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403708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学理论-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6,分数:100.00)1.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分数:2.50)_2.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难以区分。 (分数:1.50)_3.康德认为天才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分数:1.50)_4.什么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有无内在关联? (分数:1.50)_5.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阶段及其各自特点。 (分数:1.50)_6.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分数:1.50)_7.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

2、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语言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分数:3.00)_8.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分数:3.00)_9.试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 (分数:3.00)_10.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分数:3.00)_11.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这个蛋糕简直像个艺术品”,“维纳斯真是完美的艺术杰作”,用你掌握的文艺学或美

3、学观点,分析这几句话揭示了文艺理论中哪些方面的问题。 (分数:3.00)_12.黑格尔:“内容非他也,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也;形式非他也,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也。”请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数:3.00)_13.简述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功用。 (分数:3.00)_14.试比较戏剧文学与影视文学之异同。 (分数:3.00)_15.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体裁划分依据。 (分数:3.00)_16.与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分数:3.00)_17.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在形象创造上有什么特点? (分数:3.00)_18.举例谈谈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分数:3.00)_19.抒情的一

4、般原则有哪些? (分数:3.00)_20.抒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分数:3.00)_21.为什么说抒情内容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 (分数:3.00)_22.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景情关系。 (分数:3.00)_23.如何理解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问题? (分数:3.00)_24.简述实境与虚境的异同,并举例。 (分数:3.00)_25.以具体的抒情性作品为例,试析其内在的情感韵律与外在的语言韵律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分数:3.00)_26.抒情性文学文本的情感抒发与日常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何不同? (分数:3.00)_27.试论抒情文学。 (分数:3.00)_28

5、.文学风格有哪些特征? (分数:3.00)_29.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分数:3.00)_30.如何理解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分数:3.00)_31.你怎样理解文学消费和接受实为意识形态消费?试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分数:3.00)_32.简述文学接受的五种动机。 (分数:3.00)_33.就文学接受的共鸣现象,指出了哪两种含义的共鸣?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分数:3.00)_34.说明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产生的原因。 (分数:3.00)_35.结合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谈谈你对文化批评的理解。 (分数:3.00)_36.何为心理批评?如何评价文学研究中的心理批评方

6、法? (分数:3.00)_文学理论-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6,分数:100.00)1.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在文学创造的过程中,作品常常与意图发生冲突。 (1)创作意图是作家心中指向性很强的某种目标预期,但它有时并不符合逐渐成熟起来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当人物成熟起来时,他必然要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例如安娜(安娜卡列尼娜)卧轨、赫斯渥(嘉莉妹妹)都可以说是情非得已的结局;司汤达的小说提纲,常常没写几页就被人物的行动打破。这体现了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2)在文学创造的主

7、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例如创作主体选择何种具体客体为反映对象,就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内在的尺度”,也取决于外部“种的尺度”,即客体的尺度,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鲁迅选择阿 Q 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

8、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有时主体甚至因为客体的制约和影响而改变原先的构思,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先将安娜写成一个轻浮浪荡的女性形象,但越写越被安娜的悲剧命运所感动,终于改变了原先的构思,把安娜塑造为一位美丽、追求自由的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2.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难以区分。 (分数:1.50)_正确答案:()解析:(1)文学语

9、言的特点:文学创作中所运用的语言是是具有话语蕴藉的“话语”,即作者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包括人物对白、对话等。文学言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录,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为叙述、表现、象征的符号系统,文学话语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因此,文学作品中言语的指涉意义往往不是一眼看穿的。而且相对于指称明确地科学语言而言,文学话语常用来表达或激发情感态度。文学话语甚至使用“陌生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普通的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颠倒,这些阻拒性的话语迫使我们对语言产生强烈的意识使对象更加具体“可感”,从而更新对那些日常言语的习惯性反

10、应,更新这个语言所包含的生动世界。文学语言的虚构性常常制造某种在变化中的情境,这种叙述会出现多种可能性。杜甫的“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竹”,李商隐的“寒梅最堪十艮”中的“梅”,都不能理解为实际的竹、梅;闻一多的死水、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大甲壳虫,都蕴含着独特的意象,必须通过联想或者想象才能领悟理解。很明显,文学言语比日常言语也更富于艺术性、技艺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同一种民族语言在不同的作家手里,在不同语境中,其运用都是千变万化的,不断创新的。所以,文学创造不止以言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言语系统,通过创造性言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可见,文学言语

