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290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描述的是物质的状态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产,属于物理变化;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描述的是发生了下面 2个反应:CaO + H2O = Ca( OH) 2, CO2 +Ca( OH) 2 =CaCO3+ H20 ,均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物体形态的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办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 氧化铜 炭粉 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C CO CO2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N2 O2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实行原理行得通的情况下,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假如的物质或采取的

3、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 A、 CO会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 CO2,而CO2不会灼热氧化铜反应,所以正确, B、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氧化铜和炭粉会相互发生反应: C+ 2CuO 2Cu + CO2,虽然杂质炭粉除去了,但也把原来的物质成分都改变了错误, C、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可能将混合气体点燃,原则上就行不通,所以错误, D、通过灼热铜网,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今年春季我国出现 H7N9禽流感,治疗的新药是帕拉米韦,其分子式是C15H28N4O4,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

4、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5: 28: 4: 4 B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帕拉米韦分子中含有 14个氢分子 D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A、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即对应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比(当元素符号右下脚没有数字的时候,不是 0,而是 1), C、 H、 N、 O 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分别是 15、 28、 4、 4,所以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5: 2

5、8: 4: 4,正确, B、该物质应由碳、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在分子中只含有原子, 不可能含有其他的分子,应该这样说:一个帕拉米韦分子中含有28个氢原子,所以错误, D、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5: 7,故选 A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B CO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很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判断。

6、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反应前是水分子,反应后是氢分子、氧分子,根据 2H2O 通电 2H2+ O2 ;可以推断分子总数应该发生了变化,不变的反应前后 H、 O 的原子总数,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也即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O 和 CO2化学性质不同,原因就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所以在这个变化 前后并不是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而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7、,所以水由液体变为气态,所以错误,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 B 考点: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物质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分清 “在空气中 ”还是 “在氧气 ”,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燃烧的现象也不同,同时在描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也就是说不能把现象描述成了实验结论,描述要注意准确性,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描

8、述的是实验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 B、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才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错误,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 B 考点:物质燃烧的现象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Ca( OH) 2 C P2O5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 3、要含有氧元素, A、 O2虽然含氧元素,但不是化合物,是单质,所以不是氧化物,错误 B、 Ca( OH) 2也含氧元素,并且还是化合物,但它由三种元素组成,而不是由两种元素组

9、成,所以也不是氧化物,错误, C、 P2O5具有 1、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 3、有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 D、还可以填 CO、 CuO 等,故选 C 考点:氧化物的概念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向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则 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 B若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则 Y轴表示剩余液体的质量 C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则 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 D若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则 Y轴表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一定要把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具体内容搞清楚,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反应或实验来分析, A、若向

10、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注意是大理石,而不是纯净的碳酸钙,也就是说除了碳酸钙还有其他的不与盐酸反应固体杂质,所以不管怎么反应,剩余的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 0, B、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除了生成氧气,还有一种液体生成物水,所以剩余的液体质量也不可能为 0,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氯化钾,并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前后质量也不变,所以剩余的固体质量也不可能为 0,错误, D、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生成的固体是铜,不含氧元素,所以最后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0, 故选D 考点:初中化学知识的数形结合 用 “ ”和 “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

11、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有 2种生成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 “ ”和 “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生成物中含有 2种不同的分子,但其中一种分子明显是反应前的一种分子,是反应过程中剩余的一个分子(即过量,没参与反应的分子),故应该是只有一种生成物,错误;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中有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而只有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2、,很明显每个生成物分子应由 4 个原子构成,错误, D、由于这种 “ ”,在反应过程中有一个分子没参与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 “ ”和 “ ”分子的个数比应是 31,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反应的概念,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所以燃烧能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分子 ,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原子 C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在同一化合物中 ,金属

13、元素显正价 ,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所以燃烧能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 碳元素,这句话是正确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合理, B、分子 ,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原子,还有中子也不带电,所以也合理, C、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也就是说在化合物中至少要含 2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合理, D、在同一化合物中,没有指明这种化合物是由几种元素来组成的,如果是由 2种元素来组成,那如果金属元素显正价 ,

14、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但如果这种化合物是由三种元素(甚至是更多种元素)组成 的话,这时即使金属元素显正价 ,非金属元素也不一定显负价,如: CuSO4,金属元素铜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氧元素显负价,但非金属元素硫元素却显正价,所以不合理。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电性,化合物的概念,化合价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只含有氢气 B可能只含有甲烷 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

