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84884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抒情自我2 隐喻3 象征4 抒情话语5 情景交融6 抒情角色7 抒情8 抒情性作品9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10 声情并茂11 节奏12 你怎样看待文学抒情和普通情感宣泄的主要区别?13 为什么说“ 一切景语皆惰语 ”?14 举例说明抒情性作品的情与景的关系。15 叙事文体与抒情文体的区别?16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17 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18 抒情的一般原则有哪些?19 抒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0 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哪些?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1 谈谈你对抒情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2

2、2 试论抒情文学。23 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理解。24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景、情关系。25 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的理解。26 以具体的抒情性作品为例,试析其内在的情感韵律与外在的语言韵律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叙事相比,抒情更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抒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

3、件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对个性自我发生影响。自我不是与社会截然对立的,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抒情自我,作为独一无二的个性,是由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精神素养以独特方式构成的。它充分地吸收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便之与个性气质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和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方式。所以,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 【正确答案】 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 用其他的方式言说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

4、、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3 【正确答案】 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4 【正确答案】 抒情话语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

5、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5 【正确答案】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日景,日情。” 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6 【正确答案】

6、抒情角色是指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有三种类型:一是作者作为第一人称出现,作品中的我即作者自我。二是作者以代言的第一人称出现,或代人抒情;或托人抒情。三是作者作为叙事者,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杼情。【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7 【正确答案】 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8 【正确答案】 抒情性作品

7、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9 【正确答案】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0 【正确答案】 声情关系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组合

8、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表现形式。【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1 【正确答案】 节奏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是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2 【正确答案】 (1)文学范畴中的抒情所抒发的情感乃是艺术情感,情感的宣泄则是一般的日常情感。日常情感即作为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个体的心理反应,艺术情感与之相比具

9、有超越性和人类性的特征,所谓超越性即艺术情感是超越既定的实践功利关系的审美的情感,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2)文学范畴中的情感是一种有待于形式化的情感。日常情感的抒发只表现为个体的表情和动作,而艺术情感则需要情感主体去使用,被克莱夫.贝尔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予以表现,这种“ 有意味的形式”对于文学而言即语言和文字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常情感是自在的,而艺术情感则是有待的。(3)日常情感是个体在日常生活经历基础上,受外界刺激而生成的直接心理感受,而艺术情感则是在日常情感基础上经过艺术家深沉的情感积淀,对日常情感的“反刍”而生成的。【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3 【

10、正确答案】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诗中之景,不是原本的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所谓寓意,就是融情人景。诗中景有灵有性,情趣盎然。诗人的内心活动既千变万化,又细微幽渺,无法用一般的词语直接表现,所以常常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写出独特而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就是有意境,这是中国古典抒情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诗人写景,可以创造想象中的绘画美。同时,抒情诗人写景,意在言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曲是借景抒情,但前两句景语,却因“ 断肠人在天涯”

11、一句而尽染强烈的愁苦情调。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义给写景赋予主观色彩,正是诗中画的特点。所以,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多的主观色彩。而中国古人关于情景关系的理想境界则集中体现在“情景交融” 四个字上。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 ) 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4 【正确答案】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主要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12、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而形成抒情性作品的意义。由于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的关系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即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诗中之景,不是原本的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人的内心活动非常复杂,无法用一般的词语直接表现,所以,常常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写出独特而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诗人写景,可以创造想象中的绘画美。同时,抒情诗人写景,意在言情。所以,诗中的画面往往比绘画具有更

13、多的主观色彩。而中国古人关于情景关系的理想境界则集中体现在“情景交融”四个字上。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声情并茂主要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融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象征性表现。情景交融主要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 ) 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

14、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5 【正确答案】 要分析叙事文体与抒情文体的异同,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差异。一般来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另外,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抒情和叙事的基本差异从内容到话语形式的诸多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由于表达方式的需要,抒情和叙事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各有侧重。在诗词、散文的行文中利于情感的抒发,而

15、在小说、戏剧中叙事的成分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抒情性作品中也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这便体现了分类的相对性,发现它们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文学类型。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中记叙了词人醉酒浓睡,试问卷帘人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但没有削弱词的抒情成分,反倒以问答方式、藏问于答的精妙方式,强化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忧伤。在以叙事为主的戏剧文学中,中国戏曲文学却因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唱词多为抒情诗,而且不少对白也有抒情的风格,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段唱词“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

16、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但是将爱侣之间伤离别的愁绪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抒情的意味非常的浓厚。另外,小说也是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但是很多小说中也有鲜明的抒情性,作者情感的抒发在明确了整个文章基调的同时也增加了隽永的深长意味。【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6 【正确答案】 (1)通过强调抒情话语的声音层的象征功能。作为一种通讯系统,普通话语几乎不考虑词句组合而形成的音响关系。但是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被显现了出来,造成一种高低、快慢、长短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具有了音乐性。以最接近音乐的文学体裁的抒情诗为例,情调通过音调、情感运动形式通过音响节奏象征性地表现出

