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33075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分子是 A C2H5OH B C6H5OH C CH3CHO D CH3COOH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该分子的比例模型可知该分子是 CH3COOH,是乙酸分子。故选项是 D。 考点:考查比例模型在表示物质分子的应用的知识。 常温下,已知 0.1mol L-1的 CH3COOH和 HCN 溶液的 PH分别为 a、 b,且1HCN,所以常温下,CH3COONa溶液和 NaCN 溶液中后者水解程度大。因此由水电离出的 c(OH-)后者大于前

2、者,盐的浓度越大,盐水解产生的 c(OH-)就越大。故与盐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2所示,正确。 考点:考查弱酸的电离及其盐溶液水解的酸碱性的知识。 镁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正常工作 B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 PH将不断减少 C电池工作时, H+向 负极移动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Mg H2O2 H2SO4 MgSO4 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于在高温下 H2O2会发生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因此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不能正常工作,错误; B电池工作时,在正极上溶液中的 H+会与

3、 H2O2得到电子的产物发生反应产生 H2O,而消耗,因此正极周围溶液的PH 将不断增大,错误; C电池工作时, H+会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错误。D根据电池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Mg H2O2 H2SO4 MgSO4 2H2O,正确。 考点:考查镁 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双羟香豆素在医学上用做抗凝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19H14O6 B遇 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C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 8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 2 mol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该物

4、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19H12O6,错误;B由于该物质的分子中没有酚羟基,所以遇 FeCl3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错误; C物质分子中的苯环及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酯基有独特的稳定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 8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D在一个该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水解会产生 2个酚羟基和 2个羧基都可以与 NaOH发生反应,所以 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 4 mol氢氧化钠完全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 工业上可利用甲烷除去 NO气体,反应为 CH4(g) 4NO(g) CO2(g)2N2(g) 2H2O(g

5、) H 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 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单位时间内消耗 CH4和 N2的物质的量比为 1 2时,反应达到平衡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 CH4的浓度,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错误;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1mol的 CH4, 就会产生 2mol的 N2,同时还消耗 2mol的N2,则氮气的消耗浓度与产生浓度相等,其

6、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因此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 CH4的浓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因此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错误。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 I:制取并收集氢气 B实验 II: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C实验 III: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D实验 :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实验 I:可以制取氢气,但是由于收集

7、气体的试管管口是封闭的,因此不能用于收集氢气。错误; B实验 II: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水滴加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而且还需要加入煮沸才可以,错误;C实验 III:根据制取原理及氨气的性质可以用该装置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这样既氨气也环保,正确; D实验 :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应该使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垂直向下,看是否漏液,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 的目的的知识。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 OH ) =1013 mol L1 的溶液中: Na+、 NH4+、 Cl 、 NO3 B 1.0 mol L1 KI溶液中: Mg

8、2+、 Fe2+、 SO42 、 C1O C c( Fe3+) =0.1 mol L-1的溶液中: Na+、 NH4+、 HCO3-、 SCN D饱和氨水中: NH4+、 Ag+、 SO42-、 NO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c( OH ) =1013 mol L1 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Na+、 NH4+、 Cl 、 NO3 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B. KI、 Fe2+有还原性,而 C1O 有氧化性,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 Fe3+与HCO3-、 SCN 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饱和氨水中的一水合氨与与溶液中的 Ag+发生络合反应

9、而不能大量共存; Ag+、 SO42-会发生沉淀反应液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近年来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 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 1mol苹果酸必消耗 2mol Na2CO3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由于在苹果酸的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错误; B.由于在苹果酸的分子中的羟基连接的 C 原子上有 H 原子,

10、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错误; C. 由于在苹果酸分子中羟基连接的 C原子的邻位 C原子上有 H原子,因此在一定条件下 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 D. 在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而碳酸是二元酸,所以 1mol苹果酸必消耗 1mol Na2CO3溶液,正确。 考点:考查苹果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与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醛 B丙酸铵 C甲酸乙酯 D甲酸甲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丙醛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是与乙酸的分子分子式不同,因此表示同分异构体,错误; B丙酸铵不含有醛基,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错误; C甲酸乙酯含有醛基,可以发

