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1754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 届河北武安市二中高三 8月份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A进入雷公山,古木参天,雨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 歧路亡羊 的感觉。 B “全能神 ”邪教组织提出的世界末日是 甚嚣尘上 的阴谋论,他们企图以此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群众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C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 耳提面命 式的教学方法。 D漫步镇远青龙洞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大自然独特的魅力,浓郁纯朴的苗家风情及 风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增添了

2、人文情趣。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歧路亡羊 ”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此处不合语境。 B“甚嚣尘上 ”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在此处合符语境。 C“耳提面命 ”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后来用 “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此处属望文生义。 D“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此处属使用对象不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将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自己所珍爱的

3、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 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而无力 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 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总说, 是承接 的转折; 领起下文, 是对前面 所说现象的比喻; 总结, 属深层议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4、) A新规定对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 B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 “科学家 ”大本营,科研院所的兴盛,与年轻人能否安心坐冷板凳仍有必然关系。 C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声讨。 D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答案: A 试题分析:病句题要熟悉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同时做题时不能吹毛求疵,好像不找出问题誓不罢休,那就危险了。本题中 B项两

5、面对一面,可将 “兴盛 ”改为 “兴衰 ”。 C项语序 不当,将 “日本政府 ”放在 “自从 ”后面。 D项杂糅,可去掉“才是最佳途径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

6、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 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

7、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 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 “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

8、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 “空山无人,水 流花开 ”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 “自然的纯粹性 ”,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 “静寒境界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

9、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 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小题 2】关于中国画对 “静寒之境 ”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0、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 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 “自然的纯粹性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静寒境界可以在龌龊的世界里为人们提供绝对宁静的精神世界,但是无法化解 “龌龊与清洁的冲突 ”,而 “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仅是一种社会理想; B.“全部内容 ”说法过于绝对,艺术追求的内容很多,非此一

11、种; 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 ”错误,原文有 “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 ”, “本 ”是指根本,而非本来面目,也不能还原,只能展示宇宙之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中原句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而 D项直接肯定了中国画追求 空虚和死寂;文中原句 “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就更加明确了这一句完全是误解。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并不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12、而是论证第 段的中心句,即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 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C.“中国画 ”只能是视觉艺术; D.说法太绝对,原文中说 “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另外中国艺术保持 “自然的纯粹性 ”与 “静之寒 ”“空 之寒 ”没有关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 杰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

13、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 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 “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 我的 手都冻僵了。 ” 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

14、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真正的伟大却 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 “托尔斯泰 ”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

15、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 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 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 “我真高兴,非常高兴, ”他说, “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 ” 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 “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 ”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 “那你就躺着吧, ”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 “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

16、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看看真正的大山吧 这位代表着一个 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 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选自余杰托尔斯泰的眼泪,有删节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生活中的托

17、尔斯泰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B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留下了眼泪。 C选文引述了费 布尔加科夫列夫 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 “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D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 布尔加科夫来衬托对比托尔斯泰的 “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 ”的特点。 E. “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这 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

18、候。 【小题 2】文章第 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文中第 段中说 “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 ”,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 【小题 1】 试题分析:做这个题需要深入文章深处。 B中 “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 ”错,留下了眼泪是因为人物的命运,表演的结局。 C中 “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错, 应该是细节体现的托翁的人格魅力,而非细节写的怎样。 D中衬托对比一词不对,而是通过他们的眼睛与回忆来写托翁的伟大与平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19、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我们作答时必须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做点,首先归纳简要写出是什么内容,接着写出内容的深意和用意。本题答案:分点可见,清清楚楚的从内容表面、深层、作用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做本题特别注 意提到的句子中的 “伟大 ”“平凡 ”两个词,写清楚它们各自的表现内容,从文中可清楚找出,注意不要写漏掉,本题丢分是可惜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对人物的总体

20、评价,理解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说明回答的中心在平凡上,在小事上,从本真、从真诚上作答,注意分点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白老人 于德北 按算双白老人已经 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他看我祖父的病气太重,就开了一大盆的药给我祖父吃。祖父吃了他的药,气色红润,也不那么剧烈地咳了,减少了许多痛苦。 双白老人是个中医。他的老家在德惠,却常住在云南的一个小寨子里。说常住,其实也不过是定居地,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

