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523951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4 T 3856-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CCS B 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856 202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ain breeding of paddy-cultured Pelodiscus sinensis 2021-01-25 发布 2021-02-2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856 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2、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巢湖市水产中心、安 庆市西江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红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 学、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龙、何吉祥、奚业文、吴本丽、赵慧敏、张烨、孙和权、肖明松、徐世红、 李嘉尧、唐建军、成永旭、陈欣、陈静、熊英琪、汪翔、方国侠。 DB34/T 3856 2021 1 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养殖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品

3、系选育的亲本来源与性状要求、亲本选 择与培育、子代繁育、稻田选育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0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SC/T 1010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SC/T 1107 中华鳖 亲鳖和苗种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通则 DB34/T 12

4、10 中华鳖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2664 稻田培育鳖种操作规程 DB34/T 3329 稻鳖共作田间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00.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亲本来源与性状要求 4.1 来源 从稻田养殖的中华鳖群体中选择亲本,中华鳖亲本应符合 SC/T 1107 的规定,宜选择中华鳖日本 品系、黄河品系、黄沙品系等,严禁近亲繁殖的中华鳖后代或不同品系杂交后代用作亲本。 4.2 质量 肢体完整,活动力强,耐低温、抗病力强。雄鳖体重在 1.5 kg 以上,雌鳖体重在 1.2 kg 以上, 年龄在 5 冬龄以上。 4.3 主要生物学性状 4.3.

5、1 形态特征 亲本形态特征见表1。 DB34/T 3856 2021 2 表1 亲本形态特征表 比例性状 雌鳖 () 雄鳖 () 背甲宽/背甲长 0.7860.028 0.8180.032 后侧裙边宽/背甲长 0.1930.012 0.2090.018 腹甲长/背甲长 0. 6970.022 0. 7210.029 腹甲宽/背甲长 0. 7620.023 0. 7840.025 体高/背甲长 0.2740.024 0.2900.022 前肢长/背甲长 0.4350.029 0.4630.035 后肢长/背甲长 0.5860.033 0.6090.034 尾长/背甲长 0.2680.016 0.

6、3560.021 4.3.2 生长性能 年龄段的生长性能达到表2 的要求。 表2 亲本形态特征表 年龄,龄 1 2 3 4 体重, g 48.5586.889 202.87116.923 471.37739.934 1093.87958.76 1 背甲长, cm 6.5010.449 12.5440.626 15.6081.006 19.0860.983 背甲宽, cm 6.1230.254 10.5810.788 13.3580.675 14.9700.935 后侧裙边宽, cm 1.0820.073 2.1230.376 2.7880.281 3.7890.297 腹甲长, cm 5.34

7、00.287 9.7691.054 12.0330.524 14.3410.557 腹甲宽, cm 6.0150.272 10.1751.154 12.2080.481 14.6560.518 体高, cm 2.0430.160 3.6940.417 4.6330.377 5.3980.357 4.3.3 遗传学特征 亲本群体多态信息含量 PIC 值在 0.50 以上。 4.3.4 繁殖力特征 亲本相对产卵量达到 44 枚/kg78 枚/kg。 5 亲本选择与培育 5.1 选择时间 9月11月份,一般在水稻收获后。 5.2 亲本来源与质量 参照 3“亲本来源与性状要求”执行。 5.3 强化培育

8、 水稻收获后将中华鳖亲本从稻田转至亲鳖池强化培育,环境条件(鳖池、产卵房等)应符合 SC/T 1010 的规定。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投放 200 只,雌、雄鳖的放养比例 4:1 为宜,个体大小应相近。 DB34/T 3856 2021 3 5.4 饵料投喂 所投喂的亲鳖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47 的规定,搭配投喂新鲜小杂 鱼、螺蛳等。根据中华鳖规 格、天气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6 子代繁育 6.1 亲鳖产卵 春季自然水温上升至 20时,亲鳖开始发情,雄鳖追逐雌 鳖进行交配,雌鳖自交配受精后 20 天 后进入产卵场进行产卵。 6.2 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参照 DB34/T 121

