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38955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4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表所示: (分数:2.00)A.S1B.S2C.S3D.S43.ARP协议的功能是_。(分数:2.00)A.根据 IP地址查询 MAC地址B.根据 MAC地址查询 IP地址C.根据域名查询 IP地址D.根据 IP地址查询域名4.若路由器 R因为拥塞丢弃 IP分组,则此时 R可向发出该 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 ICMP报文类型是

2、_。(分数:2.00)A.路由重定向B.目的不可达C.源点抑制D.超时5.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直接为 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_。(分数:2.00)A.PPPB.IPC.UDPD.TCP6.某自治系统内采用 RIP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 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 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net1,16,则能得出的结论是_。(分数:2.00)A.R2可以经过 R1到达 net1,跳数为 17B.R2可以到达 net1,跳数为 16C.R1可以经过 R2到达 net1,跳数为 17D.R1不能经过 R2到达 net17.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_。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

3、由器(分数:2.00)A.仅和B.仅C.仅和D.仅8.下列关于 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表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 IP分组对收到的 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 IP分组不丢失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 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分数:2.00)A.仅、B.仅、C.仅、D.、9.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 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段可能是_。(分数:2.00)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

4、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10.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 3个连续的 TCP段,分别包含300B、400B 和 500B的有效载荷,第 3个段的序号为 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 1和第 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_。(分数:2.00)A.300B.500C.1200D.140011.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己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段,

5、分别包含 300B和 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_。(分数:2.00)A.500B.700C.800D.100012.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 1个来自乙的 TCP段,该段的序号为 1913、确认序号为 2046、有效载荷为 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_。(分数:2.00)A.2046、2012B.2046、2013C.2047、2012D.2047、201313.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了一个 TCP连接,TCP 最大段

6、长度为 1000B。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2000B,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_。(分数:2.00)A.1000B.2000C.3000D.400014.一个 TCP连接总是以 1KB的最大段长发送 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 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个 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 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 4个 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_。(分数:2.00)A.7KB

7、B.8KBC.9KBD.16KB15.主机甲和主机乙己建立了 TCP连接,甲始终以 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每收到一个数据段都会发出一个接收窗口为 10KB的确认段。若甲在 t时刻发生超时时拥塞窗口为 8KB,则从 t时刻起,不再发生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10个 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_。(分数:2.00)A.10KBB.12KBC.14KBD.15KB16.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 TCP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 32KB,甲向乙始终以 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 16KB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

8、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4个 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_。(分数:2.00)A.1KBB.8KBC.16KBD.32KB17.下列关于 UD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提供无连接服务提供复用分用服务通过差错校验,保障可靠数据传输(分数:2.00)A.仅B.仅、C.仅、D.、18.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消息数分别为_。(分数:2.00)A.一条、一条B.一条、多条C.多条、一条D.多条、多条19.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_。

9、(分数:2.00)A.建立在 TCP之上的控制连接B.建立在 TCP之上的数据连接C.建立在 UDP之上的控制连接D.建立在 UDP之上的数据连接20.若用户 1与用户 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_。 (分数:2.00)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21.下列关于 SMT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只支持传输 7比特 ASCII码内容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分数:2.00

10、)A.仅、和B.仅、和C.仅、和D.仅、和22.通过 POP3协议接收邮件时,使用的传输层服务类型是_。(分数:2.00)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C.有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D.有链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23.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 Web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到的协议是_。(分数:2.00)A.PPPB.ARPC.UDPD.SMTP24.某浏览器发出的 HTTP请求报文如下: (分数:2.00)A.该浏览器请求浏览 indexhtmlB.Indexhtml 存放在 wwwtesteducn 上C.该浏览器请求使用持续连接D.该浏览器曾经浏览过 wwwtestc

