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84884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2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内涵及关系。3 试各举一例解释时序的三种情况。4 如何理解“ 时距”?5 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6 试述几种不同的叙述视角。7 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8 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声音的特点。9 试举例分析叙事作品中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10 小说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其各自有什么特点? 请你举例分析两种。(华中师范大学 2000 年)11 叙述者的“ 声音” 有哪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厦门大学 2002 年)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

2、答案。12 “叙事”一词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涵义,即 ( )、( )和( )。(兰州大学 2004 年)13 故事时间14 时序15 时距16 频率17 视角18 叙述动作19 叙述者与作者20 叙述者与声音21 叙述者与接受者22 叙述视角。(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23 文学的叙事。(苏州大学 2003 年)24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兰州大学 2004 年)25 叙述动作。(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26 请你用 20 世纪不同时期的三部(篇)以“ 我”为叙述者或者是主要人物的作品来分析其中的“我 ”与社会的关联。以及这几个 “我”之间的关联和他们各自的特征。 (复旦大学 2005 年

3、)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叙事性作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一个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1)可能性。一个行动将要发生,或具有了发生的条件。(2)变为现实。即行动开始进行,这是故事内容的主要部分。这一阶段也可能以否定的形式出现:行动由于某种原因而被阻止或取消,没有变为现实,从而导致故事发展方向的改变或出现新的序列。(3)取得结果。这可以是行动成功,达到目的;也可以是行动失败,没有达到目的。总之一个行动在此阶段结束全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故事行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或没有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成功或失败)( 实质是开端、过程、结果)。例如西厢记,开始是“可能性 ”

4、,即张生倾慕崔莺莺,见到莺莺后神魂颠倒,随即找到寺庙的主持要求借宿。显然,这个借宿的行动意味着张生和莺莺之间将有事情发生,而且他借宿在寺里也为下一步行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是变成现实,即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搬兵解围后,经过“酬笺“、“赖笺“等情节,二人的婚姻逐步变为现实。最后是取得结果,即老夫人答应,二人拜堂成亲,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 【正确答案】 “ 故事时间 ”,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文本时间”( 也称为“叙事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1)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所谓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而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时序分三种情况,顺叙、倒叙及插叙。(2)时距也可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面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这种叙述通常也叫做概要叙述。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把事件的

6、过程细节放大,类似于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把每一个动作或者表情分解开来进行展示。(3)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3 【正确答案】 (1)“顺叙“ 也叫顺时序叙述,即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一致,叙述的前后顺序就是故事内容的前后顺序,叙述沿着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推进,每一回都按照故事的次序前后衔接。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时序,后两种的时序是在此基础上的演变。编年史式的故事(如典型的史传文学)明显地体现出这种一致性:例如三国演义,在第一回的末尾讲到刘备等三人救了董卓却受到怠慢,张飞大怒,要提刀杀董卓,然后说“ 毕

7、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一开始,便接着上一回结束时的内容讲到刘备和关羽劝阻张飞。故事就这样随着事件的发展一步一步地讲下去。(2)倒叙是指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序列之间不一致的叙述方式,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因而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例如古希腊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以倒叙的方式讲述的叙事作品:故事一开始就是忒拜城遭到了天疫,神谕告诉人们是有人犯了乱伦的罪孽。然后是俄狄浦斯王开始调查,随着调查的展开,过去的事才一件件揭示了出来。这种倒叙的方式由于打乱了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便可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

8、种倒叙的方式在近代以情节紧张刺激为特色的故事中很常见。(3)插叙。这是在顺时序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上下文的时间、因果关系不连属的故事内容,使主要的故事进程造成暂时的中断和延宕。例如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顺叙的内容是一个人在非洲打猎时得了坏疽病后垂死时的情境。在主人公濒临死亡的数小时生活的叙述中反复插入了大段的回忆与联想,正是这些回忆和联想展示出了主人公一生的追求、颓唐又不甘沦落的精神生活历程。而顺叙的内容则把这些叙述引向一个悲剧性的归宿:在最后一段插叙中主人公飞越了被称为“上帝的庙堂 “的乞力马扎罗山峰,然后回归到顺叙的现实生活中来,他死了。在这个故事中,插叙反客为主,成了故事

