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江西景德镇市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中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B、透过玻璃看铅笔好像 “断 ”了,这是因为光经过玻璃时发生了折射,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墙壁上出现一片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手影此项符合题意。 D、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后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选项 C正确,故选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嗓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 声波定向发射
2、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金嗓子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3、意。 D、频率低于 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该声波的响度是 145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次声波,选项 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 7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答案: 试题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大,响度大,离声源近,响度大;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
4、,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 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选项 D正确,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三个特征 在学校 “运用物理技术破案 ”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 “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倍 ”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 6中脚印的 “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 1 65m B 1 75m C 1 85m D 1 95m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
5、读出脚印的长度, “犯罪嫌疑人 ”的脚印的长度约为: 25.10cm;根据 “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倍 ”这一常识计算身高, “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 B是正确的;故选B。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下图 5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答案: C A 试题分析:正常人眼的晶状体的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其焦距变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所以的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C,近视眼应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使像成在视
6、网膜上,所以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A。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双选题 小青和小山用 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 9中 甲和乙所示则 ( ) A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B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 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D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由图知,小山拍的像比小青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山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 A错误,选项
7、B正确;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拍的一样大,即像要变大,像距要变大,物距要减小,因此小山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即像要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增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 CD正确。选项 BCD正确,故选 BC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 1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答案: 1.10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刻度尺上 1cm之间有 10个小格,所 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纽扣左侧与
8、2.00cm对齐,右侧与 3.1cm对齐,估读为 3.10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 d=3.10cm-2.00cm=1.10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_不同;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放的高音喇叭前 ,可看到烛焰在摇晃 ,这表明声波具有 . 答案:音色 能量 试题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考点:声音的特征,声与能量
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 ” 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 次声波传播很远 C “隔墙有耳 ” 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 A符合题意。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回声人耳能够听见,不是次声,故 B不符合题意。 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 C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 D符合题意。选项 ABC 正确,故选 ACD。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回声,声音的特征 实验题 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
10、“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关系。 ( 2)当蜡烛 B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进,移去蜡烛 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 A的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像。 (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1)大小 ( 2)虚 ( 3)测出 A和 A、 B和 B、 C和 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试题分析:( 1)实验要选取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目的
11、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 2)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当移去蜡烛 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 不到蜡烛 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 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测出 A和 A、 B和 B、 C和 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各个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得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
12、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 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声音产生条件振动发声:乙 丁 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丙:说明长度不同的空气柱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不同的 试题分析:甲: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 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由此可知,声音
13、的传播需要介质。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空气柱发生振动,而且笛子柱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振动频率不断变化,造成音调的改变。所以笛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小宇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12所示。 a、b、 c、 d、 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 F点
14、和 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 1)在 a、 b、 c、 d、 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 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 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答案:( 1) e a a、 b c、 d ( 2) D 试题分析:( 1) 要成正立的虚像,
15、需将蜡烛放在焦点之内,所以要放在 e 点。 要成最小的像,需要使物距最大,所以蜡烛应放在离透镜最远的地方 a点。 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蜡烛应放在 2倍焦距之外的 a或 b点。 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 1倍焦距和 2倍焦距处时,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要把蜡烛放在 f和 2f之间的 c或 d点。 故答案:为: e; a; a、 b; c、 d ( 2)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与物体的上下和左右都相反甲上下颠倒后是 C,再左右颠倒后是 D。故答案:为: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
16、凸透镜进行实验 . (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 表: 实验序号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1 12 00 24 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 00 16 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 00 13 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 00 10 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f= cm. (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
17、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 (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 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答案:( 1) 8.00 ( 2)大小不变的光斑 ( 3)靠近 ( 4) 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试题分析:( 1)由第二次实验可知,当物距等于 16.00cm时,像距也等于16.00cm,并且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
18、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物距、像距都等于 2倍焦距所以 f=8.00cm (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所以此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无论光屏怎样移动,都会在光屏上出现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 ( 3)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应减小,因此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 4)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 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填空题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决定的。 答案:刻度尺 最小刻度 试题分析: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测量能够
19、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考点:长度的测量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图中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 ),其中折射光线是 _ (用字母表示 ),反射角 _ 答案: OG 30 试题分析:由图 可知, BOE=60,所以 COE=90-60=30,而 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 CD为法线, 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 OG 一定为折射光线, EO 为入射光线, OF 为反射光线,反射角 COF=3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
20、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就出现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色和黑色 试题分析: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色散,形成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谱;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各种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光屏上红光照射的地方是红色的,其余的地方是黑色的。 考点:光的色散 和 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答案:观察 实验 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是进行科
21、学探究的第一步。 考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如图 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_(选填 “照相机 ”、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相似。如下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_(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摄像头。 答案:照相机 远离 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远像近像变小 ”, 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像距减小 考点:凸
2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计算题 “冰海沉船 ”的电影描述的是 1912年一艘名叫 “泰坦尼克号 ”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单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 1500m/s。 ( 1)你能说出这种装置的名称吗? ( 2)如果该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 6s后接到返回的波,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 3)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 奥秘吗?为什么? 答案:( 1)声呐 ( 2) 4500m ( 3)不能,超声波是声波,真空不能传声 试题分析:( 1)科学家发明的
23、这种利用声音反射制成的探测装置叫做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 ( 2)这种装置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 6s后接收到发出的超声波,则从轮船发出超声波到海底的时间 , 。 ( 3)不能,超声波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大气层外是真空,所以不能用这种装置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考点:回声测距的应用 在校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 明同学的成绩为 11.46秒,请你通过计算求出: ( 1)发令后,经过多少时间小聪才听到枪响?(保留两位小数) ( 2)小明的实际成绩 (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米每秒)。 答案:( 1)
24、 0.29s ( 2) 11.75s 试题分析:( 1)知道路程和速度传播的速度,根据公式 求出声音传播100m的时间;( 2)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应该是测量时间加上少计的时间。 ( 1)发令后小聪听到枪响的时间: ( 2)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 。 考点:速度公式及应用 综合题 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 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 8.88cm、 8.89cm、8.90cm、 8.86cm 和 8.01cm。在这些记录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的测量数值是?原因是?该物体的长度是(用公式写出计算过程)?若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由此引起的测量结果将如何变化? 答案: .01cm 准确值错
25、误 8.88cm 变小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级,所以 8.01c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准确值错误;排除错误数据 8.01cm之后,将数据 8.88cm、 8.89cm、 8.90cm、 8.86cm相加后求平均值, ,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考点:长度的测量 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 “晃 ”着 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 1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 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26、;( 2分) 图中 AO是一条与水面成 40o的光线,反射角度数为 ;( 1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光路图( 4分)。 答案:发生镜面反射 把黑板打磨的粗糙些 50o 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 1)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当黑板比较光滑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故黑板反光能 “晃 ”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可把黑板打磨的粗糙些,让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 ( 2)光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 40o,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知反射角是 50o,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拢法线。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