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2212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函数 是定义在实数集 上的以 2 为周期的偶函数,当 时,.若直线 与函数 的图像在 内恰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 的值是 ( ) A 或 ; B 0; C 0或 ;D 0或 .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函数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它的图象,如图,再作直线 ,可见当直线 与抛物线 相切时,或者直线 过原点时,符合题意,此时 或 . 考点:函数的性质(偶函数,周期函数),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交点 . 已知函数 的值域是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B ; C ; D .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次

2、函数 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最大值为 4,且在 时取得,而当 或 时, ,(也可考虑 在 是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故本题中 的取值范围是 . 考点:二次函数的的值域 . 已知命题 :如果 ,那么 ;命题 :如果 ,那么 ;命题 :如果 ,那么 .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下列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 ) 命题 是命题 的否命题,且命题 是命题 的逆命题 . 命题 是命题 的逆命题,且命题 是命题 的否命题 . 命题 是命题 的否命题,且命题 是命题 的逆否命题 . A ; B ;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

3、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互换所得,故 正确, 错误, 正确,选 A. 考点:四种命题 . “ ”是 “直线 与直线 互相垂直 ”的 (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直线 与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即 或 ,故本题应该选 B. 考点: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 填空题 已知集合 , ,则 .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中集合的元素是曲线上的点,因此 中的元素是两个曲线的交点,故我们解方程组 ,得 或 ,所以 考点:集合的运算 已知不等式 的解集为 ,

4、则 ,且 的值为 . 答案: 4 试题分析:设 , 最小值为 1,因此 (如果 ,则的解集由两个区间构成 ),于是有 ,而由 得,或 ,而函数 的对称轴为 ,故只能有 ,变样 ,得 (另一解舍去 ),所以 考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若圆 与圆 的两个交点始终为圆 的直径两个端点,则动点 的轨迹方程为 .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是圆与圆相交问题,从已知可知圆 的直径是圆 的弦,从而弦心距也即圆心距为 1故有 考点:圆与圆相交,圆的性质 已知椭圆 ,过椭圆 上一点 作倾斜角互补的两条直线 、 ,分别交椭圆 于 、 两点 .则直线 的斜率为 . 答案: 试题分析:这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直线与

5、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考查同学们的计算打理能力,当然在解题时注意过程的简捷性,设 ,同时设 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显然 和 是这个方程的两解,因此, ,用 代替 中的 ,得, 所以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直线的斜率 已知 ,且 ,则 的值用 表示为 .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选用适当的公式,由于 ,则 ,所以 , ,因此 考点:三角函数求值问题 设某抛物线 的准线与直线 之间的距离为 3,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答案: 或 试题分析:与直线 之间的距离为 3的直线有 和 ,而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因此有 或 ,即 或 考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准线 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 、

6、、 ,其中 与 的夹角为 120,与 的夹角为 30,且 | | | | 2, | | ,若 + ( 、 R),则 +的值为 . 答案: 试题分析:由已知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 ,为了求 ,我们把已知条件 两边分别乘,得 ,即 ,所以 考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 , ,则 的值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先由 ,结合 的范围,求出 ,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可得 考点: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当 时,函数 的值恒大于 1,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试题分析:这应该是一个指数函数,当 时,函数值恒大于 1,则底数应该大于 1,即 ,从而有

7、 考点:指数函数的性质 关于未知数 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 (其中为虚数单位),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为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的性质,实系数方程在复数范围的虚数根成对出现,因此方程还有一个根为 ,由此可知 , 考点:实系数方程的复数解 某班有 38人,现需要随机抽取 5人参加一次问卷调查,抽到甲同学而未抽到乙同学的可能抽取情况有 种 .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 试题分析:甲乙是两个特殊的元素,甲抽到了,而乙未抽到,因此还要从余下的 36人中抽 4人,共有 种抽法 考点:组合 不等式 的解集是 . 答案: 试题分析: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可以分类讨论,当 即 时,不等式变为 得 ,

8、因此 ;当 即 时,不等式变为得 ,因此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把所得两个集合合并得 考点: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若 (其中 、 为有理数),则 . 答案: 试题分析:应用二项式定理把 展开化简即可得, 考点:二项式定理 已知方程 ,则当 时,用列举法表示方程的解的集合是 . 答案: 试题分析:此题可用解三角函数的一般方法,原方程可化为,即 ,也可把方程两边平方得,即 考点:解三角方程 解答题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 .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公式为:弧田面积 = (弦 矢 +矢 2) .弧田(如图),由圆弧和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 “弦 ”指圆弧所对弦长, “矢 ”等于

9、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 . 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与其实际面积之间存在误差 .现有圆心角为,弦长等于 9米的弧田 . ( 1)计算弧田的实际面积; ( 2)按照九章算术中弧田面积的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 1)中计算的弧田实际面积相差多少平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 ); (2)少 试题分析: (1)本题比较简单,就是利用扇形面积公式 来计算弧田面积,弧田面积等于扇形面积 对应三角形面积 (2)由弧田面积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减即得 试题: (1) 扇形半径 , 2分 扇形面积等于 5分 弧 田面积 = ( m2) 7分 ( 2)圆心到弦的距离等于

