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2186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 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故选 B 考点:集合的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若数列 满足:存在正整数 ,对于任意正整数 都有 成立,则称数列 为周期数列,周期为 . 已知数列 满足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若 ,则 可以取 3个不同的值 B若 ,则数列 是周期为 的数列 C 且 ,存在 , 是周期为 的数列 D 且 ,数列 是周期数列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 时,有 或 ,从而有: 或同理:由 可得: 或 即: 或 ;由可得: 或 ,即 综上可知, 可取

2、 三个不同的值,故 A中的结论是正确的;当 时, , ,数列 是周期为 3的数列,故 B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C由 B可知,当 时,数列 是周期为 3的数列,所以 C正确 .由以上可知,四个选项中,结论错误的为 D 考点:分段函数、周期数列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且 恰为抛物线 的焦点,设双曲线 与该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 ,若 是以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抛物线 的焦点为 , ,又 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不妨设 A点横坐标为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从而有 ,所以 ,由此可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又

3、 ,所以,故选 B 考点:抛物线定义、双曲线定义及性质 用数字 1, 2, 3, 4, 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且 5不排在百位, 2,4都不排在个位和万位,则这样的五位数个数为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安排 2, 4,因为 2, 4不在个位和万位,所以 2, 4只能在十、百、千三个位置, 若 2, 4均为在百位,即 2, 4只占十位和千位,则数字 5只能从个位和万位选择一个位置,这样共有 个五位数; 若 2, 4某一个数字占据了百位,另一数字占据十位或千位,共有 种可能,此时剩下的三个数字安排到余下的三个位置即可,这样的五位数就有 个由 可知,这样的五位数一共有

4、32个,故选 A 考点:排列组合综合 在四边形 中, “ ,使得 ”是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四边形 ABCD中, ,使得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 C 考点:充要条件、向量共线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 A 180 B 240 C 276 D 300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组合体下方为棱长为 6的一正方体,下方为一正四棱锥,其底面边长为 6,侧面三角形的高为 5,所以该组合体的表面积为,故选 B 考点:三视图;柱体、锥体的表面积

5、 如图,在边长为 的正方形内有不规则图形 . 向正方形内随机撒豆子,若撒在图形 内和正方形内的豆子数分别为 ,则图形 面积的估计值为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图形 的面积为 S,则豆子撒在图形 内的概率 ,所以 ,故选 C 考点:几何概型 已知数列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且 , ,则 的值为 ( ) A B C 或 D 或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已知可得: ,解得: 或 ,所以,故选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填空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 到两条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它到点的距离,记点 的轨迹为曲线 . (I)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曲线 关于

6、原点对称; 曲线 关于直线 对称; 曲线 与 轴非负半轴, 轴非负半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小于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_; ( )曲线 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_. 答案: ; 试题分析: (I)P点到两坐标轴距离分别为 曲线 方程为,该方程中用 分别替换原方程中的 方程改变,所以曲线 不关于原点对称;而用 分别替换原方程中的 方程不变,所以曲线 关于直线 对称曲线 与 x轴非负半轴, 轴非负半轴围成的封闭图形即为 与 x轴非负半轴, 轴非负半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由 化简得: ,它的图象可由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1个单位而得到,它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 ,结合图象可知:

7、,故正确的序号为 ( )由 得:,即 ,当 时,该式可化简为 ;当 时,该式可化简为 ,即 或 ,进而可以画出曲线 ,结合图象可知,曲线与直线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距离原点最近,由 解得:,故最短距离为 考点:曲线与方程 正方体 的棱长为 ,若动点 在线段 上运动,则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所以 。因为动点 P在线段 上运动,所以设 .。所以 ,因为 ,所以,即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在 中, ,则 答案:, 试题分析:在 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 考点:正弦定理 直线 过点 且倾斜角为 ,直线 过点 且与直线 垂直,则直线与直线 的交点

