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38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度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 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 2)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 ( 3)万里悲秋常作客, 。 , 。 ( 4)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5)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 之所存也。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 B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

2、地区的战争连续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由于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新锐作家的新作品,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刚一结束,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D不能把凡是印在书本上的东西都当作金科玉律,那样会束缚我们的思想。 答案: D( A 中的 “坐地分赃 ”指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的盗犯;B中 “毁家纾难 ”是捐献全 部家产,解除国难的意思; C中的 “过江之鲫 ”形容赶时髦的人接连不断。有贬义。) 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的发展趋势是体型从小

3、到大,腿和脚由短变长。 ,侧趾退化,不再使用,只靠中趾支撑身体,行走和奔跑。 所以在演化中四肢逐渐变得长而有力 这个发展趋势也反映了马从适应森林生活到适应草原生活的过程 在草原中生活极易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 由于马是被捕食的动物 而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要比捕食它的动物跑得更快 A B C D 答案: C(第 句中 “这个发展趋势 ”承接开篇马的发展趋势这一中心话题,第 句是对第 句的解说,第 句 “所以 ”呼应第 句 “由于 ”,表明结论)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国夏季电力紧缺,已有 22个省出现拉闸限电,二季度高峰时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超过 2000万千瓦。 B在旧书新出的热潮中,

4、出版社纷纷为图书配插图,而在记者的了解中,不少年轻的读者却不买这个账。 C写有 “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字样的横幅悬挂在火车站入口处,提醒人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D尽管能源生 产和运输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 答案: B ( A缺少中心词, “出现拉闸限电 ”后加 “现象 ”C逻辑错误,危险与易燃、易爆不能并列 D缺少中心词 “经济发展 ”后加 “的需要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

5、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乏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 “定鼎 ”。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寂力的象征后, “鼎 ”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昌盛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 、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 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 “司母戊 ”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

6、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 “司母戊 ”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 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 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 “鼎 ”字,虽然经过 _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 “鼎 ”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

7、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 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 1995年 10月 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 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 世纪宝鼎 ”。该 “世纪宝鼎 ”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 2 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

8、,满身纹饰。有金文: “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底座高 0 5米, 2米见方,上铸 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 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 1月 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 2006年的农业税。同年 9月 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 “告别田赋鼎 ”问世了。这是一住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1下列对 “鼎 ”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 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

9、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 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 “鼎是一种重要礼器 ”的一项是 ( )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 “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 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 “告别田赋鼎 ”,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商代青铜器上的 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 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10、。 B “司母戊 ”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 “司母戊 ”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 “世纪宝鼎 ”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答案: 1 D(“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应是鼎作为礼器的一面。 ) 2 A(此项内容只表明鼎是 种传国重器,而非礼器。 ) 3 B(A“大篆铭文 ”只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 c据 原文,李泽厚认为 “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应是三足鼎。 D“世纪宝鼎 ”的

11、 “三足鼎立造型 ”并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韦杰三君 朱自清 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这一天我正坐在房里,忽然有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我问他 “贵姓 ”的时候,他将他的姓名写在纸上给我看;说是苏甲荣先生介绍他来的。苏先生是我的同学,他的同乡,他说前一晚已来找过我了,我不在家;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我们闲谈了一会,他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就告辞走了。是的,我们只谈了一会儿,而且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话; 我现在已全忘记 但我觉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第二回来访,是在几天之后,那时新生甄别试验刚完,他的国文

12、课是被分在钱子泉先生的 班上。他来和我说,要转到我的班上。我和他说,钱先生的学问,是我素来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个人而变动,也不大方便。他应了几声,也没有什么,就走了。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门口遇见他,他微笑着向我点头;他本是捧了书及墨盒去上课的,这时却站住了向我说: “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课太忙了,总想去的。 ”我说:“你闲时可以到我这里谈谈。 ”我们就点首作别。我常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钱先生有一日告诉我,说韦君总想转到我班上;钱先生又说: “他知道不能转时,也很安心的用功了,笔记做得很 详细的。 ”我说,自然还是在钱先生班上好。以后这件事还谈

13、起一两次。直到三月十九日早,有人误报了韦君的死信;钱先生站在我屋外的台阶上惋惜地说: “他寒假中来和我谈。我因他常是忧郁的样子,便问他为何这样;是为了我么?他说: 不是,你先生很好的;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 他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弟弟;他说他弟弟因为家中无钱,已失学了。他又说他历年在外读书的钱,一小半是自己休了学去做教员弄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贷来的。他又说,下半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呢。 ”但他却不愿平白地受人家的钱;我们只看他给大学部学 生会起草的请改奖金制为借贷与工读制的信,便知道他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的。 我最后见他,是在三月十八日早上,天安门下电车时。也照平常一样,

14、微笑着向我点头。他的微笑显示他纯洁的心,告诉人,他愿意亲近一切;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我现在又想,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人。 三月十八日晚上,我知道他已危险;第二早天上,听见他死了,叹息而已!但走去看学生会的布告时,知他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忙着将这消息告诉别人。有不信的,我立刻举出学生会布告为证。我二十日进城,到协和医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医院的规则,去迟了一点钟,不得进 去。我很怅惘地在门外徘徊了一会,试问门役道: “你知道清华学校有一个韦杰三,死了没有? ”他的回答,我原也知道的,是 “不知道 ”三字!那天傍晚回来;二十一日早上,便得着他死的信息 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时四十八

