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2891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宁波宁海长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 chi( )使也交( ) xi了,正是 hu( )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答案:差 卸 祸 藉 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懂这几句话,体会文句中流露出的情感,然后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写法,比如 “差使 ”

2、中 “差 ”不能写成 “羞 ”; “交卸 ”中 “卸 ”不能写成 “械 ”或 “御 ”; “祸不单行 ”中 “祸 ”不能写成 “娲 ”或 “锅 ”; “狼藉 ”中 “藉 ”不能写成 “籍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点评:字词音形义考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希望学生加强平时的认知积累,取得开门红。 综合性学习( 2分) 战争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一直至今。战争是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历史现象,是人类自己制造的一种灾难。但就象自然灾害一样,它促使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可以这么说,战争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小题

3、1】 “文艺作品与战争 ”。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战争的一句诗。( 1 分) 【小题 2】中日在钓鱼岛的争端逐步升级,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可能性逐步缩小,而又正是中日政府换届之局,敏感的钓鱼岛问题是否能够造成中日的战争导火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请谈谈你的看法。( 1分) 答案: 【小题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与战争有关即可得分) 【小题 2】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写出的诗句只要与战争有关即可。如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考点: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点评: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碍了社会的进步。如:战争促进了科技发展: 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 计算机科技、核科技、航天科技(火箭技术); 战争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战争 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学生写出的诗句只要完整,没有错别字,而且 与战争有关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仰赖于中国政府采取正确的外交姿态,制定并实施兼具战略远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外交战略和实施策略,将自身天然之责任转而交由理当受其保护的民众承担,自己遇事倒只需动动嘴皮子、打打外交口水战,落得个满身轻松,

5、是不合适的,也无益于钓鱼岛问题的最终、有效解决,反而会不断扩大中日矛盾,增加钓鱼岛爆发冲突的几率。近些年来在钓鱼岛海域日益频繁的外交争端,正是数十年问题积累之集 中爆发而已。中国的 “搁置争议论 ”和 “和平主义 ”的外交基调助长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复活,使其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只要中国政府不改变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既有姿态和战略政策,中日民间的民粹主义倾向将使钓鱼岛成为永恒的冲突之海,并且有可能演变成中日为了争夺国家发展权和区域主导权的新战争的最有可能的导火索之一。由于政治人物的缺乏远见和战略思维,中日两国民众将会再次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陷入灾难和泥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

6、表达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结合材料表达观点题。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要有相应的理由支持,而且要观点明确,语句通畅。本题可以围绕中日两国政府对钓鱼岛的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请你给某班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 外交部长杨洁篪 17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与伯恩斯会谈。中方重申了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表示,双方应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伯恩斯说,愿继续与中方一道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日本继续传递矛盾的信息,日本海保厅称将实施所谓 “

7、领海警 备 ”,应对中方在钓鱼岛巡航常态化;不过,日本财经界人士则呼吁日本需为缓和中日关系而行动。 答案:杨洁篪会见美副国务卿 重申钓鱼岛立场 试题分析:新闻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新闻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新闻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组织答案:能说出 “杨洁篪会见美副国务卿 重申钓鱼岛立场 ”即可 。 考点: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要了解新闻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标题能够概括新闻的内容,学会从新闻的导语中提炼新闻的标题。 餐馆一广告为: “好吃, 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 ”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推敲一下

8、,这样说仍显得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没有足够的把握。请对这一广告稍作改动(不改变字数),使其更显自信。( 2分) _ 答案:好吃,您告诉我,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试题分析: “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 ”给人感觉在做宣传,也很不自信。好吃让顾客宣传,不好吃的概率很高,但不要告诉别人。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很自信只要不好吃尽可以告诉别人别来了,好吃只对我们说,不必宣传别人也知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广告语的能力。 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逐渐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标志,它的魅力越来越不容忽视,而广告词却是重中之重,精中之精。广告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特征要求广告词必须言简

9、意赅,新颖生动,引人注意。学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广告词的含义。 选择题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使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不适当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再蔓延,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 ”; B: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在 “强国 ”后面添加 “的责任 ”; D:不符逻辑, “整整 ”与 “左右 ”矛盾,可删去其中的一个词语。所以,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

10、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对偶 排比 拟人 B 排比 夸张 拟 人 C 排比 对偶 反问 D 夸张 对偶 反问 答案: A 试题分析: “苔痕上阶绿 ”与 “草色

