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材料中的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 A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所以不是商品,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点评:判断一种物品是
2、不是商品有两种判断方法,一个是按商品的含义来判断,一个是按商品的基本属性来判断,从本题的材料来看,很明显是根据商品的基本属性来判断的,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蜗居 ”“蚁族 ”“被增长 ” 政协委员聚焦 “民生热词 ”,纷纷建言献策,努力破解热词背后事关住房、就业和收入分配三大民生难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 考。这说明 人民政协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 人民政协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政府,而不是政协,排除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政府的行政,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 的错误比较明显,考生只要书本知识扎实,是不难看出的。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11届人大常委会第 33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条例将近年来迪庆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于 2010年 7月 1日起施行。材料说明 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立法自治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
4、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 排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题,考生需要准确的按照书本,对知识点熟练记忆,这样才能发现错误,排除错误项,从而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 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党坚持民族平
5、等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应符合的条件。难度较小。 应该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 叙述错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能够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对选项逐一排除,就较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考点:建立民族自治区的条件 点评:本题考查建立民族自治区的条件,必 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依照历史定制、宗教仪轨,第五世德珠活佛转世灵童洛桑多吉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继任为第六世德珠活佛。这表明 A
6、我国宗教领袖由政府任免 B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在我国宗教与政权不可分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明确指出是 “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 ”来确定活佛,这是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A不符合实际, C的说法错误,国家只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 D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提示词,本题的提示词就是法,直接对应的选项就是 B。 近年来,广东省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发展。佛教界开展了 “百寺扶千户 ”活动,道教界开展了 “百观扶百家 ”活动,各宗教团体和某些
7、宗教界积极捐资,扶持少数民族示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说明在我国 处理宗教关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前提 宗教团体成为了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信教群众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积极力量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处理民族关系的前提是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不正确,宗教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是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人在设置选项的时候,往往会故意漏掉一两个十分重要但考生又不太注意的词,如本题的 “社会主义 ”和 “社会主义社会 ”,还有经济学中经
8、常出现的 “社会主义经济 ”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差别,漏掉了,意思就错了。 面对西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我国商务部负责人强调指出,中国将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会按照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我国政府的这一表态表明 汇率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容他国干涉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主权国家可以根 据本国实际履行国际义务 中国与西方不存在共同利益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将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会按照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这说明汇率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容他国干涉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和材料没有关系
9、, 的说法错误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我国的外交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说的是在汇率问题上 ,我国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这反映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处理国际事务 . 稀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2010年我国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稀土出口加强管控。这表明 我国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维护国际新秩序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稀土出口加强管控 ,这和维护国际新秩序没有任何关系 ,排除 ,正确答案:是 C.
10、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说的是我国稀土的事情, 和材料 无关,这种四选三的题目务必用排除法来做,排除了 ,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点评: “祖国接你回家 ”,不到 10天的时间,中国海陆空三路并进,协调 30多个国家,将 35860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顺利撤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这一行动 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凸显了我国强有力的协调组织能力 践行了党 “以人为本 ”的执政理念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到 10天的时间,中国海陆空三路并进,协调 30多个国家,将35860名中国公民从利
11、比亚顺利撤离,这说明我国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尊重和保障人权,但撤离海外公民,这是我国内部事务,不是承担国际责任,排除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我国强有力的协调组织能力,党 “以人为本 ”的执政理念 点评:本题以利比亚顺利撤离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的排除原则是和题意无关,只需排除一项即可。 文化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B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额机构人民 币存款准备金率 C上海市科技工会主办的 “科技,让世博更精彩 上海市科技工作者迎世博倒计时 100天主题活动 ” D中国国
12、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奥地利总统菲舍尔访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AD是政治, B是经济,只有 C符合文化的含义,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文化的含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考生需要理解文化的含义,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了经济和政治活动,剩下的就是文化活动了。 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13、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和材料没有关系, C的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D的说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是不符合题意。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点评:材料型的选择题,要根据材料的主旨来确定选项,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寻找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确定材料的主旨。考生要能把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区分开来。潜移默化是不知不觉,深远持久是经历很长时间也不会轻易改变。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