9、0 的规定执行。孵化过程要做到控温(气温 33)、控湿(相对湿度 8085)、通气、防震、防敌害生物(蚊子、蛇、老鼠等)侵袭等措施。 6.3 稚鳖暂养 将孵化出壳的稚鳖转移至暂养池暂养。池底铺细砂 3 cm,保持水深 5 cm7 cm,每 m 2 可暂养 500 只左右稚鳖,待脐带脱落后投喂熟蛋黄、稚鳖配合饲料等开口饵料。每 12 小时换水一次。暂养时间 2 天4 天。 6.4 稚鳖培育 6.4.1 选择 选择体色鲜亮、反应灵敏、无伤无病害,体重达到 3 g 的鳖苗进行培育,同一稚鳖池内的稚鳖规 格应相近。 6.4.2 放养 放养密度为每 m 2 投放 70 只80 只。 6.4.3 饵料投喂

10、 所投喂的稚鳖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47 的规定,搭配投喂新鲜鱼肉 等。根据中华鳖规格、天气 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6.4.4 越冬管理 秋后停食前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强化培育,为冬眠做准备。池底铺细砂 20 cm,保持水深 1 m 左右。气温较低时,鳖池需加设塑料薄膜等保温隔热材料,防止鳖池出现结冰现象。 6.4.5 春季饲养 到次年 4 月,水温上升至 16时,池内水位降至 10 cm 左右。自然水温稳定在 18时,饵料投 喂参照 5.4.3“饵料投喂”执行。 7 稻田选育 7.1 稻田环境 DB34/T 3856 2021 4 选择地势平整、 水源充沛、 环境安静、 交通便利的

11、田块。 稻田环境应符合 SC/T 1135.1、 DB34/T 3329 的规定。 7.2 水稻种植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耐肥抗倒性强的中稻品种。水稻种植参照 DB34/T 2664 的规定执行。 7.3 幼鳖培育 7.3.1 选择 自然水温稳定在 20时,捕捞稻田中的幼鳖, 挑选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伤无病, 体重达到 30 g 的鳖苗。 7.3.2 放养 鳖苗应在水稻栽插 15 d 后投放,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 鳖苗用 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5 min。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投放 400 只500 只。 7.3.3 饵料投喂 所投喂的幼鳖配合饲料应符合 SC/

12、T 1047 的规定,搭配投喂新鲜小杂 鱼、螺蛳等。根据中华鳖规 格、天气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7.3.4 越冬管理 进入冬季后,提高田面水位至 30 cm 进行鳖苗越冬管理,期间不再投喂饲料。 7.4 成鳖培育与选择 7.4.1 选择 到第三年,自然水温稳定在 20时,捕捞幼鳖,挑选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伤无病, 体重达到 150 g 的鳖苗,选择率 60。 7.4.2 放养 参照 6.3.2“放养”执行。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投放 150 只200 只,雌雄分养。 7.4.3 饵料投喂 所投喂的成鳖配合饲料应符合 SC/T 1047 的规定,搭配投喂新鲜小杂 鱼、螺蛳等。

13、根据中华鳖规 格、天气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7.4.4 越冬管理 参照 6.3.4“越冬管理”执行。 7.5 大规格鳖种培育与选择 7.5.1 选择 到第四年,自然水温稳定在 20时,捕捞大规 格鳖种,挑选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 伤无病,雄鳖体重达到 400 g,雌鳖体重达到 300 g。雄鳖选择率 20,雌鳖选择率 60。 DB34/T 3856 2021 5 7.5.2 放养 参照 6.3.2“放养”执行。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投放 80 只100 只,雌雄分养。 7.5.3 饵料投喂 参照 6.4.3“饵料投喂”执行。 7.5.4 越冬管理 参照 6.3.4“越冬管理”

14、执行。 7.6 后备亲鳖培育与选择 7.6.1 选择 到第五年,自然水温稳定在 20时,捕捞大规 格鳖种,挑选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 伤无病,雄鳖体重达到 800 g,雌鳖体重达到 600 g。雄鳖选择率 20,雌鳖选择率 60。 7.6.2 放养 参照 6.3.2“放养”执行。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投放 50 只60 只,雌雄分养。 7.6.3 饵料投喂 参照 6.4.3“饵料投喂”执行。 7.6.4 强化培育 水稻收获后,挑选体色鲜亮、反应灵敏、四肢有力、无伤无病的后备亲鳖转至亲鳖池强化培育。 7.6.5 遗传学分析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后备亲鳖多态信息含量 PIC 值不低于亲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