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 年辽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初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虽然申雪和赵宏博这一对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已经退役离开了赛场,但是我们依然能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表演中欣赏到他俩 美轮美奂 的冰上舞姿。 B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就取得了优异的工作实绩,公司决定提拔他,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他却 敬谢不敏 ,真让人捉摸不透。 C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应该 身临其境 ,为群众着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 D朝鲜为何突然对韩动武?韩国媒体一直在猜测其背后的原因。很多报道说得 活灵活现 ,但却真假难
2、辨。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 , , , , , 。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 的不满和压力 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 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 2的警戒线 今年以来,不断高涨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成长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发达
3、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 “制造型国家 ”向 “创造型国家 ”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 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 “合作、探究 ”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 2012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 90%以上。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4、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 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 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 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 “西来说 ”。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
5、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 “西来说 ”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 1930 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 ”,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 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
6、。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 “西来说 ”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 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
7、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 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 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
8、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 ”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 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小题 1】下列关于 “西来说 ”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西来说 ”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 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B “西来说 ”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
9、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 “西来说 ”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 “西 来说 ”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甘肃东乡的公元前 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10、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 222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11、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坚持认为 ”错误。 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衷的说法。 【小题 1】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在中国,这是本文作者的观点,也是不容商榷的,并非 “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 【小题 1】 “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这在文中无证,也与事实不符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 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
12、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 1919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 1928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 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 “素描基础论 ”。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
13、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 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然 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 “齐木匠 ”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
14、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别,老人黯然 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 ”“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 “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
15、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 1931年 5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 “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 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 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
16、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 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
17、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 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 “怎么不见徐悲鸿来? ”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 ,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 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
18、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 “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 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 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
19、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小题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 “知己 ”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徐悲鸿 “离开北平南下 ”,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当年徐悲鸿聘
20、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 要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1)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 E不给分。 【小题 1】( 2) 赞赏齐白石画作及艺术见解,三邀出身低微的齐白石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为扩大齐白石的影响,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出版了齐白石画集,亲自编辑并写序评价; 携带齐白石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齐白石及其作品。 【小题 1】( 3)( 6分) 画中扶杖老人
21、是齐白石自况,诗中说的徐熙以其姓徐暗喻徐悲鸿,以此表明了两人的知己关系; 齐白石通过画和诗,表达了对徐悲鸿 “三顾 茅庐 ”的感激和他们再难相聚的伤感; 诗后附字含蓄表达了对 “知己 ”徐悲鸿南下境遇的忧虑,诗画及附字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每点 2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4)( 8分)答案:示例: 观点一:大学应当 “兼容并包 ”,大学讲堂也应有 “通俗 ”的一席之地。 大学不是象牙塔,它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胆魄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始终与大众同行,与时代同步。 学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俗流行文化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给校园增添一种新鲜与活力。 今日通俗的东西,也许就
22、是未来的艺术珍品,大学应有阔达的胸襟和独特的眼 光,包容和接纳它们,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 观点二: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 大学应该坚守其精神和价值观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远离通俗流行的东西能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通俗流行文化大多无深刻内涵,缺少长久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文化的洗礼。 通俗流行文化登上大学讲堂可能冲击学术研究,会破坏严谨之风,助长浮躁之气。 【小题 1】 A项中 “贯彻写实主义原则 ”“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 ”是徐悲鸿对艺术学院教员的希望;另外,齐白石的画作也不 “都贯彻写实主义原 则 ”, “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
23、见的为多,虚无缥缈的较少 ”; C项中的 “顶峰 ”之说不符原文,也不合事理; E项的表述弄错文章的表意重点。本文重点表现徐悲鸿是齐白石的 “知己 ”。 【小题 1】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 “知己 ”体现在哪里属于概括题, “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属于艺术见解方面, “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 ”可以概括出第二点,三是携带齐白石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每点 2分,共 6分。答其他者酌情扣分 。 【小题 1】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可以从画的内容以及两个人的深厚的友
24、情等角度回答,还要 “简要分析 ”。 【小题 1】此题属于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观点可以是 “大学讲堂也应有通俗的一席之地 ”,也可以是 “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 ”,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 6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两个感恩节 的绅士 欧 亨利 (1)斯塔弗 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 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2)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
