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085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重为 3N 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 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于 3N,方向竖直向上 B小于 3N,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 3N,方向竖直向上 D等于 3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重力大小与方向的认识。重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理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贡柑从树上往下落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与地理位置不发生改变,所以重力的大小不变。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答案:选 D。 考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红用

2、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 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 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33.2g B 43.2g C 31.8g D 35.8g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天平使用中游码的作用,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中添加更小的砝码。在使用天平时,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质量等于右盘的中质量 +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即: m左 =m右 +m游 ;正确放置物体的方法是 “左物右码 ”,所以有: m物 =m砝 +m游 ;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是 38.2g,即砝码和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是之和是 38.2g,而最小的砝码为 5

3、g,所以可推出砝码的质量是 35g( 5的倍数),游码对应的刻度是 3.2g;当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时, m砝 =m物+m游 ,即: m物 =m砝 -m游, 所以 m物 =35g-3.2g=31.8g。 考点:天平的正确使用、天平的读数方法 摄影师从高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拍照时,若使用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100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 ) A略大于 200mm B略大于 100mm C等于 100mm D略小于 100mm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在高空拍照时,物距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时的像距应该满足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的

4、特点。另外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具有 “物近像远,物远像近 ”的特点,当物体远离二倍焦距时,像距靠近一倍焦距。所以,在空中拍照时物距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会无限靠近一倍焦距,略大于一倍焦距。故选 B。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火车 B同学 C小明 D火车内其他乘客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正确的选择参照物需要确定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由题意可知,几个同学是研究对象,所以不能选同学作为参照物,几个同学向后退

5、去,说明研究对象(几个同学)与所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小明是以火车或火车上的乘客以及他自己为参照物,故选 B。 考点:参照物的选择 在严寒的冬季,滑雪场的人工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白雾 ”,而在 “白雾 ”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白雪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判断物体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需要了解变化前后的物态。在“造雪 ”过程中,水开始是液态,后来变成了固态的雪,是一个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故选 A。 考点:物

6、态变化的判断 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 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仍是 80g B大于 80g C小于 80g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物态、温度等因素无关。当水结成冰时,物体由液态变成了固态,物态变了,但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故选 A。 考点: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下列关于光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B日食是因为光的反射引起的 C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 D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7、题考查对生活中光现象的认识,需要平时的观察与积累。 A、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后形成的,无法在光屏或白纸上呈现出来,所以成的是虚像。而实像则是由光线会聚形成的,如:小孔成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成的像。 B、日食与月食都是由于光无法绕过障碍物,只能沿直线传播产生的,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一个虚像,它是由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进入我们眼中产生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 的,它比鱼本身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D、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可使远处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片才是凸透

8、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能使近处的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故选 C。 考点:光成实像与虚像的特点、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生活中的透镜 实验题 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 ( 1)先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g。 (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 ml。 (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 g/cm3。 (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

9、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 。 (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步骤 1、 。 2、 。 3、 。 石油的密度的表达式 = 。 答案:( 1) 81.8; ( 2) 46;( 3) 1.1;( 4)大;将石油从烧杯倒入量筒的过程,倒不干净,体积偏小。 ( 5)方法一: 1.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石油,体积记为 V1; 2.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3.将量筒中的部分石油倒入烧杯中,记录剩下石油的体积 V2,再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 m2; 石油的密度的表达式: 方法二: 1.把石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m1, 2.把烧杯中一部分石油倒入量

10、筒,读出石油的体积 V, 3.用天平测出剩下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m2;石油的密度的表达式: 试题分析:( 1)天平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 质量加上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先读出砝码的质量 80g,再认清标尺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即分度值),本标尺的分度值是 0.2g,根据游码左边对应刻度读数是 1.8g,故m=80g+1.8g=81.8g. ( 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视线与液面的凹底相平,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2ml,读数为 46ml; ( 3)石油的质量等于烧杯和石油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根据公式 计算出石油的密度; ( 4)根据测量体积、质量的误差分析密度的误差;