21、过的。 他从云南往东北走,三年左右走个来回。从云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云南,往来行医,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偶尔在病人家一住半年的时候也有,却保着人家的性命,救着人家的病痛。 双白老人吃素, 饮食十分清淡。他每日离不开酒,却注意节制,每晚三盅,不多喝,也不少喝,喝时不用劝,不喝了谁劝也没有用。 他一辈子没结过婚,因而没有儿女。他曾对我的祖父说,他想收一个徒弟,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教给他。但这个徒弟收得十分考究,十分挑剔,十分严格。由于他的一生云游行医,并没有多少时间认真地坐下来考察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接受的姑娘或小伙子。他曾对我的祖父说: “若能从亲戚中选一个聪慧、好学、本分的孩子也未尝不

22、可。 ”祖父就向他推荐了我。我那时八九岁的年纪,淘气淘得不得了。双白老人把我叫到祖父床前时,我的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 最后工艺制作中。所以,当他问我喜不喜欢像他一样当一个中医时,我脱口而出:“不喜欢。 ”我不知道双白老人为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祖父的病,已有三年之久,他得的是肺癌,这与他早年拼命赌博过于劳累有关。祖父初病的时候还恐于死亡,主动调理自己。可当他觉得生命无望的时候,曾固执地回老家独居了一段日子。后来听乡下的堂叔、表哥们说,那是昏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祖父每天沉浸在牌局上,胜多败少,直至累吐了血。双白老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的。他脸色红润,双目炯然,一把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圆口

23、布鞋,一袭灰色的褂子。他的牙齿 ,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他和我的祖父同吃同住,并用大盘给祖父配了色彩驳杂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双白老人想尽各种方法让我的祖父服药,每日陪他下棋,散步。双白老人比我家祖父大十余岁,是我祖父的堂叔,但在我看来,祖父要比双白老人苍老很多。双白老人和他在一起,倒像一个晚辈在服侍长辈。 我记得祖父每次服药之后都剧痛难忍,双白老人说那是药毒和病毒厮杀的结果,如果疼痛日减一日,就是说药毒战胜了病毒,祖父的病也会渐渐好起来。 双白老人为我祖父医病,是我亲眼所见癌症可治的病例 。看着祖父一天一天爽朗起来的面容,全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24、 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双白老人接到一封信。他读信时,面色惨白,额头鬓角尽是虚汗。读罢信,他匆匆地整理行囊,对我祖父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就消失在茫茫的雨夜深处。 如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如此突然。如果说双白老人不来到我家,如果说他不给我祖父的病带来希望,那么一切都将十分平常而平淡。但他传奇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体会的痛苦。我们眼看着祖父日益枯萎下去,而我们却束手无策。这是怎样的煎熬很难为外人所知,难以言达。看着祖父瘦小的身躯平躺在棺材里,这形象是我 少年时期不能忘怀的忧伤。 我很想念双白老人。真的。现在我长大了,我很想对他说: “我想学习中医!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5、, 最恰当 的两项是( 5分) ( )( ) A当双白老人听到 “我 ”不喜欢学中医时,他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表现的是他对自己医术后继无人的一种忧虑。 B作者通过对双白老人的外貌描写,刻画出一位健康俊朗的老中医的形象。 C双白老人开的都是些很普通的药,却治好祖父的肺癌,既表现他的医术高明,在结构上也使小说达到高潮。 D “祖父 ”的病情这条线索把 “我 ”和双白老人这两个人物联系起来,并使 “我 ”最终对中医有切实的认识。 E小说以 “我 ”对双白老人的思念和想学中医的表达作结,表现 “我 ”对中医受冷落的反思,倡导读者热爱中医。 【小题 2】第二、三段中,作者写双白老人 “大半生是在行

