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84884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文学的叙事2 情节3 情节和故事4 讲述与展示5 行动元与角色6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7 叙事时间8 视角9 事件10 叙事学11 叙事模式12 叙事频率13 叙事的构成14 人物15 场景16 结构17 时序18 叙述者与作者19 叙述者与声音20 叙述者与接受者21 举例说明叙事性作品的“情节” 与“人物”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内涵。22 叙述角度的转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23 叙述者的“ 声音” 有哪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24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25 简要谈谈你对“ 叙事学 ”的理解。26 举例谈谈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的关系。

2、27 试述事件在故事中所起的作用。28 简述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29 试各举一例解释时序的三种情况。30 请你用 20 世纪不同时期的三部(篇)以“ 我”为叙述者或者是主要人物的作品来分析其中的“我 ”与社会的关联,以及这几个 “我”之间的关联和他们各自的特征。31 小说叙事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述之。32 试述几种不同的叙述视角。33 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声音的特点。34 试举例分析叙事作品中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文学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

3、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文学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 叙事 ”一词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第二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第三是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 本身。【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 【正确答案】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0 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 ”与“情节”做了这样的比较后得出结论:情节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

4、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并不是任何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作为情节,必须有行为之间的冲突,而人物命运的幸与不幸就系于人的行为同外界的矛盾冲突及其后果上。所以,黑格尔认为,情节应“表现为动作、反动作和矛盾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动” 。由此可见,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 【正确

5、答案】 故事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延续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而偶然性的、相互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并不具有故事性;没有时间绵延和持续的瞬间场面、静态存在同样很难具有故事性。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定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情节与故事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故事作为经过选择的、有因果关系的、顺时序发展的一组生活事件,为叙述提供了材料;而情节作为对故事的“叙述” ,作为通过 “叙述”呈现出来的故事,则必须对故事本身进行艺术的加工,使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为一个具有审美意味的序列。因此,情节与故事不同。一方面,情节要叙述故事本身,否则就不能构成故事;另一方面,情节

6、并不是故事所包括的全部事件的讲述和“如实” 呈现,而必然有所突出,有所强调,亦有所舍弃和忽略,以便对故事进行加工和重构,获取某种艺术效果。情节依据叙事主题、叙事意图、读者期待等多种因素,能够使同一个故事呈现多种文本风格。【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4 【正确答案】 讲述与展示是小说写作中常见的两种叙事方式,在观察叙事性小说中尤为突出。现代叙事理论将小说的讲述与展示做了明确的区分。讲述,是传统的小说叙事方式,在文学史上,绝大多数的小说都用此法,讲述即由叙事人出面来讲述,叙述人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讲述,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作家的评价,因此,讲述常常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所谓展示,则是指如戏剧演出一样,将故事

7、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以展示方式所作的叙事中,故事不依赖于叙述者的讲述,而成为一种“自我呈现 ”。【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5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中存在着各种人物,而每一个人物所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人格特征造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和独立性我们称之为“角色” 。作为“角色”的人物是依据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创造的,成功的“角色” 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个性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中某种本质和规律,可产生特殊的认识与审美价值,故事中的各个事件中必然有活动着的人物,人物是故事中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动力,但同时叙事文学也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为目的,这样,处在叙事文学中的人物

8、也就具备着二重性,著名叙事学家格雷马斯将人物的这种二重性分别命名为“行动元” 和“角色”。行动元和角色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一个行动元往往可以由几个角色来承担,而一个角色有时也可以承担几个行动元。【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6 【正确答案】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是分析叙事作品内部结构的两个向度。表层结构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字面顺序研究作品中各个单元之间在作品本文中的关系;深层结构是共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叙事内容中各个要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的关系。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向度对叙述话语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结构主义的语言分析方法,首先出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从两个方

