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3024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到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所以选项 B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漂白粉制备以及组成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

2、该题的关键是记住漂白粉的制备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 (括号中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脱水性 )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 (氧化性、酸性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棉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 (不挥发性 ) 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A不正确;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SO2和水,所以表现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B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不正确;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某些气体, D

3、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在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中, X不可能是( ) A N2 B Si C Na D C 答案: B 试题分析: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NO, NO和氧气反应生成 NO2, A符合;单质硅在氧气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硅,而二氧化硅与氧气不反应, B不符合;钠在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C符合。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CO, CO和氧气反应生成 CO2,

4、 D符合,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该题综合性强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 C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A不正确;过氧化钠能和水以及CO2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

5、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 B正确; C正确。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用途,难度不大。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A稀硫酸 B稀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溶于水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据此可知选项 C正确,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其余选项中都得不到沉淀,答案:

6、选 C。 考点:考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钠只要投入到水中,将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结合溶液中到溶质判断即可。 用 98的浓硫酸 (密度为 1 84g )配制 100mL 1 mol 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 (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 ): 100mL量筒 10mL量筒 50mL烧杯 托盘天平 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配制中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在稀释过程

7、中溶质是不变的,所以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量筒的规格和 5.4ml最为接近,误差越小,所以应该选择的量筒是 10ml。量取浓硫酸时还需要胶头滴管,而稀释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且需要玻璃棒搅拌,最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时仪器选择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的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混在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固体 B除去 中少量的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网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答案: A 试题分析: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 CO2,所以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混在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固体, A正确;在加热的条件下, CO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 CO2, B不正确; C不正确,因为也可能含有 HCO3-或 SO32-或HSO3-; D不正确,因为也可能还有银离子,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提纯和离子的

9、检验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与所需关键仪器合理的是( ) A过滤 (泥三角 ) B蒸馏 (分液漏斗 ) C蒸发 (蒸发皿 ) D萃取 (玻璃棒 )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滤应该用普通漏斗,需要带铁圈的铁架台, A不正确;蒸馏需要蒸

10、馏烧瓶, B不正确;萃取需要分液漏斗,但不能需要玻璃棒,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 下列一步转化中,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B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说明选项中的微粒应该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据此

11、可知选项 D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 A中化合价不变,不需要氧化剂。 B中过氧化钠溶于水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 C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灵活性,旨在考查学 生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 检验 SO2中是否混有 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通过 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酸性 KMnO4

12、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 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 SO2和 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检验 CO2之前,需要首先除去 SO2。由于 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SO2, C正确。 AB不正确, D中 SO2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CO2,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 SO2、 CO2的检验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实验设计能力。

13、将 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 HNO3反应,随着 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 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 1.12 L(标准状 况 ),则反应中消耗 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 0.05 mol B 1 mol C 1.05 mol D 0.13 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 2.56g铜的物质的量是 2.56g64g/mol 0.04mol,则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也是 0.04mol。生成的 1.12L气体是 NO和 NO2的混合气,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 0.05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消耗 HNO3的物质的量为 0.04mo

14、l2 0.05mol 0.13mol,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铜浓硝酸反应的有关 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然后借助于各种守恒法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关于 Na2CO3和 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 Na2CO3和 NaHCO3 B NaHCO3比 Na2CO3稳定,而 Na2CO3比 NaHCO3易溶于水 C Na2CO3的酚酞溶液比 NaHCO3的酚酞

15、溶液颜色深 D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量之比为 1:1 答案: C 试题分析: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以及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 A不正确;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稳定性比碳酸钠差, B不正确;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的, C正确;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量之比为 2:1,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对比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 度试题的考查。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

16、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在实验中,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 D氨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强碱反应,所以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氨水,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氢氧化铝制备、性质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 题的考查。该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在实验室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是 A氢氟酸

17、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而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氢氟酸不能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其余选项中的化学试剂可以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该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保存方法即可 下列有关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 B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 C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D实验中所用氢氧化钠溶

18、液应预先煮沸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A正确;氢氧化亚铁是一种白色沉淀, B不正确;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 ,所以滴管应该插在溶液下面, C正确; D正确,煮沸的目的是排出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化氢氧化亚铁,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氢氧化亚铁制备以及性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 ) A B C D Cl2 答案: A 试题

19、分析: SO2具有漂白性,但 SO2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所以选项 A正确。其余选项中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但这种漂白是不可逆的,加热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漂白性原理以及特点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个 的质量为 1 g B 2 L 0.5mol/L 溶液中含

20、个 C 32 g 中含有 个氧原子 D标准状况下, 1 mol 中含有 个水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个 的物质的量是 1mol,质量为 1 g, A正确; 2 L 0.5mol/L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2L0.5mol/L2 2mol,所以含有 2 个, B不正确; 32g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含有 个氧原子, C正确;物质的量和状态无关系,所以标准状况下, 1 mol 中含有 个水分子,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

21、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下列关于 Na2O 与 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颜色不同 B均与水反应生成 NaOH,因而均是碱性氧化物 C Na2O 能被氧化成 Na2O2 D均可与 H2O、 CO2、 SO2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钠是白色的,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A正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不是碱性氧化物, B不正确;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生成过氧化钠

22、, C 正确; CO2和 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反应,选项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直径在 1 100nm之间 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 1 10

