,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盗走铁路上钢轨 10米,因铁路巡道员发现钢轨被盗,采取紧急措施,才避免了火车颠覆事故的发生。对甲按照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适用法律B.乙为一 15周岁的未成年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后,因勒索财物未成而杀害被绑架人,应当追究乙的刑事责任C.丙是某国有仓库保管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其保管的物资价值 2万元。后听说单位要来盘点物资,担心事发,遂将所盗物资送回仓库,丙的行为成立犯罪中

7、止D.丁设立一家公司,专门用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谋取非法利益。对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应当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13.雷某为购买正式书号用于出版淫秽录像带,找某音像出版社负责人任某帮忙。雷向任谎称自己想制作商业宣传片,需要一个书号,并提出付给出版社 1万元“书号费”。任某同意,但要求雷给自己 2万元好处费,雷某声称盈利后会考虑。任某随后指示有关部门立即办理。雷某拿到该书号出版了淫秽录像带,发行数量极大、影响极坏。雷牟利后给任某 2万元好处费,任某收下。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雷某与任某的行为构成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的共犯B.雷某的行为构成传播淫秽

8、物品罪,任某的行为构成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C.雷某的行为构成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任某的行为构成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犯D.雷某与任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犯14.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 )。(分数:2.00)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B.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C.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D.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报信,情节严重的15.下列关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自然人不可能单独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B.违规制

9、造、销售枪支罪只是处罚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不处罚单位C.由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所以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以外的企业生产枪支的,并不构成犯罪D.在境外销售为境内生产的枪支,构成违规销售枪支罪。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16.简述管制的特点及内容。(分数:6.00)_17.简述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8.00)18.论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概念与特征。(分数:8.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30.00)案情:甲乙二人于某日到某集市上闲逛,在一个二手自行车交

10、易处,甲发现一个外地人的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金,便起了邪念,与乙商量把那人的钱“弄过来”,乙表示同意。二被告人便尾随其后,伺机行动,当该外地人走到一偏僻处时,甲急步上前,将其撞倒,并致外地人的手提包掉在地上,乙将手提包抓到手后,二人即迅速逃离现场(包内装有 6000元现金)。但刚走出该市场,他们即发现背后有三名警察闻讯追来。二人慌不择路,飞速逃跑,很快跑进乡间小道。警察紧追不舍,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提包扔人路旁杂草丛中。正在路边的丙目睹了这一切,捡起钱包就跑,试图将其非法据为己有,后被警察抓获。问:(分数:30.00)(1).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夺罪还是抢劫罪?请说明理由。(分数:15.00)_

11、(2).被告人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18-2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我国专利法中规定,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属于( )。A狭义刑法 B附属刑法 C单行刑法 D刑法典(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所谓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以及附属刑

12、法。附属刑法即附属于经济法、行政法、民法等其他非刑事法律的刑法规范。我国专利法中的规定就属于了附属刑法。2.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行为的区别。犯罪预备的客观方面行为是外显的、能够被人们发现和了解的外在客观动作表现,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没有具体的主观犯罪动机和客观的行动准备。犯意表示属于

13、思想意识的范畴,不能对社会造成现存的、直接的危害,犯意的表示者常常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用恶害相告来发泄内心的气愤,其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平衡状态,并非产生了犯罪动机,更不是犯罪的预备行为。我国现行刑法坚决摒弃“思想犯罪”,严格区分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的界限。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符合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原则上要将其作为犯罪来处理;犯意表示,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真正意图上看,还是从行为人的客观表现来分析,都不是为犯罪而创设条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选项 A是为了犯罪而勾结共犯的犯罪预备行为;选项 B则只是犯意表示;选项 C和 D都是为了犯

14、罪而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犯意流露(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是 2006年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对此,考生应予注意。复习这一知识点时,考生不能仅仅记忆犯罪预备的概念,而是应当掌握常见的犯罪预备行为的表现形式。3.聚众犯罪是( )。A都属于共同犯罪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D是单独的犯罪概念,与共同犯罪无关(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聚众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只有首要分子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聚众犯罪可能不属于共同犯罪。4.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目的 B犯罪行为 C犯罪构成 D犯罪结果(分数:1.00)A.B.C. D.解析:解

15、析 本题考查罪数的判断标准。我国刑法的罪数判断标准是犯罪构成标准说。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就是数罪。C 项正确,A、B、D 项不正确。5.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改为( )。A3 年以上 10年以下 B3 年以上 8年以下C1 年以上 5年以下 D5 年以上 10年以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57条第 2款之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3年以上 10年以下。故选 A。6.下列犯罪中不属于妨害司法罪的是( )。A打击报复证人罪B毁灭国家机