15、体都存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氢气燃烧: 2H2 + O2 2H2O,燃烧产物只有水,一氧化碳燃烧: 2CO + O2 2CO2,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燃烧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结合题目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燃烧后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生成, A、只含有氢气,那燃烧后就只有水生产,那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石灰水就不会变浑浊。错误, B、只含有甲烷,因为甲烷燃烧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C、可能

16、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燃烧生产水,一氧化碳燃烧生产二氧化碳,正确。故选 A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性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那表示的就是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的就是离子,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 A、原子核内质子数 8核外电子数 10,表示的 是阴离子,错误, B、原子核内质子数 11=核外电子数 11,表示的是原子,错误, C、原子核内质子数 13核外电子数 10,表示的是阳离子,正确, D、原子核内质子数 17=

17、核外电子数 17,表示的是原子,错误。故选 C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氧气用于气焊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用 25% 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 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燃料燃烧时放出更大的热,是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根据干冰升华(直接由固体变液体)吸热,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水,是物理性质,错误, D、用 25% 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

18、身体退热,是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蒸发吸热,使身体退热,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低碳生活 ”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 “低碳生活 ”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答案: C 试题分析: “低碳生活 ”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也即二氧化碳的排放),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可以节约用

19、电,自然可以减少碳的排放,错误,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汽油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碳的排放,错误, C、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无疑会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从而会大大增加碳的排放,所以不符合 “低碳生活 ”,正确,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可以减少碳的排放。故选 C 考点: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闻气体的气味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不能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而把容器稍稍远离鼻孔,再用手轻轻扇动,所以正确, B、向容器(试管)内滴加液体

20、时,应把滴管竖直悬于容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接触容器(试管)口或容器(试管)内壁,以免造成滴管或药品污染,所以错误,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3,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错误; D、过滤操作一定要紧记操作六要点:一贴二低三靠,很明显在过滤过程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2013年 1月 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 6g B汞的核电荷数为 80 C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

21、到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核外电子数,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层数以及每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位置牌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 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者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 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 4、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 A、相对原子质 量的单位不是 g,所以错误, B、据图可知汞的原子序数是 80,故核电荷数也等于 80,正确, C、汞属于金属元素,所以不正确, D、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中,有最外层的电子,它与原子的得失电子

22、有密切关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 2,像 He 为 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据图可知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4,易失电子,所以错误,故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填空题 从下列提供的仪器中进行选择,可以组装多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 1)仪器 C的名称是 。 ( 2) “磨砂 ”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上述仪器中,用到 “磨砂 ”工艺处理的有 (填字母序号)。 ( 3)实验室仪器组装时,为使玻璃导管较易插入橡胶塞的措施是 ;

23、 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 。 ( 4)欲装配一套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序号)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中,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反 应原理。下列三个反应均能产生氨气,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你会选择反应 (填序号),不选择其他反应的理由是 。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2NH4Cl Ca( OH) 2 CaCl2 2NH3 2H2O 答案:( 1)锥形瓶 ( 2) BI ( 3)将插入橡胶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 检查装置气密性 ( 4) ADFH 2KClO3 2

24、KCl 3O2 ( 5) 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其他气体,会使制得的氨气不纯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A试管, B集气瓶, C锥形瓶, D铁架台,E长颈漏斗, F酒精灯, G水槽, H带橡皮塞的导管,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 2) “磨砂 ”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常见仪器经过 “磨砂 ”处理的有:集气瓶,广口瓶,滴瓶,毛玻璃片,与滴瓶配套使用滴管等,所以选 BI ( 3)仪器连接包括三种: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左包右进)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

25、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 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所以为使玻璃导管较易插入橡胶塞的措施是:将插入橡胶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在有气体产生的实验,连接好了仪器后,紧接着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制取气体过程中漏气 (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并且需要加热,属于固固反应加热型,所以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DF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2KCl 3O2 ( 5)评价气体制取方案的优劣,应从原理的可行性,原材料是否易得,条件的难易程度,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 污染

26、的副产品,制取的气体是否纯净等,很明显在同等条件下方案 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其他气体,会使制得的氨气不纯,所以选方案 考点:初中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基本操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取方法,实验方案的选择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 ( 1)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 “可再生能源 ”或 “不可再生能源 ”)。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烷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C8H18)容易充分燃烧 ,是清洁能源 ,其原因是 。 ( 2)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

27、一种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的仪器。在 K2Cr2O7中 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 3) 2013年 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 碳海绵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可重复使用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D具有吸附性 答案:( 1)石油 不可再生能源 CH4 2O2 点燃 CO2 2H2O 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 ( 2) +6 ( 3) ACD( 2分) 试题分析:( 1)燃料燃