11、生银镜反应,由于分子式与丙酸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D甲酸甲酯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由于分子式与丙酸不相同,因此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知识。 羰基硫( OC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分子结构与 CO2相似,高温下分解为 CO和 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OCS、 CO2、 CO、 S晶体类型相同 B OCS高温分解时,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C OCS中含有 1个 键和 1个 键 D 22.4 L OCS中约含有 36.02 1023个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OCS、 CO2、 CO、 S晶体类型相同,

12、都是分子晶体,正确;B在 OCS中 C的化合价是 +4价,在高温分解时,产生 CO,碳元素化合价变为 +2价,化合价降低,错误; C在 OCS中含有 2个 键和 2个 键,错误;D 22.4 L OCS 气体由于气体的条件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不能确定,错误。 考点:考查羰基硫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羊毛 B蚕丝 C橡胶 D蔗糖 答案: D 试题分析:羊毛、蚕丝、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蔗糖是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因此选项是 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的知识。 下列关于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

13、是( ) A可能有单质的碳生成 B一定只有 CO2和水生成 C可能还有含其他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生成 D有机物肯定被氧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若空气不足量,有可能有单质的碳生成,正确; B有机物燃烧水,其中的 H燃烧产生水,而 C燃烧时若空气充足,就变为 CO2,若空气不充足,就变为 C、 CO.因此不一定只有 CO2 和水生成,错误;C若有机物中除了含有 C、 H、 O 元素外,还含有 N、 Cl元素,则燃烧时可能还有含其他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生成,正确; D有机物燃烧时一定被氧气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时产生的产物的种类的知识。 葡萄糖不能发生

14、的反应有( ) A酯化反应 B银镜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A由于含有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错误; B由于葡萄糖含有醛基,因此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错误; C由于葡萄糖含有醛基,因此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是还原反应,错误; D由于葡萄糖中无酯基或卤素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该醇可能是( ) 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醇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时是醇羟基中的 H原子发生的,所

15、以每 2个羟基反应产生 1个氢气分子,所以若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在该醇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故该物质是乙二醇,选项是 C。 考点:考查醇与金属 Na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醇分子中羟基个数的关系的知识。 与 CH2=CH2 CH2BrCH 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CH3CHO C2H5OH B C2H5Cl CH2=CH2 D CH3COOH CH3COOC2H5 答案: A 试题分析: CH2=CH2 CH2BrCH 2Br的变化属于加成反应。 A CH3CHO C2H5OH属于醛与水的加成反应,错误; B C2H5Cl

16、CH2=CH2的变化属于消去反应;错误; 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D CH3COOH CH3COOC2H5的变化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的判断的知识。 下列物质中,跟溴水、新制的 Cu(OH)2悬浊液、 Na2CO3、苯酚钠都能起反应的是( )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丙烯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乙醇与四种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B乙醛与 Na2CO3、苯酚钠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C乙酸与溴水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D丙烯酸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与 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以苯酚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17、 苯酚,因此选项是 D。 考点:考查物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知识。 实验题 (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向 Fe(NO3)3溶液中滴加淀粉 KI溶液后,溶液呈蓝色。他们对 Fe(NO3)3溶液中将 I-氧化的氧化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分别向 FeCl3溶液和 HNO3溶液中滴加淀粉 KI溶液后,发现溶液均显蓝色。 ( 1) FeCl3溶液与 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 KI与 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 H NO3-NO I2 H2O(未配平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提出假设】假设 1:氧化剂只有 Fe3 假设 2:氧化剂只有 NO3-( H