9、的基本内容,而顺时序的叙述则降到次要的地位,成为插叙内容的框架和向导。【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4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叙述状况: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语言被完整地叙述出来,或者把人物的动作大体按照动作进行的时间过程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形中,可以认为叙述所用的时间长度与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大体上是一致的。两种时间长度相互一致的时间关系可以算作一种匀速叙述的关系。当然,由于文本时间长度事实上是无法精确计量的,所以所谓“匀速” 只不过是一种概念意义上而非测量意义上的匀速。以这种“ 匀速 “叙述为基准,就可以区分出不同叙述速度的各种时距。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面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

10、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这种叙述通常也叫做概要叙述。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把事件的过程细节放大,类似于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把每一个动作或者表情分解开来进行展示。【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5 【正确答案】 叙事节奏的变化取决于作者如何处理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首先,时序的变化可以引起叙事节奏的变化。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在故事中叙述顺序是可以变换的,既可以从顺叙变换为倒叙或插叙,也可以在倒叙或插

11、叙中又转入顺叙。叙述顺序的变换会造成故事情调、节奏等方面的改变。例如近代以情节紧张刺激为特色的故事中,就常常使用倒叙的方式打乱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显然,时序的改变引起了叙事节奏的改变。其次,叙事节奏与时距密切相关。时距也可以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叙述状况: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语言被完整地叙述出来,或者把人物的动作大体按照动作进行的过程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形中,可以认为叙述所用的时间长度与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大体上是一致的。两种时间长度相互

12、一致的时间关系可以算作一种匀速叙述的关系。当然,由于文本时间长度事实上是无法精确计量的,所以所谓“匀速” 只不过是一种概念意义上而非测量意义上的匀速。以这种“ 匀速” 叙述为基准,就可以区分出不同叙述速度的各种时距。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这种叙述通常也叫做概要叙述。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把事件的过程细节放大。可见,叙事节奏与时距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6 【正确答案】 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首

13、先,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因此也可称作无焦点叙述。传统叙事作品多用这种叙述方式,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其次,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人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一)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于理解。(

14、二)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方法,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叙述视角同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几乎完全重合。又如普希金的驿站长,叙述者“我”仅仅是个次要人物或旁观者,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再次,第二人称叙述的作品中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实际上同第三人称叙述一样,仍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但叙述的接受者却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从而使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者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一种反常的阅读经验。这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特殊效果

15、。【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7 【正确答案】 叙述角度即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叙述角度的变换,可以拉远或拉近作品与读者、叙述者与接受者的距离,从而造成不同的阅读效果。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传统的叙事作品采取这种叙述方式很普遍,然而叙述者的过于自由往往导致接受者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现代的第三人称叙述作品中出现了一类不同于“全知全能”式叙述的变体,作者放弃了第三人称可以无所不在的自由,实际上退缩到了一个固定的焦点上。如英国女作家沃尔夫的小说达罗卫夫人,用的是第三人称,故事中有好几位人物,然而叙述的焦点始终落在达罗卫夫人身上,除了她

16、的所见、所为、所说之外,主要是着力描写了她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来,读者实际上是从达罗卫夫人的角度观察世界。这种第三人称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第一人称叙述了。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但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不过在一些作品中,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如普希金的驿站长,叙述者“我” 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第二人称叙述的作品中主人公或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17、,也可以说,这种叙述方式不过是第三人称叙述的一种变体,因为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实际上同第三人称叙述一样,仍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但叙述的接受者却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从而使读者与叙述接受者二者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一种反常的阅读经验。这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特殊效果。在作品中,三种叙述视角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在有的故事中,先是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但其中的部分或主要内容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叙述的,这些内容就变成了第一人称叙述。或者相反,开始是第一人称,但故事的内容都不是叙述者参与或在场,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叙述,这实际上就变成了第三人称叙述。总之,叙述角度的转换,能产生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知识模块