9、向进行了区分:一个是“水平的” 或句段的关系。他的意思是指语言符号在语言表达过程中“ 水平地 ”沿着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的关系,即历时性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语言表达的顺序在句子的字面中呈现出来的词语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直接把握到的词语关系。另一个是“垂直的” 或联想的关系,就是在话语中表达出来的词语与没有在话语中出现却对话语意义产生影响的那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存在于具体话语背后的整个语言背景中,而不是在话语的叙述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出现,所以是共时性关系。而列维.斯特劳斯的深层结构分析,则是试图通过结构分析来发现在不同故事背后隐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普遍价值观念或共同的心理需

10、要。这种分析是一种文化分析,所关注的不是故事文本本身,而是故事背后的文化环境。自 20 世纪中期以后,文化批判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在文艺研究中把文艺作品作为某种文化的代表性文本,通过对文本深层结构的分析发掘隐藏其中的文化蕴涵,这类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列维.施特劳斯的深层结构观念。【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7 【正确答案】 叙事是讲故事,而阅读是在听故事。在这个时间过程中涉及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 讲” 的时间,一个是 “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 “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称为“故事时间 ”,而 “讲”(叙述)故事的过程称为 “叙事时间”,亦称“文本时间” 。所谓“叙事时间 ”(“文本时间”)

11、,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8 【正确答案】 视角即叙述角度,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根据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无焦点叙述 ”和“内在式焦点叙述”。“无焦点叙述”的特点在于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因而使读者得以洞悉故事的任何细节,充分满足了读者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心和试图公正、客观地了解故事内容、判断故事意义的愿望。“内在式焦点叙述” 的特点是叙述者深入到了角色内

12、部,由于视角的限制而产生了更加逼真的效果。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更加贴近,更容易互相认同。在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无焦点叙述,因为有的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采用的是内在式焦点叙述的方式;而有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而使得叙述实际上靠拢无焦点叙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同一部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变换的情况。由于视角不同,读者所处的地位、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同一部作品中视角的变换会使读者的视角与兴趣也随之变换,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9 【正确答案】 事件就是事物状态的改变,包括人的行动,也包括自然界的种种

13、改变,事件是构成故事和情节的元素,任何故事或情节都是由事件组合而成的。事件的特征在于它可以用画面的形式显现出来。根据罗兰.巴尔特的分类,可以将事件区分为中心事件和从属事件。【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0 【正确答案】 叙事学指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俄国学者普洛普于 1928 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对俄罗斯 100 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后指出,这100 个故事表面上看纷繁离奇,然而它们实质上受到一个恒定结构的制约。这一结构体现在按照严格的、不可改变的次序前后相接的 31 个功能中。普洛普的思想传播到法国学术界后,引起了大

14、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即“叙事学” 。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有的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1 【正确答案】 叙事模式是指在叙事作品中用于创造出一个故事传达者(即叙述者)形象的一套技巧和文字手段。捷克结构主义者多莱泽尔根据:“第一,故事是由第三人称还是由第一人称叙述,第二,叙述者是否是行动的人物,第三,叙述

15、者的主观态度以及对人对事的评价、评论是表达出来还是含而不露”这三条标准,划分出六种叙事模式。这六种叙事模式为:第三人称客观叙事模式,第三人称评述叙事模式,第三人称主观叙事模式,第一人称客观叙事模式,第一人称评述叙事模式,第一人称主观叙事模式。【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2 【正确答案】 叙事频率指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事件的重复(即反复出现相似的事件) 和话语的重复(即对一个事件反复叙述)两种重复关系。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把这种事件次数与叙述次数的关系概括出四种情况,分别是:第一,发生一次,也只叙述一次;第二,发生多次叙述多次;第三,发生一次叙述多次

16、;第四,发生多次叙述一次。【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3 【正确答案】 叙事由三方面构成:(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体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 活动本身。【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4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但在不同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不尽相同。(1)性格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之争。在有些情节小说中情节是中心,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不具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这样的人物只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而存在的一种工具。而在许多现实主义作

