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2885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江西省崇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读音 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蓬 蒿 ( ho) 咫 尺( zh) 媲 美( p)相形见 绌 ( ch) B干 涸 ( h)和 煦 ( x) 腌 制( n) 慷慨 大方( kng ki) C 缄 默( zhn)家 醅 ( pi)招 徕 ( li)美味佳 肴 ( yo) D蹲 踞 ( j)挑 衅 ( xn)凋 零 ( ln)即物起 兴 ( xng)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与 p, j、 q、 x的区别, n、 l的区别, z、 c的区

2、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错就排除。 B“腌 ”拼音错误, C“缄 ”拼音错误, D“零 ”拼音错误,故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字形 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萧瑟狼藉吞噬苍海桑田 B牟取酬和譬喻不容质疑 C籍贯淳朴裸露顾名思义 D门楣发怵抠门莫衷一事 答案: C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苍 ”为 “沧 ”,B“质 ”为 “置 ”, D“事 ”为 “是 ”,故选 C。

3、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 错误 的一项是( ) A母亲为了泡制好春酒,真可谓是 煞费苦心 ,不仅从冬至日开始就泡,还放入了八宝,等到一个月后才喝。 B天津卫拥有 得天独厚 的地理条件,所以是个做买卖的好地界儿。 C杨巴果然 能说会道 ,一通说辞既让中堂大人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照顾了中堂大人的面子。 D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 ”,孩子们对此 乐不思蜀 。 答案: D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

4、断的难度。 D句 “乐不思蜀 ”指留恋某地方,不是喜欢某东西,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 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我们 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先压缩句了主干,由整体到局部的判断

5、。本题可用反选排除法, A句 “语重心长 ”一词本身就含有 “话语 ”,不能再形容话语, B句 “作者是 之手 ”主谓搭配不当, C句中 “20多个职工 ”与 “20多个子女 ”歧义,故选 D。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 临。 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

6、,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抓住空前句 “怪脾气 ”这一词,仔细阅读各句子, 句 “不羡慕 却选择 ” 显明是紧扣 “怪脾气 ”说的,排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

7、始终喜欢看 “课外书 ”,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 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 ”,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 ”,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答案: C

8、 试题分析:首先从短文的 “三点 ”中抓住关键语句即 “喜欢看课外书 ”“以读经典名著为主 ”“不端做学问的架子 ”,再判断各选项,答案:自然明确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蓝莓不是 “莓 ”。( 14分) 蓝莓不是 “莓 ” 虽说名字里面有个字,但是蓝莓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如果把草莓、蓝莓和杜鹃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们就能清楚地分清它们的亲疏关系了。并且,从蓝莓植株的个头(小灌木)来看,也显然跟长着草质茎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蓝莓的学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 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

9、家族有 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它们的身影。 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它们果实的蓝色 “外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 蓝莓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蓝莓的花朵与果子一样颇显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灯笼。在这些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这正是众多蜜蜂、熊蜂所爱好的食物。虽然蓝莓花没有特殊的强烈气味,但是仅凭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传粉者。这些 “食客 ”在聚餐的同时为蓝莓完成了授粉工作。蓝莓蜂蜜的甜度极高,即使稀释数倍仍能甜入人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蓝莓。据考证,在 1

10、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 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 “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 ”的功效。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到了 1600年,大批来到美洲的欧洲拓荒者,开始大量采摘包括蓝莓在内的各种小浆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拓荒者在有野生矮丛蓝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将它们从森林中疏离开来,划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块。不过即使在人为呵护的条件下,这些野生蓝莓(矮丛蓝莓)一般每两年才提供一次丰硕的果实。直到 19世纪,

11、人们还都 是依靠野生种来收获蓝莓果实,而没有人工种植。 成熟的蓝莓果会由最初的绿色变成了蓝色(当然,也有变成红色或白色的种类,如红豆越橘),果实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霜状物。采摘蓝莓还要讲究手法,如果是生拉硬扯,果柄处出现破损,就会使蓝莓果快速变质。轻轻地捏住蓝莓果向顺时针方向一旋,一颗完美的蓝莓果就被摘下来了。 采摘如此简单,您是不是也想种点蓝莓了呢?不过,种蓝莓可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温度的问题。如果在一年的生长期内,没有足够的低温处理过程,蓝莓就无法开花。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 丛蓝莓, 通常 需要在低于 7 2 的环境中 “冻 ”上 1000小时以上,而来自

