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1917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恰当 的一句是( ) A这些 “环保老人 ”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 信手拈来 ,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西厢记写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 乌鸟私情 ,私下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 C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在两人的灵柩前, 不共戴天 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 危言危行 ,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 A 项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随手

2、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 ,不费思索 ,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 “信手拈来 ”。 B选项“乌鸟私情 ”指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子的孝思。这里不合语境。 D 项 “危言危行 ”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所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3分) A绣闼拮据汗涔涔碎琼乱玉 B捧袂莽沧坳堂涸辙之鲋 C酒撰 晦朔蓬蒿逸兴遄飞 D壶觞干燥缆绳叨陪里对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 项,莽沧 -莽苍; C 项,酒撰 -酒

3、馔; D 项,叨陪里对 -叨陪鲤对。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 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潦 水( lo ) 噩 梦( )白云出 岫 ( yu)战战 兢 兢( jng) B 迤逦 ( y l) 泅 水( qi)日 薄 西山( b) 涸 辙之鲋( g) C 悖 论( bi)台 隍 ( hung) 强 近之亲( qing) 锱 铢必较( z) D 岑 寂( cn)休 憩 ( x)矫首 遐 观( xi)得鱼忘 筌( qun)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4、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白云出岫 “xi”; B 、日涸辙之鲋 h; D、休憩 “q”。所以选 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正月初八晚上,高家年轻一代在移动的船上放烟火。他们邀请了包括高老太爷在内的所有长辈参加,觉新吹笛子,淑英拉胡琴,觉民唱歌,大家和着唱,静静的湖面歌声荡漾,别具情味。 B孔教会的头面人物冯乐山看高家的丫头长的漂亮,就向高老太爷要求讨一个去做姨太太。高老太爷决定把鸣凤送给他。鸣凤投水自杀后,狠心的高

5、老太爷又强迫婉儿来代替鸣凤嫁入冯家。 C琴的母亲没有立即答应让琴入男学堂,琴很失望,并由此抱怨母亲不理解她的心情,不顾她的前程,将来会造出另一个梅表姐。 D “五四运动 ”爆发后,觉新被报纸上如火如荼的消息唤醒了被忘却的青春。他和两个弟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的消息,以及后来上海、南京两地六月初六大罢市的新闻。 E觉民和觉慧在除夕晚上到姑妈家辞岁出来,在路上遇到了剑云,便邀请他一起回家。不想剑云却被克定邀去赌钱,这让觉慧很气愤。觉慧一个人觉得无趣便信步在过道上走着,无意听见鸣凤和婉儿谈论冯老太爷要在她们中挑一个姨太太的事。 答案: AC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

6、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A项,叙述不正确,应 该是除了祖父受不得夜间的寒气不肯来,其他的长辈都来了,在这过程中应该是淑英吹笛子,觉新拉胡琴。C项,叙述不正确,应该是琴虽然很失望,但并没有抱怨母亲,她反而感激母亲曾经十分体贴她。所以选 AC。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13分) 青花瓷瓶 史雁飞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蒂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 客来当东西,

7、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叉低下头继续翻着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 ”他问。 “我我 ” 小男孩支支 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哦,孩子,进店说吧。

8、”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 “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 我妈病了。 ”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根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 “你是来跟我借钱 ” “哦,不,不,我不是。 ”男孩显得局促不安, “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癌家里没钱,我想 我想把这个 当给你们。 ”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 “啊 !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弄

9、来的 ”老板眼睛盯着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 “在哪呢 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 ”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 “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 “你爸爸 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 ”老板问男孩目光黯淡,说, “我爸 老早就去世了。 ” “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 ”老板娘一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 “不,不是,我妈不知道。 ”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 “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瓷瓶的 ” 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

10、眉头,赶紧把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儿,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 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 “你要做什么 你看仔细了,那瓷瓶 ” 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 “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 “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 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 “哦,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 ”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11、。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男孩再也没来。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 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12年第 l2 期,有改动 ) 【小题 1】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2】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你对文中画线处的细节作具体的赏析。 (4分 ) 【小题 3】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