17、品中,人物是艺术表现的中心,情节则是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段,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2)人物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指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构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作用。角色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某种本质。人物具有“行动元” 与“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表现为人物“做什么 ”;而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为人物“怎样做”。【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5 【正确答案】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18、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中必须要有场景,也就是说,故事的进展要把人物的行动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以构成场景,这样才能显现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在读者的理解和想象中只有抽象的过程而构不成生动的形象画面,这就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6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表层结构)。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为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

19、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7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所谓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而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具体来说,包含三种时序,即顺叙、倒叙和插叙。【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8 【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即“讲” 的人和“听”的人,其中“讲故事 ”的人就是叙述者。需要注意的是,叙述者并不等于作者。叙述者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讲” 故事的人,作者则是进入了创作状态中的一个自然人。【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9 【正确答案】 故事中叙述者的

20、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在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叙述者声音的凸现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前台,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换句话说是被戏剧化了。【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0 【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即“讲故事” ,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也就是说,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如话本小说、少年

21、维特之烦恼等。叙述是个双向的活动:一方面叙述者在讲述,另一方面在接收故事的信息时读者产生预期的反应。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的接受者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对作品误读的可能,因此读者必须尽可能地向理想的接受者靠拢才有可能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离开了叙述接受者的特定条件,这种双向活动就不会发生,作者所期待的阅读活动也就落空了。【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1 【正确答案】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但情节又不同于一般的事件,表现为:首先,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

22、关系;其次,情节必须表现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20 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 和“情节”做了这样的比较:“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他所说的“故事”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故事不同,是特指一类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的故事。情节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 ,这两个事件偶然地排在一起,本身并不包含什么意义;而“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因伤心而死 ”,这段话语便包含着叙述人对这两个事件内在关系的主观解释,而且还给这两个事件增添了一点情感成分。由此可见,情节性叙事作品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

23、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由此可见,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人物之所以在叙事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

24、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在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中,都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但是,在有些情节小说中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见不出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来,人物只是情节发展中的行动元。上述观点分歧的根源主要是在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双重性特点:即行动元与角色。所谓“ 行动元” 的作用,是指叙事作品中发出动作的人物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向前发展。在许多叙事作品中,人物的姓名、身份,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但却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

25、因为这些人物虽然名字、身份各不相同,其实却是同一类型的行动元,也就是说,他们行为的目的、价值与基本方式大同小异。比如很多才子佳人小说,尽管人物姓名、身份,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同,却几乎都是由非常相似的几个主要行动元构成:故事中的追求者(才子)、被追求者(佳人)、牵线人(仆婢等) 、反对者(有权势的人物) 、竞争者与阻挠人(小人)。但是,在叙事作品中,人物并非仅仅起“行动元” 的作用,他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叙事学中把人物性格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性称为“角色”。成功的 “角色”不仅具有活生生的个性,而且还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能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这也就是人们

26、通常所说的“典型人物” 。【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2 【正确答案】 叙述角度即视角。首先按照人称区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不同特点。重点说明不同叙述方式中视角或焦点的差别,即“无焦点叙述” 和“内在式焦点叙述” 的差别。“ 无焦点叙述 ”的特点在于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因而使读者得以洞悉故事的任何细节,充分满足了读者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心和试图公正、客观地了解故事内容、判断故事意义的愿望。“内在式焦点叙述” 的特点是叙述者深入到了角色内部,由于视角的限制而产生了更加逼真的效果。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更加贴近,更容易互相认同。在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无焦点叙述,因为有

27、的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采用的是内在式焦点叙述的方式;而有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而使得叙述实际上属于无焦点叙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同一部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变换的情况。由于视角不同,读者所处的地位、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同一部作品中视角的变换会使读者的视角与兴趣也随之变换,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3 【正确答案】 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有以下几种类型:(1)独白式叙述。在经典的叙事文学中,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态

