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3323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在克伦威尔执政期间 ,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 :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颁布航海条例以打击荷兰 积极发展工商业 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 A B C D 答案: D 列宁 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 ”列宁藐视的回答: “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 ”文中的 “一堵墙 ”被推倒是在( )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答案: B 1920

2、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策 (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取消了自由贸易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 D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 A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说: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 ,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 ,城市恢复了生机 ,市场上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

3、,物价也随之下降了。 ”这本质上说明新经济政策 A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B克服了社会混乱局面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答案: A 下列毛泽东著作中,主要论述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是 (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井冈山斗争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 B C D 答案: A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 ) A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决定放弃长沙的计划 D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答案: D 1942年中共发动了整风运动,下列各项,不属于此次运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是

4、( ) A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 B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 C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D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答案: D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著名论断出现于 ( ) A “文革 ”后期复出时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时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南方谈话中 答案: D 1984年 10月 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5、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举出一幅 “小平您好 !”的横幅。这一横幅主要反映了民众 ( ) 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 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 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对祖国成立 35周年的喜悦之情 A B C D 答案: D 邓小平幽默地说: “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 ”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 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答案: B 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

6、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 “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 A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B “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 C “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 D “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 答案: B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 任务,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各项,属于在马克思逝世后的恩格斯的主要活动的有( ) 写作共产党宣言 指导

7、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撰写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深入研究和探讨了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A B C D 答案: B 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 ) 都出生于德国 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两人第二次见面后开始了毕生的友谊 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 A B C D 答案: D 如果你是美国公民 ,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 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答案: D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

8、强化君主制度 ,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重创俄国势力 ,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答案: C “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 ”这个 “前提 结论 ”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答案: A 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 )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D防止封建王朝

9、复辟的需要 答案: B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 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走上独裁道路 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 B C D 答案: C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斗争纲领发展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十六字纲领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

10、职务让给袁世凯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答案: C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 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 ) A创建中国同盟会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组织发动 “二次革命 ”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答案: B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宋庆龄在此所说的 “国际局势 ”和 “内部条件 ”分别指的是 ( ) A日本侵略加深和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

11、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答案: B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答案: C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 “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 成为顶天立地的 圣雄 。 ”这里所说的 “凭着一把盐 ”的背景是 ( )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 答案: A 圣雄甘地一书中写道: “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

12、甘地拖着一双布满伤痕的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访问成千上万个 村庄,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 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 ”下列各项,属于甘地的经历的有 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深入社会,唤醒民众 创建武装革命根据地 为了民族解放多次被捕入狱 ( )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 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 7 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 “国王 ”。他回信道 “ 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

13、,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 材料二:列宁说: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 的态度中能够感受其怎样的优秀品质?( 3分) (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 6分) ( 3)拿破仑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

14、相融性?( 2分) ( 4)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4 分) 答案: ( 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 3分) ( 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分) 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4分) ( 3) 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 2分) ( 4)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 2分)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 “坚持真理 ”

15、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 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竞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甘地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 “仁爱 ”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1919年 )甘地决定 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 一方面

16、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 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 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 (1983年版 ) 材料四 (1919年 )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 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上卷 (1994年版 )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 ( 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分 3)材料三、四两则材料是如何评价甘 地在 1

17、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 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 6分) (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 4分) 答案: (1)非暴力思想。( 2分) (2)家庭影响、西方宗教的影响。( 2分) (3)评价:材料三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 “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材料四认为甘地对 “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差异:材料三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四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 (4)可能的原因: 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 1983年,当时 “文革 ”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 1994 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

18、6分) 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 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 4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列宁选集第 4卷 材 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列宁 材料三: “我们的机关实际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 ”

19、, “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 列宁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方法具体指什么政策?列宁为什么说 “错了 ”?( 6分) (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8分) (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在晚年对此进行怎样的理论探索?( 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2分 ) 答案: ( 1)方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苏俄形势,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4分) ( 2)变化: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4分)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工农联盟。( 4分) ( 3)在其晚年文章中作了关于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的论述。( 2分) ( 4)列宁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伟大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俄国的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表现了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革命与理论探索精神。(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