15、分,就是二十日的夜里,我二十日若早去一点钟,还可见他一面呢。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二十三日同人及同学入城迎灵,我在城里十二点才见报,已赶不及了。下午回来,在校门外看见杠房里的人,知道柩已来了。我到古月堂一问,知道柩安放在旧礼堂里。我去的时候,正在重殓,韦君已穿好了殓衣在照相了。照相毕,入殓,我走到柩 旁:韦君的脸已变了样子,我几乎不认识了!他的两颧骨突出,颊肉瘪下,掀唇露齿,那里还像我初见时的温雅呢?这必是他几日间的痛苦所致的。唉,我们可以想见了!我正在乱想,棺盖已经盖上;唉,韦君,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们从此真无再见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见是事实,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

16、呢? 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 1926年 4月 2日 (选自朱自清散文卷二,有删节) 注 韦杰三,清华大学学生,在 “三 一八惨案 ”中和刘和珍等人被段祺瑞反动政府杀害。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作者忘记与韦杰三初次见面时的谈话内容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韦杰三还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是谈话的时间短。 B本文叙述了作者与韦杰三相识、相交、相知以及韦杰三遇害的详细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深切哀悼之情。 C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写 “三 一八惨案 ”的经过,但文章的内容

17、却鲜明地反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是 “三 一八惨案 ”。 D文章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人物形象 ,又使作者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 。 E本文的语言虽然朴实自然,可是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着作者深沉而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也使文章内容十分真切感人。 【小题 2】结合文意,请概括韦杰三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作者反复写 “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 ”,请分析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6分) 【小题 4】作者在第 4、 5两个自然段中不厌其烦地叙写表时间数字,请探究作者这样处理的目的。( 5分) 答案:【小题 1】 A B(答对一项给 2分,答错一项扣 2分。

18、A原因主要是“谈话内容不重要 ”, B没有写 “相知 ”与 “遇害的 详细经过 ”) 【小题 1】 温雅懂事。初次见面时,怕耽误我的时间,很快就告辞走了。 通情达理。转班这件事上听从了我的劝解。 谦虚有礼。每次遇见我后,微笑着向我点头。 学习认真。学习安心用功,笔记做得很详细。 有骨气。家里贫困却不肯白受别人的资助。 爱国勇敢。积极参加爱国 游行活动。(任意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6分) 【小题 1】 一是起着线索作用,文章就是通过 “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 ”这一句贯穿全文材料的。( 2分) 反复强调韦杰三的可爱,通过写可爱的韦杰三却被反动政府杀害,这样既能表达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哀

19、悼与悲痛之情,又能反衬出反动政府的残暴,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4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清楚地记录韦杰三死的经过,表现韦杰三之死对自己震动之大;( 2分) 表明自己未能与韦杰三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和对韦杰三之死的悲痛之情;( 2分) 点明韦杰三之死的历史背景,控诉反动政府的罪行。( 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9分 ) 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祜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日: “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诸侯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 昔马

20、援以薏苡 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 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乡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 “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祜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多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祜倨,请黜之。太守曰: “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 胶东候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或身到阁里,相和解。啬夫 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 “有君如是,何忍欺之 !”促归认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 祜屏左右问其故

21、,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祜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 吴祜传,有删节 ) 注: 薏苡 (yy):一种草本植物。 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 啬夫:农夫。 【小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 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 2】以

22、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祜品节的一组是 ( ) 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 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功曹以 倨,请黜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祜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祜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祜黄真同时举为孝廉,吴祜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 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

23、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祜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 吴祜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5分 ) 译文: (2) 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5分 ) 译文: 答案:【小题 1】 B(“且 ”均为副词 “暂且、姑且 ”。 A项 “以 ”分射为介词 “因为 ”与,目的连词 “用来 ”。 C 项 “而 ”分别为表示转折关系的 “却 ”“但 ”与表修饰的连词。D项 “因分别为副词 “于

24、是、就 ”与介词 “通过、经由 ”。 ) 【小题 1】 D( 表现其具有远见卓识,谋事沉稳, 则陈述黄真事迹,与吴祜无关, 则陈述功曹看法,与吴祜品节没有直接关联。 ) 【小题 1】 C(黄真被举荐为孝廉是在吴祜之后的事情。 ) 【小题 1】 (1)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 (落实 “兴 ”“诚 ”“所慎 ”“乃 ”等字的翻译且做到语句通畅即可。 ) (2) 吴祜叫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祜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的父亲。 (落实 “故 ”“具 ”谢 ”“遗 ”等字的翻译且做

25、到语句 通畅即可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 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词中写了哪些 “风尘恶 ”的景象? (4分 )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

26、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分 ) 答案: 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铁骑满郊畿,士兵 “膏锋锷 ”,百姓 “填沟壑 ”,千村寥落。 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 “提锐旅 ”“清河洛 ”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答出一种心情给 2分) 语言表达 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 (不超过 10个字 )(4分 ) 北京前门地区即将面临危旧房改造整治,众多胡同内的老字号将因拆 迁而消失。由于拆迁工作的启动,近日来这些老字号里几乎天天人满,许多人排队等候,就是为了最后体验一下老字号那满口余香的滋味。 答案:老北京丢不下老字号 (4分 ) 在下面一段文句中填上与加点句子内容连贯、句式一致的句子,构成排比。(6分 )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你如果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 ; , 。 答案:你如果欣赏江南的秀丽景色,就必须包容它那炎热潮湿的天气;你如果要领略泰山那壮丽的日出,就必须包容它那陡峭的山路和难耐的等待。(6分。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 作文 要求以 “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 ”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