17、来。字音变化组合形成的音调,可以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象征性地传达感受,加强词语的抒情效果。格律、节奏等表现手段,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组合成优美的音响形式,并且与情调、情感运动形式融合一致,这就是声情并茂。(2)通过强调抒情话语的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在普通的话语系统中,由词义诉诸想象而产生的视觉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实在色彩和形状。在抒情话语中,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和形状,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之景不是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

18、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从而达到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有时抒情主体为了达到主观感受的真实,赋予景物浓烈的主观色彩,创造出某种“幻景”以达到写景的逼真和抒情的真诚。(3)为了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抒情诗人常常要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富有表现性的语言,用能够表现复杂意义的陌生化的话语形式,来传达直接的、新鲜的审美经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字,改变了词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表现力。通常作者除了改变词语的词性以外,还用改变普通话组合法则的抒情话语形式,使语言更加经济和精炼。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花弄影 ”,这看起来不合常规的用法,放在这里细细品味,意

19、境全出,鲜花、花影摇曳多姿,宛若眼前,直切地传达出了诗人的情趣。【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7 【正确答案】 文学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其作品以表现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叙事性作品。【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8 【正确答案】 抒情的一般原则有:(1)诚挚性原则。抒情最基本的原则是诚挚与可靠,它要求艺术家在抒发情感时必须真诚可靠,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2)独特性

20、原则。艺术家要把最为独特的感受传达给别人,避免使用一般性的情感概念。(3)感染性原则。真正的抒情艺术一定会使读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受到感染,它消除了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19 【正确答案】 抒情的主要途径有二:(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声”指律,“情”指情感,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特别是抒情诗中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具有音乐的某些形式特征,在声音的层面上尤其如此,它们都拥有声音和谐的音调和节奏。韵律是某些抒情作品,特别是抒情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失去韵律不仅会使它失去韵味,而且还会失去生命。(2)情景交融。 “情”指情感,“景”指景物,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的关系极为密

21、切。情景交融,历来是中国抒情创作的一大理念,情感的表现总要借助某种媒介,这样主观情感、心性才能真切表达出来,才能为人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构成文学活动。【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0 【正确答案】 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1)比喻与象征。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是借他物来表现某物的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达到化虚为实的效果。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就对“乡愁”这种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情绪做了多种比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奇特的想象构筑的形象深情地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绪,使作品产生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比喻和象征

22、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成抒情性作品的含蓄风格,意味隽永。(2)倒装与歧义。倒装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在格律诗中,倒装句多是为了迁就格律或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歧义是一个或多个诗句包含多重意义,诗句的多种含义丰富了抒情话语的情感内涵,强化诗句的感觉效果。(3)夸张与对比。夸张是运用想象和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激昂之语,极为强烈地表现诗人非同寻常的感受。比如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 ,怎么会没有春天的到来呢? 这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强烈的真切情感,从而摆脱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真实的境界。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通过相互之间对比的文学

23、形象,情感内容的传达既含蓄又强烈,审美空间得以拓展,艺术感染力也随之大大加强。(4)借代与用典。借代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运用借代的方法可以写出新颖别致的佳句。用典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它分为神话、历史和文学典故三类。用典会使抒情话语简练、含蓄而内涵丰富,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1 【正确答案】 (1)二者是有差别的。抒情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是抒情主体自觉的创作原则;具有鲜明的个性的情感表现,是评价抒情性作品的重

24、要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抒情应当是一种自我表现。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对个性自我发生影响,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同样成为了作者的创作之源。所以说,文学抒情正因为包含两者普遍的社会内涵,才能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2)二者也是有联系的。抒情是一种社会交流,作者表现自我感受的同时也在向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文学抒情不是一种完全自我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与某些社会成员(读者)发生内在联系的,从而给作品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抒情自我还与一定的社会识形态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化的情感反应中,抒情自我总是要从属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在

25、具体作品中表现为某种感受、评价、信仰和表现的模式。伟大的抒情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和领悟,总是把自我与进步的或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命运和追求同人民群众的命运和追求融为一体。【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2 【正确答案】 抒情文学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创作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它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它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

26、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抒情话语是抒情文学最鲜明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抒情文学作品的构成主要有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这样三个要素。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抒情话语主要通过抒情主体强调抒情话语的声音层、画面

27、层的象征功能,以及抒情主体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富有表现性的语言;用能够表现复杂意义的陌生化的话语形式,来传达直接的,新鲜的审美经验的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抒情文学中的情有时候并不是直接抒发出来,而是要经过一些形象化的物象来表现的,而景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操、情绪、情调都是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诗歌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是诗人主观感受上描绘出来的主客观的统一体。【知识模块

