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360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一种情感,追根究底,是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西周宗法制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

2、能把历史和现实密切联系,有机统一起来。 下列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瓜分中国,意思是分割中国领土,分析各个选项,只有A项表述的内容是关于日本在马关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这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瓜分中国的含义,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001年 7月 23日北京申办 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 19

3、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 “贺礼 ”是 A列强发 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洗劫圆明园 C签订辛丑条约 D清政府开始镇压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掌握,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在 1900年,洗劫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开始镇压义和团运动与列强没有直接关系,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 1919

4、年 5月 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烧 /青岛问题之力争 /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首先注意题干中没有关于工人罢工的信息,排除 A。从材料信息也不能断定学生爱国浪潮已经遍及全国,排除 B。同样,材料中也没有关于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的相关信息,排除 C。青岛问题之力争是在争国权,曹汝霖宅之焚烧等是阐述了内惩国贼内容,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

5、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题关键是密切联系材料主旨和选项,排除与材料主旨无关的选项。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有许多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一直坚持在正面战场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身说法错误,国共两党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是不同的。之所以共同抗日,是当时面临日本的侵略,中日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才出现共同抗日情

6、景。 说法正确。 说法不符合史实,在抗战后期,国民党执行消极抗战路线。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联系所学史实,正确分析问题。 1949年 10月 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所说的 “站立起来 ”的含义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C解放战争基本完成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里的 “站立起来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是在 1945年,时间上

7、不符。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和解放战争基本完成都不能等同于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所以答案:为 D。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很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A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此题在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什么方面,四个选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目标、革命

8、的基本力量、实现目标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等,系统的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A、 B、 C三个选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某一方面的评价, D项评价涉及到了本质,所以答案:为 D。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客观全面的评价马克思主义。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学生对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掌握和理解,联系所学可知, 都是对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9、法的准确阐述,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1953年到 1956年底这段时间,与 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上矛盾,排除 ,答案:为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第一部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的掌握和理解,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三大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10、制度,而这三项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最重要,答案:为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文化大革命 ”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A要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文艺方针 B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要严防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战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 “文化大革命 ”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场浩劫, “文化大革命 ”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导致个人崇拜严重,脱离实际,法制被践踏,民主被破坏等。

11、所以答案:为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 “文化大革命 ”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从理论角度剖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所实行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原则 “一国两制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纳,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 ”原则是在周恩来 1955年亚非万 隆会议上提出的,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 都

12、对。 “一国两制 ”方针是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方针,不属于对外关系范畴,排除 ,答案:为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解题关键是要特别注意 “一国两制 ”方针属于我国内政,而不是外交。 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的报告中说: “中国人是一个传统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 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 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说明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D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秩序

13、的重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联系所学史实,理解题干主旨,在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美国急需改变中美关系,所以这段话主要是在强调美国应该与中国发展正常关系,其它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意思。 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是 A东盟 B东亚四国同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亚洲自由贸易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很简单,联系史实可知,东盟包括 10个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 21个成员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联系史实,至今还没有亚洲

14、自由贸易区这样的经济合作组织,所以答案:为 C。 考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我国 政府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的取得 C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削弱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选择根本原因,一般要考虑经济因素或者综合国力,分析选项, A和 D都是新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某一方面的体现。 C项强调的是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B项明确表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答案:为B。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

15、是考查学生由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我们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以本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 人人不受私 的平均社会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实际是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从其内容看,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 A正确。关于产品分配,提出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目标是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事实证明,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最终因违背社会

16、发展方向没能实行,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答案:为 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A满汉地主联合镇压 B农民阶级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答 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实际是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因为太平天国发生于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是以往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问题。答案:为 D。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

17、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掌握,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数量增多 开始深入内地 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联系教材所学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有北起辽宁营口,南到海南岛的琼州,沿长江深入到湖北的汉口,共增开 10处通商口岸,由此可得出其特点,数量增多,开始深入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正确。第 小项表述不准确。鸦片战争时开放的通商口岸只在东南沿海,而不应笼统的表达为东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口岸深入到了九江、汉口,但不能

