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374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的四尺钉耙是指铁农具的使用,但不是开始使用故排除 A;图片没能体现 CD;铁农具的使用说明当时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汉代铁农具 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 ”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2、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 ”是反映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没有固定工场主的自由劳动力等待被雇用的场景,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 “重农抑商 ”和 “闭关禁海 ”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

3、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内在原因,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明后期至清前期中国没有形成推动自然经济瓦解的力量,应该从政府的有关经济政策考 虑,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和“海禁 ”政策 由于博览会可以 “开风气而劝工商 ”, 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 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 “南洋劝业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

4、侵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开风气而劝工商 ”、 “南洋劝业会 ”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说明的是 “劝工商 ”、 “劝业 ”,所以应该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甲午战争后 “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 ”是指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发展,据此可以知道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5、,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 “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 “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说明要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股应该选择 C,因为轻工业与民生关

6、系密切。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 昔时的东北日报有一篇报道: “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严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仅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 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鹏飞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并说: 去年总计购入外粮达五十万余吨 ,然实际从外输入蒋区的粮食当还更 多。 ”下列关于这篇报道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报道应发表于建国初期 B所述情形与日本全面侵华有直接关系 C该报可能是解放区出版物 D反映了美国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所涉及的 “蒋

7、匪 ”、 “抗战胜利后 ”、 “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鹏飞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 ”等信息可以看出应该是蒋介石控制区的敌人方面的言论,因为上面带有明显的不友好态度,据上述时间推断应该是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统区的粮食危机 1892 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 “张裕酿酒公司 ”,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2010年 7月 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 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 “中国制造 ”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

8、春天 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 ”可知是指的 1915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走出国门获奖的情况,当时正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发展时期,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说明当

9、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据此可以得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厘金原是 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 1931年,沿袭 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厘金制度是指在近代对华商征收商业税而不对外商征税的做法,这削弱了本国产品

10、的竞争力,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但不是为了重农的需要,由于是地方督抚自行征收,所以也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厘金制度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 当时出现了 “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 ”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改 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

11、法权利 ”体现的是经济立法,出现了 “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 ”的局面则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故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清政府的工商业政策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这里的 “某地区 ”应该是( )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格中的自耕农和佃农在里面占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比重,说明自然经济为主导,但是里面出现了工场主,这是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所以应该出现在明清时期,故选 D。

12、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说明当时明成祖在乎自己国家的体面而不是得利多少,所以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朝贡贸易 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

13、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答案: B 试题分析: “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说明当时市的空间有严格的限制,据此可以看出 B符合题意; AD是指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故排除; C是反映的长安城布局特点,与题意无关,也该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市坊制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 “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 载芟云: “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

14、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诗经记载的诗歌描述的是到春秋中叶的情况,所以根据题目中所提到的周颂 载芟中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 ”可知这时仍然是井田制下的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况,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奴隶集体耕作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

15、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说明这一水利工程出现在四川地区,是用来 解决水旱问题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秦国蜀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都江堰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

16、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的特点 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东家和西家经营不同的行业,东家种植农作物,西家则是缫丝行业,这样就会出现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的情况,如材料中的 “西家卖丝籴新谷 ”,所以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

17、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答案: A 试题分析:青花瓷应该是在白瓷上绘制青花烧制而成,所以出现在青瓷、白瓷之后,故 A符合题意; BCD均 是符合史实的,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青花瓷 汉书 贡禹传记载: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18、亦然。 ”“三服官 ”“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所述 “三服官 ”、 “东西织室 ”耗费巨大,工人人数也很多,可以推知这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是供皇家专用和官府专用的,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在唐代还没有出现,所以应该排除掉含有 的选项,其它选项都

19、是符合条件的,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帮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 “九市 ”是指(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汉时期我们国家的市就是由官府直接管理的正规市场,当时是不允许有私人设立的市场的,所以应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东汉的市 史记记载: “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 “结驷联骑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20、)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 “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说明孔子的思想得以传播是靠了子贡,而材料提供的是子贡是经商者,由于经商实力较好,所以影响到了诸侯国的国君,使得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就此传播了孔子的思想,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的影响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 “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 B

21、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存在不法之徒侵犯别人商标的现象,这没有反映ABC,只能反映当时的商业活动比较多,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综合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 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 ”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

22、荣。 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三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 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 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 ”“(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23、。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和 明 谢肇潮五杂俎 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4分)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4分) 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 4分) 据材料四,比较 “富室之称雄者 ”的不同之处。( 4分) 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 商业发展的条件。( 2分) 答案: (1)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掌握经商时机, 当机立断 ;讲究经商策略。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明代出现商帮。 ( 2)变化:由奢侈品到日用品。 (3)不同: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 ;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4)条件:国家统一