12、南方的兔眼蓝莓,也需要在低于 7 2 的环境中待上 300到 800小时。 不仅如此,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如此一来,这些根系就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 不光是水分和有机质,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pH值低于 5 5,且高于 3 8的酸性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这种习性可能是因为野生蓝莓多生长在森林边缘,已经习惯了由枯枝落叶形成的酸性土 。(文章来源:科学松鼠会,有改动。) 【小题 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2】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细读全文,请你说说本文的说明

13、思路。( 4分) 【小题 3】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选文第 段中加点的词 “通常 ”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分) 【小题 5】结合文本,下列说法 错误 的一项是( )( 2分) A选文第 段列举了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是为了向我们说明我们种植蓝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度问题。 B蓝莓的根系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 物是因为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 C选文第 段列举本草纲目中关于苍山越橘具有 “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 ”的功效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了蓝莓具有极高的价值。 D

14、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答案:【小题 1】点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蓝莓( 1分);采用否定句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 【小题 2】( 1)逻辑顺序( 2分)( 2)说明顺序:首先,说明什么是蓝莓;其次,说明人类信用蓝莓的悠久历史;再次, 说明蓝莓采摘方法;最后,说明蓝莓的种植要求。(每点 1分;没有序号或次序语,扣 1分) 【小题 3】 划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分),列举了越橘家族有400多位兄弟的事实( 1分),具体准确( 1分)地说明了越橘家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这一特点( 1分)。 划线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5、1分),把越橘人格化( 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了越橘家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这一特点( 1分)(二选一作答,均可得分) 【小题 4】不能( 1分)。 “通常 ”是指一般情况下,是从满园上进行限制( 1分),说明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 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低于 7 2度的环境中 “冻 ”上 1000小时以上;去掉 “通常 ”后改变了句子的愿意,不符合客观实际( 1分)。 “通常 ”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小题 5】 C。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说明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说明文的标题一般都是指出本文说明对象的,在表达上有时运用一些文字技巧,

16、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三大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即从 事物的现象到事物原理、成因来说明,本文就是如此。阅读全文,按照逻辑顺序,了解本文先后说明了有关 “蓝莓 ”的什么内容,依次简要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要用评价语,如 “具体准确 ”“形象生动 ”等。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

17、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 “准确说明 ”。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阅读文章,搜寻有关的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C表述有问题,选文第四段列举本草纲目中关于苍山越橘具有 “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明目 ”的功效的事实,是为了说明人们(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蓝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 青虫之爱。( 16分)

18、青虫之爱 毕淑敏 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也不敢锻炼她了。 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 A】 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 然后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 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

19、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 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后来如何好的 呢?我追问。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阴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 头上 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

20、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 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 B】 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 ,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

21、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 可以摸的 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 “拜拜 ” 。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小题 1】熟读文本,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字数要求: 30字以内)( 2分) 【小题 2】赏析文中画线句

22、子的表达效果。( 4分) ( 1)【 A】我下意识地将 半个柿子椒 像着了火的 手榴弹 扔出老远。(从修辞角度) ( 2)【 B】我颤颤巍巍地 伸 出手 ,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 捏 在手心,翻 过来掉过去地 观赏 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从描写角度) 【小题 3】 联系全文思考,文章第 段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 细读文本,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文中的女友是位怎样的母亲?( 3分) 【小题 5】 结尾写 “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你认同文中女友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答案:【小题 1】女友因对女儿

23、的爱而战胜了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 3 分) 【小题 2】 A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将 “半个柿 子椒 ”比作 “着了火的手榴弹 ”,生动形象( 1分)地写出了我对虫子的惧怕( 1分)。 来源 :Z&xx&k Com B句:动作描写( 1分),生动传神( 1分)地写出女友抓拿虫子的勇敢,但为了怀中的女儿还得强忍 ,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1分)。 【小题 3】( 1)内容:第 1段写女友有极度害怕虫子的毛病,这样与后文的反常形成对比( 1分),突出女友对女儿爱的深切( 1分)。( 2)结构: 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她 “病 ”被治好作铺垫( 1分);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1分)。

24、 【小题 4】( 1)文中的女友是位坚强的母亲:她克服了自己害怕虫子的毛病,保护了孩子,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1分);( 2)她是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她做到了自己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1分);( 3)她是位富有智慧、注重教育方式的母亲:她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晴空( 1分)。(有具体形象,结合文本分析,每点 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小题 5】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所激发出来的勇气是帮助母亲克服心理疾病最好的药。任何一位母亲出于对子女的责任,都会毫无保留、无所畏惧地爱护、教育好自己的子 女,为了子女,她们付出青春、拼尽力气,甚至耗尽生命也