28、】 抒情性作品23 【正确答案】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诗与画,都是情感支配下表情达意的艺术。诗与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借助外在景物的描绘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所以都对画面具有依赖性。但是,诗与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由于物化的媒介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第一,诗是语言的艺术,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主要诉诸于听觉;而绘画是造型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主要诉诸于视觉。第二,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因此更具直观性;而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所以是间接的。诗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所以诗中之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过程之中,

29、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审美空间。诗与画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又是可以各取所长,互相融合转化的,这种时空转换,可以使画更多地突破空间限制,拓展其表现空间。而诗歌受绘画的影响,就可能使其抒情更加形象化、含蓄化,读者从诗歌形象的画面中所能得到的审美享受也就愈加生动、丰富。这样,读者就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画面,也似乎能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诗的声音。苏东坡称赞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比如他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就运用一横一竖,一横一圆,这极简单的线条组合,便把一幅生动的画面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使读者透过简单的景物和词句,看到了北方旷远荒凉之景,感

30、受到了静寂中的雄浑。作者正是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间,给诗歌带来了写意画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正是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之间转换时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在抒情性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情与景的结合表现出来的。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即“艺术意境” 。【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4 【正确答案】 景和情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情相生这几种。(1)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世界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作家言志、抒情的

31、工具和载体。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不尽意” 到“立象以尽意”再到“借景以抒情 ”,这一抒情理论发展的过程正是人们对情景关系渐进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人们对情感进行了细致、深入、准确的阐述。比如王夫之就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诗中的一切形象和景物都是为表情达意而存在的,即所谓“ 景为情设 ”。诗人写景,意在言情。 “景”与“ 物”成为了“ 言志”与“抒情”的工具和载体。这样,诗中之景也就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它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抽象之物,而是通过景物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就算诗人心中有着千变万化、细微幽渺、难以言传的情感,但是

32、这一过程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也就使得抒情性作品既具有了情感美,又具有了画面美。(2)情景交融、景情相生。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这便是意境。清人王夫之在论述情景关系时就曾说道:“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 他认为情和景虽然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抒情作品中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景中含情,情中带景,情景结合才能传达出真正的神韵。在情景交融的问题上,王国维可以说是分析的最为透彻的一个,他将“景”“情”二者视为文学的 “原质”,并对“ 景”“ 情” 作了广义上的界定。抒情作品中景与情的对立统一,正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借山

33、川以立言的结果,所表现出的是主体的生命情调与客体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一种境界。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客体已“人化” ,而主体已“对象化”,主客体各自向对方渗透和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相契而生成具有新质的统一体。不过这个新的统一体并不是情与景简单相加的结果,是一个远远大于两者之和的统一体。因为它具有了能够诱发和开拓读者的一个更为宽广的审美想象空间。它不仅要传情达意,还要展现“味外之旨 ”。借助于作品中的实景和由实景所诱发出的虚景,抒情者与接受者进行着意味无穷的情感与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也使读者在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中获得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审美意蕴。【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5 【正确答案】 抒情

34、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抒情主人公就是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1)以第一人称 “我”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和以代言的形式出现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多属于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直接抒发情感,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是抒情主体内在精神的写照,在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的抒情作品中见到的较多。而后者是指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抒情主人公是诗中一位与丈夫分离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很显然不是作者自己,但这种抒情效果依旧真实感人,可以说正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放置在孤独女子的身上,作出真实可感的

35、想象的结果。这样的抒情方式可以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2)作者与抒情主人公的关系。作家借助某个抒情的角色来表达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或代言的身份出现,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抒情主体的个体建构影响着抒情作品的品质,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正是建立在抒情主体的基础之上,所以说,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们绝不能以此就确定作者就是抒情主人公。因为作者本身毕竟是现实世界中的作者,而抒情主人公却处于虚拟的审美世界之中。在审美世界中,作者总会在更高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抒发作为艺术真实的至真、

36、至善、至美的情感,即经过了审美提炼后的情感。因此,处于创作状态、艺术世界之中的创作者,与现实世界当中作者的真正人格,或者说作品的艺术品格与作者的实际人格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将两者简单联系起来,或断定前者与后者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26 【正确答案】 (1)诗与乐的关系。在最开始的时候,诗、乐、舞是三位一