8、坐标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直线 方程为: ,直线 方程为: , 、方程联立可得: 考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已知 ,则 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 , 且正弦函数 在 是增函数,即 , , 考点:指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及分数指数幂的计算 在极坐标系中,极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极点的直角坐标为 ,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到 的距离为 2 考点:极坐标方程 解答题 已知函数 . ( )求函数 的定义域; ( ) 求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 . 答案: (I) ; (II) 试题分析:( )由 解得函数的定义域; ( ) 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将 化简为 的

9、形式,再求单调区间 试题: ( I)因为 所以 2分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4分 ( II)因为 6分 8分 又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令 解得 11分 又注意到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13分 考点: 1、函数的定义域; 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 3、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福彩中心发行彩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资金资助福利事业 ,现在福彩中心准备发行一种面值为 5元的福利彩票刮刮卡,设计方案如下:( 1)该福利彩票中奖率为 50%;( 2)每张中奖彩票的中奖奖金有 5元, 50元和 150元三种;( 3)顾客购买一张彩票获得 150元奖金的概率为 ,获得 50元奖金的概率为 . (

10、I)假设某顾客一次性花 10元购买两张彩票,求其至少有一张彩票中奖的概率; ( II)为了能够筹得资金资助福利事业 , 求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I)0.75 ; (II) 试题分析:第 (I) 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 进行求解 ;第 (II)需仔细随机变量的各种取值进行分析,写出对应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试题: ( I)设至少一张中奖为事件 则 4分 (II) 设福彩中心卖出一张彩票可能获得的资金为 则 可以取 6分 的分布列为 8分 所以 的期望为 11分 所以当 时,即 12分 所以当 时,福彩中心可以获取资金资助福利事业 13分 考点: 1、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 2、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1、列 如图 1,在直角梯形 中, , , , . 把 沿对角线 折起到 的位置 ,如图 2所示 ,使得点 在平面上的正投影 恰好落在线段 上,连接 ,点 分别为线段 的中点 (I)求证:平面 平面 ; (II)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在棱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 到点 四点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 . 答案: (I) 详见; (II) ; (III) 存在点 M满足条件 试题分析: (I)借助三角形中位线得到线线平行,进而得到面面平行; (I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应用空间向量知识求线面角; (III) 记点 为 ,证明即可 试题: ( I)因为点 在平面 上的正投影 恰好落在

12、线段 上 所以 平面 ,所以 1分 因为在直角梯形 中, , , , 所以 , ,所以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是 中点, 2分 所以 3分 同理可证 又 所以 平面 5分 ( II)在平面 内过 作 的垂线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6分 因为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因为 , 所以有 ,即 , 令 则 所以 8分 10分 所以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1分 (III)存在,事实上记点 为 即可 12分 因为在直角三角形 中, , &n 已知函数 ,点 为一定点 ,直线 分别与函数 的图象和 轴交于点 , ,记 的面积为 . ( I)当 时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 II

13、)当 时 , 若 ,使得 ,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答案: (I) 增区间 ,减区间: ; (II) 试题分析: (I) 先表示出 的式,应用导数求解担单调区间; (II)转化为使在 上的最大值大于等于 e即可 试题: (I) 因为 ,其中 2分 当 , ,其中 当 时, , , 所以 ,所以 在 上递增, 4分 当 时, , , 令 , 解得 ,所以 在 上递增 令 , 解得 ,所以 在 上递减 7分 综上,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II)因为 ,其中 当 , 时, 因为 ,使得 ,所以 在 上的最大值一定大于等于 ,令 ,得 8分 当 时,即 时 对 成立, 单调递增

