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2252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宜昌示范教学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要想得到函数 的图像,只须将 的图像 ( ) A向右平移 个单位 B向左平移 个单位 C向右平移 个单位 D向左平移 个单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函数 向左或右平移 个单位( 向左平移, 向右平移)得到 ,令 ,得 ,故选 A 考点: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 设点 是面积为 4的 内部一点,且有 ,则 的面积为( ) A 2 B 1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设 ,则依题意可得 ,所以 为 的重心,则有 ,又由 可知 为线段 的中点,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故选 B 考点: 1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 2三角形重心的向量形式及其性质 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分别为 , ,若 ,则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C 考点: 1等差数列的性质; 2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已知 ,则 ( ) A B C D 或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可得 即,也就是 ,因为 ,所以,且 ,所以 ,联立方程 ,解得 ,所以 ,故选 A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已知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2,前 4项的和是 1,则前 8项的和为( ) A 23 B 21 C 19 D 17 答案: D 试题分析:法一:设公比为 ,则依题意有 ,所以 ,所以 ,选 D; 法二:依题意可知 ,所以,所以

3、,选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其前 项和公式 在 中,如果 ,那么等于(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可得 即 ,又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即 ,因为,所以 ,选 B 考点:余弦定理 已知点 ,点 在 轴上,当 取最小值时, 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题可设 ,则 ,所以,当 时, 取得最小值 ,故选 D 考点: 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在等差数列 中,若 是方程 的两个根,那么 的值为( ) A B C 12 D 6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是方程 的两个根,所以,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 ,故选 B 考点: 1等差

4、数列的性质; 2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在 中,若 ,则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即 ,而 ,所以,所以由 即 ,也就是 ,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原理可得 ,选 A 考点:正弦定理 设 与 是不共线向量, ,若 且 ,则实数 的值为( ) A 0 B 1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易知 ,所以存在唯一实数 使得 即,也就是 ,因为 与 是不共线向量,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可知 ,解得 或 ,当 时, ,不符合题意,所以 ,故选 C 考点: 1共线定理; 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填空题 如图,有一个形如六边

5、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第 1层), 第 2 层每边有两个点,第 3层每边有三个点,依次类推 ( 1)试问第 层 的点数为 _个; ( 2)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 169个点,那么它一共有 _层 答案: ; 8 试题分析:当 时,根据题意每边都有 个点,六边形共有 6条边,而 6条边形的六个顶点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第 层的点数有 个;当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 169个点时,设它一共有 层,则有,所以 ,整理可得,所以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 项和公式 已知 ,且关于 的方程 有实根,则 与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设 与 的夹角为 ,则 ,又因为关于 的方程 有实根

6、,所以 ,所以,又因为 ,所以 考点: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已知数列 满足条件 , 则 答案: 试题分析:由 得 且 ,所以数列 是以 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 ,进而可得 ,所以 考点: 1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 中, ,则 为 三角形 答案:等腰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即,所以 即,所以 ,因为 ,所以 ,故 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 1诱导公式; 2两角和差公式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 ,半径为 ,则扇形的面积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依题意可知 ,所以 ,所以 考点:弧长、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解答题 在 中,已知 ( 1)求角

7、 的值; ( 2)若 ,求 的面积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运用正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将 化简得到,结合 ,进而得到 的值,从中可确定 的 值;( 2)先由 角的大小及 的值,结合正弦定理得到 ,进而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算出 ,再由两角和差公式算出 的值,最后由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即可求得 的面积 试题:( 1)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从而 所以 6分 ( 2)因为 , ,根据正弦定理得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的面积 12分 考点: 1正、余弦的二倍角公式; 2正弦定理; 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已知向量 , ,函数 的图像与直线 的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8、1)求 的值; ( 2)求函数 在 上的单调递增区 间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先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及倍角公式、两角和差公式得到,再由图像与直线 的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得 ,再由最小正周期的计算公式 得出 ; (2)由 得,再由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可得 的单调增区间为 试题:( 1) 1分 5分 由题意, , , 6分 ( 2) , 由 得 故 时, 单调递增 9分 即 的单调增区间为 12分 考点: 1向量的数量积; 2三角恒等变换; 3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已知 ( 1)若 ,求 的坐标; ( 2)设 ,若 ,求 点坐标 答案:( 1) ;( 2) 点坐标为 试题

9、分析:( 1)法一:先算出 向量的坐标,进而得到 的坐标,结合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点 的坐标,由 两点的坐标即可写出 的坐标;法二:先算出 , , ,再算出 的坐标,进而由 得到 的坐标;( 2)设 ,进而写出 、 , ,由条件 ,得到方程组 ,从中求解即可得到点的坐标 试题: (1) 法一: , , 6分 法二: , ,所以所以 (2)设 ,则 , , , 点坐标为 12分 考点: 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己知函数 ,在 处取最小值 ( 1)求 的值; ( 2)在 中, 分别是 的对边,已知 ,求角 答案:( 1) ;( 2) 或 试题分析: (1)先将函数式化为形如 ,这时

10、要用倍角公式、降幂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得到 ,再利用 在 处取得最小值得关于 的关系式 ,结合限制条件 ,解出 ; (2)解三角形问题,主要利用正余弦定理,本题可由 ,解出角 ,由正弦定理得,解出角 或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 ,解出 或,本题求解角 时,需注意解的个数,因为正弦函数在 上有增有减,所以有两个解 试题:( 1) 3分 因为 在 处取得最小值,所以 故 ,又 所以 6分 ( 2)由( 1)知 因为 ,且为 的内角 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或 9分 当 时, 当 时, 综上, 或 12分 考点: 1倍角公式; 2两角和差公式; 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

11、形 设 数列 满足: (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要指出首项与公比); ( 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答案:( 1)数列 是首项为 4,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 2) 试题分析:( 1)要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只须证明 为非零常数且,结合已知条件,只须将 变形为 即可,最后结合所给的条件算出首项即可解决本小问;( 2)先由( 1)的结论写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到 ,应用累加法及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可求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试题: (1)由 又 , 数列 是首项为 4,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 5分 (2) 7分 ,令 叠加得 11分 13分 考点: 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其前 项和公式; 2由

12、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 是各项为不同的正数的等差数列, 成等差数列,又 ( 1)证明: 为等比数列; ( 2)如果数列 前 3项的和为 ,求数列 的首项和公差; ( 3)在( 2)小题的前题下,令 为数列 的前 项和,求 答案:( 1)证明详见;( 2) ;( 3) 试题分析:( 1)设数列 的公差为 ,根据 成等差及 的通项公式得到 ,进而根据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得到 即,进而得到 ,从而可证明得数列 为等比数列;( 2)根据( 1)中求得的 及 即可计算出 、 的值;( 3)由( 1)( 2)中的计算得到 , ,进而可得 ,该通项是一个等差与一个等比的通项公式相乘所得,故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即可 试题:( 1)设数列 的公差为 ,由 成等差数列得,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2分 ,则 且 为等比数列 4分 ( 2)依条件可得 ,解得 ,所以 7分 ( 3)由( 2)得 , 9分 作差得 14分 考点: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项和公式; 3应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数列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