11、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2)日常语言的特点:日常语言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要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录,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 (3)难以区分原因: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都是语言材料,都来源于日常生活,都是对日常生活的反映。文学语言是对来源于生活的日常的具体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具有口头形式,如科学报告、答记者问、口头声明,以及诗歌朗诵、新闻广播和课堂上的教师用语等等,很多也是为了服从说明的需要。在此方面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界限不明确,因此难以区

12、分。3.康德认为天才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分数:1.50)_正确答案:()解析:康德从主观能力的角度考察了天才的特点, (1)天才是艺术才能,不是科学才能; (2)作为艺术的才能,天才以知性与想象力的一定关系为前提; (3)天才不是表现一定的概念而是表现审美观念的能力; (4)天才是在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合目的性4.什么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有无内在关联? (分数:1.50)_正确答案:()解析:(1)“陌生化效果”: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它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中说:“对一个事件或

13、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再者,陌生化应用在演剧方法上面,主要指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应当存在一种辩证关系,亦即演员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剧中人物,而不是演员融化于角色之中,二者合二为一。 (2)“奇特化手法”即陌生化,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

14、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奇特化手法”有内在的关联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 (1)内在关联:布莱希特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奇特手法”这个概念之后,在戏剧研究中也借用了“陌生化”这个概念,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他的史诗剧理论。它们所提出的陌生化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创作艺术作品的特殊手法,都具有一种将熟悉的,“众所周知的对象反应为奇特的、陌生的”机制;目的都是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 (2)差异: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经由对艺术技巧、艺术手法的探讨来确立文学艺术的自律性的动机产生的,他是在本体性的层面上探讨陌生化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则是作为一

15、种戏剧手法来强调戏剧艺术的现实历史功能,他让这个概念再次具有了现实批判性。现实批判性是布莱希特区别于什克洛夫斯基的核心所在。5.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阶段及其各自特点。 (分数:1.50)_正确答案:()解析:艺术作品的创作阶段: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阶段。 各自特点:(1)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

16、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2)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回忆与沉思是艺术构思常见的重要的心理现象。常见的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3)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的最后分阶段,物化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文学作品表面上是以文字符号和纸张相结合的物质形式

17、在社会上流通,实则是作家内心某种精神现象的传播。主要采用词语的提炼和技巧的运用来实现物化。语词提炼是指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和意念准确、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技巧运用主要指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肖像、行动、心理的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的安排,烘托、对比的运用等。6.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分数:1.50)_正确答案:()解析:当艺术真实的创造及其蕴含的情感评价成为“真”与“善”的统一时,这种统一便构成文学创造追求的审美价值。然而这个“美”尚处内容状态,还需要相应的形式创造予以外化和体现。可见,形式创造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

18、追求的最后完成。 (1)任何精神作品都有它的存在形式,否则它的内容就无以体现。然而相对而言,非艺术的精神作品,其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却不若艺术作品密不可分,有的甚至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剥离。如一条法律条文,可以用话语方式表述,也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演示,内涵基本不变。文学则不然,它的形式和内容“两个实体,活在一起,永远谁也离不开谁”,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正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一样内容所以成为内容是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这表明,内容与形式是融合为一体的,我们既不能离开内容来说形式。也不能离开形式来说内容。当年有

19、人向列夫托尔斯泰讨教他的小说主题时。他的回答是:“艺术品的完整的基本内容只能由那艺术品本身表现出来”,要让他说明自己作品的主题,他就得按照小说的表现方式从头到尾地再叙述一遍。可见,形式创造对于文学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多么重要。 (2)这一重要性从 20 世纪初期兴起来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等理论中也可以见出。例如,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且与其他精神创造物相区别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主要指语言形式)之中,不是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里,与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也无关系。很显然,俄国形式主义是极其重视形式而完全抹杀内容的,他们把形式提高到了本体

20、地位,认为形式本身就是美与审美之所在。对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得失与影响这里不必论及,但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形式创造对于文学作品及其审美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7.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语言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与其它艺术创造相区别,文学创造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从创造过程来看,它的三个阶段发生、构思、物化都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在文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产生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新意、韵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

21、来花弄影”两个诗句。清末学者王国维说,这一“闹”一“弄”“境界全出”,意思是说这两词的运用使这两个诗句陡然生出更丰富、更耐人寻味的审美内涵。这就是语词运用得准确所产生的魔力。而这个秘密在于语言不仅具有准确达意之功能,更具有体验性之色彩。作家并不是把意思表达完整就心满意足了,他还把自己的情绪、情感融入于字里行间,使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这种情绪、情感或氛围。这种情感和氛围是与语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它们就会大打折扣。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意义是能准确传出的,而这种体验性是很难传递的。如海明威的作品,有眼光的专家曾指出,“他的作品译成其它语言后就大大走样,因为他的诗化的文字意境一方