26、走中度过的 ”,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找出小说结构上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6分) 【小题 4】 段说 “我 ”不喜欢当中医, 段又说 “我想学中医 ”,前后矛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D给 3分, A给 2分 , B给 1分;答 C、 E不给分。 【小题 2】( 1)突出他云游行医行踪漂泊不定的职业特点。他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确定自己的住行,既表现他以病人为重的医德,也突出了他从事中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具有神秘感的 “老神仙 ”形象特征。( 2)此句子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小题 3】小说有

27、三条线索。第一条以双白老人为线索。他是一位普通的中医 是一位有个性的中医 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 3分) 第二条线索是以 “我 ”的心理发展为线索的。 “我 ”不喜欢中医,但 “我 ”希望双白老人治好祖父的病 “ 我 ”亲眼看见双 白老人为祖父医治癌症有效果,因此 “我 ”对双白老人寄予很大的期望 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活不过来,造成 “我 ”的失望,长大后的 “我 ”很想学习中医。( 3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一条 3分) 第三条线索是以祖父为线索。祖父的病重 双白老人为祖父治癌症,祖父一天一天好起来 双白老人因事离开,祖父不能救。( 3分) 【小题 4】不同意。文章 段写的是 “我 ”八九

28、岁时的事情,当时 “我 ”年幼无知,整个身心都在航模工艺制作中。当双白老人问 “我 ”喜不喜欢当中医时, “我 ”根本没考虑,脱口而出: “不喜欢 ”。而文章结尾写的是 “我 ”长大后 的事情, “我 ”经历了亲眼看见祖父的病在双白老人医治下好转、双白老人的离去使祖父离开人世的过程。所以长大后的 “我 ”想学习中医,用高明的医术,为人治病。 【小题 1】 试题分析: C原文中说双白老人给祖父配的中药, “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 ”,并非 “很普通的药 ”;中药只是使祖父的病情有所好转,并没有治好祖父的肺癌;在结构上只是为后文写 “我 ”长大后想学习中医作了铺垫,

29、并未使小说达到高潮。 E小说的结尾只是表达了 “我 ”的感情倾向,并没有 “反思 ”和 “倡导读者热爱中医 ”的内容。 B,双白老人的 外貌 “脸色红润,双目炯然 ”“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 ”“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像个老神仙,有点神秘感; “圆口布鞋 ”“灰色的褂子 ”,普通平常,显得亲切。应该是 “刻画出一位有点神秘又显得亲切的老中医形象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 “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的作用,我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作答时注意分点作答,这样答案:才有层次感。内容

30、围绕职业特点作答,形式从铺垫上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构上我们最熟悉的线索,要我们准确作答,一般我们理解全文后,从对象入手,关注对象的行为、心理,仔细考虑后动笔。本文三个对象双白老人、 “我 ”、 祖父,我们也明显看出,从三个人出发,我们可以准确写出文章线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能忽略。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看似开放题,但作答一定要注意准确理解文章内容,题目要求作答的只能是否定,此类题我们一般要尊重、顺从作者意图,不要做一些冒险的

31、 发挥。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绝对不含糊,其次说理由,分点作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 “师中所言,父事也。 ”由是知名。 举进士, 延庞籍辟知洛川县。民有罪,妨其农时者必遣归,令农 隙 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民,或召父老谕之。租税皆先期而集。民负官茶直十万缗,追系甚众,师

32、中为脱桎梏,语之曰: “公钱无不偿之理,宽与汝期,可乎? ”皆感泣听命。乃令乡置一匮, 籍 其名,许日输所负,一钱以上辄投之。书簿而去。比终岁,逋者尽足。 庞籍为枢密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主管经略司文字。夏人以岁赐缓,移书边曰: “愿勿逾岁暮。 ”诏吏报许,师中更牒曰: “如故事。 ”枢密院劾为擅改制书, 师中曰: “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 ”朝廷是之,薄其过。 熙宁初,拜天章阁待制。西夏人入寇,以师中知秦州。诏赐以班超传,师中 亦以持重总大体自处。 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 师中 简 善守者列塞上,而使善战者中居,令诸城曰: “即寇至,坚壁

