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1731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埋 怨( mi)接 榫 ( sn) 翘 首( qio)一傅众 咻 ( xi) B 灼 灼( zhu) 憎 恶( zng)垂 涎 ( xin)命运多 舛 (chun) C付 梓 ( z) 毗 邻 (p)关 隘 (y)一 蹴 而就 (c) D 岑 寂 (chn)迤 逦 (y)胆 怯 (qu)心有余 悸 (j)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

2、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埋怨( mn),埋,为多音字,作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 ”之意时,读 mn ,故排除 A; C关隘 (),隘,为生僻字,读 i ,故排除 C; D岑寂 (cn),岑,为生僻字, 胆怯 (qi),怯,为生僻字。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天安门前最近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幕后的指使者就是盘踞在中亚、西亚地区的东伊运恐怖组织。 B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 2 3天,为 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 C海军 “机动 -5号 ”演习刚刚落下维幕,然而在

3、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跟踪。 D 10月 30日,兖州市举行青年企业家赴美研修班欢送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在理解句子的句意基础上,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C帷幕,字面意思是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亦作 “帷 俊保 晡 虑榈姆 沟搅烁媒崾 氖焙颉 匝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风,不停地吹;雪,不停地下。他在这寒冷的街头 茕茕孑立 了两个小时后,还是朝着温暖的家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B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但在古代服

4、饰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算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吧。 C在他乡 萍水相逢 的这一刻,他们忘记了彼此伤过、恨过,各自哭过、痛过,唯一记起的是他们曾经爱过。 D在 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此时此地遭到损失、失败,在彼时彼地得到补偿。 A 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的独自生活,不能直接表示动作。 C 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偶然相逢,对象不符。 D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不合语境,可改为日

5、薄西山。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中 ,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山东半岛经济协作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C “冰心墓碑涂字案 ”开庭了。原告方说提起诉讼的初衷是 “找到对墓碑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 ”如果被告方能找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清洗,那也很好。 D不是承诺顾客就是上帝吗?只是说说而已吗?银行机构高姿态与差服务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A“生活资料 ”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B“清明上河图 ”应用书名号。 C引号里句号移到引号外面。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3年 2月,在上海召开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举办的 “先秦诸子暨子藏学术研究会 ”上,我们提出了 “全面复兴诸子学 ”的运动 。 B由于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再重复上演,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捷的同时,是否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C俄罗斯中国文化年活动在莫

7、斯科拉开帷幕,中国代表团的精彩演出赢得全场俄罗斯观众的热烈掌声,对这次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给予很高评价。 D 4月 1日, “苹果 ”中国官网发布致中国消费者的道歉信,由于这一天是愚人节,这让不少中国人感到 “苹果 ”选择这个日子进行道歉是不是别有用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 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搭配不当,可改为 “提出 的口号 ”。 “把非法行为当做首要工作 ”表意错误;B成分残缺,介词 “由于 ”“使 ”的误用导致主语缺失。 C “对这次文化交流活动给予很高评价 ”前缺少主语。所以选 D。

8、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个人生驿站, 。 , 。 , , , 。这就是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中国文人的人格特点。 两者相互补充,一退一进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对有限人生的超越 他们就会转入精神驿站,通过与自然为伍的精神张扬 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积极入世之路滞涩难通 共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格 实现与天地精神共舞的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

9、,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从内容上看, 是从目的上对首句的解释, 是对这种目的的进一步阐释; 是从影响的角度对首句的阐释;从关联词语 “如果 就 ” 的关系角度看,应为 , 是对精神驿站的进一步阐述,而从 “到达 ”“实现 ”可知, 放在句尾。所以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语 “新词 ”漫议 雷颐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 “中心 ”的权利,不同文

10、明间的交流 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 “外来语 ”。 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 “势利 ”,根本不可能完全 “平等 ”。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 “官话 ”“普通话 ”,其他方言只能蛰居 “边缘 ”,难登大雅之堂。同样, “外来语 ”更多的也是 “先进 ”向 “落后 ”的 “边缘 ”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 “普通话 ”,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 “边缘 ”进入 “中心 ”,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 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

11、,我们现在以为很 “普通 ”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 “滑头 ”“流氓 ”“盯梢 ”“出风头 ”“寻开心 ”“阴阳怪气 ”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 “粤味普通话 ”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 “买单 ”“搞定 ”“生猛 ”等,已渐渐成为 “普通话 ”。现在 “港台腔 ”颇受责难,其实 “港台腔 ”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 “方言 ”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 “港台腔 ”的“耶 ! ”“哇 ! ”代替 “哎哟 ! ”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 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 “惊叹 ”之 “正统表达 ”的