14、 所以当 时, 取得最大值 令 ,解得 , 所以 10分 当 时,即 时 对 成立, 单调递增 对 成立, 已知椭圆 的四个顶点恰好是一边长为 2,一内角为的菱形的四个顶点 . ( I)求椭圆 的方程; ( II)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且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 ,求 ( 为原点)面积的最大值 . 答案: (I) ; (II) 试题分析: (I)由图形的对称性及椭圆的几何性质,易得 ,进而写出方程; (II) AOB的面积可以用 ,所以本题需要用弦长公式表示AB的长度,用点到之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坐标原点 O到直线的距离,而这些都需要有直线的方程作为前提条件。所以本题应先考虑设出直线 AB

15、的方程此外,设方程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特殊情形的讨论 试题: (I)因为椭圆 的四个顶点恰好是一边长为 2, 一内角为 的菱形的四个顶点 , 所以 ,椭圆 的方程为 4分 (II)设 因为 的垂直平分线通过点 , 显然直线 有斜率, 当直线 的斜率 为 时 ,则 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 ,则 所以 因为 , 所以 ,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大值为 7分 当直线 的斜率不为 时 ,则设 的方程为 所以 ,代入得到 当 , 即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 又 , 8分 所以 , 又 ,化简得到 代入 ,得到 10分 又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 化简得到 12分 因为 ,所以当 时,即 时, 取得最大值 综上, 面

16、积的最大值为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设 是由 个实数组成的 行 列的数表,如果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该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 “操作 ”. ( ) 数表 如表 1所示,若经过两次 “操作 ”,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实数,请写出每次 “操作 ”后所得的数表(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表 1 1 2 3 1 0 1 ( ) 数表 如表 2所示,若必须经过两次 “操作 ”,才可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求整数 的所有可能值; 表 2 ( )对由 个实数组成的 行 列的任意一个数表 ,能否经过有限次 “操作

17、 ”以后,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请说明理由 . 答案: (I) 详见; (II) 或 ; ( ) 能,理由详见 试题分析:( I)根据题中一次 “操作 ”的含义,将原数表改变第 4列,再改变第 2行即可;或者改变第 2行,改变第 4列也可得(写出一种即可);( II) 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 2, 0, -2, 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 -1, 1; 如果操作第三列,第一行之和为 2a-1,第二行之和为 5-2a,列出不等关系解得 a,b范围进而分情况进行第二次操作; 如果操作第一行 ,易由条件得 a的值;( III) 按要求对某行(或某列)操作一次时,则该

18、行的行和(或该列的列和),由负数变为正数,都会引起该行的行和(或该列的列和)增大,从而也就使得数阵中 mn个数之和增加 . 解:法 1: 法 2: 法 3: 3分 (II) 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 2, 0, , 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 , 1; 如果首先操作第三列,则 则第一行之和为 ,第二行之和为 , 这两个数中,必须有一个为负数,另外一个为非负数, 所以 或 当 时,则接下来只能操作第一行, 此时每列之和分别为 必有 ,解得 当 时,则接下来操作第二行 此时第 4列和为负,不符合题意 . 6分 如果首先操作第一行 则每一列之和分别为 , , , 当 时,每列各数之和已经非负,不需要进

19、行第二次操作,舍掉 当 时, , 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所以此时必须有 ,即 ,所以 或 经检验, 或 符合要求 综上: 9分 ( III)能经过有限次操作以后,使得得到的数表所有的行和与所有的列和均为非负实数。证明如下: 记数表中第 行第 列的实数为 ( ),各行的数字之和分别为 ,各列的数字之和分别为 , ,数表中 个实数 之和为 ,则 。记 按要求操作一次时,使该行的行和(或该列的列和)由负变正,都会引起(和 )增大,从而也就使得 增加,增加的幅度大于等于 ,但是每次操作都只是改变数表中某行(或某列)各数的符号,而不改变其绝对值,显然,必然小于等于最初的数表中 个实数的绝对值之和,可见其增加的趋势必在有限次之后终止。终止之时,必是所有的行和与所有的列和均为非负实数,否则,只要再改变该行或该列的符号, 就又会继续上升,导致矛盾,故结论成立。 13分 考点:推理与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