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38919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1及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 18世纪(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分数:2.00)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 )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和重要内容。(分数:2.00)A.教育思想现代化B.教育制度现代化C.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D.教育队伍现代化4.我国古代教育重视通过学校阵地实现“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

2、的( )。(分数:2.00)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5.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分数:2.00)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由学制规定的内容?( )(分数:2.00)A.学校的性质B.招生人数C.入学条件D.修业年限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哪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这一观点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分数:2.00)A.存在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8.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

3、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分数:2.00)A.发现学习法B.范例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非指导性教学法9.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如有疑难问题就请教老师。学生在完成一定阶段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接受教师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个别教学制B.特朗普制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制10.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分数:2.00)A.知行统一原则B.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1.学

4、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分数:2.00)A.强烈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D.时间的连续性12.从课程类型上划分,核心课程属于一种( )。(分数:2.00)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研究课程13.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张思德这一影片,旨在运用(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分数:2.00)A.实际锻炼法B.形象感染法C.品德评价法D.指导法14.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则多用抽象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5、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以下哪篇文章?( )(分数:2.00)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16.王充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是( )。(分数:2.00)A.“四书”B.“五经”C.“六艺”D.“博通百家”17.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分数:2.00)A.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B.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C.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D.嵩阳书院、茅山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18.“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核心思想是( )。(分数:2.00)A.主张学校议政B.主张国家干预教育C.主张学校由国家来办D.主张学校教育内容是判断是非的标准19.京师

6、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 )。(分数:2.00)A.明体达用B.体用一致C.西体中用D.中体西用20.胡适曾说:“中国这样广大的区域,这样种种不同的地方情形,这样种种不同的生活状况,只有五花八门的弹性学制是最适用的。”胡适这段话评价的是( )。(分数:2.00)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21.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分数:2.00)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D.农民运动讲习所22.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中心,就是( )。(分数:2.00)A.鼓楼幼稚园B.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园师范学校C.山海工学团D.育才学校23.

7、在国民党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而忽视中国国情从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度是( )。(分数:2.00)A.会考制B.督导制C.大学院和大学区制D.戊辰学制24.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分数:2.00)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2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属于阿拉伯的教育形式?( )(分数:2.00)A.清真寺B.昆它布C.古儒学校D.府邸教育26.下列关于耶稣会学校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教育目的上,是为了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教育需要B.在教学内容上,以拉丁语、希腊语等人文学科为主C.在教育管理上,以耶稣会章程

8、和教学大全为标准D.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少用体罚27.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的是( )的成立。(分数:2.00)A.伦敦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耶鲁大学28.1919年,法国“统一学校运动”主要的主张是( )。(分数:2.00)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打击双轨,实现单轨C.普及义务教育D.大力发展中等教育29.使美国的职业教育由行业的自发行为转变为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的法规是( )。(分数:2.00)A.摩雷尔法B.史密斯一休斯法案C.国防教育法D.富尔法案30.“二战”后,日本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过渡的原则,提出

9、这一报告的机构是( )。(分数:2.00)A.临时教育审议会B.教育改革推进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31.(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主张教学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数:2.00)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32.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 )。(分数:2.00)A.允许儿童自由活动B.儿童的感官教育C.儿童的纪律D.生命力的冲动33.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方法称为( )。(分数:2.00)A.情景思维B.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D.反

10、省思维34.以下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观点的是( )。(分数:2.00)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35.小强能够根据“ABC,则 AC”的原理,推出 A、B、C 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强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分数:2.00)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6.把握事物的抽象和共同特征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刺激反应学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37.“杀一儆百”反映了班杜拉的( )。(分

11、数:2.00)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外部强化38.以下哪一个是陈述性知识?( )(分数:2.00)A.篮球比赛规则B.高压锅的使用说明C.有关健身器材的定义D.瑜伽健身操的动作39.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分数:2.00)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听到声音40.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 )。(分数:2.00)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41.对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分数:2.00)