14、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C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D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居于重要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 “经济 ”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经济决定文化, ABD都不符合材料,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经济, ABCD的说法本身都没有问题,到底要选择哪个选项,要看哪项和材料密切相关。 被奉为
1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经典 论语,已成书两千多年了,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经典决定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D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论语已成书两千多年了,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和材料不符合, C的说法错误,决定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D的说法也错误,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文化对人 的影响 点评: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两个: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考生要能把两者区分开来,潜移默化是不知不觉,深远持
16、久是经历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危机,人的清醒与抉择、智慧与果断,往往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如何战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人才,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信心所在。经济寒流正是我们提升 “人才蓄水位 ”的大好时机。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这样可以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B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始终代表中 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 A 试题分析:必须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这样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文化不能直接提高生产力水平, B不正确 ,材料说的是如何战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
17、?而不是 “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C和题意无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是中国共产党, D不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考生要能准确的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如本题所针对的是国际金融危机,问的是文化的作用,考生只有准确的把握了这些信息,才能选择出和材料对应的正确选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在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是 A民主党派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以遵守宪法
18、和法律为准绳 答案: B 试题分析: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答 案:是 B。 考点: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点评:本题考查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是一个死知识点,考生只要记住即可。 “信 ”字是由 “人 ”和 “言 ”组成的, “访 ”字是 “言 ”字旁加个 “方 ”字,也就是说,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信访部门是最能体现执政党执政特色的部门。这里的 “执政特色 ”主要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C执政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D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答案: D 试题
19、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党的地位,不是执政特色, A不选;材料中没有涉及法,所以 B和材料无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 C错误,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党的执政方式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看,材料说的是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就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方,这是民主执政。考生要能把三个执政方式分开:民主执政和人民有关,依法执政和法有关,科学执政和规律有关。 生产同样一款 MP4,甲耗费 8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甲的 2倍劳动时间,丙耗费甲的 一半劳动时间,则三人生产出来的 MP4的价值量 A同样大 B甲比乙大,乙比丙
20、大 C丙比乙大,乙比甲大 D不能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是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相同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样的,所以,三人生产出来的 MP4的价值量是一样大,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是否掌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很多考生看到题目 会以为甲的价值量大,这就是把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了。 任何公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A指挥机构、协调机构、监督机构 B
21、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C董事长、总经理、职工代表 D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销售部门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公司的组织机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是个死知识点,考生只要记住即可。 “风险 ”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投资的风险源于 股票交易次数的不确定性 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 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 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知道股票的风险,首先要知道股票的利润来源,股票的利润一是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22、,一个是红利或分红,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因为企业利润和股票价格的波动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股票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股票投资的风险 点评:本题虽然是考查股票投资的风险,其实是考查股票利润的来源,考生只有先知道股票的利润来源于什么,才能知道股票投资的风险是什么。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 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 1倍,每年获利 1亿元 B成本总量减少 80%,利润总量减少 30% C成本总量增加 60%,利润总量增加 10% D投资规模扩大 20%,利润增长 15% 答案: B 试题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产出和投入的比值,利润 =产出
23、 成本, A 选项中,设某企业的成本为 X,则某企业原来的经济效 益是 (5000万 +X)/X, 现在成本扩大 1倍,每年获利 1亿元,企业的经济效益是( 10000万 +2X) /2X=(5000万+X)/X,也就是经济效益没有改变,和原来持平;设成本是 X,利润是 Y,原来的经济效益是 (X+Y)/X=1+Y/X,成本总量减少 80%,利润总量减少 30% ,则现在的经济效益是 (20%X+70%Y)/20%X=1+3.5Y/X,相比较来说经济效益提高了。成本总量增加 60%,利润总量增加 10%,现在的经济效益是( 60%X+10%Y)/60%X=1+Y/6X,明显经济效益和原来相比下
24、降了。投资 规模扩大 20%,利润增长 15%,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经济效益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做这类题,考生不能凭空猜测,一定要按经济效益的公式进行计算,以保证答案:正确。 “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自由、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这一说法 A没有揭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错误的 B指出了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正确的 C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性,是错误的 D体现了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制度,是正确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
25、暴力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材料中的说法,说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很明显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国家的本质属性的记忆和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材料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性,因而是错误的。 2004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 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又决定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 刑事诉讼法。从 “人权入宪 ”到 “人权入法 ” 赋予了公民更广泛的权利自由 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坚持了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