11、入帘青 ”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菊,花之 ” 、 “ 牡丹,花之 ” 、 “ 莲,花之 ” 是三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组合而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苇子 ”有目标地 “狠狠地往上钻 ”,赋予 “苇子 ”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之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点评:正确辨析各种修辞手法 ,关键在于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如: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

12、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对偶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肃穆锐不可当张皇失措 惟妙惟肖 B消魂转弯抹角当然无存重峦叠嶂 C溃退月明风青应地制宜雅俗之 分 D纳凉自出心栽失之毫厘潦绕不绝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当然无存 ”应为 “荡然无存 ”; C: “月明风青 ”应为 “月明风清 ”、“ 应地制宜 ”应为 “因地制宜 ”; D: “自出心栽 ”应为 “自出心裁 ”、 “ 潦绕不绝 ”应为 “缭绕不绝 ”。

13、另外, A项中的 “当 ”易写成 “挡 ”; “措 ”易写成 “错 ”,做题时,要加以辨识。 考点: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点评: 汉字音形义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14)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

14、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 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小题 1】归纳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_ 【小题 2】阿长为什么关心 山海经?( 2分)这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 2分) _ 【小题 3】作者听说阿长买来山海经后,表现怎么样? (2分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15、( 2分) _ 【小题 4】怎样理解文中 “确有伟大的神力 ”?( 2分) _ 【小题 5】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为什么这样说?( 2分) _ 答案: 【小题 1】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小题 2】阿长发现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大概太过于念念不忘了 ”,而我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朴实、关爱孩子。 【小题 3】表现: “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 “我 ”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激动,对她 “发生新的敬意 ”“认为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 原因:我喜欢这本书但没办法得到,从阿长那里得到书并不抱希望因此感到又惊又喜。

16、【小题 4】 “别人不肯做的事,或别人 “不能做 ”的事 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而且她不识字,我并没有对长妈妈抱什么希望,但她却给我买来了,在孩童眼里似乎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也是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感受:对长妈妈的崇敬和喜爱。 【小题 5】山海经是 “我 ”天天渴慕而又求之 未得的书,又是没有文化的阿长想方设法买来的,其中包含着阿长对我的爱与关心。 【小题 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学生只要抓住山海经的来源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理解内容,概括文意。 点评:此题不难,阅读此段便知解答。解答此类问题,先要通读全段,了解所写内容,看是不是几个层次的意思,若是就要做一归

17、纳。尤其要观察文段中有无 “中心语 ”(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在段头或段尾,直接引用中心语作答,事半功倍。本题需要先读懂选文,然后再进行归纳。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 “别人不肯 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句话来分析 “长妈妈 ”的性格特征即可。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说明 “我 ”非常喜欢山海经,可又没法得到;同时也说明阿长对 “我 ”的关爱,为下文 “阿长 ”为 “我 ”买来山海经铺垫。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 ”既说明时间过去之久,又说明 “阿长 ”把 “我 ”对她说过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最后阿长为 “我 ” 为 “

18、我 ”买来山海经反映了阿长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学生要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 中心主题,最后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 “长妈妈 ”为我买来山海经而其他人无法做到这一情节来分析即可。根据题干要求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表现: “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 “我 ”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激动,对她 “发生新的敬意 ”“认为他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当初阿长问我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根本没把阿长放在眼里,当阿长拿着山海经站在我的面前时,我感到特别的意外,怎么也没有

19、想到一个被我瞧不起的人为我买来了我日思梦想的书,让我一下子对她产生 了从未有过的敬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类综合题首先要读懂选文,从文找到能体现 “作者听说阿长买来山海经后 ”的种种表现的语句;然后再分析 “我 ”的 “震悚 ”的原因,只要抓住 “阿长为我做的一切 ”以及 “我对阿长的起初看法 ”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选文中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句话来分析 “她的神力 ”,从 “神力 ”这一词语中能够感受到我对阿长的敬意,鲁迅多年之后,依然能对此事记忆犹新,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与爱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

20、内容的理解 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要根据选文内容及具体的语境去分析、归纳。 【小题 5】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信息,分析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的原因:( 1)这是我最想得到而又很难得到的书,即我的启蒙之书( 2)阿长送我的,凝聚着阿长对我的爱。 考点:这里是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考点。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二)一张车票( 9分) 她带着母亲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教管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 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