28、度、观点都是由叙述者所控制和安排的。叙述者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所表达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同一个叙述者声音的不同部分,这种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称之为“独白”式的叙述方式。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叙述者声音的凸现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前台,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如明代的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开篇说道:“ 看官,则今日我说 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弟子做个榜样。” 又如我们常见的 “话说”“正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之语等等,都显现出叙述者的声音是全知全能的。(2)在现代的某些叙事作品

29、中,还出现了“ 复调”式叙述方式,如 19 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作品中,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与心理矛盾倾向。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大学生拉斯柯里涅科夫在谋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前后,就始终被矛盾的念头所困扰,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这一类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之间存在着矛盾,主人公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意图,按照自己的怪诞念头行动,就好像不是叙述者在控制着主人公的行动,而是叙述者在与主人公对话,有时叙述者只能听凭主人公随心所欲地行动。在这里,作者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困惑通过叙述者声音与主人公声音的对立而表现了出来。这样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借用音乐

30、术语称之为“复调” 式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一个征兆。【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4 【正确答案】 (1)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话语类型,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在原始文化中就存在着通过口头讲述或吟唱而流传的关于神祗、英雄或祖先事迹的故事,即早期的神话和史诗。这就是最早的叙事文学。我国古代的神话也包含一部分属于叙事性质的神话,如后羿的传说。(2)叙事的特征有二: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对象是社会的人,这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现象。而叙事性作品不

31、同于抒情性作品,它直接传达的不是主观的思想情感,而是客观的事件。文学都是对现实的把握,但把握的角度不同:抒情表意文学所要把握的是社会现实的精神或情感意义,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领悟与认识,因而其内容主要是对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表现。叙事文学则是讲故事,即通过对外部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叙事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文学叙事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同一般话语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所

32、指对象不同。一般话语的所指对象是在话语之外的世界中,叙事文学是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是叙事从街谈巷闻或实用记事转化为艺术的关键。一部小说如果不能使读者根据小说中世界的逻辑去思考和感受,而总是使人把它当作实际中已经发生过的人或事,读者的兴趣便从书中转移到了身边的现实,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只有当读者紧紧被叙述逻辑的合理性以及描写、抒情和解释所吸引时,才会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但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解释社会现实的内在意

33、义。【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5 【正确答案】 自 20 世纪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俄国学者普洛普于 1928 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对俄罗斯一百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后指出,这一百个故事表面上看纷繁离奇,然而它们实质上受到一个恒定结构的制约。这一结构体现在按照严格的、不可改变的次序前后相接的三十一个功能中。普洛普的思想传播到法国学术界后,引起了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即“叙事学” 。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有的

34、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6 【正确答案】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1)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从最早的叙事作品神话、史诗、英雄传奇来看,所讲述的事件多出自想象和附会,目的是为了对当时人们还无法解释的宇宙、人类、民族的起源或灾变等自然现象做出解释。叙事对世界的解释与一般哲学、伦理学、历史等意识形态话语的不同

35、之处在于,它的解释不是概念,而是包含着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包含着对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文化的解释,然而这种解释是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性格的描绘而感染读者,让人产生对社会历史的审美体验、感动和领悟。这就是说,叙事内容中所包含的是审美意识形态。(2)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例如,19 世纪的西方叙事观念中兴起了“写实”的主张,追求客观、冷静的写作风格,试图表现事物本来的“ 真实”面目。当时法国作家都倡导这种看起来似乎没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主张。然而,写实主义所主张的客观与真实,恰恰典型

36、地代表了 1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再如 20 世纪,新的叙事观念崛起,19 世纪客观观察描写、无所不知的叙述人、严密的故事逻辑都受到挑战,其叙事观念被斥为矫饰、不真实,而“意识流” 等主观化的叙事风格表现的内容才被认为是地道的心理真实。其实,叙事由客观走向主观,并未因此而把意识形态走向真实,不过是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形态现代主义在现代工业文明中形成的以幻灭感、唯我主义、非理性为核心的审美观合一在叙事中的表现而已。【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7 【正确答案】 不同的事件作为叙述单位在故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具体来说可分三类。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是显示人物性格,第三类“一身兼

