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3745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 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 A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 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 ”体现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答案:为 A 考

2、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关知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A文化建设就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B弘扬民族精神是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任务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D只要弘扬民族精神就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答案: C 试题分析: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将二者等同, A错误;发展经济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任务, B错误。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

3、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弘 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红色旅游包含了红色文化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在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发展红色旅游意义。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 某网站转载了一条 “专家建议不

4、再以 龙 作为中国形象标志 ”的报道,引起一片反对之声。大多数网民认为, “中国龙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大多数网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龙马精神 ”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 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错误。多数网民认为, “中国龙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体现了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昭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时说明中华文

5、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 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 “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 2005年访问大陆的 “破冰之旅 ”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 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华各民族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民族文化的特性

6、,台湾风物图卷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特点。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体现海峡两岸各族人民都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主凝聚力,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近年来, “风水术 ”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著中,把 “风水决定祸福、兴衰 ”说成是建筑选址的 “环境科学 ”。对此,需要我们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B否定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先进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既包括优秀、先进文化又包括落后、腐朽文化。

7、风水术是迷信,与科学无关。把风水术说成科学,会造成人们良莠不分,我们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A、 B、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相关知识 有舆论指出,由于农村的文化生活匮乏,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致使一些农民转向赌博、搞封建迷信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为此,我们应该 A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B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 化 C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弘扬和培育中华传统民族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农村的文化生活匮乏,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不

8、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必须 A放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B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C保护公民的监督权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

9、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对于流行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流行文化是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不应干涉 对于流行文化我们要正确引导 流行文化是某 个时期的先进文化,应大力提倡 流行文化最终都会成为经典文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衡量经典文化的主要标准主要看它本身的价值,看它的内容是否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衡量流行文化的标准主要看它的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流行文化不一定都是经典文化;流行文化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部分,不一定是先进文化,对流行文化我

10、们要加强引导。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相关知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共产主义接班人为目标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涵 “水稻之父 ”袁隆平常说: “我毕生 的追求就是让所有

11、人远离饥饿 ”, “中国多一点儿粮食不怕,若少一点儿粮食,你试试看 ” 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 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水稻之父 ”袁隆平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体现了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也说明了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能理解为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

12、查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 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能够解决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这说明我国当时的科技文化 A处于世界的前列 B达到世界中等发展水平 C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D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冲击 答案: A 试题分析: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能够解决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 ”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体现了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相关知识。 由于各

13、地语言的差别,由此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由此诞生了不同地区的戏剧和戏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答案 :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的

14、长征精神。这是因为长征精神是 A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成的 B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C主要依靠当代青年学生来传播和弘扬 D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长征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陕西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这体

15、现了 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C 试题分析: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陕西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体现了陕西省通过发展文化,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说明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

16、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错误。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错误。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清华大学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京大学的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 北京师范大学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

17、题分析:文化既有优秀、先进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清华大学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京大学的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北京师范大学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等校训属于优秀、先进文化,体现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表现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案:为 D。 考点: 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的相关知识 M 中学 T 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 “道德之星 ”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

18、作用 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题目中小薇同学的成长经历印证了文化对人思想和行为的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优秀文化有助于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夸大了文化的作用。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 “孝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为弘扬 “孝道 ”, 2012 年 8月13日,我国发布了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 “二十四孝 ”行动标准。这说

19、明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大力弘扬所有传统文化 传统孝道将被新的孝道标准取代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 “二十四孝 ”行动标准 ”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新版 “二十四孝 ”既保留和继承和弘扬了传统 “孝道 ”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所有传统文化 错误,新版孝道是对于传统孝道的继承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是取代传统孝道 错误,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

20、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 ;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既包括先进、优秀文化也包括落后、腐朽的文化,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而 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对待传统文化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013年 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

21、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体现了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乙的观点忽视了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社会实践是文化

22、创新发展的根源, 错误。 夸大了书法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了传统文化的继承 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 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

23、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 品 ”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 ”体现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茶文化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茶艺、茶道和茶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A文化引导和制约着一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C自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D文化的

24、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茶艺、茶道和茶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源于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中对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文化也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 主要是由于 A文化本身的保守主义传统 B封建统治的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中国文化本身缺乏宗教信仰的浸润 D中国文化重视经验和技能而

25、轻视理性与反思 【小题 2】魏源是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 ”、主动发起 “文化自救 ”的先驱者之一,其行动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一典型事例从一个侧面表明 A只有全面接受工业文明理念才能走向现代化 B拯救民族文化不需要外域文化的帮助 C只有先学习西方文化才能拯救中华文化 D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创造了辉煌成就,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答案

26、:为 B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魏源提出 “睁眼看世界 ”主动发起 “文化自救 ”需要每个中国人自觉看到与西方文化的差距,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文化新辉煌,一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西方 先进文化。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综合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

27、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4分) 答案: (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3分) ( 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 3分) ( 3)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分) ( 4)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

28、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分) (注:如果学生答到文化创 新的内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主体;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角度分析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 2013年 7月 22日是 “老西藏精神 ”提出 23周年

29、纪念日。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 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 “老西藏精神 ”的英雄壮举。 “老西藏精神 ”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12分) 答案: (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

30、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2)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 务。 (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的需要。 试题分析: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 “老西藏精神 ”

31、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设问是谈谈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重要任务、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 “软实力 ”竞 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 “中国威胁论 ”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

32、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10分 ) 答案: (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 2)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试题分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本题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角

33、度,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我们要选准角度,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 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首善、中国低碳第一人,陈光标以自己的大德大爱温暖着他所触及的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十年慈善捐赠总额已超过 14亿元,帮助特困户超过 70万 他向世界郑重作出裸捐承诺,他说:我这么做,让世界看到中国企业家的爱心和胸怀,也把我的慈善人生推到最高境界。 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4分) 答案: ( 1)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

34、目标。( 4分) ( 2)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分) ( 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分) (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追求更高目标。( 3分) 试题分析: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题设要求从青年学生的角度谈谈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选准角度,从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脚踏实地、重在行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考点: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