33、固守;须其去,出战士尾袭之。 ”约束既熟,常以取胜。 师中志尚甚高,每进见,多陈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请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课 法。在官不贵威罚,务以信服人,至明而恕。去之日,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荐其有王佐才。然好为大言,以故不容于时而屡黜,气未尝少衰。 (节选自宋史 李师中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令农 隙 自诣吏隙:空闲。 B乃令乡置一匮, 籍 其名籍:户籍。 C师中 简 善守者列塞上简:选择、选拔。 D以进贤退不肖为宰相考 课 法课:考核。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 直接表明 李师中对百姓 “不贵威罚

34、”的一组是( )( 3分) 妨其农时者必遣归 租税皆先期而集 师中为脱桎梏 许日输所负 比终岁,逋者尽足 民拥道遮泣,马不得行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李师中有胆识。 15岁时,就敢于上密封奏书论说当时政事,在他父亲李纬因将领畏敌不前而被贬官一事上,他也敢于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 B李师中敢于坚持己见。夏国上奏想延缓对朝廷的进奉日期,便移文到边界上提出要求,皇上下诏给官吏说可以,李师中却主张按照旧例执行。 C李师中很有战略眼光。针对西夏的进犯,李师中选择把善于守御的人布置在边塞上,而让善于作战的人处于中间地带,他的抗敌

35、策略实行后,常常获胜。 D李师中志向高远,但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原因是他喜欢说有关大事的言论。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10分) ( 1)师中曰: “所改者郡牒耳,非诏也。 ”朝廷是之,薄其过。( 5分) ( 2)前此多屯重兵于境,寇至则战,婴其锐锋,而内无以遏其入。(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1)李师中说: “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 ”朝廷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减轻他的罪过。 ( 2)此前常让重兵驻扎在边境上,敌人来了就作战,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后方没有力量遏止敌人侵入。 【小题 1】 试题

36、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从语意看明显为动词, B项,可根据语法知识排除, “籍其名 ”是动宾结构,故 “籍 ”应译为动词,理解为“登记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是百姓的行为; 是李师中的军事部署。这三句都不能 “直接表明李师中对百姓 不贵威罚 ”。 排除法是做这种题的最好选择。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D项,根据最后一段可知,李师中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的原因是 “好为大言 ”, 他喜欢说慷慨激昂的话。 这道题一般来说是难点,核心是关于文段的整体和细节理解整合,

37、要小心。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句子要翻译判断句特点出来,关键字: 牒,公文;是,认为 对正确;薄,减轻;过,过错,罪过,并且将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2) 屯,使让 驻扎;婴,包围(抵抗);内,内部(后方)。固定结构,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考点:理 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 15岁时,曾上密封奏说当时政事。他父亲李纬任泾原都监,夏国以十

38、几万兵力进犯镇戎里,李纬率兵出击,帅府所派遣的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各将领认为兵力多少与敌军不相当,不敢再出战,李纬因此被责罚贬官。李师中到宰相那里辩白父亲无罪,当时吕夷简任宰相,诘问李师中而师中并不屈服,吕夷简发怒,认为这不是一个没有官职的人应当说的话。李师中回答说: “我李师中讲的,是父亲的事。 ”因此而知名于时。 李师中 考中进士, 延路经略安抚使庞籍征召他为洛川县知县。百 姓中有犯罪被关押 的,如果妨碍他们农忙生产就一定放他们回去,叫他们到农闲时再自己投案。法令有需要下达的就出榜告知百姓,或者把父老们召集来告诉他们。租税没有到期限就都已收齐。百姓欠了官府茶款十万缗,追收时关押了很多人,李

39、师中给他们解脱镣铐,对他们说: “公家的钱没有不偿还的道理。放宽你们的期限,可以吗? ”百姓都感动得哭了,表示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叫各乡都设一个柜,登记欠钱人的名字,答应每天都可去交纳欠的钱,够一钱以上就投在柜子中。在簿籍上登记后离开,到年底,欠的钱都已交齐。 庞籍任枢密副使,在皇上面前称赞李师中的 才能。皇帝把他召来对答,转任太子中允、 敷政县知县,并暂时主管经略司文字。夏国因为宋朝每年按例赐予的财物送得晚了,便移文到边界上说: “请不要超过年底。 ”皇帝下诏让官吏回答说可以,李师中更改文书说: “照旧例执行。 ”枢密院劾奏税他擅自更改诏书,李师中说: “更改的是郡的公文。不是诏书。 ”朝廷认