12、 “哎哟 ”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 “正统 ”,只能回到不是 “噫吁嘻 ! ”就是 “呜呼哀哉 ! ”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 “听取蛙声一片 ”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 “听取哇 声一片 ”。 此次万众瞩目的 “胡连会 ”新闻报道就说, “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是国共两党的共同 “体认 ”,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这多次出现的 “体认 ”“愿景 ”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 “普通话 ”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 词汇。其实,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 “普通话 ”尤其是 “简化字 ”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

13、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 “外来语 ”甚至有 “外 ”来居上之势,盖因 “西学 ”较 “中学 ”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 “查户口 ”“讲出身 ”,非要“正本清源 ”查 “血统 ”,非祖宗八代 “根正苗红 ”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 “殖民 ”色彩的 “外来语 ”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

14、、精确。 【小题 1】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 “普通话 ”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是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C以 “体认 ”“愿景 ”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被接纳为标准语的词汇。 D我们认为 很 “普通 ”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小题 2】与 “实际上语言也十分 势利 ,根本不可能完全 平等 ”,一句话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 “官话 ”“普通

15、话 ”,其他方言只能蛰居 “边缘 ”,难登大雅之堂。 B “外来语 ”更多也是 “先进 ”向 “落后 ”的 “边缘 ”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C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但作为 “我们统一的中国的 方言 之一 ”的 “港台腔 ”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 “外来语 ”甚至有 “外 ”来居上之势,盖因 “西学 ”较 “中学 ”发达先进也。 【小题 3】下列推论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 “功利性 ”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

16、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 “正统 ”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C作者提倡并鼓励用字、用语自由化,因此与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求相悖。 D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国际政治地位,才有可能使汉语在与外 来语的交流过程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B体现在第二段 “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 普通话 ”和 “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 普通话 ”。 A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 “普通话的定义 ”,和本文中的 “普通话 ”意思不同;

17、C普通话是语言,不是语言中的某些具体词汇; D是指已被人们所熟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可以是普通话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方言。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 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找到文章关于题干的语段,根据原文上下句, “责难 ”是某些人对 “港台腔 ”提出的批评,是人为因素;题干所说的 “势利 ”和 “不平等 ”是语言交流中的客观规律。二者意义指向不同。所以选 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辨别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作者的观点细微之处,然后做出判断,取舍。 C作者在文章中

18、没有这样的意思,本文的观点与提倡现代汉语规范化并无矛盾。所以选 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温一壶月光下酒 林清玄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 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 “即心是佛 ”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

19、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 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

20、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 ”幕士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 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 大江东去 。 ”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

21、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 。 ”我想,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真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看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作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

22、。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 “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 ”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 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是菩萨为总经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黏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 “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了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

23、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虽然讲究酒、 色、财、气四大皆空,我却觉得,喝酒到极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小题 1】 “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 ”一句中, “格调 ”与 “风趣 ”各有什么含义 (4分 ) 【小题 2】试谈谈你对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 ”一句的理解。 (4分 ) 【小题 3】作者写维摩经中 “天女散花的记载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24、分 ) 【小题 4】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 思想情怀。 (6分 ) 答案: 【小题 1】 (1)格调:即表面的排场,只注重于饮酒作乐 (1分 ),并非心灵真味的享受 (1分 )。 (2)风趣:即生活的情趣 (1分 ),性灵的境界或精神的享受 (1分 ) 【小题 2】 (1)作者将喝酒与品词相联系,表明 “诗词也可以下酒 ”的认识。 (1分 )用酒味来比况诗味。 (2)表明李清照词清淡婉约 (1分 ),柳永词香艳缠绵 (1分 ),苏轼词豪放洒脱 (1分 )的特色。 【小题 3】 (1)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分 ),使行文思路进一步深入到有关“性灵 ”的思考。 (1分 ) (2)通过菩萨与弟

25、子粘不粘花的对比 (1分 ),表明 “结习 ”尽与不尽的不同境界 (1分 ),从而进一步彰显了酒喝到极处几可达荣辱皆忘 (1分 )的 “性灵 ”之境 (1分 )。 【小题 4】 (1)生活的情趣,性灵的境界。作者借喝酒的境界来表达人生性灵的思考,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情趣的极度追求。 (3分 ) (2)中华文化的情结。作者说 “诗词也可以下酒 ”,抒发了对中国古典诗词之热爱,对古代文人洒脱、空灵性情之憧憬。幽幽月光,浓浓酒香,全文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无穷韵味。 (3分 ) (答案:如不在以上范围之列,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找到与 “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