23、0nm之间,答案:选 C。 考点:考查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散系的有关概念以及本质区别,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记住即可。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 Cl-的是( ) A氯酸钾固体 B液氯 C氯化氢气体 D氯化钾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氯酸钾是 K 和 ClO3-构成的,液氯是氯气分子构成的,氯化氢气体是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氯化钾溶于水电离出氯离子和钾离子,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组成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

24、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正确,没有配平,应该是 SO2 2OH- SO32- H2O; B不正确,因为还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 D不正确,生成物应该是偏氯酸钠和水,得不到氢气,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

25、否的方法一般,即(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无色透明的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B中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溶液显碱性, C中 Mg2 和 D中的 NH4 不能大量共存,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

26、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 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 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27、 “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4)是 “可能 ”共存,还是 “一定 ”共存等。 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烧碱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塞紧的试剂瓶中 C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以及氧气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所以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A正确。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粘性很强的硅酸钠,使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应该用橡皮塞,选项 B不正确;硫酸亚铁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

28、止硫酸亚铁被氧化的, C正确。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该密封保存,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试剂的保存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试剂保存的熟悉了解程度。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性质,然后有针对的选择保存方法即可。 填空题 某工厂用 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生产印刷电路板的废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少量废液,滴加 KSCN 溶液显红色 . 取 10mL废液,加入足量的 溶液,析出沉淀 8.6l g。 另取 10mL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铜片,充分反应后,测得铜片的质

29、量减少了 0 256g,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不变色。 根据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1)废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2) 10mL废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3)10mL废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答案: (6分 )(1) (2分,少一个不给分 ) (2) 6(2分 ) (3) 0.006(2分 ) 试题分析:( 1)取少量废液,滴加 KSCN 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废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 2)取 10mL废液,加入足量的 溶液,析出沉淀 8.6l g 即氯化银的质量是 8.61g 物质的量是 8.61g1

30、43.5g/mol 0.06mol 所以 10mL废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06mol0.01L 6mol/L ( 3)解法一:若 0.02 全部与铜反应,则需要铜 0.01 mol,废液还能溶解 0.256 g铜 (0.004mo1),说明废液中含 0.006 mol。 解法二:先求与铜片反应的 为 0.008 mol,则与电路板上的铜反应的为 0.012 mol,最后求出溶解在废液中的铜为 0.006 mol。 考点:氯化铁和铜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

31、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然后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即可。 下图中 A是现代社会中用量最多的金属, F为红褐色沉淀。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反应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6分 )(1) ( g) (2分 ) = (2分 ) (2) = (2分 ) 试题分析: A是现代社会中用量最多的金属,则 A是铁。 F为红褐色沉淀,所以 F是氢氧化铁。铁在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 G是氢气, B是四氧化三铁, C是氯化亚

32、铁。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生成氯化铁,则 D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即 E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考点:考查铁及其化合物转化框图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

33、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 “突破口 ”, “突破口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 、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已知: (浓 )= ,在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或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可供选用的发生装置如下图。 (1)若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发生装置是 。 (选填 A或 B或 C) (2)写出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收集氯气的方法是 。 (4)常用 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写出该

3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6分 )(1)B(1分 ) (2) (2分 ) (3)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1分 ) (4) (2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 B装置。 ( 2)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所以的化学方程式。 ( 3)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但氯气能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 ( 4)氯气有毒,随意排放会污染空气,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考点:考查氯气的制备、收集、尾气处理以及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

35、度试题的考查。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规范答题能力和规范实验设计能力。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_。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气 C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边搅拌 D实验室制取 NO气体时,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E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张白纸后,即可将 NaOH固体放在白纸上称量 F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

36、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G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答案: A C G (共 6分,每个选项 2分,错选不得分,漏选 1个得 4分,漏选两个得 2分) 试题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减少,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A正确;应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气, B 不正确;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且浓硫 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边缓慢加入浓硫酸边搅拌, C 正确; NO 极易被氧化生成 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 不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吸水,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

37、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 E不正确;做焰色反应时铂丝用稀盐酸洗涤之后应该在灼烧,然后再蘸取样品, F不正确;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G正确,答案:选 ACG。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

38、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 第 29届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外壳材料是高强度的铝镁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他们利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三种 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三:铝镁合金 溶液 悬浊液 称量灼烧产物的质量。 (1)写出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两个实验装置,如下圈 (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 )。 你认为选择 ( 选填甲或乙 )装置进行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 (3)用方案三进行实验时,除了称量灼烧产物质

39、量外,还需称量的 。 (4)拓展研究:在向铝镁合金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溶液体积的关系可用数轴关系表示: 请你判断,根据上图数轴申的数据能否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选填 “能 ”或“不能 ”)_. 下列 两题选一题作答。 若不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 。 若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则镁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7分 )(1) (2分 ) (2)乙 (1分 ) (3)合金样品的质量 (1分 ) (4)能 (1分 ) 30.8 (2分 ) 试题分析:( 1)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但铝是可以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根据装置构造特点可

40、知, 乙装置中可以能使盐酸与合金的反应随时停止,操作简单,所以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 ( 3)灼烧得到的是氧化镁,所以要计算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称量合金样品的质量。 ( 4)根据数轴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是 60ml-50ml 10ml,则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应该是 30ml,所以生成氢氧化镁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 50ml-10ml-30ml 10ml,则根据方程式 Mg2 2OH-=Mg(OH)2、 Al3 3OH=Al(OH)3可知 Al和 M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的,则镁的质 量分数是 。 考点:考查镁铝合金中镁质量分数测定探究实验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 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