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367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11月 9日 -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回答题。 【小题 1】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全面深化改革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D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小题 2】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上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描述说明 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客观条件不变,矛盾双方也可能相互转化 C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

2、部矛盾起决定作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时政新闻的敏感度和关心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小题 2】试题分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本身的固有弊端,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进行弥补。这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C说法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你幸福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 “鸟是幸福的,它把歌唱给森林,献给原野;花是幸福的,它把

3、甜蜜献给鸟雀,献给蜂蝶。 ”这形象地揭示出的人生哲理是 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 B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的幸福观 C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D只有努 力奉献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但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D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符; B说法错误,不同的人幸福观不可能完全相同。 C说法错误,这是为了自身利益的狭隘的消费观。 考点:本题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漫画议论告诉我们 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人的不同认识 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4、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正确标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社会存在, 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有正确标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做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说法错误;有人落水,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说明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感动就在身边。我们生活中不断出现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等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这些

5、 “最美人物 ”身上反映出 A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C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和奉献,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同时他们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这反映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D说法正确; A说法错误,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贡献也有精神贡献; BC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013年 10月 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这些作风是官僚主

6、义的典型表现,老百姓非常反感。改进这些作风最关键的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价值判断社会历史性 C相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官僚主义作风脱离了人民群众,引起老百姓的反感,要改进官僚主义作风,关键是坚持群众观点, 走群众路线,切实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下列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选项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体现是辩证法观点。 B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运

7、动和静止的对立。 D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C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改变我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正确。 考 点:本题考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013年 9月 29日,中国 正式启动运行。它将从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形成新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实现扩大开放的法制保障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对我国开放格局带来影响。 A(上海)自由贸易区 B珠三角经济区 C海西经济发展区 D长三角经济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时事题 考点:略。 2013年 11月 23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划设 _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家

8、和地区基于海防和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特定区域,实质是基于国防需要而划设的预警区域。目前世界上已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划设了防空识别区。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时事题 考点:略。 2013 年 12 月 2 日,万众瞩目的 _一飞冲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它是我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航天器,将实现探月工程二期 “落 ”的工程目标,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 A嫦娥三号 B玉兔一号 C太空一号 D月球一号 答案: A 试题分析:时事题 考点:略。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

9、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请你写出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 答案: (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答对一点得 3分,答对两点得 5分) 试题分析:该题需要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根据材料观点回答哲学依据。 “深化改革要立足与我国实际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这两个观点上分析蕴含的哲学依据。 考 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抓主要矛盾。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 ”。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人们也感受到交通拥堵、生活不便等城市之 “痛 ”。 请运用对立统一观

10、点,分析说明城市的 “痛 ”与 “快 ”的关系。 答案: ( 1) “痛 ” 与 “快 ”是对立的,( 1分)不同时间、不同方面、不同的人对 “痛 ” 与“快 ”的感受是不同的。( 1分) ( 2) “痛 ” 与 “快 ”是统一的,( 1分)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 2分) 试题分析: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对立统一观点从对立 和统一,即矛盾说法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进行回答,要注意分析城市的 “痛 ”与 “快 ”之间的对立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龚全珍,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的夫人,一名年逾 90、有着 6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始终有着不懈的活力,孜孜

11、不倦地用爱滋润乡里,给身边人带去温暖的力量;她将个人的精神力量不断壮大成一种风气,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以实际行动作出榜样,一生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使命与信念。 结合上述材料,从主观方面来讲,我们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 ( 1)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 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2)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答对一点得 3分,答对两点得 5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运用。不可直接回答课本要点,需要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 “从主观方面来讲 ”限定了答案:的大致范围从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个要点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人

12、生价值的实现。 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棵树上的两个果实。他们是彼此独立的:科学在于精细,哲学在于深远,科学致力于具体事物因果关系的探究,而哲学则是寻求遍布整个世界的本质。这段话表明 答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试题分析:该题表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是一棵树上的两个果实 ”说明二者有联系; “彼此独立 ”说明二者有区别。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我们人类到底有没有能力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有的人对此很悲观,而有的人则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对这一问题,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来概括就是 答案: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题目体现的是

13、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世界,故是第二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这样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必将降临到他的头上。 ”从哲学派别上看,铭文的观点属于 答案:客观唯心主义 试题分析:该题要判断是哪一哲学派别,需要对所学的哲学派别基本观点熟练掌握和理解,抓住观点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判断分析。 “死神 ”认为有神的存在,且死神决定一切。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 漫画 “新乌鸦喝水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答案:要有创新意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该题的关键字眼是 “新 ”

