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湖北仙桃中学、武汉二中等四校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实验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缺陷而造成的误差 C实验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 D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考虑尽量减小绝对误差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误差实际就是测量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正确 B、偶然误差是由于读数不准或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错误 C、实验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错误 D、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考虑尽量减小相对误差;错误 故选 A
2、考点:实验误差 点评:由于测量是通过使用仪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来完成的,受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局限性、环境的差异和不稳定性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待测量的真值是不可测得的,从而使得人工测量值与其真值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种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偏差就称为测量值的误差误差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之分 如图所示,两物块 A、 B套在水平粗糙的 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 CD中点的轴 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 CD对物块 A、 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 B到 OO1轴的距离为物块 A到 OO1轴的距离的两倍,
3、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 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BC、刚开始转动时,静摩擦力 提供两物块的向心力,随着转速增大,由 可知半径大的需要的向心力大,所以物体 B的摩擦力先到达最大静摩擦力,此后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不够部分由绳子拉力提供,以后物体 B的摩擦力不会变化;对于 A物体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当绳子开始有拉力后 A的向心力由摩擦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来提供,由于
4、B物体的向心力增加的块,所以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反向增大,知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后开始滑动; AC 错误 B正确 D、 A受到的合外力等于 A的向心力,由 可知,随着转速增大,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正确 故选 BD 考点:向心力 点 评:本题的难点是判断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变化情况,分析时要结合绳子拉力、转速以及半径关系综合考虑。 物体自 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 0 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B在 0 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5m/s C在 4 6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0 D在 4 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 答
5、案: D 试题分析: A、在速度 -时间图象中 ,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值,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值,方向相反;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A、物体在第 5s末改变方向,此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5m;错误 B、在 0 6s内,物体的路程 s=40m,由 可得平均速率为 6.67m/s;错误 C、在 4 6s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20m/s;错误 D、由图线可知在 4 6s内,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则物体的合外力最大;正确 故选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点评:本题是为速度 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速度正负的含义,掌握图线的斜率与 加速度的关系,知道在
6、速度 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 是大齿轮,齿数为 , 是小齿轮,齿数为 , 是后车轮,半径为 R,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 n r/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B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C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D已知条件不足,无法求出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 答案: BCD 试题分析: AB、大齿轮、小齿轮转速之比等于齿数之比的反比,脚踏板的转速等于大齿轮转速,后轮转速等于小齿轮转速,所以后轮转速为 ,后轮线速度等于自行车的速度, ; A错误 B正确 C、大齿轮、小齿轮角速度之比等于齿数之比的反比,小齿
7、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1:1,所以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角速度之比为 ;正确 D、由于不知道大、小齿轮半径,所以无法求出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的线速度之比;正确 故选 BCD 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半径的关系 点评:皮带传动装置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同一皮带上线速度相等,二是同一转盘上角速度相 等。 一质点在 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x方向始终匀速,则 y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B若 x方向始终匀速,则 y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若 y方向始终匀速,则 x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D若 y方向始终匀速,则 x方向一直加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B、若 x 方向始终
8、匀速, x 轴可替换成时间轴,根据图线形状可知,质点在 y轴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A错误 B正确 CD、若 y方向始终匀速, y轴可替换成时间轴,根据图线形状可知,质点在 x轴方向先加速后减速;错误 故选 B 考点:运动图像 点评:此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不同,一定要看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蹦极 ”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 P点自由下落,图中 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 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 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 P点下落到最低点 c点的过程中 : A在 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B在 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 a、
9、b、 c三点中,人在 a点时加速度最大 D在 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从 a点到 b点的过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加速;从 b点到 c点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减速,因此在 b点速率最大;错误 B、从 a点到 b点的过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正确 C、当人从静止由弹性绳原长处下落,初位置加速度为 g,根据对称性,到达最低点时加速度也为 g,方向竖直向上当物体从一定高度下落,则最低点更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大小大于 g;错误 D、在 c点,人的速度为零,此时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受力不平衡;错误 故选 B 考点:牛顿第二
10、定律 点评:题关键点是重力与弹力相等的位置速度最大, 此前加速,此后到速度为零前减速,加速度先向下减小在反向增大。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正确 B、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错误 D、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 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以撤去外力时的速度做
11、匀速直线运动;错误 故选 A 考点:惯性 点评: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是否受力无关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向下的弹性形变引起的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D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是桌面发生形变的结果;不选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
12、选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产生的,是弹力,不是木块的重力;应选 D、木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等大方向,作用到同一个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选 故选 C 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点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作用力,作用到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二力平衡是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两个力 和 间的夹角为 ,两个力的合力为 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 和 大小不变, 角越小,合力 F就越大 B合力 F总比分力 和 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如果夹角 不变, 大小不变,只要 增