10、 ,所以矢长为 .按照上述弧田面积经验公式计算得 (弦 矢 +矢 2) = . 10分 平方米 12分 按照弧田面积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比实际少 1.52平米 . 考点: (1)扇形面积公式; (2)弧田面积的经验计算公式 ( 1)设 、 是不全为零的实数,试比较 与 的大小; ( 2)设 为正数,且 ,求证:. 答案: (1) ; (2)证明见 试题分析: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一般是用作差法,下面就是确定 与 0的大小,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因此我们可用配方法配方,由于 不全为零,因此 ,从而有;另外本题实质是比较 与 的大小,想到基本不等式,有( 时取等号 ),而 ,再讨论下等号能否成立即可;

11、 (2)这是条件不等式的证明,而且已知与求证式都是对称式,因此大胆想象等号成立时,各字母应该相等,事实上也正是在 时取等号,接下来考虑不等式的证明,关键是条件怎么应用,这里我们偿试把 中的分子的 1全部用 代换 ,有,把这个分式展开重新分组为 ,下面易证 试题:( 1)解法 1: - = = 3分 因为 、 是不全为零的实数,所以 ,即 。 6分 解法 2:当 时, ; 2分 当 时,作差: ; 又因为 、 是不全为零的实数,所以当 时, 。 综上, 。 6分 ( 2)证明:当 时,取得等号 3。 7分 作差比较: 所以, 14分 考点: (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2)条件不等式的证明 已

12、知双曲线 (其中 ) . ( 1)若定点 到双曲线上的点的最近距离为 ,求 的值; ( 2)若过双曲线的左焦点 ,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 交双曲线于 、 两点,其中 , 是双曲线的右焦点 .求 的面积 . 答案: (1) 或 ; (2) 试题分析: (1)本题涉及两点间距离,因此我们设双曲线上任一点为 ,这样可表示出距离的平方 ,注意到双曲线上的点 满足 ,故要对 进行分类讨论以求最小值; (2)设 ,由于 ,因此 ,而 可以用直线 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 可得 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这个方程可得 ,从而得三角形面积 试题:( 1)设点 在双曲线上,由题意得:。 由双曲线的性质,得 。 1分

13、 ( i)若 ,则当 时, 有最小值。最小值 ,所以 。 3分 ( ii)若 ,则当 时, 有最小值,此时 ,解得 。 6分 ( 2) , ,直线 与 轴垂直时, ,此时, 的面积 = . 7分 直线 与 轴不垂直时,直线 方程为 , 8分 设 , 解法 1:将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即 10分 所以, 11分 = . 14分 解法 2:将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 10分 , , 11分 点 到直线 距离 , 的面积 = . 14分 考点: (1)定点到双曲线上点的最短距离; (2)直线与双曲线相交弦长及三角形面积 设无穷数列 的首项 ,前 项和为 ( ),且点在直线 上( 为与 无

14、关的正实数) ( 1)求证:数列 ( )为等比数列; ( 2)记数列 的公比为 ,数列 满足 ,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 3)(理)若( 1)中无穷等比数列 ( )的各项和存在,记,求函数 的值域 . 答案: (1)证明见; (2) ; (3) 试题分析: (1)把已知条件变形为 ,要化为数列项的关系,一般方法是用 代 得 ,两式相减,得,从而得前后项比 为常数,只是还要注意看看是不是有 ,如有则可证得 为等比数列; (2)由 定义可知数列是等差数列, ( 是数列 公差 ),从而数列 也是等差数列,其前 和易得,这说明我们在求数列和时,最好能确定这个数列是什么数列; (3)首先无穷等比

15、数列 的和存在说明公比满足 ,从而得出 ,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公式得 ,这是一次分式函数,其值域采用分离分式法,即 ,易得 试题:( 1)由已知,有 , 当 时, ; 2分 当 时,有 , 两式相减,得 ,即 , 综上, ,故数列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4分 ( 2)由( 1)知, ,则 于是数列 是公差 的等差数列,即 , 7分 则 = 10分 ( 3)(理)由 解得: 。 12分 14分 ,当 时, ,函数 的值域为 。 16分 考点: (1)数列的前 项和 与 的关系,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3)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及一次分式函数的值域 已知函数 (其中 且 ), 是 的

16、反函数 . ( 1)已知关于 的方程 在区间 上有实数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2)当 时,讨论函数 的奇偶性和增减性; ( 3)设 ,其中 .记 ,数列 的前 项的和为( ), 求证: . 答案: (1) ; (2)奇函数,减函数; (3)证明见 试题分析: (1)这是一个对数方程,首先要转化为代数方程,根据对数的性质有,从而有 ,方程在 上有解,就变为求函数 在 上的值域,转化时注意对数的真数为正; (2)奇偶性和单调性我们都根据定义加以解决; (3) , ,要证明不等式成立,最好是能把和 求出来,但看其通项公式 ,这个和是不可能求出的,由于我们只要证明不等式,那么我们能不能把 放缩后

17、可求和呢? ,显然,即 ,左边易证,又由二项式定理 ,在 时, ,所以,注意到 ,至此不等式的右边可以求和了, ,得证 试题:( 1) 转化为求函数 在 上的值域, 该函数在 上递增、在 上递减,所以 的最小值 5,最大值 9。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 4分 ( 2) 的定义域为 , 5分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 , ,所以函数 为奇函数。 6分 下面讨论在 上函数的增减性 . 任取 、 ,设 ,令 ,则 ,所以 因为 , , ,所以 . 7分 又当 时, 是减函数,所以 .由定义知在上函数是减函数 . 8分 又因为函数 是奇函数,所以在 上函数也是减函数 . 9分 ( 3) ; 10分 因为 , ,所以 , 。 11分 设 , 时,则 , 12分 且 , 13分 由二项式定理 , 14分 所以 , 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