12、象当铺老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分 ) 答案:【小 题 1】开头的雪景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小题 2】形象地写出了老板娘的担忧和焦急,从侧面表明青花瓷瓶有可能是赝品 (或仿品、 “假的 ”),也反衬出老板故作糊涂的善良。 【小题 3】有同情心,扶危济困,他留下男珐的青花瓷瓶,给男珐救命钱,并告诉男弦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性情温和,对男孩和自己的妻子,耐心而沉着。机敏,善于经营,当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自然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角度分析。 交代时令、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 发

13、展 答题要点:根据文意,找准环境作用。 答题思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 /地点;渲染了 的氛围;烘托了人物 物( )的命运:表现了人物的 (形象) ;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本题是考查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故可根据环境描写营造的氛围特点,从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小说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题,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一般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答 题时,可从这两个角度考虑,画线语句中的 “急 ”“挡 ”“护 ”“嚷 ”等细节均

14、塑造出了老板娘的担忧和焦急,从而将老板娘的人物形象及情感表现出来。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 “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 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就表现出了当铺老板有同情心,扶危济困的性格特点。以此类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15、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国学的焦灼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 “民族复兴 ”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 1840年至今 ,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 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

16、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 “国学 ”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 “国学热 ”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 “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 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 整个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 “从西方传入 ”当成了本质上的 “西方 ”,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 “西方 ”,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

17、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 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 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 “纯粹 ”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18、。很多 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 “西方观念 ”的代表,也是 “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的知识分子。但是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 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 “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 ”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 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

19、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 “消亡 ”,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 “国学家 ”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小题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 A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国人都怀有 一种对民族复兴的强

20、烈期盼,但是在对 “民族复兴 ”的理解上却存在偏差。 B在当下的 “国学热 ”中,一些学者错误地把 “从西方传入 ”误解为 “全盘西化 ”,因而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 C一种有活力、能不断发展的文明,必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那些排斥外来文化的文明,则必定是虚弱的文明。 D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独立的、自然演进的文化,但却在文学、思想成就上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小题 2】作者认为,当下的 “国学热 ”折射了一种 “焦灼 ”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 ”心态具体指什么?( 4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

21、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分。 “西方文化的影响 ”分, “民族文化失去自身特色 ”分, “沦为精神殖民地 ”分, “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取舍, D原文的表述是 “1840年以来 ”,而非 “在中国历史上 ”。 A见原文第一段前半段。 B见原文第二、三段。 C见原文第三段。 F见原文倒数第二段。所以选 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焦灼 ”心态所在的语段,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并根

22、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组织答案:。可结合第一段 “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 ”提炼性的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文木先生传 清 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 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 。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 治 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

23、 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 堵 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 夙 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 延 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 士如仇,其尤 工者,则尤嫉之。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 “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 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 ”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

24、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 “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 ”敏轩笑曰: “吾胸中自有笔墨 ,不烦是也。 ”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 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 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 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 ( ling):悲伤。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素不习 治 生治:经营 B环 堵 萧然堵:墙壁 C 夙 构者莫之为胜夙:素常 D 延 至余家延:延迟 【小题

25、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 “流风余韵 ”的一组是( )( 3分) 饮酒歌呼穷日夜 窘极,则以书易米 夙构者莫之为胜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

26、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小题 4】断句和翻译。( 6分) ( 1)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 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2分) 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2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与子别 /后会不可期 /即景 /欲构句相赠 /而涩于思 /当俟异日耳(断对三处得 1分,五处得 2分) ( 2) 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

27、?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D应为 “延请、邀请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 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 不是直接表现; 不能表现吴敬梓 “流风余韵 ”。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

28、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C项。表述不正确,应为 “吴敬梓特别痛恨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 ”。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1)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注意常用于句首的 “即 ”“当 ”“欲 ”等。( 2)此题要在准

29、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恒、倒装句(然莫之能禁)、倚、判断句(此吾辈所倚 以生)。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

30、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 家境也就越发贫困。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

31、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 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 “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 ”我返回淮地,将要解开缆绳,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别,指着初升的月亮对我说: “跟你一别,日后见面不可约定。面对这样悲伤的情景,想要写几句话送给你,可是文思阻涩,还是等待他日吧。 ”当时是十月七日,又过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所写的书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模仿唐人小说写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穷尽读书人的情态,人们争着传抄。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 ,没有比敏轩贫困