18、】 叙事性作品8 【正确答案】 从叙事的本来意义而言,叙述声音的功用只是传达内容意义,声音的表情特点也只是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容的情感意蕴,然而不同的叙事作品,叙述声音又各有特点。在经典的叙事文学中,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态度、观点都是由叙述者所控制和安排的,作为叙述者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所表达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同一个叙述者声音的不同部分,这种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称之为“独白 ”式的叙述方式,而在现代的某些叙事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如 19 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作品中,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与心理矛盾倾向。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大学生拉斯柯里涅科夫在谋杀

19、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前后,就始终被矛盾的念头所困扰,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这一类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之间存在着矛盾,主人公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意图,按照自己的怪诞念头行动,就好像不是叙述者在控制着主人公的行动,而是叙述者在与主人公对话,有时叙述者只能听凭主人公随心所欲地行动。在这里,作者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困惑通过叙述者声音与主人公声音的对立而表现了出来。这样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借用音乐术语称之为“ 复调 ”式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一个征兆。【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

20、品9 【正确答案】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例如 18 世纪德国诗人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前言就设定了接受者:“有关可怜的维特的事迹,凡是我能够找到的,我已经尽力搜集,并把它们呈现在你们面前,我知道你们会因此感谢我的。对于他的精神和品格,你们不可能抑制自己的钦佩和爱慕,对于他的遭遇,你们不可能吝惜自己的眼泪。至于你,善良的灵魂啊,你正在感受像他那样的苦恼,从他的悲痛中汲取安慰吧。如果由于命运或者你自己的过错,无法找到一个更亲密的知己,那就让这本小书做你的朋友吧。“叙述者在这里对接受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当是钦佩和爱慕维特品格的,为他的遭遇而伤感的“ 善良

21、的灵魂”;说到底,应当是一个具有 “狂飙突进”式热情、敏感乃至脆弱、孤芳自赏的人。当然,绝大多数普希金的读者并无驿站经验,歌德的读者更远远不限于 18 世纪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但任何一位读者要想真正领会叙述者发出的信息,就不能不尽可能地向那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的身份与心理接近。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叙述者期待着叙述接受者能够感受到维特的苦恼,能够从他的痛苦中汲取安慰,这意味着叙述是个双向的活动:一方面叙述者在讲述,另一方面在接收故事的信息时读者产生预期的反应。离开了叙述接受者的特定条件,这种双向活动就不会发生,作者所期待的阅读活动也就落空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由作者所设定的叙述接受者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

22、接受者即隐含的接受者。实际阅读作品的读者很难符合这种理想化的要求,尤其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由于语境的差异,就与理想的接受者之间存在更大距离。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的接受者靠拢才有可能相对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当然,不同语境中的读者几乎不可能真正达到作者所要求的理想接受者的水平,因此面形成了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0 【正确答案】 最典型的结构有如下几种:(1)首尾接续式。一个行动的结果成为另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环接一环的情节链,使故事得以一直延续下去。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往往用这种形式把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成长篇小说,说书人便以此来吸引听众的兴趣。当代许多武侠小说也

23、使用这种形式。(2)中间包含式。一个行动的展开过程中又包含着作为手段的次一级行动序列,在这次一级序列的展开中还可以再包含更次一级行动序列,如此类推。这就是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总的情节线索里面再细分出更具体的行动细节的复合方式。这类结构多见于民间故事、寓言等。(3)左右并连式。同一事件序列中的行动可能通过变换角度而形成平行对应的两个序列。左右并连式往往见于武侠或惊险样式叙事作品,例如“007”系列电影和小说中常见的情节:一方面是詹姆斯邦德在追踪犯罪集团,另一方面是犯罪集团同时在寻找追杀邦德,这两条行动线索平行对应发展。这样更容易造成紧张感,故情节紧张的叙事样式使用这种方式较多。一般说来,一部小说

24、,尤其是有相当大容量的长篇小说,不可能只有一种简单的行动模式,通常都是由几种符合序列综合形成的更为复杂的行动序列。【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1 【正确答案】 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 ”有以下几种类型: (1)独白式叙述。在经典的叙事文学中,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态度、观点都是由叙述者所控制和安排的。叙述者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所表达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同一个叙述者声音的不同部分,这种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称之为“独白” 式的叙述方式。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