26、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刑事诉讼法,说明人权具有法律的保障,而不是赋予了公民更广泛的权利自由, 不选,实行基层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而不是从 “人权入宪 ”到 “人权入法 ”, 不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管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 “人权入宪 ”到 “人权入法 ”,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的权利具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不能体现 , 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春运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2011年初某地出台了 “春运 ”措
27、施,并举行 “我为 春运 献计 ”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投票表达自己对 “春运 ”措施的态度,行使决策权 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对 “春运 ”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 督权 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 “春运 ”,参与民主管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不拥有 “决策权 ”,最终的决策者是有关部门, 不选,居民会议只是讨论一个小区的事务,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 “春运 ”,这个明显不合适, 不选,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 “春运
28、 ”献计,这是民主决策,对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这是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民主管理不是恰当的参与方式。 漫画整个楼的意见箱都包给你 了!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的监督权必须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B政府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权力意识 C公民要更加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D政府要进一步拓宽民意决策反映渠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把公民的 “意见 ”当作废纸处理,说明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尊重公民的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没有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B的说法错误,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而不是权力意识;公民反映意见是积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关键是公民的权利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CD不选,
29、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公民的监督权必须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点评:本题是漫画题,考查考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对于漫画题,考生要仔细的观看漫画,特别是要注意漫画上的文字,把文字和画面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以理解漫画的主旨。 下列做法与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具体内容相对 某市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治理 “绿色行动 ” 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 2月份 CPI、 PPI等经济数据 某市科学管理小摊贩,给小摊贩留足生存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A 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B 市场监管 经济调节 社会 管理 公共服务 C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市场监管 经济调节 D 市场监
30、管 公共服务 社会管理 经济调节 答案: D 试题分析:某省开展对市场环境进行专项治理的 “绿色行动 ”主要体现了市场监管,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0年 7月份 GPI、 PPI相关经济数据体现了公共服务,某市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摊贩,给小摊贩留足生存空间体现了社会管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体现了经济调节,故选 D。 考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经济学的书本上只列出了政府 的经济职能包括:公共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但是没有对这些职能具体讲解,考生需要对其进行拓展理解。 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
31、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随后根据征集的意见,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并颁布,各省级政府按照指导意见和本省情况制订具体方案实施。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 A审慎行使权力 B增强工作透明度 C听从民意 D令行禁止 答案: A 试题分析:政府先是征集意见,然后对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并颁布,这体现了政府审慎行使权力,不仅仅是正确政府工作透明度,政府是 “听取 ”民意,而不是 “听从 ”, D和材料没有关系,所以 BCD不选,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其他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本题难度一般。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32、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国之命,在人心 ”。消除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就应该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坚持人管权、人管人、人管事的管理体制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创新政府联系群众方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管权、人管人、人管事的管理体制,强调的是政府对公民的管理,行使质询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权的主体都不是人民,这和 “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的题意不相符合,排除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保障广大人民
33、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点评:本题考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排除原则 主体一致原则,即材料的主体和选项的主体必须一致,主体不一致的选项就要排除掉。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回答题。 【小题 1】政府工作报告将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列入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政府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通信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上涨 国家信息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财政对资源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A B C D 【小题 2】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大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刑事诉讼法修正
34、案的审议通过表明 A全国人大是国务院的上级机关 B审议权和表决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C国务院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发现 的说法错误,因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而不是财政,正确答案:是 D。 【小题 2】试题分析: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体现了民主,在倾听民意的基础上,大会 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审议通过体现了集中,放在一起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他们是两种机关,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 A不选;审议权和表
35、决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 B不正确; C的说法错误,因为国务院是政府,政府只能行政,不能执政,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市场经济的含义、人大和政府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职责。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很敏锐的发现哪种说法是错的,才能排 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选项。 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可以 A行使立法权,完善有关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法规 B行使决定权,统筹规划各级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C行使质询权,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D
