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384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诗经 殷武载: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这说明商朝 A普遍实行了分封制度 B以血缘关系确定国家政治结构 C统治集团实现了对权力的高度集中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周时期才普遍实行分封制度,故 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周边少数民族与商王朝的关系,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 B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C项错误;由题干 “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可知周边少数民族臣服于商王朝,故 D项正确。

2、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清代史学家赵尔巽评太平天国时说: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 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这段推论 A论据充分结论错误 B论证不力结论正确 C以人带事史论分离 D立场片面因果颠倒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信息赵尔巽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导致了中国元气大伤,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这明显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加深了清王朝的社会危机,才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项正确;、 B、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1967年 1973年 1995年 2004年 A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B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 D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组织是欧共体的发展,欧洲走向联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 C项正确;项表述不符合欧盟的特点,排除;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使用欧元,如英国,故项错误;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4、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的联合 1946年 3月 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 ,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 ”这段话表明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美英两国都是民主国家,法西斯势力受到遏制,故 A项错误;二战后英美对苏联并没打算发动战争, 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

5、冷战的开始,故 C项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苏美关系走向对立,故答案: 为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形成 造成下图 18881894 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 “殖产兴业 ”的推动 C 1889年宪法的颁布 D军事工业的刺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图中可知在 18881894 年间,日本的工厂数和蒸汽机数迅速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推行 “殖产兴业 ”,故 B项正确。 A、 C、 D三项与图片信息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

6、治维新 殖产兴业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 “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这段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强 B民主政治参政纪律严明 C雅典公民强调轮流执政 D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 ”“徒步 ”“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等信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很强,故 A项正确; B、 C、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公民的素质 1970年 10月 1日,

7、毛泽东邀请他在延安时期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 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 12月 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再次会见斯诺时说: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这表明 A中国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B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赖美国支持 C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 D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灵活态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可知毛泽东愿意改善中美关系,故 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主要依靠第三世界的支持,故 B项错误;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中国和美国双方,故 C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在材料中没

8、有体现,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 对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 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是 A “山东披上枷锁 ” B “鲁民圣地蒙羞 ” C “列强为虎作伥 ” D “日本狼子野心 ”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图片中的人带着枷锁,枷锁由日本军旗构成,人的身上写着山东,再结合题干中作品创作时间1919年,可知是日本想攫取我国的山东主权,因此作者的意图应该是揭露日本的野心,故答案:为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9、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图片中的时间19281935 年,可知这一时期属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的原因在于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促进,故答案:为 C项; A、 D两项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排除;项是一战期间,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

10、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材料中 “臣 ”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行君主专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民主共和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可知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 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太子篇中说: “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该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A关

11、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重视农工,勤俭治国 C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 ”指的是要关注农业, “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 ”指的是要关注工商业,因此唐甄的治国思想是全面关注社会经济,故 D项正确; A、 B、 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唐甄的思想 综合题 (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代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大贡献,不在政治而在宗教上。天台、禅、华严三宗的出现已创造完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下的新佛教。尤其在六祖慧能以下的禅宗,在精神

12、上,在意态上,实可算的是一番显明的宗教革命。 唐朝对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有玄奘、义净和鉴真。唐高宗咸亨二年,义净从广州出发浮海赴天竺学佛学,搜罗并抄写佛经,共携回经、律、论约四百部。扬州的名僧鉴真,天宝年间,应日僧荣睿的邀请,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六次东渡 ,以六十六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传授戒律,并携去律宗、天台宗的经典,弘法传教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胡如雷唐史 材料二 明朝万历八年( 1580),一部分耶稣会士来到澳门,以后又陆续有教士来到中国。利玛窦受到明神宗朱翊钧的优待,在北京建立教堂。这些人除为殖民主义者服务,传播宗教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技知识,曾经由徐光启等译成中文。 摘自许大龄明史 材料三