37、体的混合艺术。随着文化的渐进,三种艺术逐渐分立,诗专以语言为表达方式,乐专以声音为表达方式,舞蹈专以肢体形式为表达方式。其间,诗与乐的关系尤为密切,比如诗经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而风、雅、颂的区分也是依音乐的不同而做出的划分。类似的还有后来词牌、曲牌的分类,都可见诗与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由此推断,抒情诗可以说是最接近音乐的一种文学类型。诗与音乐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借助于声音形式以表现情感运动,而在声音的绵延过程之中,和谐的音调与节奏又是它们所共同追求的,高低、长短、强弱的音调和轻重缓急的节奏都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这样,作为存在于时间流动过程中的艺术,它们都较少受外在物理时空的限制,具有较

38、高的心灵自由度。(2)人的情感的发展变化呈现为一种波状的曲线形式,具有明显的韵律感。可以说,是抒情性作品的抒情本性决定了其抒情形式所具有的乐律特征。作为语言艺术,抒情性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图画,以带给人形象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借助于音乐,将内心情感的律动完美地外现为诗的节奏和韵律,使人能从另一种感性上去把握情感美。这样,抒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使诗歌具有包括音乐美、画面美在内的综合审美效果。比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就有非常清晰的画面感。(3)音调的和谐、节奏的优美会带给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快感与美感。因此,为了更加感性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感和情感流动过程中的起伏变化,抒情性作品常常要与音乐作品一样在表现形式上去追求恰当的音调与适合的节奏,以使抒情语言呈现出抑扬起伏、语调流转、音节变化、和谐优美的情调。抒情性作品中的这种音调变化与鲜明的节奏感主要通过如下一些方面体现出来:音节与平仄的组合、对仗与押韵、反复与双声叠韵的使用等。不仅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效果。【知识模块】 抒情性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15234-2011 Paints and varnishes - Testing of formaldehyde-emitting coatings and melamine foams - Determination of the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 sma.pdf DIN EN ISO 15234-2011 Paints and varnishes - Testing of formaldehyde-emitting coatings and melamine foams - Determination of the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a sma.pdf
  • DIN EN ISO 15236-1-2017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1 Design dimensions and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veyor belts for general use (ISO 15236-1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pdf DIN EN ISO 15236-1-2017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1 Design dimensions and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veyor belts for general use (ISO 15236-1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pdf
  • DIN EN ISO 15236-2-2017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2 Preferred belt types (ISO 15236-2 2017)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36-2 2017《衬钢丝绳芯传送带 第2部分 选用带类型(ISO 15236-2-2017) 德文版本EN I.pdf DIN EN ISO 15236-2-2017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2 Preferred belt types (ISO 15236-2 2017)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36-2 2017《衬钢丝绳芯传送带 第2部分 选用带类型(ISO 15236-2-2017) 德文版本EN I.pdf
  • DIN EN ISO 15236-4-2004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4 Vulcanized belt joints (ISO 15236-4 200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36-4 2004《衬钢丝绳芯传送带 第4部分 硬化带接头》.pdf DIN EN ISO 15236-4-2004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s - Part 4 Vulcanized belt joints (ISO 15236-4 200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36-4 2004《衬钢丝绳芯传送带 第4部分 硬化带接头》.pdf
  • DIN EN ISO 1524-2013 Paints varnishes and printing inks - Determination of fineness of grind (ISO 1524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 2013《涂料、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ISO 1524-2013) 德文版本E.pdf DIN EN ISO 1524-2013 Paints varnishes and printing inks - Determination of fineness of grind (ISO 1524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 2013《涂料、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ISO 1524-2013) 德文版本E.pdf
  • DIN EN ISO 15245-1-2013 Gas cylinders - Parallel threads for connection of valves to gas cylinders - Part 1 Specification (ISO 15245-1 2001 + Amd 1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pdf DIN EN ISO 15245-1-2013 Gas cylinders - Parallel threads for connection of valves to gas cylinders - Part 1 Specification (ISO 15245-1 2001 + Amd 1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pdf
  • DIN EN ISO 15245-2-2002 Gas cylinders - Parallel threads for connection of valves to gas cylinders - Part 2 Gauge inspection (ISO 15245-2 2001)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5-2 2001《储.pdf DIN EN ISO 15245-2-2002 Gas cylinders - Parallel threads for connection of valves to gas cylinders - Part 2 Gauge inspection (ISO 15245-2 2001)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45-2 2001《储.pdf
  • DIN EN ISO 15252-1-2000 Plastics - Epoxy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 (EP-PMCs) - Part 1 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 (ISO 15252-1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52.pdf DIN EN ISO 15252-1-2000 Plastics - Epoxy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 (EP-PMCs) - Part 1 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s (ISO 15252-1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252.pdf
  • DIN EN ISO 15252-2-2000 Plastics - Epoxy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 (EP-PMCs) - Part 2 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ISO 15252-2 1999) German versio.pdf DIN EN ISO 15252-2-2000 Plastics - Epoxy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 (EP-PMCs) - Part 2 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ISO 15252-2 1999) German versio.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