32、的。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我说: “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 ”敏轩笑着说: “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 ”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 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答案:【小题 1】本诗前两句诗人借用 “黄鸟稀 ”“辛夷花尽 ”和 “杏花飞 ”来描绘出鸟稀花落

33、、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暮春之景 【小题 2】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用鸟稀花残来突出幽竹的“不改清阴 ”之情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 “幽竹 ”不畏春残、不为俗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主要景物例如,黄鸟、杏花、辛夷花等,“残 ”“稀 ”“尽 ”等词语渲染出了凋零、凄凉、空寂的氛围,由此可得出暮春的景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结合着具体诗句答出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再根据表现手

34、法的表达作用来分析表达的作者情感。前两句描绘出一番暮春凋零空间的景象,而后两句中 “幽竹 ”“不改清阴 ”却是另一番景象,故运用了对比或衬托的手法。从诗人的写作意图角度看, “幽竹 ”的不改清阴,自然是表现了它的不畏春残、不为俗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而从人物属性的角度分析,诗人除了赞美幽竹外,自然表现了自己像幽竹一样的品性与志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教育部 2013年 2月 27日发布的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 从

35、2007年到 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5年超过 95%以上 。 ,与持续走高的就业率相反,中职教育在社会上并不受 “待见 ”。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 ( z i)着中职教育的发展。 【小题 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2分) 【小题 2】请在文中第 处补出恰 当的关联词语。( 1分) 【小题 3】请在文中第 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 1分) 答案:【小题 1】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5年超过 95%(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5年 95%以上。)( 2分) 【小题 2】然而(或:其它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2分) 【小题 3】阻碍( 1分)

36、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95%”和 “以上 ”,要删去一个。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从下文 “相反 ”可知,此处内容上具有转折关系,故此处应为 “然而 ”或其它表转折的词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3】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

37、语搭配是否正确。结合着具体的语境 “中职教育的发展 ”,阻碍:阻力 ,障碍。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著导读 简述题( 5分) 这时,只见他那只干 涸。焦灼的眼睛里,滚动着大滴泪珠,然后沿着那张因失望而长时间皱成一团的丑脸,缓缓地流下来。这不幸的人掉眼泪,也许还是他平生第一遭吧。加西莫多为什么会留下平生的第一滴泪?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案:愚人节那天晚上, (1分 )伽西莫多受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被弓箭手队长弗比斯擒获。 (1 分 )第二天,伽西莫多被绑在绞台的轮盘上遭受鞭打。(1分 )他口渴难耐,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讥笑和凌辱他。 (1分 )爱斯梅拉

38、达不计前仇,给受刑的伽西莫多送水喝。伽西莫多的眼里第一次流山了感激的泪水。 (1分 )。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 ,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材料节选来自于外国名著巴黎圣母院,叙述时,可结合着伽西莫多被绑受鞭打的故事情节概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39、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 (选自论语 颜渊) 【注】 偃:仆倒,倒下。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用 “正 ”字铨释 “政 ”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 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 “杀无道 ”以 “就有道 ”,必将导致 “民免而无耻 ”。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 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 “风 ”

40、“草 ”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 【小题 2】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 3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强调为政必先正己,以身作则;为政以德,切不可依恃刑杀。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将选项代人文段,仔细辨识与文段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孔子反对 “杀无道 ”以 “就有道 ”,而没有谴责季康子之意。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内容筛选概括即可,读后

41、可发现,孔子回答季康子为政,强调的内容即体现了孔子的为政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句 1分,共 10分) 1、 ,桃李罗堂前。 2、 ,知来者之可追。 3、木欣欣以向荣, 。 4、潦水尽而寒潭清, 。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7、臣以险衅, 。 8、凡在故老, 。 9、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答案: 榆柳荫后檐 2 悟已往之不谏 3 泉涓涓而始流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响穷彭蠡之滨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 夙遭闵凶 8 犹

