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0062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大河流域都曾出现过一批奴隶制国家,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黄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时间。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出现于约公元前 3500年,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以后,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出现于约公元前 2500年,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出现于约公元前 2070年,因此,正确的顺序是 。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当 “救世主 ”

2、耶上稣诞生时,正处在我国的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时间对比。基督教把 “救世主 ”耶上稣诞生之年定为公元元年,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末年。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阿拉伯数字 ”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 12世纪初 B 14世纪 C 15世纪 D 16世纪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史实。 “阿拉伯数字 ”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16世纪。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3、 关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和传播了 “阿拉伯数字 ” B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中国四大发明都由他们直接传到欧洲 D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本题可以直接选 C,因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一定都由阿拉伯人直接传到欧洲的。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的书籍是 A医学集成 B徐霞客游记 C医典 D马可 波罗行记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

4、和向往的书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的书籍是马可 波罗行记,因为该书描述了东方的富庶与繁荣,从而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追根溯源,我们现在所用的汉语拼音,属于下列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我们现在的汉语拼音其实是借鉴字母文字,而字母文字来源于腓尼基文字。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的第一年从哪一年开始 A “耶稣出生 ”之年

5、B “释迦牟尼出生 ”之年 C伊斯兰教元年 D “耶稣遇难 ”之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元纪年。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的第一年从 “耶稣出生 ”之年开始的。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这句名言出自 A阿基米德 B荷马 C索福克勒斯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的出处。名言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出自阿基米德,他描述的是杠杆定律。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6、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它的发源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在希腊,古代希腊各城邦从公元前 776年起,会在一个叫做奥林匹亚的小平原举行竞技赛会,参 赛者都是希腊公民,这就是现代奥运会的起源。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现代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与下列事件有关的是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罗马帝国扩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希波战争的史实。现代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与发生于公元前

7、5世纪的希波战争有关,当时希腊联军打败波斯军队,雅典人派菲边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了 42.195公里的全程,回到雅典报捷,报完之后倒地气绝而死,为了纪念他,后人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句话出自 A穆罕默德 B马可 波罗 C释迦牟尼 D屋大维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句话出自穆罕默德。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我国后汉书中记载了东汉与罗马帝国的交往,书中把

8、罗马帝国称为 A天竺 B大秦 C大食 D大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称呼。在我国后汉书中记载了东汉与罗马帝国的交往,书中把罗马帝国称为大秦,天竺、大食、大和分别是我国古代对印度、阿拉伯帝国和日本和称呼。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小亮一家到旅游公司咨询旅游路线,他告诉爸爸下图的景点属于 A印度 B法国 C埃及 D希腊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图中的景点是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因此小亮应该告诉他爸爸景点属于埃及。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

9、文明的摇篮 根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规定,国王应属等级是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王、武士和官吏属于刹帝利,位于第二等级。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小明欲游览欧洲最古老的文明遗迹,应建议他去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意大利 C埃及 D希腊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可以直接排除 A、 C两项,因为伊拉克位于亚洲,埃及位于非洲,意大利和希腊,希腊更古老,希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 2000年左右,而意大利的古罗马文明诞

10、生于公元前 8世纪。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下列关于雅典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海上交通便利 B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 C工商业发达 D军事生活是男子一生的主要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因而位于希腊的雅典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山岭纵横、河流交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可以分析出位于希腊的雅典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故 A、 C表述正确。雅典城邦狭小,使得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

11、治,再加上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雅典公民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使得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故 B表述正确。男子一生的生活包括参与城邦民主政治、进行 海外贸易和手工业,所以 “军事生活是男子一生的主要生活 ”的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埃及灭亡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巴比伦王国灭亡 D东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公元 476年,日耳曼灭亡西罗马帝国,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终结,进入封建社会。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

12、文明之源 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看, 中国哪一时期文化对它影响很大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主要是模仿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而制订的。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宗教问题,现已成为某些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信仰 “真主 ”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问题。佛教信仰的神主要要佛、菩萨和罗汉等,以一些佛经为经典;伊斯兰教信仰 “真主 ”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基督教信仰上帝、耶稣、

13、圣母,以圣经为经典;道教信仰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神仙,以道德经为经典。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在西欧中世纪,国王与大封建主之间,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 A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雇佣与被雇佣的特殊关系 C封主与封臣的上下关系 D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 题主要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国王与大封建主之间,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封主与封臣的上下关系,即封主把自己统治范围内的土地和人民封给封臣,封臣要效忠于封主。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14、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综合题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请你根据这些宗教兴起的情况,谈谈你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答案:答案:要点提示: 上帝、真主、佛都是人们自己造出来的神,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作为一种信仰,它可以规范或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却不可能左右人们的命运 每一种宗教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每一种宗教的发展都有其历史原因。 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宗教信仰与利用宗教搞迷信活动二者之间的区别。 以上各点就一点展开或全面叙述或另有见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宗教信仰的看法。宗教让人信仰的神如上帝、真主、佛都是人们自己造出来的