11、在测石油质量时是用烧杯和石油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误差较小,但在测石油的体积是误差就较大,因为要将烧杯中的石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是很难的,总会有少量石油会附在烧杯内壁,这样测出石油的体积就会偏小,根据 可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密度就会越大。 ( 5)既然在倒石油的过程中是倒不干净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就不要倒干净,只需要把量筒中的体积和质量对应,这样便可减小误差。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把石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再把一部分石油倒入量筒,读出倒出石油的体积,最后把 剩下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测出来计算出倒出石油的质量就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密度;二是先把石油倒入量筒读出体积,再用天平测出空烧

12、杯的质量,最后把量筒中一部分石油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并读出剩下石油的体积,就可用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密度。 考点: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小华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 1)他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_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 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_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_kg/m3。 答案:( 1)水平;零刻度;左; ( 2) 3

13、8.4; 15; 2.56103。 试题分析:( 1)使用天平 y量物体质量时,要进行两次调平:一是调节天平自身的平衡,分三步:首先取出天平放在水平台面,再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最后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具体方法为“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不偏不调 ”,天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正中央或在下中央偏离的幅度相同。二是把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 2)天平的读数方法是: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先读出砝码的质量 35g,再认清标尺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即分度值),本标尺的分度值是 0.2g,根据

14、游码左边对应刻度读数是 3.4g,故m=35g+3.4g=38.4g.使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应用液体与物体的总体积减去开始时液体的体积。故 V=45ml-30ml=15ml=15cm3。已知质量与体积,可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2.56g/cm3=2.56103kg/m3。 考点:天平的正确使用、利用天平与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在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2与 3(或 4

15、、 5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_。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 (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 (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

16、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 ( 5)在做这些实验时,为什么往往要选取多种物质? 答案:( 1)正比;( 2) 1 与 4(或 2 与 5、或 3 与 6)( 3)不变、不同;( 4)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时,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也不相同。( 5)选取多种物质进行实验可避 免偶然性,便于找到普遍规律。 试题分析: ( 1)在实验 1、 2与 3次实验中,研究对象为同一物体在不同体积时质量的变化特点,序号 2的质量是序号 1的 2倍,对应的体积也是 2倍;序号 3的质量是序号 1的 3倍,对应的体积也是 3倍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

17、)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体积相同,研究质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所以应找表中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序号由表中可知:序号 1与 4, 2与 5, 3与 6的体积相同,材料不同;( 3)根据题中的提示可先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求出来,看有没有规律。序号 1、 2、 3中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都是0.9g/cm3;序号 4、 5、 6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 1.1g/cm3这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4)表一中的物质为固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0.9g/cm3,表三中的物质为液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1g/cm3所以可以得出: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

18、比值是不相同的( 5)在实验应该要采取多种物质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取得多组数据,从而避免偶然性找到普遍规律。 考点: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填空题 幻灯机、摄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 、 的 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片是 (选填 “物体 ”或 “光屏 ”),银幕是光屏,为使观众看到正着的像,幻灯片要 答案:倒立、放大、实;物体、倒着插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当 2f U 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V 2f,这种情况应用于幻灯机。此时,幻灯片相当于物体,银幕相当于光屏,因为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为使观众看到正着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插。 考点:幻灯机、摄影仪成像的特点。 夏

19、天的清晨,路边小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形成属于 _现象;深秋时节的早晨 ,池塘边树枝上的 “雾凇 ”形成属于 _现象;衣柜里放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 _现象。(以上三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凝华、升华;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认识。要判断物体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需要了解变化前后的物态。小草上的露珠(液态,变化后的状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看不见的气态,变化前的状态)遇冷液化形成的。树枝上的 “雾凇 ”(固态的小冰晶,变化后的状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变化前的状态)遇冷凝华形成的。樟 脑丸(固态,变化前的状态)变小(指变成气态散到

20、空气中,变化后的状态)是一个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 考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不同。 2013年 6月 11日, “神十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电视转播时,即便不看电视画面,也能分辨出是哪个航天员的声音,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_(均选填 “响度 ”、 “音调 ”和 “音色 ”)。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 “能 ”或 “不能 ”)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不能; 试题分析