22、面来自当代活泼的美国口语,另一方面则可能与圣经的语体有关,而这两种特点的结合在翻译中几乎全部丧失了,因而也就很难使读者真正体验到作家的情绪色彩。”各民族语言本身在自身形成和发展中都会形成不可替换的潜在情绪,而每位有个性化风格的作家也会形成带有自己情绪色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都是在翻译中会走失的东西。 (2)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特征。这一点在诗歌中尤为明显,而在古文中更是如此。它的音响、节奏、韵律等音乐性特征特别突出。古人对怎样学习理解文章多有论及,如姚鼐说“放声疾读,久之自悟”,曾国藩讲“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这些虽是谈学习古文,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印证上述

23、音乐性之特征。虽然古文的语法与今文的不太一样,存在着省略、倒装等特点,而我们翻译时可以把它补充完整予以排序,但是那种音乐性是翻译不出来的。如被推崇为千古绝唱的美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用了 21 个“也”字,一气呵成,一波三折,极尽曲折迂回之美,译成现代汉语之后,韵味不如原文了,美感不那么强烈了。若从欣赏的角度考虑,有些古文不宜译成现代汉语。8.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内容。这一哲学原理同样适合于文学领域。无论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还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我们都能看出文学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24、 (1)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是很明显的。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只是说形式必须适应内容的需要。适应一定内容需要的形式,并不限于一种。每一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即相对的独立性。凭此,它既可以服务于这样的内容,也可以服务于那样的内容,并不成为某种内容的专利品。即便服务于某种内容之时,其自身的独立品格也依然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同时,同一种文学体裁,又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内容。比如,某一部作品移植、改编为另一体裁的作品;诗歌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画人绘景裁古论今等。这充分说明了文体作为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也是如此。从文学史的角

25、度看,文学作品的形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式为适应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一经产生,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它有自身的特定构成及特点、规律,并因而形成自身发展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为形式的发展与内容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时候,具体的生活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对形式的适应性要求上,并未产生多少变异,甚至基本未变。这是一种经常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还有一种是形式对总体内容有所超越的现象。总之,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说明文学作品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文学形式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内容的生成和塑造作用。事实上,作品形式的优劣高下,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与内容相适应的较完美的形式,可以增强作品的

26、艺术力量,充分实现内容的价值;反之,则会损伤内容的艺术体现。一切真正优秀的名著,其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内容能超时空地吸引读者,给予人们启示和教益,还在于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使有益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艺术的强化,从而不仅尽其所有地发挥了内容固有的积极作用,而且使人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审美的享受,因此,文学形式尽到了其所能的生成和塑造作用。9.试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注重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实主义强调关注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反映生活,力

27、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此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目的。可以说,现实主义的真实是一种本质的真实底蕴的真实,它通过对生活选择、提炼、改造、补充、加工、假定等创造一个更高意义上的现实世界的复本。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说:“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编制恶习和德行的清册、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的主要事件、结合几个本质相同的人的特点揉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能写出许多历史家没有想起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巴尔扎克用现实主义文学成就了他的法国社会的“书记”,托尔斯泰也凭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俄国革命的镜子”,原因是他们真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写出了一个真

28、实的时代,当然,也流露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是侧重于对生活摹写的真实。 (2)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密切相关的。自然主义就是根据观察、按照科学的方法对生活的真实描写。真实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品质,是自然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与前提。在这一点上,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一脉相承。两者的不同在于自然主义要求有更大范围与程度更为彻底的真实,它追求无所不包的真实,绝对的真实,严酷的真实,不带任何粉饰的真实,更注重表面与细节的真实。具体说来,现实生活中任何范畴里的事物都应真实地加以描写,即使是卑污、肮脏,甚至使人感到尴尬、道德感有所难堪的事物,自然主义文学都应该加以描写。由于有了自然主义,文学才超出

29、了沙龙、舞会、林荫道、乡间别墅的天地,而有了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工场里的车间、农村里的集市、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以及农民在地头的劳动、工人的操作技术、乡间的酿酒的程序、交易所里的各种金融业务这些都不是作为背景被粗略地加以勾勒,而是作为作品的内容被加以细致详尽的描写。因此,自然主义是文学写实主义原则的又一次发展。 (3)与现实主义的写实客观相比,浪漫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向往理想的文学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关注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不同,浪漫主义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特别执著于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主观理想代替客观现实,竭尽全力表现人应有的生活图景,它的真实性更大地体现在情感的真诚