26、调,而不解风趣 ”相关的第 12段,通过感知并理解这段的内容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即可。如“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 ”“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可概括为格调是表面的排场,只注重于饮酒作乐,并非心灵真味的享受; “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 ”概括为风趣是生活的情趣,性灵的境界或精神的享受。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品读文章第十段,这段文字是对 “诗词也可以下酒 ”的形象阐述,通过将喝酒与 品词相联系,来表明酒味与诗词可以况比,体现诗词的特色。答题时,可结合着淡酒与李清照词清淡婉约

27、,甜酒与柳永词香艳缠绵,烈酒与苏轼词豪放洒脱的联系进行组织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内容、结构、主题的角度分析 “天女散花的记载 ”在文中的作用。在内容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对有关 “性灵 ”的思考;在主题上,通过菩萨与弟子粘不粘花的对比,来突出酒 喝到极处可荣辱皆忘的 “性灵 ”之境。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相对开放性的题,可结合着作者在

28、文章中流露出的观点,通过分析具体内容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借喝酒的境界来表达人生性灵的思考,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情趣的极度追求。借 “诗词也可以下酒 ”,抒发了对中国古典诗词之热爱。可从文章中任选一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 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29、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除 臣冼马除:革除 B以刘日 薄 西山薄:迫近 C

30、则刘病日 笃 笃:病重 D 逮 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 【小题 2】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是臣尽节 于 陛下之日长 B 臣之进退,实 为 狼狈 况臣孤苦,特 为 尤甚 C 但 以 刘日薄西山 猥 以 微贱,当侍东宫 D 报养刘 之 日短也 奚以 之 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且臣少仕伪朝,历 职 郎署 虽然,犹有未 树 也 B 非臣陨首所能 上 报 雄州 雾 列,俊采星驰 C 臣具以表 闻 屈 贾谊于长沙 D 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 宾主尽东南之 美 【小题 4】下列对这段文字

31、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 “愿乞终养 ”的要求。 B “逮奉圣朝 实为狼狈 ”一段分别以 “逮 ”“寻 ”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 “辞不赴命 ”,一次 “辞不就职 ”,原因都是祖母 “供养无主 ”,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 “察臣 ”“举臣 ”“拜臣 ”“除臣 ”到 “责臣 ”“催臣 ”,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 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

32、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小题 5】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分) (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分) (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D 【小题 5】( 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分) 2)我很 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

33、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3分 ( 3)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A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下句内容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大意可知,除:授予官职。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项, 介词,比; 介词,对、向; B项, 都为动词,是; C项, 连词,因为;

34、介词,凭 的身份; D 结构助词,的; 动词,去、往、到。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情况,要结合着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A项, 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 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C项, 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D项,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 “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表述不正确,由原文内容

35、可知,属于无中生有。所以选 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亲、僮、茕茕 孑立,形影相吊、奔驰、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小题 1】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 5分) 【小题 2】从此诗

36、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分) 答案: 【小题 1】写风的活动,是抓住 “驱烟 ”、 “卷雾 ”、 “起松声 ”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 (5份 ) 【小题 2】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风咏怀,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反复品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能表现风活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作答。如 “驱烟 ”、 “卷雾 ”、 “起松声 ”等动态景象人格化,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风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答题时,要点出

37、 “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 景象 ”,点出 “拟人化的描写 ”,分析运用拟人的手法所表达的效果。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角度分析作答。写风赞美风的精神,是为了抒写诗人像风一样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答题时,要先点出“托物言志 ”的表现手法,然后再分析诗人 “普济天下苍生 ”的形象特征。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 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

38、表达 根据下面示例,从所提供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各写一句话,要求句子格式及表意逻辑要同例句相同。 (4分 ) 例句: 啄木鸟:虽然也凭一张嘴吃饭,但是从来不说空话。 提供词语:蜘蛛、蜜蜂、蝴蝶、猫头鹰、乌鸦。 答案:蜘蛛:虽然天天在织网,可从不搞裙带关系。蜜蜂:虽然有刺,却从不滥用。猫头鹰:虽是昼伏夜出,但绝不干见不得光的事。乌鸦:虽是全身乌黑,却有一颗求真的红心。(主观题,不设统一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 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要

39、理解啄木鸟最大的特点就是嘴硬,啄树虫。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蜘蛛最大的特点就是织网,网丝并没有粘连在一起;以此类推即可。可采用 “虽然 ,从不 ” 的句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实当下,人们都在追问幸福是生么?有人认为:幸福是悠悠然委身于江南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 “水村山郭酒旗风 ”的那份闲情;有人认为:幸福是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身旁陌生人一句亲切的问候。那你的 认为呢?请根据上述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例句大致相似(字数不必相同)。( 5分) 幸福是 幸福是 答案:幸福是有心情徘徊于秀丽南山,在霭霭的薄雾中,体悟 “采菊东篱 ”的那份闲适。