11、ducn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3,分数:18.00)25.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6.00)_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其中路由器内网接口、DHCP 服务器、WWW 服务器与主机 1均采用静态 IP地址配置,相关地址信息见图中标注;主机 2主机 N通过 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 IP地址等配置信息。 (分数:6.00)(1).DHCP服务器可为主机 2主机 N动态分配 IP地址的最大范围是什么?主机 2使用 DHCP协议获取 IP地址的过程中,发送的封装 DHCP Discover报文的 IP分组的源 IP地址和目的 IP地址分别是什么?(分数:2.00)_(2).若主机 2的 ARP表

12、为空,则该主机访问 Internet时,发出的第一个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地址是什么?封装主机 2发往 Internet的 IP分组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地址是什么?(分数:2.00)_(3).若主机 1的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分别配置为 2552552550 和 1111231,52,则该主机是否能访问 WWW服务器?是否能访问 Internet?请说明理由。(分数:2.00)_主机 H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 Internet,IP 地址为 19216808,服务器 S的 IP地址为211687180。H 与 S使用 TCP通信时,在 H上捕获的其中 5个 IP分组如表 5-1所示。 (分数:6.

13、00)(1).表 5-1中的 IP分组中,哪几个是由 H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 TCP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分数:2.00)_(2).根据表 5-1中的 IP分组,分析 S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分数:2.00)_(3).若表 5-1中的某个 IP分组在 S发出时的前 40字节如表 5-2所示,则该 IP分组到达 H时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注:IP 分组头和 TCP段头结构分别如图 5-1和图 5-2所示。 (分数:2.00)_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4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

14、:48.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某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表所示: (分数:2.00)A.S1B.S2C.S3 D.S4解析:解析: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原则”16996405 与 16996400 前 27位匹配最长,故选 C。选项 D为默认路由,只有当前面的所有目的网络都不能和分组的目的 IP地址匹配时才使用。3.ARP协议的功能是_。(分数:2.00)A.根据 IP地址查询 MAC地址 B.根据 MAC地址查询 IP地址C.根据域名查询 IP地址D.根据 IP地址查询域名解析:解析:在实际网络的数据

15、链路层上传送数据时,最终必须使用硬件地址,ARP 协议是将网络层的 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 MAC地址。4.若路由器 R因为拥塞丢弃 IP分组,则此时 R可向发出该 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 ICMP报文类型是_。(分数:2.00)A.路由重定向B.目的不可达C.源点抑制 D.超时解析:解析:ICMP 差错报告报文有 5种: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过、参数问题、改变路由(重定向),其中源点抑制是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应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5.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直接为 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_。(分数:2.00)A.PP

16、PB.IP C.UDPD.TCP解析:解析:ICMP 报文作为数据字段封装在 IP分组中,因此,IP 协议直接为 ICMP提供服务。UDP 和 TCP都是传输层协议,为应用层提供服务。PPP 协议是链路层协议,为网络层提供服务。6.某自治系统内采用 RIP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 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 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net1,16,则能得出的结论是_。(分数:2.00)A.R2可以经过 R1到达 net1,跳数为 17B.R2可以到达 net1,跳数为 16C.R1可以经过 R2到达 net1,跳数为 17D.R1不能经过 R2到达 net1 解析:解析:R1 在收到信

17、息并更新路由表后,若需要经过 R2到达 net1,则其跳数为 17,由于距离为 16表示不可达,因此 R1不能经过 R2到达 net1,R2 也不可能到达 net1。B、C 错误,D 正确。而题目中并未给出 R1向 R2发送的信息,因此 A也不正确。7.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_。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分数:2.00)A.仅和B.仅C.仅和D.仅 解析: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既不隔离冲突域也不隔离广播域。为了解决冲突域的问题,人们利用网桥和交换机来分隔互联网的各个网段中的通信量,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但当网桥和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转发信息的数据帧时,为了保证该帧能被目