18、笼统的表述为西部,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两次鸦片战争所开放通商口岸的位置,再进行深 入分析比较。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B “以德服人 ”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D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排除 B和 D。 B、 D阐述的都是儒家思想。 C项阐述的是秦朝的治国思想,但与题干主旨无关,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则,即皇帝专权,皇帝总揽一切大权,答案:为 A。 考

19、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朱熹说: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已经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理解题干材料,实际上是在阐述兵权、财权、行政权等都收归了中央。以革除藩镇割据之弊。题干意在说明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政府收权, B 错。皇权与相权之争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C 错。题干 中也没有表达 D 项意思,答案:为 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

20、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可依据所学解答,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这打破了门第限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它是皇权加强在文化上的表现,通过科举制,皇帝把天下知识分子笼络到自己门下,为他所用,巩固了皇权,不能说削弱了皇权。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全面分析

21、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能够对科举制客观评价。 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联系教材所学,古希腊的地理特点是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将陆地隔成小块,这种特点使它很难形成统一的大帝国,更适合它的国家政治形势应该是 B 小国寡民。答案:为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对政治特点的影响的认识和掌握,准确分析是古希腊的地理特点与政治特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 公元前 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 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雅典政治体制的组成特点和各个机构的职权范围,根据所学,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于对外战争这种关系整个国家的大事,理应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答案:为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典国家各个机构的职权范围,政治特点的掌握和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

23、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始终维护平民利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保护私有财产,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 A项本身错误,罗马法是一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 B项是罗马法的原始原则,但理论性不强,而且只体现了罗马法征服世界的其中一个特点,即公正。 D项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内容。 C项最全面概括了罗马法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答案:为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题时注意分析罗马法和近现代社会的必然联系,即罗马法中哪些原则观念符合后世需求。 现代英法美德四国资

24、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不包括 A代表都是通过选举产生 B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C上院权力都比下院大 D都拥有立法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选项, A、 B、 D是四国的共同点,联系所学,英国上院是贵族院,下院是平民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下院逐渐掌握了更大的权力。而在美国和法国则是上院(参议院)的权力更大些,比如法国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等,所以 C不是它们的共同点,答案:为 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详细了解四国的政治运行机制,从而判断比较每个国家的两院权力大小,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分析判

25、断能力。 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 试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给中国人民展示了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联系所学史实,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 1871年的巴黎公社,而十月革命是 1917年,由此判断 A项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错误, B、 C、 D表述都符合史实,答案:为 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相关史实的掌握和认识,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马克思说: “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26、”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政府 A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林肯政府的主要功绩的掌握,分析各个选项,都是对林肯政府的正确评价,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 A项和 B项都是林肯政府某一方面的功绩, D项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 达到的,事实证明,美国的种族歧视长期存在。所以答案:为 C。 考点:美国内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这是一道最优选择题,解题关键是学生要

27、找出各个选项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比较哪一个是最宏观概况的,最根本的。 在启蒙精神指导下,法国的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历经数十年不懈斗争,终于将法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颁布 B 1787年宪法颁布 C权利法案颁布 D 1875年宪法颁布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所学可知,法国 1875年宪法规定了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并且具体规定了法国总统、国会、内阁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权力,从而整体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答案:为 D。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法国 1

28、875年宪法颁布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掌握,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 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 “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指的是希特勒发动的二战。二战发生的历史根源是德国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答案:为 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

29、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时主要抓住题干中体现的主旨,明白题干所阐述的是德国军国主义和专制只有残余。 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政府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根本原因时应从经济角度考虑,其次根本原因一般指的是主观原因,分析此题,题干所述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列强方面的原因应是主观原因,分析选项,只有 B项叙述了列强方面的原因,而且属于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就具有扩张性,所以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析根本原因的原则,根本原因一