37、二职”,既推动情节,又显示性格。缺少了推动情节的事件,故事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事件,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蕴都会受到损失。有些作品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事件居于突出地位,因而故事情节进展快,悬念迭出,这就是情节性强的故事,如民间故事和情节性强的小说中的侦探、武侠、言情故事等;有些作品中故事情节不是很紧张,叙述以塑造形象的事件为主。故事中的情境具体、性格生动,或心理描写细腻,如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注重心理分析的小说等。此外,在具体分析事件时还应注意到,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可以同时兼具两种功能。如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痴情的事件既推动了情节,又起着塑造黛玉形象的作用。【知识模块】

38、叙事性作品28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但在不同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关系不尽相同。在有些情节小说中情节是中心,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见不出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来。产生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从不同角度看人物,会发现人物同时具有“ 行动元 ”和“角色”两重属性。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表现为人物“做什么”;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为人物 “怎样做”。如西厢记等才子佳人小说,总由几个相似的行动元构成:张生一类故事结局的追求者;莺莺一类被追求的对象;红娘一类帮忙者;老夫人一类有权势的反对者;郑恒一类的小人、破坏者。

39、角色指人物特征的各方面统一而形成的独立的性格,在故事中“怎么做” 。成功的角色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某种本质(角色就是常说的“形象 ”,成功的角色即 “典型人物”)。人物具有“ 行动元”与“ 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如西游记中,许多妖魔,角色、性格不同,但同属一个行动元,即取经的阻碍者,而唐僧师徒四人构成一个行动元,即“ 取经者”。反之,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如猪八戒、白马等,都先是取经的阻碍者,后来又变成取经者。【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9 【正确答案】 (1)“顺叙”也叫顺时序叙述,即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

40、一致,叙述的前后顺序就是故事内容的前后顺序,叙述沿着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推进,每一回都按照故事的次序前后衔接。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时序,后两种的时序是在此基础上的演变。编年史式的故事(如典型的史传文学)明显地体现出这种一致性,例如三国演义,在第一回的末尾讲到刘备等三人救了董卓却受到怠慢,张飞大怒,要提刀杀董卓,然后说“ 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一开始,便接着上一回结束时的内容讲到刘备和关羽劝阻张飞。故事就这样随着事件的发展一步一步地讲下去。(2)倒叙是指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序列之间不一致的叙述方式,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因而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例如古希腊的悲剧俄狄浦

41、斯王就是一部以倒叙的方式讲述的叙事作品。故事一开始就是忒拜城遭到了天疫,神谕告诉人们是有人犯了乱伦的罪孽。然后是俄狄浦斯王开始调查,随着调查的展开,过去的事才一件件被揭示出来。这种倒叙的方式由于打乱了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便可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种倒叙的方式在近代以情节紧张刺激为特色的故事中很常见。(3)插叙。在顺时序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上下文的时间、因果关系不连属的故事内容,使主要的故事进程造成暂时的中断和延宕。例如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顺叙的内容是一个人在非洲打猎时得了坏疽病后垂死时的情境。在主人公濒临

42、死亡的数小时的叙述中反复插人了大段的回忆与联想,正是这些回忆和联想展示出了主人公一生的追求、颓唐又不甘沦落的精神生活历程。而顺叙的内容则把这些叙述引向一个悲剧性的归宿:在最后一段插叙中主人公飞越了被称为“上帝的庙堂 ”的乞力马扎罗山峰,然后回归到顺叙的现实生活中来,他死了。在这个故事中,插叙成了故事的基本内容,而顺时序的叙述则降到次要的地位,成为插叙内容的框架和向导。【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0 【正确答案】 以鲁迅的狂人日记、普希金的驿站长以及马原的虚构三篇小说为例简要进行分析。狂人日记中的“我” 是主人公本身,他是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者和记录者,是作品事件的参与者和讲述者,因此作品中的全部内