21、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 这时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 ”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 “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 “不能走! ”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 ”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 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 ”她眼角闪动着泪花,语言是那样地凝重。 她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 “请你看看我这篇文章,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 “啊, 你的

22、孩子就是这样 ” 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 ”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_”年轻的母亲说道。 【小题 1】在第二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2分) A一条闪光的皮鞭 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张巨大的罗网 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小题 2】为什么 “她 ”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 “熟悉而又可怕 ”?( 3分) 【小题 3】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补上你认为最合理的人物语言。( 2分) 【小题 4】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 )( 2分) A家长不能贪图小利,否则会犯大错误 B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否则会自尝苦果 C家长应当教育孩子从小遵纪守法 D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

23、中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因为 “她 ”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小题 3】不!我们补票去! 【小题 4】 【小题 1】试题分析: “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 _。 ”由句中的 “仿佛是 ”可推断出: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四个备选项中与 “标尺线 ”相似的说法只有 A、 B两项,可排除 C、 D两项,由文章的内容可知:自己的儿子之所以进少年教管所劳动教养,是因为 “她 ”从小对儿子的纵容,从 “躲避 ”一张普通的车票开始,让儿子越陷越深,可以说儿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与 “她 ”

24、的管教有很大关系,此时 “她 ”的心情 “痛苦而又愧赧 ”, 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抽打着 “她 ”流血的心灵。所以选 A项较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搭配的把握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句子,注意标志性词语,做好正确的搭配注意搭配时先找容易的 明显的,把握大的选择出来填上,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做其它搭配运用排除法是不错的选择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 “熟悉 ”是指 “她 ”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 “可拍 ”是指 “她 ”的儿子小时候也曾说过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 ”这样的话,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在

25、听到类似的话,使 “她 ”心中不寒而栗 ,感到可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本,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年轻的母亲前后对 “她 ”说的不同话和态度去分析即可。年轻的母亲在没了解内情时: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 ”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知道内情后: “啊, 你的孩子就是这样 ” 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所以,当小男孩摇着年轻的母亲的腿嚷着要走时,年轻的母亲一定会说: “不!我们补票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 点评:补写语句一定 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揣摩、分析,

26、补写出符合语境的句子。 【小题 4】试题分析:一张车票中,作者细腻的刻画了一位母亲的忏悔、痛苦、羞愧的感情,深刻地揭示了明防微杜渐的主旨。 A 项中 “打错误 ”嫌笼统,不具体; B 、 D项与文中内容相差较远,所以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本,然后再分析四个备选项的内容,最后选出符合文本内容的选项。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22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27、,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 yn yn,

28、小心谨慎的样子)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dn);以为且噬 (咬 )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4分) ( 1)寻向所 志 ( ) ( 2) 得其船,便 扶 向路。( ) ( 3)蔽林间 窥 之( ) ( 4) 乃 去 ( ) 【小题 2】下列句子中的 “之 ”用法跟 “虎见之 ”用法相同的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然往来视之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何陋之有

29、【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 (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小题 4】根据上下文说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中,桃源人为什么 “叹惋 ”?( 2分)_ 【小题 5】 “不足为外人道 ”的原因是:( )( 2分) A因为他们要求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大家都过上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B因为他们喜欢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C因为他们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D因为他们 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

30、宁生活。 【小题 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_ 【小题 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 “不复得路 ”这个情节?( )( 2分) A说明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并不对立的社会形态。但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B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并没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愿望。 C说明尽管 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并不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D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

31、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小题 8】根据乙语段,写出两个成语:( 2分) _ ,_。 【小题 9】读了乙语段,说说你有何启示。( 2分) _ 。 答案: 【小题 1】( 1) 记号、标记 ( 2)沿着 顺着 ( 3)看 偷看 ( 4)离开 【小题 2】 B 【小题 3】( 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的晋朝了。( 2)老虎见了,与自己比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 【小题 4】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 【小题 5】 D 【小题 6】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

32、,老人和小孩。 【小题 7】 D 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说出其中一条就可满分) 【小题 8】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小题 9】表面看似强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人要有真才实学。(答案:不求一致) 【小题 1】试题分析:( 1)志:名词记号、标记的意思,不能与 “处处志之 ”中的 “志 ”(动词。做标志)相混;( 2)扶:沿着、顺着得瑟意思,不能与 “出郭相扶将 ”中的 “扶 ”(搀扶)相混;( 3)窥:看、偷看的意思,不能与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中的 “窥 ”(探看)相混;( 4)去:离开的意思,不能与 “去死肌,杀三虫 ”中的 “去 ”(去掉、除去)相混。