25、在所不惜,这是天下母亲爱的本能。文中女友作为母亲,就因为保护孩子克服了自己害怕虫子的心理疾病,这就是母爱本能的一种体现。(适当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理解 2分,结合生活实际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抓住三个信息点 “女友 ”“女儿 ”“虫子 ”,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方面概括情节点,语言要简洁,不必叙述细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的提示,点明必须回 答的写作方法(修辞方法、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从表现事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说明句子的表达作用。对生动的字词要点析。

26、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了解此段与后文内容上的联系,第一段 “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而后文写这位好友因为爱女儿而不怕虫子,点明此对比的手法,说明激发读者兴趣、为下文铺垫和突出 “好友 ”对孩子爱情感的作用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根据全文梳理情节,紧紧抓住这位母亲 与女儿之间的活动,从其表现的母爱和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方面来分析 “母亲 ”的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了解文中 “母亲

27、 ”是怎样克服自己害怕虫子的心理的,从作为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可以做出任何牺牲,同时也使自己更完美这个方面来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 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 贬饶州,朝廷治朋党 ,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 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 “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王曰: “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

28、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 ! ”闻者为之缩颈 。 【注释】 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扶病:抱病,带病。 饯:饯行,送别。 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 缩颈:缩着脖子 ,形容恐惧的样子。 【小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4分) ( 1)尝 求 故古仁人之心 求: _ (2)微 斯人,吾谁与归 微: _ ( 3) 士大夫莫敢往别 莫: _ (4)若 得为范公党人 若: _ 【小题 2】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B然则何 /时而

29、乐耶 C闻者为 /之缩颈 D范文正 /公贬饶州 【小题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王质扶病饯于国门:_ 【小题 4】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2分) 答案:【小题 1】( 1)探求( 2)没有( 3)没有人,没有谁( 4)如果 【小题 2】 A 【小题 3】王质独自带病在京城外为他设宴送别。 【小题 4】王质和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人,范仲淹遭贬时,朝廷治理朋党时,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带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

30、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加点字词基本上都有古今意义之不同,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 “主谓 ”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本题 A句就是 “主谓 ”之间停顿的。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扶 ”和 “饯 ”,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31、B。 【小题 4】 试题分析:读懂短文,抓住王质的行为表现,即文段第一句内容,根据王质与众不同的对范仲淹的态度来判断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 4分) 社日 谢逸 雨柳垂垂叶 ,风溪澹澹纹 。 清欢唯煮茗 ,美味只羹芹 。 饮不遭田父 ,归无遗细君 。 东皋 农事作,举趾 待耕耘。 【注 释】 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 “江西诗派 ”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羹芹:煮芹为羹。 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东皋:水畔高地。

32、 举趾:举脚,下田。 【小题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小题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全诗紧扣 “待 ”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

33、,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与诗歌中有关信息或自己的理解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D理解错误,根据颔联 “清欢唯煮茗 ,美味只羹芹。 ”此句内容可以理解到诗人是很享 受乡间恬淡生活的,心情轻松自如,如果说颈联有 “悲哀 ”之情,与诗的意境不符,此句中的 “不 ”“无 ”是 “不用 ”“无须 ”的意思。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题思路同上,结合上题解答,抓住诗人对生活场景的描写,了解诗人笔下这些生活或自然之景物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尾联 “东皋 农事作,举趾 待耕耘 ”表达诗人乐于农事热爱生活的情怀,而非并 “慵懒散漫 ”。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

34、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老字号大多秉承 “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古训。在各种媒体上,打过广告的老字号少之又少,老字号的宣传主要依靠百年累积的名气,随着老字号品牌观念的逐步减淡,近年来许多老字号都处于市场的尴尬境地,就经营与管理而言,加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试题。 材料一 : “老字号 ”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有良好声誉的商号。此商号以自己极富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原创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老字号平均都有 160年以上的历史,最长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 材 料二:目前,老字号日渐势弱,在发展中有许多制

35、约。 “草包金 ”现象严重。有人说中国货是 “草包金 ”,凭借质量卖钱。缺乏品牌延伸意识。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延伸,借以增加利润增长点,做大市场 “蛋糕 ”,是老字号要思考的问题。法律保护意识差。老字号的名字通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在产品经营中,名字就是 “金字招牌 ”,但缺乏现代商标保护意识也只能 “哑巴吃黄连 ”。当然缺少现代化经营意识也是老字号发展的桎梏。(材料来源:京城 “老字号 ”) 【小题 1】请根据材料一,用四字词语概括 “老字号 ”商号的特点。( 3分) 【小题 2】请根据 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为 “老字号 ”的未来发展提几条建议。( 3分) 答案:【小题 1】经营成功;声