25、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 皮特不胜负担。 (3)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 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4)斯塔弗 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
26、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5)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6)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 弗 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7)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8)斯塔弗 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9)“你好。 ”老先生说, “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
27、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 ” (10)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11)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 典雅
28、地翘着。 (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 (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老家伙来啦, ”一个 侍者说, “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 ”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 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14)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15)一小时之后,
29、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16) “多谢你,先生, ”他象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 “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 (17)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象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 (18)他们象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19)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象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象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 20)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
30、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 21)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 ( 22)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 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 23)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 ”他说, “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 【注】 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 “五月花号 ”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
31、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小说讲述流浪汉皮特与老先生坚持 “感恩节传统 ”,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 B “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 ”“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 ”文中这两处环境描写,从正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C老先生 “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并在细雪中 “微微打战 ”“背朝着风 ”,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D选文用词准确,第 段 “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 ”的 “鼓 ”字,
32、“簌簌地扭动着 ”中的 “扭动 ”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 心理。 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小题 2】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第 14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 6分) 【小题 4】 “感恩 ”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答案: 【小题 1】( 1)答 A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D不给分。 【小题 1】( 2)老先生是一个曾经体面现在落魄的绅士形象( 2分)。 又高又瘦,年过
33、花甲( 2分);富有爱 心;坚守传统美德( 2分)。 【小题 1】( 3)本段语言幽默,作者在调侃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皮特的赞扬( 2分);用夸张修辞手法,写皮特吃饭,用 “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 ”这种夸张( 2分),并长短句的综合使用( 1分),描述皮特用独特的感恩方式来成全老先生善心的行为( 1分)。 【小题 1】( 4) 示例: 我们人应该具有感恩的心,并付诸行动。(观点、理解 2分) 从斯塔弗的行动看,斯塔弗为了感谢那位老人的好意,不说自己吃得非常饱,而说自己非常饥饿,以及随老人去吃饭,说明都是为了感恩对方,并有具体的行动。 从老人行动看,老人 自己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愿
34、望,为了感恩请别人吃饭,这也说明把感恩付诸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做(联系实际,言之成理)。 【小题 1】 B项 “从正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应该是从侧面表现; D项“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 ”错。 C项太绝对; 【小题 1】 “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属于概括题,注意关键句 “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 ”“ 但他却象一个真正的骑士 ”“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 ”等。 【小题 1】此题考查语言风格, “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 ”中的 “勇敢 ”居然是 “吃饭 ”,另外还有长短句结合,再回答效果。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
35、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对 “感恩 ”的理解, 2 分;联系文本谈认识, 2 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2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4-6每小题 3分)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 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
36、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 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
37、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 “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 ”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 领 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 当 要冲而城不可守当:阻挡 C中
38、彦力为正其罪, 竟 置于法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 决 决:判决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 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39、。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小题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5分) (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统计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 2)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
40、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 【小题 1】当:处于 【小题 1】 是写其军事才能, 是其南京留守时的社会状况, 是用人 【小题 1】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 【小题 1】( 1)籍:登记,统计, 1分; “民之从乱者 ”定语后置 1分,论:论罪,治罪, 1 分;句意 2 分。( 2)服叛:服从,反叛, 1 分;不常,没有常性,1分;若非:如果不是 , 1分;自行:亲自前往, 1分;势必:(这种)形势一定,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
41、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小题 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比喻( 2 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林。( 1分)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 1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
42、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1分) 【小题 1】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 2分)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表达了作为老 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 2分)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 2分) 【小题 1】本诗前四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处把 “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 ” 比作 “草木 ”,把 “游历生活 ” 比作 “梦 ”,最后再回答情感,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
43、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小题 1】结合诗歌的后三联,要有具体分析,围绕 “赞赏 ”、 “嘱托 ”“期望 ”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 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语言表达 利用下面一组短句给 “窗花 ”下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人们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叫做窗花。 人们逢年过节在窗户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 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会贴上祝福的窗花,以示吉祥、幸福, 窗花的表现形式很多。 答案:窗花是人们逢年过节或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以示除旧迎新或表达吉祥幸福的祝福的有很多表现形式的剪纸。( 5分) 根据下面的
44、文字 ,仿照划线的句子补写 ,要求内容合 理 ,句式一致。( 6分) 肖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 , 。前者的立足点在于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 。 答案: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去品味和 体验。后者的立足点在于创造(追求),所以就有了体会创造过程的喜悦和品味创造结果的快乐这双重喜剧。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6分) 【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 2】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小题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 【小题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 而望矣 【小题 1】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小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 列侬说: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体裁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