36、行使提案权,联名其他代表制定财政教育经费使用计划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大代表的权利是审议表决权,质询权,提案权,答案:只能在CD间,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需要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能选择 D,因为人大代表不能自己制定财政教育经费使用计划。 考点: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能否把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区分开来,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是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提案权,是截然不同的。 综合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
37、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基础。 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的精神组织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人大和政协于 2011年三月召开 “两会 ”期间加以讨论,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材料二: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制定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 ( 1)纲要的形成的程序说明了政治生
38、活哪些道理?( 8分) ( 2)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6分) 答案:( 1)体现的政治生活的知识主要有 由中国共产党提出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2分) 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纲要,说明了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履行了政府的职能。( 2分)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纲要,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 最高决定权,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2分) 政协委员参与纲要的讨论,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政协具有 “政治协商,
39、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的职能。( 2分) ( 2)执政方式: 中共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制定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 2分) 中共中央广泛征求党内和各阶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形成党的“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 2分) 中共提出提出制定 “十二五 ”的建议,指导国务院起草 “十二五 ”规划草案,经过法定程序即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涉及到了的主体有四个,党、政府、人大、政协,考生首先要把跟这些主体有关的知识点全部回忆出来,然后带着
40、这些知识点去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的是哪个知识点。 ( 2)党的执政方式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这三个执政方式的含义非常多,如果靠背含义来理解,那是非常困难的事,考生可以灵活一点,用记关键词的方式来理解,如民众执政和人民有 关,如果材料的主体是人民,那就有可能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规律有关,依法执政和法有关。本题中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制定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中共中央广泛征求党内和各阶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形成党的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中共提出提出制定 “十二五 ”的建议,指导国务院起草 “十二五 ”规划草案,经过法定
41、程序即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和党、政府、人大、政协有关的知识点 点评:第一问的范围比较大,问 的是纲要的形成的程序说明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政治生活一本书的知识点有将近 50个,那到底应该回答哪个知识点呢?这就涉及到答政治生活题的定点问题。政治生活靠什么定点?靠的就是材料的主体。因为政治生活本来就是按主体来回答问题的。第二问比较简单,因为题目已经给出了知识点是党的执政方式,考生直接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材料一: 2012年 9月 11日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严正交涉,悍然完成“购买 ”中国领土钓鱼岛 及其附属岛屿的手续,非法实
42、施所谓 “国有化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两个月来 ,中国政府采取了宣示和强化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立场的一系列举措,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热情高涨,强烈谴责日本政府非法无效之举。这一切有力地伸张了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打击了日方企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嚣张气焰。下一步,中方还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针锋相对地采取有力举措,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材料二: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由于中日双方主张不同,两国在此问题上存在 争议是不可否
43、认的客观事实。我们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中日间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的主权争议。 ( 1)结合材料一谈谈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这种复杂的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6分) (2)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8分) 答案: (1) 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时期最基本的形式。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分) 当前中日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的对立和冲突,也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决定性的 因素是日本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3分)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4、 ( 2) “中国政府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主权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4分 ) “我们一向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中日间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的主权争议 ”,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分 )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是个书上的基本知识点,考生按照记忆的回 答,并结合材料稍加分析即可。 ( 2)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考生首先要把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准确的回忆出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4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读材料,看材料和哪几个点相对应,加以整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点评: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只有准确的背下来这些知识点,才能答好题,如果背不 下来,那一定会丢分;第二问是体现类问答题,这类问答题实际上还是考的考生对基础知识点记忆情况。 材料一:见下表 表一:南方某省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表二:全国卫生支出内部构成的变化 注: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发达国家达到 300600 张;人均
46、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材料二:自 1985年开始,我国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市场化 ”的医疗改革使医疗效率、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看病难 ”“看病贵 ”问题突出。 2009年 1月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政府 3年内拟投入 8500亿元,规划2020年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10年 2月 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 ( 1)请从经济角度概括表一、表二反映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要信息。( 6分) ( 2)联系上述材料并结合实际,运用经济生活道理说明政府进行新医疗改革的依据。( 6分) 答案:( 1) 表一反映 1980年以来江苏人均诊疗次数翻倍,反映人民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 1分)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不断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医疗供给还不能满足日 益增长的需求。 ( 2分) 表二反映了医疗支出中个人支出有所下降,政府和社会支出有所上升,( 1分)但个人支出比例仍然偏大、负担重,政府承担的卫生支出比重偏少,反映了医疗公益性不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改革。(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