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山西大同煤矿煤峪口矿五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除元谋人、北京人之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答
2、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随葬品的多少是其体现,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大汶口原始居民 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竭泽而渔 ”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的农耕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分别住在干栏式、半地穴式的房子里,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3、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定居生活 建造房屋 饲养家畜 制造陶器 使用打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的农耕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都是原始农耕时代的文化特征,原始农耕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劳动,而非使用打制石器,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尧舜的部落联盟 B舜禹的部落联盟 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D炎帝和蚩尤的部落联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的内容
4、。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战蚩尤 夏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 ) A通过禅让制 ,大家选他做首领 B通过激烈的竞争 ,战胜其他部落 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 ,自己继承父位 D治水建功立业 ,受到人民爱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袭制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 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
5、我国第一个王朝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奴隶社会历史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以应该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尧舜禹的 “禅让 ” 传说中国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 A炎帝 B尧 C黄帝 D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禹治水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共甘共苦,在外 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后来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尧舜禹的
6、“禅让 ” 在故事会上,小明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周武王联合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你判断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商汤灭夏 C涿鹿之战 D国人暴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王伐纣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 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所以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
7、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的农耕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 A、 B、 C都符合其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距今约 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北方通称 “谷子:,去壳后叫 “小米 ”,所以选
8、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的农耕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等,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山顶洞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其命名依据是 ( ) A遗址发现时间 B遗址距今时间 C两颗牙齿化石 D遗址发
9、现地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所以该远古居民被命名为元谋人,是因为一直发现地点,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 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最早的人类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到目前为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 6件头盖骨
10、、 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 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年 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指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所以选 D。 考点
11、: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最早的人类 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且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会人工取火,过着氏族生活,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山顶洞人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答案:
12、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指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险恶,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 得人工取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B、 C都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共同点
13、,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山顶洞人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说明了这一点,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山顶洞人 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
14、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的农耕生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综合题 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 10分) 请回答 : ( 1)左图是 _原始居民的房子,右图是 _原始居民的房子。( 4分) ( 2)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
15、家中做客,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4分) 答案:( 1)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 (4分) ( 2) D( 2分) ( 3)主食:粟。副食:白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原始农耕时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居住房屋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记忆教材知识,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左图为半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右图为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子。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依据图片信息及地理知识,南方降雨较多,适合住干栏式房子,上面住人,下面还可以养牲畜,北方寒冷干燥,适合住半地穴式房
16、子,屋内有灶坑,可以供炊煮和取暖用,所以造成左图和右图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答案:选 D。 第( 3)问,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此外半坡原始居民还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鱼叉、渔钩打猎捕鱼,还会种植蔬菜白菜、芥菜等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去左图中的原始居民家中做客,他们可以用于招待的食物有:主食:粟。副食: 白菜、芥菜、猪肉、狗肉、鱼肉。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
17、粟粒,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还有大量石斧、石凿、骨耜等工具。 材料二:在河姆渡的墓葬里,随葬品少,而且没有多大差别。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什么样的经济生活?( 2分) ( 2)请从材料一中提炼两个信息( 4分) ( 3)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人们之间怎样的关系( 2分) ( 4)请写出一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的共同点。( 2分) 答案:( 1)定居的农耕生活( 2分) ( 2)半坡居民会种植农作物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或使用磨制石器。( 4 分) ( 3)地位平等。( 2分) ( 4)都开始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 2分) 试题分析:第( 1
18、)问,主要考查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 “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 “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 ”说明当时人们种植粟、种植水稻,再加上 “大量石斧、石凿、骨耜等工具 ”的出现,表明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过着农耕生活,建造 房屋说明二者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因此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可以得出其指的是:半坡居民会种植农作物粟;材料中 “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还有大量石斧、石
19、凿、骨耜等工具 ”可以得出其指的是: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或使用磨制石器。 第( 3)问,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在河姆渡的墓葬里,随葬品少,而且没有多大差别 ”指的是当时人们 仍然是共同生产,共同劳动,财产是公有的,没有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材料所反映的就是这一点。 第( 4)问,主要考查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本题实际上是对第( 1)小题的重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一中 “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 “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 ”说明当时人们种植粟、种植水稻,再加上 “大量石斧、石凿、骨耜等工具 ”的出现,表
20、明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过着农耕生活,建造房屋说明二者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因此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的 农耕生活。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根据下面考古资料写出推论: ( 1)史实 1: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 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四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 6米。 推论: _。( 4分) ( 2)史实 2: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 推论: _。( 4分) ( 3)史实 3:黄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绳纹、蚕纹陶器,半坡出土了带有
21、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河南出土了骨笛。 推论: _。( 4分) ( 4)史实 4:在河南濮阳距今约 6000多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 推论: _。( 4分) 答案:( 1)北京人使用火,已经能很好地管理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 4分) ( 2)我国是世界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4分) ( 3)这一时期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养蚕,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出现了原始音乐。( 4分) ( 4)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北京人生活状况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
22、料,根据所提供的史实进行推断, “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四个,第四层的灰 烬最厚处超过 6米 ”一方面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另一方面灰烬层的出现应当是不同时期的北京人活动所遗留下来的,说明他们会管理火,会保存火种。 第( 2)问,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的内容,依据材料中 “陶罐 ”、“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 ”等信息可以得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而且半坡原始居民会制造陶器。因此依据史实 2得出的主要推论是:我国是世界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 3)问,主要考查原始农耕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带有 “绳纹、蚕纹陶器 ”反映出这
23、一时期人们会养蚕和纺织,材料中 “半 坡出土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 ”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文字的萌芽, “河南出土了骨笛 ”说明当时出现了原始音乐。 第( 4)问,主要考查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以及华夏族形成的内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史实 4:在河南濮阳距今约 6000 多年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对龙的图腾崇拜,后来各部落走向联合,尤其是炎黄部落的联合,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人 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黄
24、战蚩尤 填表题 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表:( 14分) 朝代 创建国君 都城 亡国国君 夏朝 禹 亳,殷 西周 周幽王 答案:阳城,桀;商朝,汤,商纣王;周武王,镐京(每个 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奴隶社会王朝更替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 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汤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 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商朝最后一个王纣也是个有名的暴君,周武王伐纣,公元前 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镐,又称镐京,
25、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 “烽火戏诸侯 ”,结果被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所以夏朝一行,都城为:阳城,王国国君:桀;第二行,朝代:商朝,创建国君:汤,亡国国君:纣;西周一行,创建国君:周武王,都城:镐京。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 制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礼运 请回答: ( 1)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是什么意思?( 2分)这种办法在历史上叫什么?( 2分
26、) ( 2)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 “选贤与能 ”的?( 2分) ( 3) “贤 ”与 “能 ”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4分) 答案:( 1)天下是大家的,应该选贤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 2分)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 “禅让 ”。( 2分 ) ( 2)相传在尧年老时征求各个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英雄禹。( 2分) ( 3) “贤 ”指高尚的品德, “能 ”指卓越的才能。(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禅让制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
27、的是天下是大家的,应该选贤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 “禅让 ”。 第( 2)问,主要考查禅让制的相关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 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在尧年老时征求各个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可以举此两例。 第( 3)问,主要考查的禅让制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用疏导的方法解决了水患,所以 “贤 ”指高尚的品德, “能 ”指卓越的才能。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尧舜禹的 “禅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