18、的结点正确接收,将该帧从所有的端口广播出去,可以看出网桥和交换机的冲突域等于端口个数,广播域为 1。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既隔离冲突域,也隔离广播域。8.下列关于 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表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 IP分组对收到的 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 IP分组不丢失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 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分数:2.00)A.仅、B.仅、C.仅、 D.、解析:解析:和显然是 IP路由器的功能。对于,当路由器监测到拥塞时,可合理丢弃 IP分组,并向发出该 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一个源点抑制的 ICMP报文。对于,路由器对收到的

19、IP组首部进行差错检验,丢弃有差错首部的报文,但不保证 IP分组不丢失。9.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 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段可能是_。(分数:2.00)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解析:解析:在确认报文段中,同步位 SYN和确认位

20、ACK必须都是 1;返回的确认号 seq是甲发送的初始序号 seq=11220加 1,即 ack=11221;同时乙也要选择并消耗一个初始序号 seq,seq 值由乙的 TCP进程任意给出,它与确认号、请求报文段的序号没有任何关系。10.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 3个连续的 TCP段,分别包含300B、400B 和 500B的有效载荷,第 3个段的序号为 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 1和第 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_。(分数:2.00)A.300B.500 C.1200D.1400解析:解析:TCP 首部的序号字段是指本报文段数据部分的

21、第一个字节的序号,而确认号是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第三个段的序号为 900,则第二个段的序号为 99-400=500,现在主机乙期待收到第二个段,故发给甲的确认号是 500。11.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己建立一个 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段,分别包含 300B和 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_。(分数:2.00)A.500B.700C.800D.1000 解析:解析:返回的确认序列号是接收端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数据部分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因此乙在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返回给甲的

22、确认序列号是 200+300+500=1000。12.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 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 1个来自乙的 TCP段,该段的序号为 1913、确认序号为 2046、有效载荷为 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_。(分数:2.00)A.2046、2012B.2046、2013 C.2047、2012D.2047、2013解析:解析:确认序号 ack是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序号 seq是指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甲收到 1个来自乙的 TCP段,该段的序号 seq=1913、确

23、认序号ack=2046、有效载荷为 100字节,表明到序号 1913+100-1=2012为止的所有数据甲均已收到,而乙期望收到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从 2046开始。故甲发给乙的 TCP段的序号 seq 1 =ack=2046和确认序号 ack 1 =seq+100=2013。13.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了一个 TCP连接,TCP 最大段长度为 1000B。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B,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2000B,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_。(分数:2.00)A.1000 B.2

24、000C.3000D.4000解析:解析:发送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值取接收方窗口和拥塞窗口这两个值中较小的一个,于是此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为 min4000,2000=2000B。由于发送方还没有收到第二个最大段的确认,所以此时甲还可以向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为 2000-1000=1000B。14.一个 TCP连接总是以 1KB的最大段长发送 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口为 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个 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 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 4个 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_。(分数:2.00)A.7KB

25、B.8KBC.9KB D.16KB解析:解析:在发生超时后,慢开始门限 ssthresh变为 16KB2=8KB,拥塞窗口变为 1KB。在接下来的 3个 RTT内,执行慢开始算法,拥塞窗口大小依次为 2KB、4KB、8KB,由于慢开始门限 ssthresh为 8KB,因此之后转而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即拥塞窗口开始“加法增大”。因此第 4个 RTT结束后,拥塞窗口的大小为 9KB。15.主机甲和主机乙己建立了 TCP连接,甲始终以 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每收到一个数据段都会发出一个接收窗口为 10KB的确认段。若甲在 t时刻发生超时时拥塞窗口为 8KB,则从 t时刻起

26、,不再发生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10个 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_。(分数:2.00)A.10KB B.12KBC.14KBD.15KB解析:解析:当 t时刻发生超时时,把 ssthresh设为 8的一半,即为 4,且拥塞窗口设为 1KB。然后经历10个 RTT后,拥塞窗口的大小依次为 2、4、5、6、7、8、9、10、11、12,而发送窗口取当时的拥塞窗口和接收窗口的最小值,而接收窗口始终为 10KB,所以此时的发送窗口为 10KB,选 A。 实际上该题接收窗口一直为 10KB,可知不管何时,发送窗口一定小于等于 10KB,选项中只有 A选项满足条件,可直接得出选 A。16.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

