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377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安徽项氏祠规称: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把家规比作国典,意在说明家规的重要性, B项正确; AC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但并不是材料的本意观点,排除;由 “其事殊,其理一也 ”可知, D项 “形似神异 ”说法错误。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2011年 11月 28日至 12月 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2、,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 “金砖四国 ”坚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由 “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 ”中体现, 可由 “共同但区别的责任、联合国气候大会 ”中体现, “金砖四国 ”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整个题干也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的问题, 排除, B项正确。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

3、影响 据美国外交季刊 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 20多个富国有 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 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这主要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B经济 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C新兴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限制词:主要说明。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的问题,说明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贫富差距的问题, A项无从反映;差距拉大仅是一方面的现象, B项排除; C项无从反

4、映。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我考虑我自己 ”是法国思想家蒙田( 1533 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 ,主要是因为它 A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B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 C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文艺复兴知识点,关键信息:我考虑我自己、 1533 1592。从时间上看,与文艺复兴相联系,由 “我考虑我自己 ”分析可知,强调的是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C项正确; A项 “开始 ”说法错误; B项 “极端个人主义 ”说法错误; D项 “最终 ”说法错误。 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5、革 文艺复兴 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 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 5至 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 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 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 5至 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 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 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B盈 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 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 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 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 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 不平

6、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民国 5年至 8年,即 1917年至 1920年,处于一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它时间则是相反,结合 “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 ”分析, 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时代背景或 “主要原因 ”的限定要求。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 “短暂春天 ” 1935年 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 “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 ”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 ”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 “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

7、根据地 ”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放弃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依据时间信息判定时代背景,与华北事变相联系。关键信息 : 1935年 10月初、国家兴亡的关键、国家治乱、民族兴衰和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 1935年 10月国民政府依然是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A项“开始放弃 ”说法与史实不符;题干强调的是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BC 项说法错误;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及由

8、 “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 ”分析可知, D项正确。 考点: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的背景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 “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 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 ”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 “帝国主义侵略论 ”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

9、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可由 “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分析可知是正确的;由 “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 ”分析可知, 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 “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 ”分析可知, 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 “ 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 ”分析可知, D项 “决定性作用 ”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 1911年 11月 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 建

10、联邦共和大国。 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 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 实现民主共和 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 避免外国干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由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 ”体现, 可由 “速建联邦共和大国 ”体现, 由 “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体现, 可由 “外论亦协 ”体现, D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1876年,申报报道: “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 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这反映出 A火车从

11、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中国 19世纪 70年代中国对火车这一新生事物的反应的现象。 A 项 “根本上 ”说法错误;从题干中的 “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可知,B项 “敌视态度 ”说法错误, C项说法正确; D项 “普遍 ”说法错误。 考点:交通、通讯 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更新 鲁迅在坟 灯下漫笔中说: “它让中国老百姓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马克思也称它 “使人不成其为人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A世袭分封 B军功授爵 C封建礼教 D君主专制 答案: C

1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鲁迅和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与思想主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礼教,以及根据 “奴隶的时代 ”等信息分析,应是指封建礼教, C项正确。 考点: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13、明朝官员谢杰对当海禁政策实施后的现象的描述,并没表达出是否废除海禁政策的意思, D项符合题意。 A项可由 “禁 之愈严而寇愈盛 ”体现; B项可由 “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等体现; C项由“市禁则商转为寇 ”、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等中体现。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 ”政策 曹操说: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反映的曹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A品德与军功兼顾 B打破门第,德才兼备 C孝廉

14、与才能并重 D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曹操话语的意思,关键信息:高才异质、 “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 ”材料中反映曹操不论门第、品德等,只要有才能则应 “勿有所遗 ”, ABC项都可作为参考,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三项仅是某个方面,并不是对题干材料观点准确理解, D项才是对题干点准确的归纳。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综合题 (25分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 “双元 革命 ” 发生在 178

15、9 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 “工业 ”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 “现代经济 ”的胜利或 “现代国家 ”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 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能赶上西洋人吗 能利用科学和机 械吗 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

16、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 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炭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2 注: 与资本主义各国在 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

17、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 “超越 ”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 “越位 ”,从而对它的主心骨 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 1)材料一认为 “双元革命 不仅仅是 现代经济 的胜利或 现代国家 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 “利用科学和机械的 ” 又是如何去 “组织近代民族国家 ”的 ( 6分) (

18、 3)分析上表,指出 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 “修补 ”的 “修 正民族国家 ”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 各自成效如何 ( 7分) 答案:( 1)在经济上,双元革命推动了英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 在政治上,英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得以进一步发展;法国推翻了专制统治,开始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体制。 从世界角度看,双元革命使得英法等国领先世界,确定了其在世界的优势地位。( 6分) ( 2)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企业;资产阶级维新派主

19、张君主立宪,进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分) ( 3)变化:持续上升,居于世界前列 。( 2分) 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或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五年计划的推动;欧美遭经济大危机打击。(每点 2分,考生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 4分) ( 4)修补: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大力于干预经济(答出具体措施也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分)修正:建立欧洲共同体。( 1分)成效:前者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后者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4分) 试题分析: (1)本问考查 “双元 ”革命

20、的意义,从经济、政治和世界角度等方面归纳,关键信息: “不仅仅是 工业 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 ”、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 ( 2)本问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解答关键是理解 “利用科学和机械的 ”、 “组织近代民族国家 ”的含义,即向西方学习的两个层次:器物与制度,结合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回答。 ( 3)本问考查斯大林模式知识点,从表格来看, 1928年以后排名呈现上升趋势,甚 至在欧洲排名为第一,位居世界前列,原因应从时间信息入手,分析时代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

21、度分析归纳。 ( 4)本问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知识点,解答关键是要理解 “修补资本主义 ”、 “修正民族国家 ”的含义,关键信息:修补资本主义、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 “超越 ”民族国家。第一小问回答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第二小问回答两个方面的意义。 考点: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意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思想;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就;斯大林模 式 斯大林模式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共体。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22、2分 ) 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 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 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 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 一些君子型的人物 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 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

23、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如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 122 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旱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 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 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系 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2分)观点一:中国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建

24、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 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相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启蒙运动的兴起等。 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 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技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到鸦片战争后,由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欧风美雨的

25、影响下,在洋务运动时工业文明才自西方传入中国。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 “古代的中国, 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 ”、 “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 ”村料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评述,即予以肯定,也指出了不足。如果选择对古代中国文明予以肯定的观点,则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明与科技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来分析归纳;如果选择对古代中国文明指出不足的观点,则应古代中国文明的特点和近代中国落后西方的角度来论述。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科

26、技的 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3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 1904年 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 “癸卯学制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 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 摘编自徐惟

27、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1922 年 11 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 “壬戌学制 ”。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 “癸卯学制 ”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 “壬戌学制 ”颁布的背景。(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 “壬戌学制 ”的进步性。(不得摘抄原文)( 6分) 答案: (1) (9分 )特点:

28、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分) 背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政府的重视;受 “西学 ”影响。(答出三点即可 6分) (2)( 6分)进步性:重视教育的普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经济人才;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地方教育的差异。(答出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 1) 张之洞等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结合 “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 “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 ”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是中体西用,其背景从时间信息入手,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史实相联系。 ( 2)关键信息: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理解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即可。 考点:清末 “新政 ” 中体西用;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的意义(课标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