16、关印章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劫夺被押解人员罪(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犯罪侵犯的客体问题。毁灭国家机关印章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因而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节中的犯罪,不属于妨害司法罪。7.王某原系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滞留境外长期不归,一年后王某加入该国的间谍组织,后来回国执行该间谍组织任务时被我国安全机关抓获,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构成叛逃罪 B构成背叛国家罪C构成间谍罪 D构成叛逃罪和间谍罪,数罪并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王某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构成叛逃

17、罪,其后来参加间谍组织并接受间谍组织指派的任务构成间谍罪,叛逃行为与 1年后的间谍行为是两个单独行为,应当数罪并罚。背叛国家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要是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叛逃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前者要求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就构成本罪,后者不论是否在履行公务期间,只要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就构成叛逃罪。8.甲居住在闹市中一栋楼房的七层,一天他收拾东西时,发现家中的一把菜刀早已生锈,不能使用,应当扔掉。但懒得下楼扔到垃圾箱,遂顺手丢出窗外,恰好砸在经

18、过的行人乙的头上,乙被砸成重伤,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A意外事件 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本题中,甲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也不构成故意伤害致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当时是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甲住在闹市,而且在七层,他应当预见到自己往楼下扔菜刀的行为极具危险性,极有可能造成他人伤亡,但他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这一结果,最终导致乙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9.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个人贪污数额在 5000元以上

19、不满 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B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5000元,情节较重的,仍然作为犯罪处理C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D甲伙同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利用乙的工作便利,骗取国有财产,乙构成贪污罪的共犯,甲因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不能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以外的人员不能构成贪污罪,但其他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

20、犯论处。10.乙女听说甲男能将 10元变成 100元,便将家里的 2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 2000元变成 2万元。甲用红纸包着 2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 2小时后再打开看。乙 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盗窃罪、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行为人取得财物的方式和被害人是否主动交出财物,盗窃罪的行为人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被害人不是主动交出财物;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采取骗取的方式,使被害人主动交出财物。乙女把一包钱交给甲男是认为

21、同一包钱经甲男之手能够变多,并未同意甲男把该包钱拿走。甲男通过“掉包”的方法,将该包钱拿走,乙女既不知道也未同意,是被窃取,而非骗取,应当定盗窃罪。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为了使抽象的法条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就需要对刑法规范进行解释,下列关于刑法解释论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论理解释是指直接对法律条文的文句的意义进行的解释C.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该予以提倡D.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司法机关的认识,提高检察和审判工作质量,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解析:解析 立法解释即由最高立法机关对

22、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包括:(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2)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对法律起草说明或者修订说明中所作出的解释。(3)刑法在施行中如发生歧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67条第 1款的规定,解释法律是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之一,故 A选项正确。论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具体情况和刑法规定,从逻辑的角度阐述、论证、解释法律条文的含义。文理解释。是指直接对法律条文的文句的意义进行的解释。故选项 B错误。论理解释包括了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这两种解释不仅能够说明刑法规定的理论意义,还可以对刑法条文赋予新的含义,做出补充性的解释,从而能够准确、全面地说明刑法规范

23、的真实含义和内容范围,使人们准确地把握立法原意,正确地适用刑法,维护刑法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刑法功能。故选项 C错误。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司法机关对具体应用刑法所作的解释,有利于在审判过程中统一认识,提高质量,故选项 D正确。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盗走铁路上钢轨 10米,因铁路巡道员发现钢轨被盗,采取紧急措施,才避免了火车颠覆事故的发生。对甲按照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适用法律 B.乙为一 15周岁的未成年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后,因勒索财物未成而杀害被绑架人,应当追究乙的刑事责任 C.丙是某国有仓库保管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其保管的物资价值 2万元。后听说单位

24、要来盘点物资,担心事发,遂将所盗物资送回仓库,丙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D.丁设立一家公司,专门用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谋取非法利益。对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应当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形态、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犯罪中止的时空性特征、单位犯罪的认定。选项 A中,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既遂形态是危险犯,即只要造成危险状态,不需要造成实害结果,就是犯罪既遂,所以,选项 A是正确的;选项 B中,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对绑架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选项 B是正确的;选项 C中,犯罪中止只能存在于犯罪过程中,如果犯罪既遂之

25、后,事后挽回损失或者恢复原状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所以,选项 C是错误的,此时的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既遂,不是犯罪中止;选项 D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 2条的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所以,选项 D是正确的。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13.雷某为购买正式书号用于出版淫秽录像带,找某音像出版社负责人任某帮忙。雷向任谎称自己想制作商业宣传片,需要一个书号,并提出付给出版社 1万元“书号费”。任某同意,但要求雷给自己 2万元好处费,

