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295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同、污染小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CH2=CH2 B CO C CH4 D H2 答案: C 药物的种类很多,下列常见药物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A青霉素 B维生素 A C补钙剂(有效成分碳酸钙) D胃舒平(有效成分氢氧化铝) 答案: A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a2O B NaCl C HCl D NaOH 答案: C 在 H2O2分解实验中,当加入少量 MnO2粉末时, H2O2的分解速率增大。该实验中使 H2O2分解速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催化剂 C反应物的

2、接触面积 D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 B 保护环境内外、爱护地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下列事实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C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 SO2 D水力发电 答案: D 铝热法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 2Al 2Fe Al2O3、这种金属冶炼的方法属于 A还原法 B分解法 C电解法 D以上三种方法均是 答案: A 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个原电池,若要装置中电流计发生偏转, 则 M、 N 两极的组成材料是 A Zn、 Zn B Zn、 Cu C Cu、 Cu D石墨、石墨 答案: B 下列物质与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粉的是 A Na B Ca(OH)2 C

3、 H2 D H2O 答案: B 红葡萄酒密封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下列能与乙醇反应生成酯的物质是 A苯 B乙烯 C乙酸 D甲烷 答案: C 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 HNO3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答案: C 在氧化还原反应 CuO H2 Cu H2O 中,氧化剂是 A CuO B H2 C Cu D H2O 答案: A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 NaOH溶液反应 2H OH-=H2O B AgNO3溶液与 NaCl溶液反应 Ag Cl-=AgCl C CaCO3与稀盐酸反应 CO32- 2H =

4、CO2 H2O D Fe片插入 FeCl3溶液中 Fe Fe3 =2Fe2 答案: B 河沙的主要成分是 SiO2,下列物质不能与 SiO2发生反应的是 A HF 氢氟酸 B CaO C NaOH溶液 D H2O 答案: D 大量存在于葡萄中,在加热条件下,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淀粉 C纤维素 D乙酸 答案: A 下列物中,属于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A青铜 B钢材 C 18K 金 D钛合金 答案: B 2011年 3月 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素 131 53I, 131 5

5、3I中的质子数为 A 53 B 78 C 131 D 184 答案: A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苯 答案: C 维生素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 C。下列物质中维生素 C含量最丰富的是 A、鱼 B、虾 C、牛肉 D、橘子 答案: D 茶油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茶油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糖类 答案: B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下列 气体的容器上,不需要贴右图标志的是 A H2 B CO C N2 D CH4 答案: C 2011年下半年,我省第一

6、条横跨湘江的过江隧道将建成通车,在工程建设中用量最大的硅酸盐材料是 A钢筋 B水泥 C玻璃 D陶瓷 答案: B 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我们经常在食物中加入某些食品添加剂。下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A在烹饪食物时,加入适量食盐 B在饮料制作中,常加入适量的天然色素 C在烹饪鱼类食物时,加入适量食醋 D在火腿制作中,加入大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 答案: D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Na2O C H2SO4 D NaOH 答案: B 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量排放 B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

7、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淡化 答案: D 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获取物质和能量 具有广阔的前景。下列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制食盐 B从海带中提取碘 C从海水中提取溴 D用海水制取烧碱 答案: A 实验题 (8分 )根据下表左边的 “实验操作 ”,从右边的 “实验现象 ”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 “答案: ”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 (1)让一束光线通过 Fe(OH)3胶体 A、呈蓝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呈现光亮 “通路 ” D、产生红褐色沉淀 (2)向盛有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NaOH溶液 (3)向 Al

8、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 答案: C D B A (8 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Na2CO3和 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如下的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并完成该探究方案。 (1)提出假设: Na2CO3或 NaHCO3加热分解时可能有 CO2生成。 (2)设计实验: 利用右图装置分别对一定量的 Na2CO3和 NaHCO3进行加热; 为了检验 CO2的生成,试管 B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填 “澄清的石灰水 ”或 “NaOH溶液 ”) (3)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发现只有在加热 NaHCO3时,试管 B中才有气泡产生且有 沉淀生成 (填沉淀的颜色 ),说明

9、Na2CO3和 NaHCO3的热稳定性是: Na2CO3 NaHCO3(填 “ ”或 “ ”)。 (4)某同学在探究 NaHCO3的热稳定性时,称取了 8、 4gNaHCO3,充分加热,请你计算理论上可产生 CO2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 答案: (2)澄清的石灰水 (3)白色 (4)2、 24 填空题 (6分 )氮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请你回答下列含氮化合物的有关问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 ,严重污染大气。 NO和 NO2是常见的氮氧化物,这两种氮氧化物中,呈红棕色的是 ; (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

10、3)实验室常用 NH3做 “喷泉实验 ”,该实验说明 NH3的溶解性是 溶于水(填 “极易 ”或 “极难 ”)。 答案: (1)NO2 (2)2NO O2=2NO2 (3)极易 (8 分 )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族 周期 A 0 1 H A A A A A A 2 F Ne 3 Mg Si (1) 表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 (2) 、 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填 “ ”或 “ ”); (3) 、 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 (填 “ ”或 “ ”); (4)写出 与 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

11、化学式 。 答案: (1)O (2) (3) (4)NaCl (8分 )A、 B、 C、 D四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 A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为黄色晶体; B、 C、 D均为化合物; B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 B是 (填化学式 ,下同 ),化合物 D是 ; (2)BC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 (填 “化合 ”、 “分解 ”、 “置换 ”或 “复分解 ”) (3)向 D的稀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答案: (1)SO2 H2SO4 (2)化合 (3)Ba2 SO42-=BaSO4 ( 8分)现有:

12、 铁锅 鸡蛋 白酒 乙烯。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在上述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填编号)。 (1)可以作为水果催熟剂的是 ; (2)含有乙醇的是 ; (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的是 ; (4)富含蛋白质的是 。 答案: (1) (2) (3) (4) ( 4分)能源是影响全球经济和生活的重要因素。目前人类已开发和利用的能源中,氢所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已知反应: 2H2 O2 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 反应(填 “吸热 ”或 “放热 ”); (2)当生成 18gH2O 时, H2O 的物质的量是 (填字母代号)。 A、 1mol B、 1mol/L C、 1g/mol 答案: (1)放热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