27、一个 TCP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 32KB,甲向乙始终以 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 16KB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 4个 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_。(分数:2.00)A.1KB B.8KBC.16KBD.32KB解析:解析:发送窗口的上限值=Min接收窗口,拥塞窗口。4 个 RTT后,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接收窗口只剩下 1KB(16-1-2-4-8=1)缓存,使得甲的发送窗口为 1KB。17.下列关于 UDP协议的

28、叙述中,正确的是_。提供无连接服务提供复用分用服务通过差错校验,保障可靠数据传输(分数:2.00)A.仅B.仅、 C.仅、D.、解析:解析:UDP 提供的是无连接的服务,正确;同时 UDP也提供复用分用服务,正确;UDP 虽然有差错校验机制,但是 UDP的差错校验只是检查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有没有出错,出错的数据直接丢弃,并没有重传等机制,不能保证可靠传输,使用 UDP协议时,可靠传输必须由应用层实现,错误。答案选B。18.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无缓存,当采用递归方法解析另一网络某主机域名时,用户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消息数分别为_。(分数:2.00)A.一条、一条 B.一条、多条C.多

29、条、一条D.多条、多条解析:解析:当采用递归查询时,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 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 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因此,这种方法用户主机和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域名请求条数均为 1条。因此选A。19.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_。(分数:2.00)A.建立在 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B.建立在 TCP之上的数据连接C.建立在 UDP之上的控制连接D.建立在 UDP之上的数据连接解析:解析:对于 FTP文件传输,为了保证可靠性,选择 TCP协议,排除 C、D。

30、FTP 的控制信息是带外传送的,也即 FTP使用了一个分离的控制连接来传送命令,故选 A。20.若用户 1与用户 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_。 (分数:2.00)A.SMTP、SMTP、SMTPB.POP3、SMTP、POP3C.POP3、SMTP、SMTPD.SMTP、SMTP、POP3 解析:解析:SMTP 采用“推”的通信方式,在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及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时,SMTP客户主动将邮件“推”送到 SMTP服务器。而 POP3采用“拉”的通信方式,当用户读取邮件时,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出请求,“拉”取用户邮箱中的邮件。

31、21.下列关于 SMTP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只支持传输 7比特 ASCII码内容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分数:2.00)A.仅、和 B.仅、和C.仅、和D.仅、和解析:解析:根据图 6-3可知,SMTP 协议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或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SMTP 协议只支持传输 7比特的 ASCII码内容。22.通过 POP3协议接收邮件时,使用的传输层服务类型是_。(分数:2.00)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C.有连接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D.有链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32、 解析:解析:POP3 建立在 TCP连接上,使用的是有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23.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 Web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到的协议是_。(分数:2.00)A.PPPB.ARPC.UDPD.SMTP 解析:解析:当接入网络时可能会用到 PPP协议,A 可能用到;而当计算机不知道某主机的 MAC地址时,用 IP地址查询相应的 MAC地址时会用到 ARP协议,B 可能用到;而当访问 Web网站时,若 DNS缓冲没有存储相应域名的 IP地址,用域名查询相应的 IP地址时要使用 DNS协议,而 DNS是基于 UDP协议的,所以C可能用到;SMTP 只有使用邮件客户端发送邮件,或是邮件服务器

33、向别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时才会用到,单纯的访问 Web网页不可能用到,选 D。24.某浏览器发出的 HTTP请求报文如下: (分数:2.00)A.该浏览器请求浏览 indexhtmlB.Indexhtml 存放在 wwwtesteducn 上C.该浏览器请求使用持续连接 D.该浏览器曾经浏览过 wwwtestcducn解析:解析:Conncction:连接方式,Close 表明为非持续连接方式,keep-alive 表示持续连接方式。Cookie值是由服务器产生的,HTTP 请求报文中有 Cookie报头表示曾经访问过 wwwtcstcducn 服务器。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3,分数:18.