26、雷某声称盈利后会考虑。任某随后指示有关部门立即办理。雷某拿到该书号出版了淫秽录像带,发行数量极大、影响极坏。雷牟利后给任某 2万元好处费,任某收下。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雷某与任某的行为构成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的共犯 B.雷某的行为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任某的行为构成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C.雷某的行为构成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任某的行为构成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犯 D.雷某与任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犯 解析:解析 A 错误。雷某的行为不构成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B 错误。雷某的行为构成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而不是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27、C 错误。任某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没有出版淫秽书刊的故意和牟利的目的。如果明知他人用于出版淫秽书刊而提供书号的,应当以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共犯论处。D 错误。非法经营罪是违反国家有关经营的限制性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而淫秽物品是国家所禁止经营的,故不成立非法经营罪。14.下列行为中,构成包庇罪的有( )。(分数:2.00)A.明知是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而提供资金账户B.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 C.包庇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D.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报信,情节严重的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包庇行为的普通法条和特殊法条的

28、应用。根据刑法第 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人的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该条是关于包庇罪的普通法条,同时还要注意其他特殊法条,根据法律规定定罪。根据刑法第 191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 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 5以上 20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 5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 5以上 20以下罚金:(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29、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可知本题 A项是洗钱罪。根据刑法第 349条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C 项按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定罪。15.下列关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自然人不可能单独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B.违规

30、制造、销售枪支罪只是处罚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不处罚单位 C.由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所以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以外的企业生产枪支的,并不构成犯罪 D.在境外销售为境内生产的枪支,构成违规销售枪支罪。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实行双罚制,既处罚单位,又处罚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故应当选 B项。虽然,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特定的,不是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不构成该罪,但是其他企业生产枪支的,可以构成非法制造枪支罪,而不是不构成犯罪。故应当选 C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构成违规制

31、造、销售枪支罪,但是在境外销售为境内生产的枪支,则不可能构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故应当选 D项。四、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2.00)16.简述管制的特点及内容。(分数:6.00)_正确答案:(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可谓我国特有的一种轻刑,它具有以下特点与内容:(1)不予关押即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2)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故管制不同于免予刑罚处罚。但是,对犯罪人的劳动报酬不得进行限制,即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3)具有一定期限,即不得对犯罪人进行无限期的管制。管制的期限为 3个月以上 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

32、不得超过 3年。(4)对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解析:17.简述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分数:6.00)_正确答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以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诈骗行为是使用欺骗方法使他人产生错误,从而“自愿地”处分或者交付财物;而敲诈勒索行为是通过威胁、要挟的方法使他人感到恐惧而不得不交付财物。)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8.00)18.论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概念与特征。(分数:8.00)_正确答案:(中华

33、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76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3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要件方面的特征为:(1)犯罪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

34、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犯罪主体:用人单位,包括自然人和单位;(3)犯罪主观方面: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如无正当理由拖欠、虽表示应支付却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的假象等;(4)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两种行为,而且数额较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30.00)案情:甲乙二人于某日到某集市上闲逛

35、,在一个二手自行车交易处,甲发现一个外地人的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金,便起了邪念,与乙商量把那人的钱“弄过来”,乙表示同意。二被告人便尾随其后,伺机行动,当该外地人走到一偏僻处时,甲急步上前,将其撞倒,并致外地人的手提包掉在地上,乙将手提包抓到手后,二人即迅速逃离现场(包内装有 6000元现金)。但刚走出该市场,他们即发现背后有三名警察闻讯追来。二人慌不择路,飞速逃跑,很快跑进乡间小道。警察紧追不舍,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提包扔人路旁杂草丛中。正在路边的丙目睹了这一切,捡起钱包就跑,试图将其非法据为己有,后被警察抓获。问:(分数:30.00)(1).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夺罪还是抢劫罪?请说明理由。(

36、分数:15.00)_正确答案:(对甲乙二人应定抢夺罪,因为他们的行为具备抢夺罪的特征: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是乘人不备,从后面上去把被害人撞倒,夺走手提包,取得财物。这种行为不属于抢劫罪中的使用暴力,抢劫罪的使用暴力是直接针对控制财物的被害人使用暴力,被害人知道有人为抢劫其财物而对其使用暴力,因此决定对财物放弃控制或实施反抗。本案中,被害人不知情,二人也没有当面威胁、胁迫被害人,因此只具备抢夺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因此,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夺罪。)解析:(2).被告人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丙的行为应构成盗窃罪。因为他目睹了警察抓罪犯的过程,知道罪犯扔到草丛中的提包是赃物,而且他应当知道这一财物的控制权是掌握在警察手中的,为非法将其占为己有而实施了捡拾、逃跑等行为,所以,从主客观方面来看都符合盗窃罪的特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