12、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42.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通过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教育文献以及附录的引用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相关主体的文献。这种文献检索的方法是( )。(分数:2.00)A.顺序法B.跟踪法C.逆查法D.综合法43.可以弥补教育现场观察不足和缺陷的观察类型是( )。(分数:2.00)A.非结构式教育观察B.参与式教育观察C.结构式教育观察D.非参与式教育观察44.现在欲编制一道测量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哪一种最好?( )(分数:2.00)A.我总相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情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

13、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5.下列关于自然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自然环境中进行B.借助设备仪器进行C.借助日常教学活动进行D.具有一定的开放性46.资料的整理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分数:2.00)A.分类B.审核C.归纳D.演绎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法。(分数:2.00)_49.教育性教学是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2.00)_50.习得性无助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

14、:5,分数:10.00)51.简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分数:2.00)_5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分数:2.00)_53.简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两条指导性原则。(分数:2.00)_5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数:2.00)_55.简述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8.00)56.必答题_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

15、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 11块钱的字典对她来说很难买得起,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 11元钱。在信里,

16、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分数:4.00)(1).阅读这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分数:2.00)_(2).你认为应该如何做一个好教师?(分数:2.00)_57.评述“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分数:2.00)_58.选答题_59.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题的成绩计入总分。I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1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分数:2.00)_解析: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 18世纪(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分数:2.00)A.卢梭B.康德 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解析:3.( )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和重要内容。(分数:2.00)A.教育思想现代化B.教育制度现代化C.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 D.教育队伍现代化解析:解析: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4.我国古代教育重视通过学校阵地实现“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的( )。(分数:2.00)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解析:解析:该题目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18、部分考生看到“化民成俗”就误认为是教育的教化功能(文化功能),而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却是在讲教育的政治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里的“君子”与“君王”同义)。5.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分数:2.00)A.内发论 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解析: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由学制规定的内容?( )(分数:2.00)A.学校的性质B.招生人数 C.入学条件D.修业年限解析: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哪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这一观点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分数:2.00)A.存在主义课

19、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解析:8.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分数:2.00)A.发现学习法B.范例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 D.非指导性教学法解析:9.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如有疑难问题就请教老师。学生在完成一定阶段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接受教师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个别教学制B.特朗普制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制解析:10.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分

20、数:2.00)A.知行统一原则B.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解析:11.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分数:2.00)A.强烈的示范性 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D.时间的连续性解析:12.从课程类型上划分,核心课程属于一种( )。(分数:2.00)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 D.研究课程解析:13.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张思德这一影片,旨在运用(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分数:2.00)A.实际锻炼法B.形象感染法 C.品德评价法D.指导法解析:14.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

21、式,而进入中学则多用抽象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分数:2.00)A.阶段性 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解析:1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以下哪篇文章?( )(分数:2.00)A.大学B.中庸 C.论语D.学记解析:16.王充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是( )。(分数:2.00)A.“四书”B.“五经”C.“六艺”D.“博通百家” 解析:17.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分数:2.00)A.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B.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C.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D.嵩阳书院、茅

22、山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解析:18.“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核心思想是( )。(分数:2.00)A.主张学校议政 B.主张国家干预教育C.主张学校由国家来办D.主张学校教育内容是判断是非的标准解析:19.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 )。(分数:2.00)A.明体达用B.体用一致C.西体中用D.中体西用 解析:20.胡适曾说:“中国这样广大的区域,这样种种不同的地方情形,这样种种不同的生活状况,只有五花八门的弹性学制是最适用的。”胡适这段话评价的是( )。(分数:2.00)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解析:解析:本题思考路径有两个: 胡适是 20世纪初著名的新文

23、化运动的推动者之一,那时实行的学制正是壬戌学制。 我们学到的所有的学制,只有壬戌学制最复杂、最适应当时中国的需要。胡适所讲的正是当时社会需要的学制,当然是壬戌学制。21.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分数:2.00)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D.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析:22.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中心,就是( )。(分数:2.00)A.鼓楼幼稚园 B.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园师范学校C.山海工学团D.育才学校解析:23.在国民党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而忽视中国国情从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度是( )。(分数:2.00)A.会考制B.督导制C.大学院