30、上。正如席勒所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它不追求生活的真实、细节的真实,而是竭尽全力表现理想。为此,在诗人笔下,人可以死而复生,鬼可以丽而多情,白发长是“三千丈”,六月可以飘风雪显然,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已不是生活原有的样式,它变幻无穷,丰富而多端,是一个心灵化的、情感化的空间,充斥着作者的主观感受、感情,张扬着作者的个性、灵性。所以,在真实现上,浪漫主义是迥异于现实主义的,它遵循情感逻辑,理想化原则,而不是像现实主义那样摹写生活、精雕细琢、对现实生活求“形似”。 (4)现代主义文学的真实观。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摹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追

31、求个体主观感情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表现主义文学倾向于对人的心理与精神的向内转、内心的外化。新小说派的纳塔丽萨洛特认为,旧小说不能展示心理现实,对现代主义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要素”。超现实主义力图把现实与梦幻结合成“超现实”,它的实际效应是使现实融入了梦幻之中,使现实梦幻化。现实梦幻曾是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超现实主义把梦幻视为对象本身,把虚幻的、无意识的心理因素引入文学,力图从中寻找“最高真实”。现代主义作家不重视现实的整体性,而强调它的碎裂,把微观世界绝对化,认

32、为文学的任务就是描述人的心理要素,把文学归结为自我表现。 总而言之,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及自身发展的原因,这四种文学类型或文学思潮在真实观上是有差异的,显出了各自的特征,但它们之间也有联系,比如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等。10.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话提出了文学创造中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问题。 这有两种方式:“探索个别

33、以求一般”和“在个别中显出一般”。 (1)“探索个别以求一般”就是为一般而找特殊,用这种方式,就是从一般概念出发,诗人心里先有一种待表现的普遍性的概念,然后找个别具体形象来作为它的例证和说明,因此,这是一个理性的证明过程,特殊只能表现一般,无言外之意,一般受到局限而不能发挥作用。 (2)“在个别中显出一般”就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用这种方式,就是从生活出发,从特殊事例出发,诗人先抓住现实中生动的个别具体形象,由于表现真实而完整,其中必然显出一般或普遍的真理,即使诗人“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而这个个别形象也成为了独特的“这一个”,一个富有特征的典型。因此,“在个别中显出一般”这种方式能产生由

34、有限见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很显然,其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后者“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符合诗歌的特征。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著作都是用“在个别中显出一般”这种艺术概括方式来成其辉煌的。典型的,如红楼梦,通过对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故事及这个故事中的爱情悲剧的叙说,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宗教的、风俗的等等,几乎成为人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也有一些作品,因主题先行,结果思想大于形象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如 20 世纪 30 年代初时一些“革命+恋爱”式的作品。 总之,歌德这段话简明地分析了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问题,对我们理解理性与

35、感性、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以及典型问题等都有启迪作用。11.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这个蛋糕简直像个艺术品”,“维纳斯真是完美的艺术杰作”,用你掌握的文艺学或美学观点,分析这几句话揭示了文艺理论中哪些方面的问题。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当人们说“这个蛋糕简直像个艺术品”时,实际上,我们已处在鉴赏活动中,蛋糕已成了我们的鉴赏的对象,成为审美客体。蛋糕的形状、色彩、图案等协调统一,有机而成,组成一种结构,外观悦人,符合形式美法则,因而具有形式美。形式美法则或者说组合规律主要有:单纯齐一,对称、均衡,比例、匀称,对比、调和,多样统一等。一般而言,这些形式都能激发人的生命体验,唤起美感。不但如此,所有的形式美规律都是生命形式的显现,不同规律展示着客体生命形式的不同特征,能激起人们的不同美感。英国美学家贝尔把图案美特称为“有意味的形式”。面对蛋糕,人们说它“简直像个艺术品”,是因为它的形式或图案,唤起了我们对以前审美经验的记忆,或者激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的情感,引起了我们内心的和谐感、力量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而我们认为它是美的,是艺术品。 (2)维纳斯是“完美的艺术杰作”,是因为作为审美客体,它显示了这个方面的特征:它整体是统一的,其各部分关系是恰当的。我们认为,维纳斯之美不是因为残缺,而是因为她身躯中所固有的青春活力。假如她的双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