13、 1845年,俄国政府因清政府赠送藏文大藏经,回赠各类图书 355种共计 800余册(幅),另有天文、地理仪器和工具。这些图书可分成 21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工艺、地理等等,仅地图就有 22 幅,另有地图册 13本。理藩院收到这批图书后,仅译出书名,便束之高阁了。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四 强国兴盛以后,很容易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把它强盛时期实行的制度、政策以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奉为神圣,凝固僵化,不再与时俱进,减弱甚至丧失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摘自齐世荣等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 1)材料一表现了唐朝文化怎样的大国气象?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造

14、就这种气象的条件。 ( 10分) ( 2)材料二所处 的时代,西方世界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为什么还会出现材料三中的现象?( 8分) (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中外交往的发展呈现哪些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14分) 答案: ( 1)学习改造外来文化;积极传播唐文化。( 4分) 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繁荣;文化领先世界;交通发达;民族和对外交往频繁。( 6分,答三点即可) ( 2)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近代思想和科学产生;殖民主义兴起。 中国:君主专制趋于腐朽;闭关政策的推行。( 4分) 中国长期领先世界,天朝上国(夷夏)观念根 深蒂固;对不同文

15、化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4分) ( 3)从积极主动学习到闭目塞听;从以宗教为主要形式到文化科学政治多方位;从民间自发组织为主到政府组织为主。( 6分) 论述题:( 8分)要求:提炼观点,理论表述,举例说明,应对策略。 评分标准: 一等: 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 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6-8分) 二等: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 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 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3-5分) 三等: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 表述不清。( 1-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 “天台、禅、华严三宗的出现已创

16、造完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下的新佛教 ”“扬州的名僧鉴真,天宝年间,应日僧荣睿的邀请,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六次东渡,以六十六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传授戒律,并携去律宗、天台宗的经典,弘法传教 ”可概括出学习改造外来文化,积极传播唐文化;第二小问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领先、民族和对外交往等角度进行分析。 ( 2)第一小问中西方的变化从材料二中 “这些人除为殖民主义者 服务,传播宗教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技知识 ”可概括出近代思想和科学产生、殖民主义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扣住材料时间明朝后期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天朝上国

17、的思想观念、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等角度来分析。 ( 3)第一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从积极主动学习到闭目塞听、从以宗教为主要形式到文化科学政治多方位、从民间自发组织为主到政府组织为主;第二小文主义题干要求,首先从材料四中概括观点,其次列举史实进行说明,注意条理清楚,语言表述逻辑 性强,最后进行应对策略的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早起殖民扩张 外国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闭关锁国政策 (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年份 人口数(万) 全国耕地面积(亿亩) 顺治末( 1661) 5720 5 2 康熙二十年( 1681) 900010000 5 9 雍正六年( 1741) 14341 8 9 一一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材料二 15001800 年欧洲部分国家人口变化(百万)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1500 4 16 12 1600 6 20 20 1800 16 3 27 5 29 0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有人口七、八千万,英国群岛只有 400万。从文艺复兴开始到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段时间共有 10位名人,都是欧洲大陆的,没有一人是英国群岛的。在 1500年之后,英国人口快速增加,其后影响世界的

19、名人中英国却有 17人(如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从英国独立出来的美国有8人,而传统的欧洲人口大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分别只有 8人、 9人、 3人。 摘自麦克 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名人排行榜 ( 1)材料一折射了哪些信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500年以来英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 12分) (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和英国应对人口变化的根本出发点。分析近代以来英国人口变化与文化名人辈出之间的关系。( 12分) 答案: ( 1)信息:清初人口增加;耕地面积随之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人地矛盾加剧。( 6分) 流向:从农村到城市;从本土到

20、海外殖民地。( 6分) ( 2)出发点:清政府:固守封建统治;英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4 分) 关系:人口增长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领先世界,造就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出现。( 8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可归纳出清初人口增加;耕地面积随之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人地矛盾加剧。第二小问主要方向依据所学知识从圈地运动、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可归纳出从农村到城市,从本土到海外殖民地。 (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与英国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进行思考,可归纳出清政府为了固守封建统治,英国是为了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第二小问关系应该从人口流动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造就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出现这一角度来思考,可归纳出人口增长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领先世界,造就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出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清朝农业的发展 清朝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英国的崛起 圈地运动、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