28、烧及其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由于它们都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 2O2 CO2 2H2O,相对煤、石油而言,甲烷是清洁能源,因为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其中所含的杂质也较少,燃烧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也较少 ( 2)化合价的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在 K2Cr2O7中, K的化合价为 +1, O 的化合价为 -2, 可设 Cr的化合价为 x, +12+2x+( -2)7=0, x=

29、+6 ( 3)据题可知: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说明是一种碳单质,而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 B错误,具有多孔结构(活性炭之所以具有吸附性,就是由于它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可以推断它也具有吸附性) , D正确,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 C正确,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A正确,所以选 ACD 考点:燃料燃烧及其利用,化合价的规律,单质碳的性质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1/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

30、因是 (填一种原因)。 ( 2)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通常可用作 。 ( 3) 2013年 6月 12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 节,并且吃到了粽子。粽子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 。 ( 4) “同呼吸,共奋斗 ”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 PM2 5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防 PM2 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答案:( 1) 4P 5O2 点燃 2P2O5 红磷量不足等( 2) 0 94 作电光源等( 3) 隔绝氧气 ( 4)吸附 试题分析:( 1)红磷燃烧即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 点燃

31、 2P2O5,为保证该实验的能够成功: 1、红磷量要足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待冷却后才打开止水夹,否 则实验就会失败,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1/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红磷量不足, 2、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3、没有待冷却后就打开止水夹, ( 2)空气中各气体按体积分数:氮气( N2) 78%,氧气( O2)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 1),稀有气体 0 94%,二氧化碳( CO2) 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 03%,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0 94,稀有气体可以 作保护气 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激光技术 液氦冷冻机等 ( 3)食物腐烂变质主要原因是

32、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所以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氧气,这样就可以防止食物因氧化而腐烂变质 ( 4)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等 考点: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作用、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氧化反应,吸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1)净水中常用到明矾,它的作用是 ,生活中可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 2)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 验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 3)今年 “中国水周 ”主题

33、是 “节约保护水资源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 。 答案:( 1)吸附杂质 ,使之沉降 肥皂水 ( 2) AC ( 3) 用洗菜水冲厕所等 试题分析:( 1)水的净化过程; 1、沉淀, 2、过滤, 3、吸附, 4、蒸馏,在沉淀这个步骤中为了吸附杂质 ,使之沉降,可以加入明矾,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水的电解,发生的都是化学反应,所以可以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3)爱护水资源, 1、

34、防止水污染, 2、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可以分别从工业,农业,生活三个方面,生活上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用洗菜水冲厕所,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考点: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 “知识在于积累 ”。下图是一张化学知识卡片,请将其补充完整。 专题: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加点部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是由亚铁离子引起的 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态 答案: O Fe2 试题分析:初中常见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其中绝大多数是要求学生识记的,氧元素符号是: O;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

35、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铁通常形成两种离子: 1、铁离子: Fe3+。 2、亚铁离子: Fe2+;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同时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Na的化合价为 +1, O 的化合价为 -2,可推算出 S的化合价为 +6,所以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态: 考点:化学用语 计算题 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测定其含量是否达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 10片钙片研碎后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五

36、次加入到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钙片中其它成分 不与稀盐酸反应): XXX钙片 药品规格 每片 1g 药品含量 含 CaCO380% 用法用量 每次一片,每天 2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g 0 20 40 60 80 100 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 /g 10 29 12 48 24 67 36 86 48 106 48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过程中将钙片研碎的目的是: 。 (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 3)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品牌钙片含量是否达标。 ( 4)如果按用量服用,服用者每天通过该补钙剂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

37、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 2) 3 52 ( 3)达标 ( 4)0 64 试题分析:( 1)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将钙片研碎,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 2)这题明显是关于数据处理的计算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提供多组数据,学生一般感觉比较头疼,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实际上题目所给的多组数据肯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解题是要排除干扰数据,找出规律,选用已完全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10片钙片,一片 1g,即 10g,当加入 20g稀盐酸,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 29 12g,质量减少了 0 88g(实际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当加入 40g稀盐酸,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