43、容都是以“我”的眼光和视角观察叙述。 驿站长中的 “我”也是社会生活的体验者,同时参与作品事件,只是这里的“我” 并不讲述关于自己的生活,而是采取客观态度从旁观察叙述。虚构中的“我” 虚虚实实且有多重身份,既像社会生活、作品事件的亲验者,又像一个纯属虚构的角色,与真实生活无关。三者虽然同属第一人称叙述,都以叙述参与者的姿态进行叙事,然而却各有特点。在狂人日记中,叙述者“我” 就是故事主人公,故事如同自传,叙述者 “我”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

44、进行描述和评介,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 、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方法,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因此狂人日记在叙述视角上所受限制也相对较大。而在驿站长中,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因为叙述者“我” 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实质上与第三人称叙述相当接近。马原的小说惯用方式之一是作家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 虚构这篇小说叙述的是“我”

45、在西藏的一个麻风病村数日的经历,叙述者是“我” ,叙述的对象也是 “我”的经历,小说开头的一句话又明确告知读者:“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在小说的叙述中也不忘提醒读者:“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我格外注意人物的说话时的外形” ;“我个子高大,满脸胡须,我是个有名有姓的男性公民,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好多人会在人群中认出我”。作者以自我确认的方式进入作品,煞有介事地以自叙或回忆的方式描述自己亲历或参与的事件,一方面似乎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靠性,但不断告知读者他的作家身份又解除了这种可靠性。一切都可信又不可信,唯有叙事本身才是真实的。【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1 【正确答案】 小说叙事

46、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的区别不在于故事的真假,而在于故事呈现方式的不同,具体表现为:(1)戏剧化的呈现。小说叙事中,作者往往透过人物的动作、对话来推衍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直接在读者面前“演绎” 。(2)情节式的呈现。叙事散文或小说都是由一连串事件组合而成;事件与事件之间,叙事散文一般着眼于先后关系,小说则进一步处理内在的、复杂的因果关系,构成情节。小说家往往借着情节的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来牵引读者的情绪,让读者欲罢不能。(3)隐身式的呈现。小说的作者一般不在故事中现身,即使小说里有自称“我” 的人物出现。整个戏剧化的情节,透过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呈现。零聚焦叙述。零聚焦叙事指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事,它的

47、特点是叙事者讲述出来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要多。这通常是从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而进行的叙述。这种叙述者从头到尾做一个单纯的“故事目击者” ,只是客观地冷静地叙说他眼睛所看到的经过,没有任何感觉和评价。内聚焦叙述。内聚焦叙述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即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述故事。内聚焦叙述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通常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人作品中,成为内聚焦。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的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比其他角色更“透明” 、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之外的内容,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外聚焦叙述。外聚焦叙述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

48、所知道的要少。他像一个不肯露面的局外人,仅仅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但不进入任何人物的意识,也根本不想对其所见所闻作任何解释。现代一些小说家为了对抗“全知全能”的传统叙述方式,往往刻意采用冷漠的旁观式的叙述方式。【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2 【正确答案】 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1)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因此也可称作“ 无焦点叙述 ”。传统

49、叙事作品多用这种叙述方式,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2)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人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 、更易于理解。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方法,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叙述视角同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几乎完全重合。又如普希金的驿站长,叙述者“我” 仅仅是个次要人物或旁观者,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3)第二人称叙述的作品中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你” 的称谓出现的,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实际上同第三人称叙述一样,仍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但叙述的接受者却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从而使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者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一种反常的阅读经验。这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特殊效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3 【正确答案】 从叙事的本来意义而言,叙述声音的功用只是传达内容意义,声音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