25、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叙述者声音的凸现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前台,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如明代的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开篇说道:“看官,则今日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弟子做个榜样。”又如我们常见的“ 话说”、“正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语等等,都显现出叙述者的声音是全知全能的。(2)在现代的某些叙事作品中,还出现了“复调 ”式叙述方式,如 19 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作品中,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与心理矛盾倾向。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大学生拉斯柯里涅科夫在谋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前后

26、,就始终被矛盾的念头所困扰,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这一类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之间存在着矛盾,主人公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意图,按照自己的怪诞念头行动,就好像不是叙述者在控制着主人公的行动,而是叙述者在与主人公对话,有时叙述者只能听凭主人公随心所欲地行动。在这里,作者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困惑通过叙述者声音与主人公声音的对立而表现了出来。这样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借用音乐术语称之为“复调” 式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一个征兆。【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

27、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2 【正确答案】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3 【正确答案】 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4 【正确答案】 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包含三种时序,即顺叙、倒叙和插叙。【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5 【正确答案】 时距也可以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通常称之为概要叙述;二是变慢,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

28、里发生的故事。【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6 【正确答案】 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7 【正确答案】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具体包括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8 【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是指以什么方式讲述叙述话语。【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19 【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即“讲” 的人和“听”的人,其中“讲故事 ”的人就是叙述者。需要注意的是,叙述者并不等于作者。叙述者是

29、作者虚构出来的“ 讲” 故事的人,作者则是进入了创作状态中的一个自然人。【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0 【正确答案】 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1 【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即“讲” 的人和“听”的人,其中“听故事 ”的人就是叙述接受者。【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2 【正确答案】 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30、,叙述者参与的即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观察的即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全知即第三人称叙述。【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3 【正确答案】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叙事的特征有二:其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4 【正确答案】 概括地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所谓“文本时间”( 也称为“叙事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31、,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指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包含三种时序,即顺叙、倒叙和插叙。时距也可以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通常称之为概要叙述;二是变慢,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5 【

32、正确答案】 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是指以什么方式讲述叙述话语。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26 【正确答案】 试举鲁迅的狂人日记、普希金的驿站长以及马原的虚构三篇小说为例简要分析。狂人日记中的“我” 是主人公本身,他是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者和记录者,是作品事件的参与者和讲述者,因此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以“我“的眼光和视角观察叙述。驿站长中的“我” 也是社会生活的体验者,同时参与作品事件,只是这里的“我” 并不讲述关于自己的生活,而是采取客观态度从旁观察叙述。虚构中的“我” 虚虚实实且有多重身份,既像社会生活、作品事件

33、的亲验者,又像一个纯属虚构的角色,与真实生活无关。三者虽然同属第一人称叙述,都以叙述参与者的姿态进行叙事,然而却各有特点,具体如下:在狂人日记中,叙述者“ 我” 就是故事主人公,故事如同自传,叙述者“我”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介,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 透明” 、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

34、视方法,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因此狂人日记在叙述视角上所受限制也相对较大。而在驿站长中,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因为叙述者“我” 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实质上与第三人称叙述相当接近。虚构的情况更为复杂,马原的元小说惯用方式之一是作家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虚构这篇小说叙述的是“我” 在西藏的一个麻风病村数日的经历,叙述者是“我” ,叙述的对象也是 “我”的经历,小说开头的一句话又明确告知读者:“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在小说的叙述中也不忘提醒读者:“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我格外注意人物的说话的情形” ;“我个子高大,满脸胡须,我是个有名有姓的男性公民,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好多人会在人群中认出我” 。作者以自我确认的方式进入作品,煞有介事地以自叙或回忆的方式描述自己亲历或参与的事件,一方面似乎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靠性,但不断告知读者他的作家身份又解除了这种可靠性。一切都可信又不可信,唯有叙事本身才是真实的。【知识模块】 叙事性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