40、为他的话有道理,减轻他的罪过。 熙宁初年,李师中任天章台待制。西夏进犯,朝廷让李师中任泰州知州。皇帝下诏赐他班超传,李师中也以办事慎重掌握大局要求自己。此前常把重兵驻扎在边境上,敌人来了就作战,抵抗敌人的精兵,而后方没有 力量遏止敌人侵入。李师中选择善于守御的部队布置在边塞上,叫善于作战部队处于中间地带,下令给各城堡说: “如果敌人来了,就坚壁固守;等他们撤退时,派兵尾随追击他们。 ”规约熟练之后,常常取胜。 李师中的志向很高,每次进见皇帝,大多陈奏天人之际、君臣大节,要求以进贤人斥退不良之徒作为宰相考查政绩的依据。当官不重威严刑罚,专靠信义服人,明察而宽恕。离任的时候,百姓聚集在路上拦路哭泣

41、,马不能行走。杜衍、范仲淹、富弼都举荐他有辅佐帝王之才。但他喜欢说慷慨激昂的话,因此不被当权的人接纳以致多次遭贬斥,但他志气未曾稍微减退。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题 1】 “夹岸桃花蘸水开 ”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5分 ) 【小题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中蕴含的理趣。 (6分 ) 答案: 【小题 1】 “蘸 ”,指桃花浸入水中又弹出的状态。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

42、面的时沾时离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 “桃花带 雨 ”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小题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并让人联想揣测柳阴后还有什么景象,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像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一样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产生了类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理趣。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对具体诗句的炼字问题,一般来说,动词是第一考查考虑对象。在回答时,关注修辞手法,有一定要写出来,注意

43、还原到 诗中写出描摹的景象并且注意诗歌的意境和主旨。据此,我们可找出 “蘸 ”,指桃花浸入水中又弹出的状态。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时沾时离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 “桃花带雨 ”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鉴赏层次高的题。作答时要重心落在 “理趣 ”上,并且注意题目指定了具体的,不能脱离内容。回答时,我们先将诗句反映的画面写出来,也就是翻译加扩 写吧;其次写出意境,从形式方面作答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

44、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字。( 5分)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自 8月 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 390元和 370元,折算到 90号汽油和 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 0 29元和 0 32元。 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按照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的。 7月 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市场油价震荡攀升, 7月下旬 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回升至每桶 90美元和 105美元以上,截止 8月 8日,国

45、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 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 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 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持合理库存,加强综合协调和应急调度,保障成品油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以及囤积居奇、造谣惑众,合谋涨价、搭车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答案:发改委通知 8月 10日提高成品油价格 ( “发改委 ”“8 月 10日 ”“提高 ”“成品油价格 ”每少一处扣一分) 试题分析:拟写新闻标题,一般都是从新闻的导语中筛选信息。根据导语内容进行合并整合信息, “国家发展和

46、改革委员会 ”可简称为 “发改委 ”,汽油和柴油价格的变化,可看出是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与之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 6分) 示例: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答案:示例:( 1)把厚书读薄的人是智慧的,他找到了方法;把薄书读厚的人是明达的,他多出了几分创建。( 2)把高山当成平地的人是勇毅的,他提升了境界;把平地当成高山的人是睿智的,他多拥了几分练达。 试题分析:把握句式特点 “把 ,他找到了 ;把 ,他多 ” ,然后注意分号前后的

47、内容是相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小题 1】千呼万唤始出来, _。转轴拨弦三两声, _。(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 2】 _,不以己悲; 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 3】转朱阁, _,照无眠。不应有恨, _? (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 【小题 1】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题 2】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小题 3】低绮户 何事长向别时圆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琵琶 ”、 “ 低绮户 ”等。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 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 “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一个说: “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一个说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