24、和大学区制 D.戊辰学制解析:24.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分数:2.00)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解析:解析:考生要注意区分废除八股和废除科举制的时间,废除八股文是在维新时期,废除科举制是在清末新政时期。2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属于阿拉伯的教育形式?( )(分数:2.00)A.清真寺B.昆它布C.古儒学校 D.府邸教育解析:26.下列关于耶稣会学校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教育目的上,是为了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教育需要 B.在教学内容上,以拉丁语、希腊语等人文学科为主C.在教育管理上,以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为标准

25、D.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少用体罚解析:27.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的是( )的成立。(分数:2.00)A.伦敦大学 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耶鲁大学解析:28.1919年,法国“统一学校运动”主要的主张是( )。(分数:2.00)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打击双轨,实现单轨 C.普及义务教育D.大力发展中等教育解析:29.使美国的职业教育由行业的自发行为转变为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的法规是( )。(分数:2.00)A.摩雷尔法B.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C.国防教育法D.富尔法案解析:30.“二战”后,日本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过

26、渡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 )。(分数:2.00)A.临时教育审议会 B.教育改革推进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解析:31.(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主张教学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数:2.00)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解析:32.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 )。(分数:2.00)A.允许儿童自由活动B.儿童的感官教育C.儿童的纪律D.生命力的冲动 解析:33.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方法称为( )。(分数:2.00)A.

27、情景思维B.逻辑思维C.形象思维D.反省思维 解析:34.以下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观点的是( )。(分数:2.00)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 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解析:35.小强能够根据“ABC,则 AC”的原理,推出 A、B、C 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强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分数:2.00)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解析:36.把握事物的抽象和共同特征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刺激反应学B.辨别学习C.概

28、念学习 D.命题学习解析:解析:考生会在 C与 D之间判断,概念学习指概括事物的抽象特征,命题学习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37.“杀一儆百”反映了班杜拉的( )。(分数:2.00)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D.外部强化解析:38.以下哪一个是陈述性知识?( )(分数:2.00)A.篮球比赛规则B.高压锅的使用说明C.有关健身器材的定义 D.瑜伽健身操的动作解析:39.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分数:2.00)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解析:40.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 )。(分数:2.0

29、0)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 D.研究内容解析:41.对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 解析:42.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通过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教育文献以及附录的引用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相关主体的文献。这种文献检索的方法是( )。(分数:2.00)A.顺序法B.跟踪法 C.逆查法D.综合法解析:43.可以弥补教育现场观察不足和缺陷的观察类型是( )。(分数:2.00)A.非结构式教育观察B.参与式教育观察C.结构式教育观察

30、D.非参与式教育观察 解析:44.现在欲编制一道测量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哪一种最好?( )(分数:2.00)A.我总相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情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问卷编制基本要求的了解程度。A、B 表达含糊且语气过于绝对,D 出现了双重否定。45.下列关于自然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在自然环境中进行B.借助设备仪器进行 C.借助日常教学活动进行D.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析:46.资料的整理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分数:2.00)A.分类B.审

31、核 C.归纳D.演绎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48.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首先,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 (1)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讲授法分为“注入式”讲授和“启发式”讲授两种。由于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是,正确运用讲授法

32、同样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其次,问答法并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学。 (1)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谈话法的特点是老师问,学生答,因此容易形成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但简单机械地运用谈话法,同样会使谈话法流于形式,而失去“启发”的功效。)解析:解析:该题目的题干是日常生活中考生常常误以为正确的观念,要通过该题目进行纠正。49.教育性教学是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教育性教学原则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主要指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

33、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2)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会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因为: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最后,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题干并没有真正理解赫尔巴特的

34、思想,而是望文生义,误以为教育性教学就是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意思。当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解析:解析:本题需要阐述清楚两个概念,重点在于考生如何理解教育性教学原则,以及是否了解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思想。除了上述答题内容,考生还

35、可以从教学功能的角度入手,学校教学具有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其中,教学的功能是最根本的,因为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所以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为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特点。教学和发展是教学过程的两大功能,两者不可有所偏废。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脱离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形成,能力便失去了赖以形成的手段和借以表现的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发展智力、能力,并且以发展了的智能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从而达到两者的统一。最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教学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并不能自动实现,在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发展两大功