33、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 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 2】试题分析: “虎见之 ”中的 “之 ”是代词,指驴。 A: “之 ”指示代词, “这 ”的意思; B: “之 ”代词,指 “驴 ”; C: “之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 D:“之 ”作助 词,无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

34、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 “之 ”“于 ”“而 ”“以 ”“其 ”“为 ”“乃 ”“焉 ”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做本题的思路是:首先要理解例句中 “之 ”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分析几个备选项中的 “之 ”的意思和用法,最后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翻译( 1)句时,要注意的 重点词语: “今 ” 现在; “世 ” 朝代; “乃 ”

35、 竟然; “无论 ”“ 无 ”与 “论 ”是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连词 “无论 ”不同,可理解为 “更不用说 ”的意思。翻译( 2)句时,要注意句中的两个 “之 ”都是代词,指驴; “以为神 ”是“以(之)为神 ”的省略, “之 ”指代 “驴 ”,可翻译为:把(驴子)当做神奇的东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 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4】试题分析:

36、桃源人皆叹惋,反衬了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这道题要联系东晋末年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桃源人进入桃花源后不复外出的原因来分析。 【小题 5】试题分析: “不足为外人道 ”暗示了桃花源中的人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句中 “足 ”是值得的意思, “不足 ”就是不值得的意思,这就说明桃花源中的人不希望世人知道桃 花源这个地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D项符合这一点,所以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

37、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可以抓住句中关键字词和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小题 6】试题分析: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 “大济苍生 ”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赋税徭役繁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 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 ,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他虽 “心远地自偏 ”,但 “猛志固常在 ”,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描绘了一

38、幅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安居乐业 和睦相处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旨,在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的基础之上,还要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对写着写作本文的主旨才能有一个透彻的理 解。比如本文,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向我们读者描绘一个理想境界,联系背景,才明白作者是在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的。 【小题 7】试题分析: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 “处处志之 ”,已伏重来之意,所以回到郡城,立即禀告太守,但重来的结果却是 “不复得路 ”,这一结局给桃花源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

39、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A、 B、C三项说法都不对,只能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情节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去分析、理解。 【小题 8】试题分析: 从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概括出成语 “庞然大物 ”;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概括出成语 “黔驴技穷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的成语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主要是平时对成语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文中的成语。 【小题 9】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40、态度,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如: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的畏惧 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内容谈寓意即可。(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默写 古诗词积累( 7分) 【小题 1】红楼梦中有诗云: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 ” 【小题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 , 。 【

41、小题 3】 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小题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 【小题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答案: 【小题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小题 3】相顾无相识 【小题 4】选贤与能 【小题 5】芳草萋萋鹦鹉洲 试题分析:默写( 1)句时,除了要注意 “淤、染、濯、涟、妖 ”的写法外,还要注意提示语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默写( 2)句时,除了要注意“欲、济、楫、耻、圣 ”外,还要注意提示语 “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 ”;默写( 3)句时,要注意 “

42、顾、相 ”的写法;默写( 4)句时要注意 “贤、与 ”的写法;默写( 5)句时要注意 “芳、萋萋、鹦鹉、洲 ”的写法。另外,默写的同时要使整个默写句子保持完整性和准确性。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写作( 50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 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珍惜的

43、 请以 “珍惜所拥有的 ”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以选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 ”等词语。 (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 (除诗歌外 ),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 3)、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 “半命题 +提示语 ”的半命题作文。提示语对半命题中要求补充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审题难度。在内容上也有许多 长处:由于补写题目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考生既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道德修养及人格素养。这种命题形式既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44、又体现了宽广的取材范围。考生可以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确定珍爱我们所拥有的生存环境的内容 ;针对中东的战乱纷争,恐怖分子猖獗,确立珍爱我们所拥有的和平主题 ;也可以针对一些青年人吸毒、学生无节制地上网等问题,提出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青春,珍惜我们的黄金时间,珍爱我们的生命等主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这类提示语加作文题目的写作,一定要注意 把两部分都要分析透彻,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 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