21、:本题重点考察对声音特征的认识,以及声音传播特点。轻拨与重拨改变物体的振动幅度,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长度时,则尺子的振动快慢不同,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我们之所以可以判断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不能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上物体间的距离。 考点:声音的特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1)如图木块的长度为 _cm。( 2分) ( 2)温度计的示数是 _ 。( 2分) ( 3)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_ _N( 1分),手的拉力为 _ N( 1分) 答案: .50; -21 ; 0.2; 1.6; 试题分析:本题

22、考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读数。基本方法是:先看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对应的刻度进行计数,注意长度的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1)在长度的测量时一定要进行估读,即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本次测量中,分度值为 0.1cm,注意物体的左端不是对零刻度线,所以准确读数为 9.5cm减去 6.0cm为 3.5cm.物体右端与刻度线对齐,所以估测读数为 0.00cm.则总读数为 3.50cm.当然,估读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如 3.51cm, 3.52cm也是可以的。 ( 2)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找到零刻度的位置。根据液柱上升的方向可判断零刻度的位置:如果液柱上升时数字越来越大,则零刻度在

23、下方,读正数,读数时从下往上读。如果数字越来越小,则零刻度在上方,读负数,读数时从上往下读。本题中,液柱上升的方向数字越来越小,表示零刻度在上方,应读负数,然后 从上往下读,读数为 -21 。 ( 3)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首先应该确定其分度值,再进行读数。这一弹簧测力计 01 之间平均分成 5份,每份就是 0.2N,所以分度值为 0.2N,指针指示的位置在 1刻度下方 3小格处,故拉力大小为 1.6N。 考点: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 0.15k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 0.35k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0.3k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24、cm3,液体的密度是 kg/m3 答案:、 0.75103 试题分析:( 1)因为瓶子是装满 水的,所以瓶子的容积就等于里面水的体积,所以求瓶子的容积就要先求出瓶子装满水的体积,而水的密度是已知的,要求水的体积就要先求出水的质量。 由题意可知: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 =m总 -m瓶 =0.35kg-0.15kg=0.2kg=200g; 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V 容 =V 水 = = =200cm3。 ( 2)要求液体的密度就要知识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m液 =m总 -m瓶 =0.3kg-0.15kg=0.15kg=150g. 因为是装满液体,所以液体的体积

25、等于瓶子的容积: V 液 =V 容 =200cm3. 液体的密度: 液 = = =0.75g/cm3=0.75103kg/m3. 考点:密度公式的综合应用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 ,要向看到的鱼的 方投叉 ,才能叉到鱼 .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看到的其实是树的 像,比树的真实位置偏 。 答案:下、虚、矮; 试题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总会向密度大的介质中偏折,即光线在密度大的介质中会靠近法线,在密度小的介质中会远离法线。 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如图);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

26、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投叉; 岸上的树反射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岸上树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如下图)。因为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所以,看到的是树的虚像 考点:光的折射成像特点。 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运动员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 _的作用。 答案:相互、形状、运动状态、重力 试题分析:( 1)运动员与跳板同时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 ( 2)力的作用效果有二: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员在站在跳板上,跳板被压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跳板将运动员弹开,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 3)在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员向上运动时也会受到重力作用。 考点: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重力; 计算题 一质量为 54g,体积为 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千克 /米 3?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g=10N/kg) 答案:金属块的密度为 2.7g/cm3,受到的重力是 0.54N 试题分析:要求密度就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本题中质量和体积都是已知,可直接用密度的

28、计算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要注意统一单位):=2.7103kg/m3 因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知道物体的质量就可利用公式 G=mg求出物体的重力。 金属块受到的重力: G=mg=0.054kg10N/kg=0.54N 考点: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 有一个质量为 0.232k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有 0.054kg的铝。问合金球的密度是多少?( 铜 =8.9103kg/m3 , 铝 =2.7103kg/m3 ) 答案:合金球的密度是 5.8103kg/m3 试题分析:求合金球的密度要用公式 ,公式中的 m 表示合金球的总质量,即铜的质量和铝的质量的总和, V表示合金球的体积,即铜的体积和铝的