24、 ;社会安定 ;农业发展 (或经济发展)。 试题分析: (1)理念:由材料一中的 “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和 “吾治生产 (经商之事 ),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分析概括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其特点是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 ;讲究经商计谋策略。战国时期 “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责,家累千金 ”和明清时期的 “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吕不韦等大商人,而明代则是徽、晋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 2)变化:材料二中的珠、玉、马、鹦等都是属于稀有贵重的奢侈品,而材料三中的 “万姓交易 ”则是生活日用品。所以据此可

25、以得出商品种类是由奢侈品到日用品。 (3)不同:由材料四中的关键句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用自已的话来概括归纳可知,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 ;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4)条件:题目要求 “据材料二、四 ”回答。从政治与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即可。政治方面,由材料四中的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 ”可以得出结论。经济方面由材料二中的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 ”可知是农业发展 (或经济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26、商帮;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品种类的变化;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条件 ( 22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阴县, “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 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 1836 1838年、 1894年) 年代 1836 1838年 (平均每年 ) 1894年 项目 数量(万担) 比例 % 价值(万两) 数量(万担) 比例 % 价值(万两) 内销 165.29 76.7

27、8 1414 171.48 44.32 1467 外销 50 23.22 769 215.44 55.68 3317 产量 215.2 100 2183 386.92 100 4784 ( 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分)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 材料三 19世纪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 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 “私设磨坊 ”、 “哄闹官署 ”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 “交刑部照例治罪

28、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 2)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经济成分?( 2分)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 6分)。 (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4分) 答案:( 1)变化: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经济作物的出口不断增加。( 4 分)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 4分)说明:中 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分) 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分)信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因技术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深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6分

29、,答任意三点即可得 6分)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主要表现;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深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被动的纳入世界体系,在发展中呈现出畸形。(答任意二点给 4分) 试题分析:( 1)变化: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一、二回答 ”。由材料一中的 “西人始至内地 市茧。 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和材料二中 1836 1838年平均每年的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与1894年相比较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经济作物的出口不断增加。原因:结合时间 “鸦片战争后 ”可知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有关,另外还可以考虑小农经济自身的落

30、后性和脆弱性。说明:由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加可以推论出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2)经济成分:由材料三中的 “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 ”可知是私人投资且采用机器生产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信息:由材料三中的 “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由 “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 ”可知因技术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由官府给他扣上 “私设磨坊 ”、 “哄闹官署 ”等罪名可知深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根据 “机器面粉厂 ”可知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 3)综合上述材料所述的鸦片战

31、争后,我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史实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包括: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主要表 现;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深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被动的纳入世界体系,在发展中呈现出畸形。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12分)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对士商的评价也悄然发生变化,抑商观念开始松动,甚至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普遍性的

32、社会运动 “ 弃儒从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四民 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明)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 材料二 开国百有五十年,承平日久,人材日多,生徒日盛。学校廪增,正额之外,所谓附学者不啻数倍。此者选自有司,非通经能文者不与。虽有一二幸进,然亦鲜矣。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 乡试所举不及三十。 文徵明三学上陆冢宰书 材料三 君讳篑 幼治书,年十九 丧父居忧,读丧祭礼,乡党以孝称。遭乱,乃弃学子业不治,就市廛卖

33、米。 (清)朱彝尊布衣周君墓表 材料四 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 (明)康海对山集 材料五 “正德年间,岁欠歉饥,蓄储谷粟可乘时射倍利 ” (徽商汪平生) “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近德之。 ” 祁门倪氏族谱下卷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士商地位有何新的看法 ( 2分)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之际出现 “弃儒从贾 ”现象的缘由。( 2分) 依据材料四、五,指出明清时期部分商人的经商理念 是什么 指出产生这种经营理念的思想根源。( 4分)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清时期士人对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所起的作用。( 4分) 答案:(

34、 1)打破传统市商观念,认为市商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贵贱之分)。( 2分) 人口增加使科举艰难;政局动荡,生计艰难,致使士人弃儒从贾。( 2分) 诚信(不欺);重义轻利。( 2分)儒家文化。( 2分) 改变传统观念,弃儒从贾,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 分) 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致富后买房置地,阻碍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分) 试题分析:( 1)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一 ”回答。由材料一中的 “四民异业而同道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 ”、 “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等信息可以得出当时作者打破传统市商观念,认为市商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贵贱之分

35、)。 ( 2)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 ”。由材料二中的 “虽有一二幸进,然亦鲜矣 ”、 “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 乡试所举不及三十 ”可知人口增加使科举艰难;由材料三中的 “遭乱,乃弃学子业不治,就市廛卖米 ”可知政局动荡,生计艰难,致使士人弃儒从贾。 ( 3)题目要求 “依据材料四、五 ”回答。由材料四中的 “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 ”可知是诚信(不欺)的理念; “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 ”可知重义轻利。这种观念如果找其思想根源的话,只有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可以找到。 ( 4)题目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由材料中明清时期社会对士商的看法和观念的改变,认为工商皆本,可知改变传统观念,弃儒从贾,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致富后买房置地,会阻碍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 时期士人对商业观念的变化及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