18、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 3)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供选试剂: 0.2mol L-1的 Fe(NO3)3溶液、 0.2mol L-1的 KI溶液、 0.01mol L-1的KMnO4酸性溶液、 0.01mol L-1的 KSCN 溶液、 CCl4溶液、淀粉溶液。(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 5ml0.2mol L-1的 Fe(NO3)3溶液和 5ml0.2mol L-1的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 入 5ml CCl4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溶液,分置于 A、 B两支试管中 若溶液不变红色,则假设1成立,否则假设

19、 1不成立; 若溶液显紫色,则假设 2成立,否则假设 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若 Fe(NO3)3与 KI反应的过程中, Fe3 和 NO3-( H )均参与氧化 I-,则上述实验中步骤 和 的预期现象分别是什么? 。 答案:( 1) 2 Fe3 2 I- 2 Fe2 I2;( 2) 13; ( 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向试管 A中加入 1 2滴 0.01 mol L-1的 KSCN 溶液( 2分) 向试管 B中加入 1 2滴 0.01 mol L-1的 KMnO4酸性溶液( 2分) ( 4)步骤 中溶液变红色,步骤 中溶液不显紫色。 试题分析:( 1) FeCl3溶液与 KI

20、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Fe3 2 I- 2 Fe2 I2;( 2)在该反应中 I-作还原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 -1 价变为反应后的 0 价,化合价升高 1价,氧化剂是 NO3-化合价由反应前的 +5价变为反应后 NO 的 +2价,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13;( 3) 向试管 A中加入 1 2滴 0.01 mol L-1的 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假设 1成立,否则假设 1不成立; 向试管 B中加入 1 2滴 0.01 mol L-1的 KMnO4酸性溶液,若溶液显紫色,则假设 2成立,否则假设 2不成立;( 4)若

21、Fe(NO3)3与 KI反应的过程中, Fe3 和 NO3-( H )均参与氧化 I-,则上述实验中步骤 预期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的预期现象是溶液不显紫色。 考点:考查 Fe(NO3)3溶液中滴加淀粉 KI溶液反应原理的知识。 填空题 ( 14分) Q、 W、 X、 Y、 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其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 Q 元素的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2倍,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 Z2O 和黑色的 ZO 两种氧化物。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Y的第一电离能 (填 “大于 ”或 “小于 ”) X的第一

22、电离能。 XQ3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填 “极性 ”或 “非极性 ”)共价键,空间类型为 。QX QY QW 中键长最短的是 。 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Z的单质与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知: WQ4(g) 4XY2(g) 4XY(g) WY2 (g) 2Q2Y(g) H-574KJ mol-1 WQ4(g) 4XY(g) 2X2 (g) WY2 (g) 2Q2Y(g) H-1160KJ mol-1 则由 WQ4还原 XY2生成 X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二、 A,小于;( 2)极性、三角锥形、 H-O; ( 3) 1s22s23

23、s23p63d104s1、 3Cu+8H+2NO3-=3Cu2+2NO+2H2O; ( 4)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几种元素分别是: Q 是 H; W是 C; X是 N; Y是O; Z是 Cu。 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 A;由于 N 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处于该轨道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较难,所以 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O 的第一电离能。 在 NH3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为碱性共价键,该分子的空间类型为三角锥形;由于 C、 N、 O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 CH ;

24、NH ; OH 的键长越来越短,键能就越来越大,因此键长最短的 OH 键; 原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稳定的状 态,因此 29号元素 Cu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3s23p63d104s1; Cu的单质与 N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HNO3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2+2NO+2H2O;( 4) ( + )2整理可得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物质分子之间化学键、分子的空间构型、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元素的电离能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

25、书写的知识。 ( 15分)阿明洛芬( G) 属于苯丙酸类抗炎药,镇痛效果优于布洛芬。下图是阿明洛芬的一条合成路线。 ( 1) E的结构简式为 ; 的反应类型: 。 ( 2)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 ( 3)反应 可以看成是两步反应的总反应,第一步是氰基( -CN)的完全水解反应生成羧基( -COOH),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任意写出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的 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苯环上的取代基只有 2种,且苯环上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吸收峰 ( 5)下列有关阿明洛芬( G)的说法正确的是(