40、 幸福是满脸风尘地从异地回到家,享受慈爱母亲温暖的唠叨和她那喷香的饭菜。 幸福是有兴趣徜徉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玩味 “明月松间照 ”的那份惬意。 幸福是自己孤独于城市喧嚣中,听到友人为自己点播了一曲最爱听的歌曲。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 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采用 “幸福是 地点位置,体味 的那份 ” 的句式。地点若选择山,可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 “采菊东篱 ”的闲适;若选择松林,可联想到 “明月松间照 ”的惬意。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

41、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 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小题 1】 ,风飘飘而吹衣 ,乐天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小题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小题 4】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小题 5】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 答案: 【小题 1】舟遥遥以轻 聊乘化以归尽 【小题 2】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 3】欲苟顺私情 【小题 4】而御六气之辩 【小题 5】乐以忘忧

42、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 、浦、御、辩。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 ,是心灵的相互感应。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把身心寄于大自然中 ,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找到了恬静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鲁迅在与“野草 ”的交流中找到了坚定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在与洞庭湖的交流中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明月松间照 ,清泉

43、石上流 ”的王维在与山水的交流中体味了另一番人生境界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王勃在与滕王阁的交流中领略了 一种超脱自然的感叹 ;“忽闻岸上踏歌声 ” 的李白在与汪伦的交流中获得了真正的友谊 看了以上材料后 ,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 ,自定主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答案: 与书交流 梁智恩 飞散的书页 ,冒着热气的清茶 ,不经意间营造出淡淡的书香味。沉醉其中 ,你会发现 ,原来与书交流 ,乐趣妙不可言。 从我上学到现在 ,她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她教我识字 ,教我成功 ,教我如何面对失败 ,教我人生 ,教我面对困难与挫折 她是一位不吭声的老师 ,她总是默默

44、无闻 ,默默贡献 ,她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 “书 ”。 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你也许渴望有一份宁静的交流 ,那你为何不尝试与书交流呢 也许它会让你的人生有更大的收获。 我爱书 ,平常也十分喜欢与书交流 ,因为我知道在书中可以让我明白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学习方法 ;让我欣赏到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的人间绝唱 ;让我品味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读书之乐。 以书为友 ,与书交流 ,让我受益匪浅 ,我从中体会到墨客寄情于诗书之中 ,如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的气壮山河 ;感受一代君主 “星汉灿烂 ,若出其中 ”的胸襟抱负。在坎坷之际 ,

45、会想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书 ,给予我们的 ,不单单是体会 ,更多的是人生的启示。 当你失败时 ,书会教你勇敢面对 ,勇往直前 ,把失败看作成功的起点 ;当你彷徨时 ,书会给你指出努力的方向 ,带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当你成功时 ,它会告诉你不要骄傲 ,要再接再厉。与书交流 ,你的人生会更精彩。书中 ,如同一个无声的社会 ,能令你分辨真善美 ,假丑恶。只要你打开心 ;只要你打开心灵之窗融入其中 ,细细品味 ,你同样可以在无声中得到启迪和经验。 与书交流 ,如同跟一个挚友无声交流。在你迷茫时 ,它会为你指引光明大道。在你无助时 ,它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它是 “落红不

46、是 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私奉献的导师 ,教你处世的道理 ,传授你无限的知识 ,能使你纵观历史 ,横看世界 ,从古至今 ,一览无遗。一切都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你。 与书架起沟通的桥梁 ,会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题 , “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 ,是心灵的相互感应 ”,这是诠释交流的内涵 ;陶渊明与大自然交流、鲁迅与野草交流、范仲淹与洞庭湖交流、王维与山水交流、王勃与滕王阁交流、李白与汪伦交流等体现了用心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一是从交流的对象上看 ,可以写亲人、朋友或师生的交流 ,也可以写自己与书 本的交流、与自然的对话、与动物的沟通。 二是从交流的方式上看 ,我们要找到一个适宜展开情节、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用一串伤心的泪水 ,来引出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 ;用一声轻轻的问候 ,来叙说解除师生误会的过程 ;用一张小小的卡片 ,来拾起同学久逝的情谊等。 三是从交流的过程看 ,要在情节上 多下功夫 ,生活中正因为有隔膜、有矛盾、有误会 ,才需要沟通 ,我们应该把那些或离奇伤感 ,或波澜曲折的故事真实地再现出来。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