36、誉良好;产品原创;历史悠久。(四点任选三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 2】重视品牌延伸意识;增强法律保护意识;提升现代化经营意识。(针对发展中的制约提建议,动词的搭配要合理;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句,从 “成就 ”“产品特点 ”“历史 ”等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二,从中找出 “老字号 ”存在的问题,即 “缺乏品牌延伸意识 ”“法 律保护意识差 ”“缺少现代化经营意识 ”,从这三个方面相对应的提出改进建议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默写

37、按要求默写( 8分) 13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其五)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岑参用 , 表现了自己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同时,这两句作者以花喻雪,构思新奇,描绘了边塞奇丽的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在草堂为 秋风所破后,虽然自己没有了 “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住所,但他仍大声疾呼: , 。这是儒家 “推己及人 ”思想的体现,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悠然见南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38、梨花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悠、梨、庇、俱,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情志的提升,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如快乐,如幸福,如成功等,都进驻过心田,化成真切的体验,铭心的感受,前进的动力。 请以 “原来, 并不遥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要求: 将题目补充

39、完整; 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答案:例文: 爱,并不遥远 美丽是什么?是长相,还是财富?看了文明少年 美丽地球这本书后,就会找到答案:。 书中,有许多 “美丽 ”的人,如最美工人郭明义、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医生周月华、最美志愿者马广超,等等。最让我敬佩的是一位孝心少年。 5岁时,因为父亲遭遇车祸,她被送到了养母身边; 8岁时,因为养母瘫痪,养父受不了艰难的生活离家出走,她独自 撑起了这个家; 17岁时,她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因为养母不能独立生活,这个还未成年的女孩毅然做出了惊人的决定 背着养母

40、上大学。她,就是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 孟佩杰! 每天,她没有时间像同龄孩子一样坐在电脑、电视前,因为她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 6点起床,帮养母穿衣、洗脸、梳头,然后背着书包上学;中午放学后,她又忙着赶回家做午饭,给养母擦洗身子,服药,按摩;下午放学后,她还不能和同学出去玩,要赶回家给养母做晚饭 只有在晚上养母休息后,她才开始写作业。 孟佩杰的故事让我感动,是什么力量让她一直无怨 无悔地照顾养母?她何曾像普通孩子一样玩儿过?在我看来,她的命运非常坎坷,但在她的眼里,能照顾养母便是快乐。再看看自己,我又何曾为母亲分担过一点点?孟佩杰从 8岁开始撑起这个家,而我至今一切都依赖父母;有好东西她第一个

41、想到的是养母,我却要独自霸占;她每天放学都得做饭、照顾母亲,而我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她渴望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而我呢?哪怕多做一点儿作业,也会满肚子不开心。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改变了许多,每次妈妈买了好吃的,我都先让妈妈吃;早上起床后,会主动把被子叠好,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我要感谢文明少 年 美丽地球这本书,是它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美丽,是它让我明白了爱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有心,只要你愿意。 试题分析: “原来, 并不遥远 ”与 “ 就在我身边 ”,是同类文题。 “身边 ”的事, “身边 ”的情,往往容易被忽略。当我们为 “感动中国人物 ”而感叹时,是否更应该注意 “身边 ”并不遥远的美好

42、的人情。填写文题,学生会想到 “人 ”,亲人、老师、同学, “离我并不遥远 ”,这当然可以,但这样的文题不生动,生硬平淡,文章很难出彩,以要想好这个在 “并不遥远 ”的东西,最好填一个表达情感的词,比如温暖、友情、爱等,其中 “爱,并不遥远 ”比较好起笔。 “并不遥远的 ”,选材上有要求,应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所见所闻应该是 “身边 ”发生的,选 “感动中国 ”中的事例就不适合了。可选一个身边一个人,写爱的故事,当然不一定是爱自己,自己爱他人也可以,只要是自己 “身边 ”的人和事就可以。所要注意的是,爱在身边与爱在我心里又不一样,爱在我心里是写自己,爱在我身边是写他人。也可以选择诸多的生活片断,写不同人物的爱的表现,突出 “爱,并不遥远,就在每个人身边,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这一主题。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