36、能时,必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50.习得性无助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1)习得性无助感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2)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解析:解析:学习动机的多种理论都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做好应对各种题型的准备。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涉

37、及整个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教学的本质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1)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教学阶段: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 确定帮助的情境; 探索问题; 形成见识; 计划与抉择; 整合。 (3)教学方法:有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 (4)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品质是真诚、接受和理解。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促进者。)解析:解析:通过该题目,考生应掌握所有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5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颁布新学制。“

38、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巾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但是并未实际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2)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实行了 1300年的科举制宣布废除,为新式学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在中央,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叫尚书;在地方,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教育事务,至此,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 (4)制定教育宗旨。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 (5)留学教育。新政时期,首先民间自发形成了留日高潮。后来美国为了把留学的热潮引

39、向美国,与中国政府达成共识,实行庚款兴学,促进了当时留学教育的发展。)解析:解析:清末新政的教育内容比较整齐,是很好的出题点,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此外,一定要把留学教育纳入其内容之中。53.简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两条指导性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性原则,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一方面,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 (2)泛智思想。这是其教育体系的另一指导原则,也是其理论的核心。“泛智”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了教育内容泛智化和教育对象普及化。)解析:

40、解析:回答该题目一定要分清楚夸美纽斯思想体系的指导性原则共有两条,也是其理论基础,不同于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考生千万不能混淆。5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主要特点是: 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 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本阶段儿童还

41、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 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的特点是: 儿童具有泛灵论的特点,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儿童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概念。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解析:解析:除发展阶段论以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还包括认知发展观与影响发展的因素。55.简述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2)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教育现象涉及人类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IEC 15421-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master test specifications (ISO IEC 15421 2000) German Version EN.pdf DIN EN ISO IEC 15421-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master test specifications (ISO IEC 15421 2000) German Version EN.pdf
  • DIN EN ISO IEC 15423-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scanner and decoder performance testing (ISO IEC 15423 2009) Engl.pdf DIN EN ISO IEC 15423-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scanner and decoder performance testing (ISO IEC 15423 2009) Engl.pdf
  • DIN EN ISO IEC 15426-2 Berichtigung 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verifier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 Part 2 Two-.pdf DIN EN ISO IEC 15426-2 Berichtigung 1-20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verifier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 Part 2 Two-.pdf
  • DIN EN ISO IEC 15426-2-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verifier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 Part 2 Two-dimensional sym.pdf DIN EN ISO IEC 15426-2-200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Bar code verifier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 Part 2 Two-dimensional sym.pdf
  • DIN EN ISO IEC 15438-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PDF417 bar code symbology specification (ISO IEC 15438 2006) English versi.pdf DIN EN ISO IEC 15438-20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PDF417 bar code symbology specification (ISO IEC 15438 2006) English versi.pdf
  • DIN EN ISO IEC 17000-2005 Conformity assessment - Vocabulary and general principles (ISO IEC 17000 2004) Trilingual version EN ISO IEC 17000 2004《合格评定 词汇和一般原则》.pdf DIN EN ISO IEC 17000-2005 Conformity assessment - Vocabulary and general principles (ISO IEC 17000 2004) Trilingual version EN ISO IEC 17000 2004《合格评定 词汇和一般原则》.pdf
  • DIN EN ISO IEC 17020-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odies performing inspection (ISO IEC 17020 2012)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pdf DIN EN ISO IEC 17020-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bodies performing inspection (ISO IEC 17020 2012)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pdf
  • DIN EN ISO IEC 17021-1-2015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1 Requirements (ISO IEC 17021-1 2015) Ger.pdf DIN EN ISO IEC 17021-1-2015 Conformity assessment -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 - Part 1 Requirements (ISO IEC 17021-1 2015) Ger.pdf
  • DIN EN ISO IEC 17024-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operating certification of persons (ISO IEC 17024 2012)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ISO IEC 1702.pdf DIN EN ISO IEC 17024-2012 Conformity assessment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operating certification of persons (ISO IEC 17024 2012)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ISO IEC 1702.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