13、大,合力 F就必然增大 D合力 F可能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在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中,分力大小不变, 夹角变小,合力变大;正确 BD、合力 F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B错误 D正确 C、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但合力与 垂直时最小,所以增大 ,合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错误 故选 AD 考点: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点评:合力和分力只是等效替代关系,而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关系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决定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 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 B物
14、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 C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 D物体的速度变大,而位移在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为零,故加速度可以很小,甚至为零,例如以接近光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选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可以增大但速度却在减小;不选 C、只有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应选 D、物体向出发点运动,速度可以变大,但位移越来越小;不选 故选 C 考点:加速度 点评: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直接关系物体的实际运动由加速度、初速度以及二者的方向关系和大小变化情况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坐地日行八万里
15、”的地球可以视作质点。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C古代 “刻舟求剑 ”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 D第 4 s末和第 5 s初指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二者对应同一点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 “坐地日行八万里 ”是人随地球自转,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错误 B、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物理模型法;错误 C、 “刻舟求剑 ”故事中,以船为参考系,宝剑的位置实际是运动的,他仍在对应船上的位置寻找,实际是错选了参照系;正确 D、在时间轴上,第 4 s末也叫第 5 s初,二者对应同一点;正确 故选 CD 考点:运动基本概念 点评:深刻理解各个基本概念,可以纠正错误观
16、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 “牛顿 ”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 1N/kg =1m/s2 D “米 ”、 “千克 ”、 “牛顿 ”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A、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力学范围内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正确 B、 “牛顿 ”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可得,加速度单位 ;正确 D、 “米 ”、 “千克 ”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牛顿 ” 是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他们都属于国际单位
17、制的单位;正确 故选 ACD 考点:单位制 点评: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 (导出量 )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 成的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实验题 某班学生进行了一个探究小车加速度 a与小车所受合力 F及质量 m关系的实验,图( a)为实验装置简图 ( 1)图( b)为某同学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每两个记数点 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数字为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距离,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可求得纸带的加速度为 = _ 。(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在实验中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
18、测量作出了图( c)中的 A图线,试分析: 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_; 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_。 答案: 2.01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够 砂桶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 试题分析:( 1)打点时间 ,由 可得,代入数据( 2) 由图线可知,只有当拉力到达一定值是小车才开始运动,原因可能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够; 当小车质量远远大于砂桶质量时,图线近似为一条直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砂桶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点评:实验中始终要求砝码和小盘的总质量小 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前者的总质量最好不要超过后者的 只有这样,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能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19、 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 O 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有哪些: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 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为了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不选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
20、与木板平行,这样可以保证合力和分力在同一平面内,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减小读数误差;不选 C、这样做第一个弹簧可能就超过了量程;应选 D、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在 30到 120之间,适当大些;应选 故选 CD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点评:牢记实验注意事项可减小实验误差。 计算题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 套着两个小球 A和 B(中央有孔), A、B间由轻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 .此情况下 ,B球与环中心 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A、 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 ,与水平线成30 夹角 .已知 B球的质量为 m,求: ( 1)细绳对 B球的拉力
21、 ( 2) A球的质量 答案:( 1) 2mg ( 2) 2m 试题分析: (1)对 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得 T=2mg (2)对 A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 在竖直方向 由以上方程解得: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照样给分。 考点:共点力平衡 点评:连接体类的共点力的平衡一般在解题时都应分别对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找出力之间的关系。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a=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与车相距 x0=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 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试求: ( 1)经过多长时间汽车的速度达到 6m/s? ( 2)试判断人能否追上车? ( 3)若人能追上车,则求经过多长时
22、间人才追上车;若人不能追上车,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 1) 6s ( 2)不能追上汽车 ( 3) 7m 试题分析:( 1)汽车初速度为零,由 v=at 得: ( 2)设经过时间 t1后追上汽车,有: 得: 即: 因为: -56 0所以该方程无解, 所以人不能追上汽车 ( 3)当汽车速度与人的速度相等时,人车间距最小,为: 解得人、车间最小距离为 7m (其他解法正确一样得分) 考点:追及问题 点评:分析追及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恰好追上等 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
23、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等;而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 运动等,其中可以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内壁光滑的半环形细圆管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直径 AB与桌面垂直,环的半径为 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直径且可视为质点)从管口 A射入管中,从管口 B射出时对管口壁的压力为 mg/3。求小球在桌面上的落点到管口 A的距离。答案: 试题分析:当小球在 B处所受弹力向上时,小球射出速度为 ,落点到 A距离为 解以上三个方程得: 当小球在管口 B处所受弹力向下时,
24、小球射出速度为 ,落点到 A的距离为 解以上三个方程得: 考点: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 点评:本题中没有表明小球射出时对管口壁的压力的方向,所以要考虑两种情况。 在粗糙水平面上静置一长木板 B, B的质量为 M=2,长度 L=3m, B右端距竖直墙 0.32m。现有一小物块 A,质量为 m=1,以 =6m/s的速度从 B左端水平地滑上 B,如图所示。已知 A、 B间动摩擦因数为 1=0.5, B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2=0.1,若 B能与墙壁碰撞则立即停靠在墙边。取 g=10m/s2。试分析小物块 A能否碰墙。 答案: A相对 B的位移 , A在 B上所经位移为 ,跟墙发生碰撞 试题分析: A的加速度 ,方向向左 B的加速度 ,方向向右 设 B经时间 碰墙, 解得: 此时 A的速度 A相对 B的位移 因此 A还在 B上 此后 B不动, A在 B上以 的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所经位移为因此 A要跟墙发生碰撞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要仔细分析 AB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弄清两物体的运动过程,逐段分析、判断,要考虑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逐一分析,把整个过程拆解成多个小题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