34、00)25.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6.00)_解析:某网络拓扑如图所示,其中路由器内网接口、DHCP 服务器、WWW 服务器与主机 1均采用静态 IP地址配置,相关地址信息见图中标注;主机 2主机 N通过 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 IP地址等配置信息。 (分数:6.00)(1).DHCP服务器可为主机 2主机 N动态分配 IP地址的最大范围是什么?主机 2使用 DHCP协议获取 IP地址的过程中,发送的封装 DHCP Discover报文的 IP分组的源 IP地址和目的 IP地址分别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HCP 服务器可为主机 2主机 N动态分配 IP

35、地址的最大范围是:11112315511112315254;主机 2发送的封装 DHCP Discover报文的 IP分组的源 IP地址和目的 IP地址分别是 0000 和 255255255255。)解析:(2).若主机 2的 ARP表为空,则该主机访问 Internet时,发出的第一个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地址是什么?封装主机 2发往 Internet的 IP分组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地址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机 2发出的第一个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地址是 ff-ff-ff-ff-ff-ff;封装主机2发往 Internet的 IP分组的以太网帧的目的 MA

36、C地址是 00-a1-a1-a1-a1-a1。)解析:(3).若主机 1的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分别配置为 2552552550 和 1111231,52,则该主机是否能访问 WWW服务器?是否能访问 Internet?请说明理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机 1能访问 WWW服务器,但不能访问 Internet。由于主机 1的子网掩码配置正确而默认网关 IP地址被错误地配置为 111123152(正确 IP地址是 111123151),所以主机 1可以访问在同一个子网内的 WWW服务器,但当主机 1访问 Internet时,主机 1发出的 IP分组会被路由到错误的默认网关(11

37、1123152),从而无法到达目的主机。)解析:主机 H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 Internet,IP 地址为 19216808,服务器 S的 IP地址为211687180。H 与 S使用 TCP通信时,在 H上捕获的其中 5个 IP分组如表 5-1所示。 (分数:6.00)(1).表 5-1中的 IP分组中,哪几个是由 H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 TCP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图 5-1看出,源 IP地址为 IP分组头的第 1316 字节。在表 5-1中 1、3、4 号分组的源 IP地址均为 19216808(c0a8 000

38、8H),所以 1、3、4 号分组是由 H发送的。 在表 5-1中,1号分组封装的 TCP段的 SYN=1,ACK=0,seq=846b 41c5H;2 号分组封装的 TCP段的SYN=1,ACK=1,seq=e059 9fefH,ack=846b 41c6H;3 号分组封装的 TCP段的 ACK=1,seq=846b 41c6H,ack=e059 9ff0H,所以 1、2、3 号分组完成了 TCP连接的建立过程。 由于快速以太网数据帧有效载荷的最小长度为 46字节,表 5-1中 3、5 号分组的总长度为 40(28H)字节,小于 46字节,其余分组总长度均大于 46字节。所以 3、5 号分组通

39、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需要填充。)解析:(2).根据表 5-1中的 IP分组,分析 S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 3号分组封装的 TCP段可知,发送应用层数据初始序号为 seq=846b 41c6H,由5号分组封装的 TCP段可知,ack 为 seq=846b 41d6H,所以 S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的字节数为 846b 41d6H-846b 41c6H=10H=16字节。)解析:(3).若表 5-1中的某个 IP分组在 S发出时的前 40字节如表 5-2所示,则该 IP分组到达 H时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注:IP 分组头和 TCP段头结构分别如图 5-1和图 5-2所示。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 S发出的 IP分组的标识=6811H,所以该分组所对应的是表 5-1中的 5号分组。S发出的 IP分组的 TTL=40H=64,5 号分组的 TTL=31H=49,64-49=15,所以,可以推断该 IP分组到达 H时经过了 15个路由器。)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