29、体积的总和。题中已知合金球的总质量,只需求出 合金球的总体积就可求出合金球的密度。已知合金球中铝的质量,就可先算出铜的质量,然后利用公式求出铝和铜的体积,这样就求出合金球的体积。 铜铝合金中铜的质量: m铜 =m-m铝 =0.232kg-0.054kg=0.178kg, 由 可得,铜和铝的体积分别为: 铜铝合金球的体积: V=V 铜 +V 铝 =210-5m3+210-5m3=410-5m3, 合金球的密度: 考点:密度的计算; 综合题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 1: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

30、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资料 2: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 24 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 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

31、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 热。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 1)在资料的 、 、 、 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 ; ; ;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 (选填 “有 ”或 “没有 ”)道理吗?为什么? (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 (选填 “能 ”或 “不能 ”)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 4)空气能热水器的制冷剂在工作循

32、环过程中,将 中的热能不断地 “搬运 ”至 中。 答案:( 1)吸收、降低、放出、吸收;( 2)没有道理,因为电冰箱的工作是间隙工作,所以电冰箱的背部时冷时热入夏后,室内气温升高,冰箱向外放热的时间会变长,所以感觉更热( 3)不能; ( 4)外界空气、水。 试题分析: ( 1)冰箱 鹊闹录潦且恢旨慈菀灼 秩菀滓夯 奈镏剩 榷 夯 湃龋 佣 淠诓康娜劝嵩说奖 涞耐獠浚 鸬街评涞哪康摹舴 且桓鑫 裙 蹋 渲械姆 赫舴 笨梢晕 漳诓康娜攘浚 估涠呈业奈露冉档汀 姆 壕 顾趸 顾鹾螅 腿氡 渫饷娴睦淠 饕夯 懦鋈攘浚 佣 攘颗欧胖量掌 小?掌 苋人 魇俏 湛掌 娜饶芾粗圃烊人 淖爸茫 禾 评浼辆 欢魏

33、芟傅拿 腹芑郝 亟 胝舴 鳎 谡舴 餮杆倨 涌掌 形 杖饶埽恢评浼疗 傻恼羝 谎顾趸 顾鹾蟊涑筛呶赂哐沟恼 羝 肜淠 鳎辉诶淠髦校 呶赂哐沟恼羝 饶艽 莞 渌 夯 评浼琳庋 妨鞫 欢系亟 掌 腥却 佣 圃烊人 br( 2)当冰箱工作时,氟利昂在冰箱外面的冷凝器里液化,液化放热,使冰箱背面即冷凝器的位置发热当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的温度,冰箱将停止工作此时冰箱背面不热入夏后,室内气温升高,冰箱向外放热的时间会变长,所以感觉更热。 ( 3)冰箱工作时,只不过是将冰箱内部的能量转移到冰箱的外面冰箱工作一段时间,内部的温度虽然降低了,但外界的温度由于能量的增加而升高若打开冰箱门,会出现部 分内能从冰箱

34、内到冰箱外的房间,再由房间到冰箱内的循环室内的总内能并没有减少,所以,室内温度不会降低 ( 4)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与冰箱相反,利用液化吸收热量的特点将空气中热量搬运至空气热水器内的水中。 考点: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作图题 图甲中画出了蜡烛发出的三条光线,请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 答案: 试题分析: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把过光心的光线延长即为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为像点,点光源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有折射光线过像点,连接另一条光线的折射点和像点即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三条过透镜的特殊光线的画法 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

35、意图 答案: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起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由于足球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球心)上先在球心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点,再沿竖起方向画向下的力,在线段的末端 标上箭头表示方向,最后不要忘记写上重力的符号 G。示意图如下: 考点:重力示意图的画法 A、 B为某一发光点 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 MN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答案:如图 或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 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 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