14、。对 乌鸦喝水进行了改编,有了新的思路和创意,这体现的是创新意识。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 “走 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提出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 ”。这项活动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A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B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C 试题分析:全国新闻战线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创作,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正确; A 与题意不符;BD不是唯物史观的范围。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15、者。 下图 “圆的自白 ”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要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重要环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圆的自白 ”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在否定中进步,实现自身的发展。故人不能知足,要不断进步,要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 正确; “绝对不相容 ”说法错误; 说法错误,忽视了它们的区别。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

16、善辩。 ”这表明: A矛盾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B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书内容不同,思想不同,读不同书对人有不同影响,这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D说法正确; ABC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具有特殊性。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用来吸引喜鹊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喜鹊大量捕捉果树上的害虫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17、导作用 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 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改造自然的前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做事情要取得成功,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说法正确; 夸大了尊重客观规律的作用,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这一说法所要表达的哲学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8、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为 ”即目的,学习知识、获得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说明实践是人们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 D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符;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人的实践, B说法错误; 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是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答案: D 试题分析: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片面的、静止的

19、、孤立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D说法正确; 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从古代的 “把酒问青天 ”、 “嫦娥奔月 ”到今天的 “神舟 ”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从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来讲

20、,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讲,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会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只是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具有无限性。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的特点包括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科学实验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践的特点包括: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正确。科学实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 说法错误。该题选 A。该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只要准确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

21、。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漫画说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对客观世界无能为力 C人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意识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下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意识,雨中作乐。 D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符; B说法错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C说法错误,应该是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2、”。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客观规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子的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 C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符; B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D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消灭、创造规律。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 北京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 2013年底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 40%,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事实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

23、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的意识之内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说法错误。北京市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某同学最近心情十分沮丧,面对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辍学

24、的念头。如果让你对他进行劝解,你可以采用的观点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消除外界不良影响 用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彻底抛弃固有观念 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去发现自己的优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学习成绩不好,但你可以发掘自己其他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培育自信心。事物发展的前提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勇于战胜当前的困难。 正确; 与题意不符; “彻底抛弃固有观念 ”说法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事物发展的趋势。 在动物世界中, “小个子 ”并不等于 “弱者 ”。三

25、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 “小狗经济 ”,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要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 “小狗经济 ”注重的是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说明要从整体着眼,立足全局,统筹考虑,发挥部分的最大优势,利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管理。 C说法正确; A说法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不能忽视局部的发展,要推动局部发展以带动整体发展。 B说法错误,要从整体出发,立足全局。 D与题

26、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 ”,但 “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的量变一定引起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质变来实现 D实践是联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答案: B 试题分析:改革会使人人收益,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但改革会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说明改革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说法正确; A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CD与题意不符。 考点: 本题考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27、统一。 漫画 “扶贫之路 ”告诉我们,脱贫致富是 A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漫画中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方式不同,一个是输血,直接提供物质帮助,另一个是造血,提供致富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贫困地区人们的奋斗实现脱贫致富。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 A正确; BCD与漫画主旨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毛泽东指出: “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之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它是 坚持唯物辩

28、证法的前提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正确; 错误。该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与统一 D主观能动性依赖规律客观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2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说明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说法正确; 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 B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条件 D规律不能经常性地被创造和改造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说法正确; A与题意不

30、符; C说法错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不是不需要条件; D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和改造。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是客观的。 综合题 对 “三角形内角之和 ”的认识历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答案: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 (答对一点得 3分,答对两点得 5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材料选择课本,容易理解,难度不大。以三角形内角之和的认识理解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在纪念改革开放 35周年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发言: 同学甲: 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很多改革方案、方针、政策都是

31、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因此,这些方针和政策,对改革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学乙:的确如此。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各种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经济会有一个大发展,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同学丙:其实,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法治中国建设、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十八 届三中全会也有很多新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具有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必将产生综合效应。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对上述同学观点加以分

32、析说明。 答案:同学甲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党和政府出台的很多改革方案、方针、政策都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 2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党和政府出台的方针和政策,对改革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分) 同学乙: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 2分)因此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各种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就会被 充分调动起来,社会经济会将有一个大发展。( 2分) 同学丙:社会基本矛盾是一个整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相互结合。( 2 分)党和政府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2分) 试题分析:该题的原理范围大致固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对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要准确理解和分析,从各自观点出发找到 对应的原理。甲的观点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乙的观点体现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丙的观点体现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寻觅社会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