26、) A分子式为 C13H17NO2 B属于氨基酸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能发生取代、加聚、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 ,取代反应;( 2)硝基,酯基; ( 3)( 4) ; ;; ; ; ; 等。 ( 5) A、 C、 D 试题分析:( 1)根据 D、 E的分子式可知 D发生还原反应产生 E, D分子中的硝基被还原为氨基, E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 B、C的分子结构可以看出 B发生取代反应(也叫硝化反应)产生 C,所以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在 D的分子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硝基,酯基;( 3)反应 可以看成是两步反应的总反应,第一步是氰基( -CN)的完全水解反应生成羧基(

27、-COOH),第二步是水解产生的羧基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结构简式是 ,若其同分异构体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 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含有酯基或肽键,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不能是甲酸形成的酯; 苯环上的取代基只有 2种,且苯环上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吸收峰,则酚羟基与酯基在苯环上相对的位置,则符合题意的 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其 中的两种可以是; ;; ; ; 等。( 5)A由阿明洛芬( G)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 C13H17NO2 ,正确; B由于该分子不含有氨基,只含有羧基,所以不属于氨基酸,错误; C由于在亚氨基的 N 原子

28、上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正确; D由于在物质的分子中含有羧基,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聚反应;也能被氧气氧化产生燃烧反应,也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是发生了还原反应,因此选项是 A、 C、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化学方程式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 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旧铅蓄电池阴、阳极填充物 -铅膏(含 PbO、 PbO2、 PbSO4)制备电绝缘材料三盐基硫酸铅( 3PbO PbSO4 H2O),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 1)步骤 铅膏中 PbSO4与 Na2CO3溶液反应转化

29、为 PbCO3,说明溶解度:PbSO4 (填 “ ”或 “ ”) PbCO3。 ( 2)步骤 中 PbO2转化为 PbCO3的离子方程式是(请配平此离子方程式): ( 3)将步骤 和 的滤液合并,加入 PH 7,再经过 、冷却结晶、 、洗涤、干燥,可获得 Na2SO4 10H2O 晶体。 ( 4)若铅膏的质量为 78g,步骤 中 PbO2和 PbSO4全部转化为 PbCO3,且PbO 未发生反应;步骤 中共收集到 5.6LCO2(标准状态 ),步骤 中获得 90.9 g PbSO4,则铅膏中 PbO 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流程中原料无损失)。 答案:( 1);( 2) 1,1,1,1, H2O,

30、 1,1,2;( 3) H2SO4;蒸发浓缩;过滤;( 4) 14.3%。 试题分析:( 1)步骤 铅膏中 PbSO4与 Na2CO3溶液反应转化为 PbCO3,说明PbSO4的溶解度大于 PbCO3;( 2)在步骤 中 PbO2转化为 PbCO3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是 PbO2 SO32-CO32- H2O= PbCO3 SO42- 2OH-。( 3)将步骤 和 的滤液合并,加入H2SO4调整溶液的酸碱性 PH 7,再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获得 Na2SO4 10H2O 晶体。( 4)若铅膏的质量为 78g,步骤 中 PbO2和

31、 PbSO4全部转化为 PbCO3,且 PbO 未发生反应;步骤 中共收集到5.6LCO2(标准状态 ),则根据 Pb守恒可知 PbO2和 PbSO4的物质的量是5.6L22.4L/mol=0.25mol步骤 中获得 90.9 g PbSO4,n(PbSO4)= 90.9 g303g/mol=0.3mol,其中由 PbO 产生的 PbSO4是物质的量是 0.3mol-0.25mol=0.05mol则铅膏中 PbO 的质量分数为(0.05mol223g/mol78g)100%=14.3%。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取过程中的反应原理的知识。包括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混合物的分离 方法、物质纯度的计算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