42、蒙矜育 9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荫、谏、凝、暮、蠡、孑、闵、矜、陨。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上海交大数学系蔡申瓯教授,曾在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指出: “我经常看到同学们不停地和手机交流,课下如此,课上也如此。这些媒介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零碎的小块,从而没有了静心深入思考的时段。想想,我们真有那么多的话要跟人说吗?想一想,我们说

43、的话是否有一定的内容,还是琐碎无聊之事。 ”他希望学生不要被手机控制生活和时间,他建议同学们 “醒着的时候,每天把手机关一两个小时 ”,不分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专心地深入一些知识,静心地体会一下感情的波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什么夺走了我们的 “思考 ” 陆鸫恺 清人张潮在幽梦三影中曾言: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山水想得意之诗文。 ”古人物质生活的贫乏无法阻止他们精神上、思想上的丰厚,他们能如此静心深入思考,感受内心情感的波涛,其原因想必如游褒禅山记中所云: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鱼虫,往往有所得,

44、以其深思熟虑无处不在矣。 “深思熟虑 ”四字或许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精神食粮。 今日快节奏的生活复杂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却也夺走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将我们的时间切成了零碎的小片,帕斯卡 尔所谓 “会思考的芦苇 ”也被这些高科技的媒介异化成了只会工作不会思考的机械人。一切本应深思熟虑、静心思考的时间,一一被我们挥霍在拇指运动问,消磨在人际关系的泥潭中。提起苹果,第一反应是手机,第二反应才是那只跌落在牛顿头上、引领他静心思考万有引力的植物果实。可悲的人类已经成为工具的工具,被科技牵引着鼻子,一步一步主动地抛弃了自己最珍贵的思想。 但夺走我们思考的难道仅仅是手机这样的外物吗?交大的学子不应是象牙塔中的顶尖

45、吗?他们又岂是因外物的影响而抛弃内在思考的庸碌之徒?逼迫他们丢弃深入思考的更是我们的教育,这是更 加重要的内因。 回顾百年前的北大,在校长蔡元培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的影响下,北大才俊云集,新文化领袖胡适、陈独秀纷纷走上讲台;守旧派如辜鸿铭等也可以拖着辫子在讲台前挥洒;即使是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年轻学者梁漱溟,也可以在这里找到燃烧青春的舞台。在北大,新文化和旧文化剑拔弩张,民主共和和君主立宪唇枪舌剑。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下,这才给予了大师们深入思考的场所与时间。 而在今日的中国教育背景下,学生们无须静心思考,只需用手机百度着一道又一道应试的答案:。老师们也无须思考,学校的行政权力一元统治,

46、晋升无须深入思 考专业成果,只须用手机编织一条又一条颂圣献媚的短信。 由此看来,若将夺走我们思考的原因单纯归咎于手机等外因而忽视教育腐朽的内因,岂不又一次证明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已被蚕食殆尽? 百余年前,在法国大革命余烬照耀下,雨果曾如此感叹: “在革命的绝对价值之上还应有个人道德的绝对价值。 ”今日,我们同样可以说,在发展科技之上,更应有个静心思考、深入思考的绝对价值。或许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的内因,但我们却可以关掉手机,改变外因。 关闭手机,重新深入地思考,感受内心自然波动,我们便能如古人般观察苍蝇拍脚、蜘蛛吐丝,倾听暮色潜动、春 草萌芽,拥有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的富足精神世界。 试题分

47、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构思时,可根据材料中的 “琐碎无聊 ”“零碎 ”“控制 ”“专心 ”“不分心 ”“思考 ”“静静体会 ”等这些关键词分析,我们正在被诸如手机等一些用以生存的、琐碎的、看似时尚的东西所诱惑,渐渐成为机器的奴隶,内心被它们控制、被它们奴役,进而被无聊的生活填充了生命,思想随之退化,从而不能静心地思考问题,对内心进行探索,深入地体味生命,完成对生命的眺望。可由此角度进行立意。还可以从其延伸意义的角度思考,进一步去挖掘其真正的内因,如浮躁、功利、冷 漠的现实社会才是让我们轻而易举地成为工具的工具,才是让我们变得不会思考、感受不到感情波动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可由此作深入透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愿望。也可从这个角度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