38、为 48 24g,质量减少了 1 76g,这就出现了规律,当盐酸质量成倍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也成倍增加,当盐酸加到 80g时,质量减少了 3 52g,这时盐酸加到 100g时,质量仍然减少了3 52g,说明在当盐酸加到 80g时,钙片中的碳酸钙已全部反应,所以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 52g ( 3)要计算钙片含量是否达标,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 10g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 解:设 10g钙片中碳酸钙质量为 x CaCO3+ 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 52g 100: 44=x: 3 52g 解得, x =8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39、数 =8g/10g100% 80% ,所以达标 ( 4)根据药片标签,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 2次,药品规格:每片 1g,药品含量:含 CaCO380%那每天通过该补钙剂摄入碳酸钙质量为 280%=1 6g克,再根据元素质量 =物质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 640%=0 64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 式计算,能看懂标签,并根据标签内容计算 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 无现象 可燃物燃烧需要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打开 K,向球形管中通入氧气 无现象 可燃物燃烧需要 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

40、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发生 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 1)装置 C在步骤 中的作用是 ; ( 2)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釜底抽薪 ;钻木取火 。 答案: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防止 D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裂 ( 2)清除可燃物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试题分析:燃烧需要 3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空气(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在步骤 中只点燃酒精灯加热,没有通入氧气,木炭没有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

41、氧气,在步骤 ,打开 K,向球形管中通入氧气,但没有加热,木炭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 ,得到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就要同时提供 2个条件: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满足燃烧的条件,所以木炭燃烧,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在实验过程中一直在加热,使得整套装置中的气体处在受热膨胀的状态,而一旦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后,就会使装置内的温度降低,球形管内的气体收缩,压强随之减小,若没有装置 C,那么 D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裂,所以装置 C 在步骤 中的作用是:防止 D 中的液体直接流入球形管中,使之炸

42、裂 ( 2)燃烧需要 3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空气(氧 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有三个原理: 1、隔离(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氧气), 3、温度降低在着火点以下,釜底抽薪即清除可燃物是火熄灭,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满足燃烧条件 考点:燃烧条件探究,灭火的原理 竹炭包(见图)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 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 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 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 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

43、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A 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 1)实验开始后, 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 2)小红认为应在 A、 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目的是 。 ( 3)小明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 E装置,你认为 (填“可以 ”或 “不可以 ”),原因是 。 结论 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 竹炭细密多孔,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 。 A可防癌抗衰老 B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C可除去口中异味 D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答案:( 1) Ca (

44、OH) 2+ CO2=Ca CO3 +H2O ( 2)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尽 ( 3)不可以 因在 E装置中通入的是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加热可能会爆炸。 BCD 试题分析:( 1)装置 C中盛放的是澄清石灰水,实验开始后,竹炭粉末在加热情况下与鼓入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 ( OH) 2+ CO2=Ca CO3 +H2O ( 2)因为空气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碳,球形干燥管中的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作用:不仅吸水,而且还有除去二氧化碳的作用,空气经过球形干燥管后,二氧化碳是不是完全被吸收了,增加澄清石灰水,就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已除尽

45、; ( 3)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根据查阅的资料,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还生成了一氧化碳,从由下图装置可以看出,是考虑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通过黑色氧化痛变为红色粉末这一现象来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但一氧化碳还具有可燃性,当一氧化碳不纯时,加热可能会爆炸,所以不可以替换 拓展应用 竹炭细密多孔, 说明具有吸附性,所以 C正确,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 B、 D也正确 考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吸附性 推断题 元旦联欢会上,班长设计了一个小游戏 物质接龙、首尾相连。 ( 1) A、 B、 C、 D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着

46、顺时针转化的关系,如图 1所示。若其中 A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 C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且 A、 B、 C、 D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 A的化学式为 ,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判断 DA的反应类型是 (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于是设计了图 2的反应关系图,其中 E、G、 M、 Q、 R也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 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Q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物质 G的用途是 。 答案:( 1) O2 、 2CO O2 2CO2 分解反应 ( 2)灭火等 试题分析:解答这种类型的试题,就好比破案,寻找出对破案游泳的线索,找准突破口(又称 “题眼 ”)是题的关

47、键,突破口主要包括:沉淀、气体、溶液的特殊颜色;特征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形式、转化规律、基本类型等,根据突破口进行,对所给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思维加工,进行推 理、比较、论证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像这题的 “题眼 ”就是: A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说明 A 就是氧气, C 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说明 C 就是二氧化碳,又因为 A、B、 C、 D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根据 A、 C的元素组成,不难推出是含氧元素,所以可以推出 B是 CO, D自然就是水, 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OO2 点燃 2CO2 D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 O2 ,故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2)根据 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可以推知, E是碳酸钙, Q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Q 是水,进而可以推出 G应该是二氧化碳, M是碳酸, R是氢氧化钙,所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作气体肥料、作碳酸饮料等 考点: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框图型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