15、神,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作为一种信仰,它可以规范或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却不可能左右人们的命运,每一种宗教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 背景,每一种宗教的发展都有其历史原因,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产物,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宗教信仰与利用宗教搞迷信活动二者之间的区别。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在古代世界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就是不断的战争与征服。在古代世界有很多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例。请你对罗马帝国的扩张作简单介绍,并对它的影响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概况:公元前

16、 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 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 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建立后,最初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评价: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但罗马文化也随之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地方。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战争与征服作用的认识。公元前 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 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沙漠,北达 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

17、大洲。帝国建立后,最初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但罗马文化也随之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地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判断题 意大利人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意大利人 订正:阿拉伯人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东西文化交流使者重要角色的人。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东西文化交流使者重要角色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丝绸之路上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

18、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早期市民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市民阶级 订正:资产阶级 试题分析: 本 题主要考查西欧城市兴起的作用。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亚力山大时代雅典奴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19、 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亚力山大 订正:伯利克里。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奴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而亚力山大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它 即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力山大帝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古埃及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 订正: 答案:错误:古埃及 订正:古巴比伦王国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订的,

20、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汉 谟拉比法典不是出自古埃及,而是出自古巴比伦王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问答题 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亚非文明古国,现在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某一国际组织准备探究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他们的考察团最好到哪几个国家去。 答案:埃及、印度、中国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有没有关注时政热点问题。题文有提到 “从安全角度考虑 ”,如果从安全角度考虑,当然去埃及、印度和中国比较好,因为这三个国家政局比较稳定,而古巴比伦主要位于今天伊拉克

21、境内,政局比较动荡,当然不安全了。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阅读材料简表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 内容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请回答 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1分) 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2分) 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1分) 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分)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日本 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公元 646年)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

22、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简表介绍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从内容中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可以看出,因为天皇是日本人对国家元首的称呼,其他君主制国家的国民一般称元首为国王或者皇帝。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简表介绍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主要有: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23、7世纪中期(公元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 “大化改新 ”,由此可见,大化改新发生于 7世纪中期(公元646年),因此,它的主要内 容是从 7世纪中期(公元 646年)开始实施。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从大化改新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阅读材料 材料一:现在君临之大汗,名称忽必烈汗,今特述其伟业,及其朝廷一

24、切可以注意之事实,并其如何保持土地治理人民之方法。 马可 波罗行纪 材料二: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 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 波罗行纪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 “忽必烈 ”是谁?( 2分) 材料二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是否属实?( 1分) 在这部书中,作者把东方描写成什么样?( 2分) 这部书在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答案: 元世祖。中国元朝的第一个皇帝 不属实 描绘成遍地是黄金的人间天堂。 马可 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因而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十四五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在绘制早期世界地图时,有的还参考这本书。 试题分析:

25、本题主要考查忽必烈。忽必烈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孙子,他于 1260年继承汗位, 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攻陷南宋都城临安,灭亡南宋, 1279年,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统一全国。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二中马可 波罗对日本的描述不属实,因为马可 波罗于 13世纪来到中国,在 中国一住就是 17年,在中国期间,他曾奉命外出视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迹,然而,他根本没去过日本,根本不了解日本的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马可 波罗行纪的内容。马可 波罗在狱中将自己在东方见闻口述给狱友听,他的狱友是一位作家,他记录下这些内容,这就是马可 波罗行纪,它

26、描绘成遍地是黄金的人间天堂,除了介绍中国外,还谈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 本题主要考查马可 波罗行纪在欧洲产生的影响。马可 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因而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 的刺激作用;十四五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在绘制早期世界地图时,有的还参考这本书。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同时期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有居民 20万户。请试分析西欧和中国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从布局、规模等方面入手) 答案: 西欧城市 中国城市 规模 不大 大城市,有居民 20万户。 布

27、局 布局凌乱,建筑纵横交错 布局整齐,有规划 商业活动 白天商业活动多,夜晚沉寂 十分繁荣,还有夜市和娱乐场所 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品经济的发展,诞生世俗文化和新兴的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转变没有起到决定作用。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同时期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有居民 20万户。但它们有不同之处:从规模看,西欧城市不大,而北宋东京城比较大,有居民 20万户;从布局看,西欧城市比较凌乱,建筑纵横交错,北宋东京城布局整齐,有规划;从商业发展看,西欧城市主要在白天,北宋东京城商业十分繁荣,还有夜市和娱乐场所;从作用 看,西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山品经济的发展,诞生世俗文化和新兴的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北宋东京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转变没有起到决定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