30、般指主观方面经济领域的原因。 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 “通商战争 ”,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实质上是英国在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前提下,为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而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而题干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 ,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混淆了战争的正义与否。只有 A项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

31、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能正确评价鸦片战争,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 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

32、满之情。 ”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民国 ”之取代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 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

33、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 4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因素。(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政府通过哪部法律文献 “从国外移来 ”了其制度?( 1分)材料认为这一制度没能 “真实发生相当作用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认识。( 2分) 答案:(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开明君主专制,但明清是君主独裁政治( 4分) ( 2)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欣慕和对现实专制制度的不满;建立民国取代帝国。( 6分) (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4、( 1 分)太重视制度而未注意与人事相配合( 1 分) ( 4)言之有理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一种的转折语气及最终结论,专制和明清两代相对应。之前 “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 ”,基于此得出结论。 (2)分析材料二,强调了西方列强入侵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政治民主方面的影响,包括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3)第一小问结合史实回答,分析材料,强调了即使学习外国,也一定要与本国传统、人事相结合,否则 “无法长成 ”,所以,其原因是太重视制度而未注意与人事相配合。( 4)此问可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历程、演进背景、以及内容等方面分析。 考点:中国政 治文明

35、演进 点评:此题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解读能力、概况评述能力等,解题时要注意时刻不能脱离中国政治文明演进这一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采纳了英国的代议制度,他们称之为 “共和 ”。在 “民主共和主义 ”的影响下,他们既注重权利的平等。又时刻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前者如民众投票权方面,选民

36、的财产资格得到放宽,小州在参议院中获得了平等的代表权。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分权和制衡方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联邦政府内实现了三权分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两国分别建立了哪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政体?( 4分) (2)英、美两国在建立资本主义政体的过程中,议会 (或制宪会议 )分别制定过什么重要的法律文件?( 4分) (3)结合所学,概述英国资本主义政体建立后,在 18世纪到 19世纪是如 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 2分) (4)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产生方式和实际权力的不同。( 4分) 答案: (1)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 4分) (2)英国:权利法

37、案。美国: 1787年宪法。( 4分) (3)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在内阁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两党制;通过多次议会改革完善代议制民主。( 2分) (4)国家元首不同:国王 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世袭 选民选举; 国家元首的实际权力不同:无实权 有实权;政府首脑不同:首相 总统; 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中产生 选民选举。( 4 分) 试题分析: (1) 分析材料一可知,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这符合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材料二中介绍了美国政治制度中 “民主共和 ”和 “分权 ”的特点,由此判断是民主共和制。 (2)此问可联系史实解答,分别是权利法案

38、和 1787年宪法。 (3)注意题干给出了时间限定,首先是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更加处于无权地位,内阁通过选举产生,逐渐形成两党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改革议会,给予工业资产阶级更多的政治权力,从而使民主制得以完善。 (4) 解答此 问主要依据教材所学,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比较的角度。一般情况下,从其产生的方式、实际权力等方面比较。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以英美近代政治制度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对英美近代政治制度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20世纪二、三十

39、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想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的两次严重挫折是什么?( 4分)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 4分)此后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大时期直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分) (3)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64华诞,由以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分) 答案:( 1)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分,答其它不给分) ( 2)要点: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召开 “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40、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开创了井冈山道路;长征途中,召 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的领导,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4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分) ( 3)提示: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胜利来之不易;中共能及时纠正错误,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等。( 2分)不必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时间

41、: 20世 纪二、三十年代。联系所学史实,包括 1927年大革命失败; 1933年到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此问也主要是考查史实,根据所学,包括 “八七会议 ” 和遵义会议,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开创农包城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应该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这道题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解答,既要看到历程的艰难性,也要看到中共的勇敢和抗争。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 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的史实展开。既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