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384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清远市华侨中学高三临门一脚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 “无为而治 ”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董仲舒 “天人感应 ”的思想相符,故 C项正确; AB项与题干 “天人感应 ”的思想

2、不符,故排除; D项与题干要求 “始于 ”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罗素指出 “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 生意 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 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 “理性的胜利 ”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 ”“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的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

3、命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使 “理性的胜利 ”成为谎言,故 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 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 推论 选项 15世纪末 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 90年代,三大区域性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D 经济集团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

4、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以前,亚洲和欧洲之间就存在经济文化交流,故 A项中的 “开始 ”表述错误,排除; B项中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中战后三大支柱的建立,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故 C项错误;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故 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1955年丘吉尔指出, “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

5、一个历史阶段, 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的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等信息可以看出,丘吉尔认为核武器使世界相对和平,故 A项正确;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丘吉尔 20世纪 70年代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 :“

6、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 ”。布热津斯基是想说明 A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B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 C美国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美国打压苏联来限制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0世纪 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地位,美国处于守势地位,题干信息表明美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是为了拉拢中国来牵制苏联, 故 A项正确; BCD三项与 70年代的时代背景不符,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7、年、 1992年和 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 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1992年中共 14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 年中共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为企业创业提供了机遇,故 A项正确

8、, BC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 法国人权宣言被誉为 “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和 “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主要是说这一宣言 A标志着法国大革 命的任务彻底完成 B成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 C宣告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D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即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即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如自由、平等等,故 D项正确;人权宣言是君主立宪派颁布的, AC项表述错误,排除; B项与题干信

9、息无关,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美国历史学家 J 布鲁姆说: 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

10、力, 在历史上出现过民主制,但是都是在小国寡民的状态先建立的,地域一旦扩大,很快便发展成为帝制,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共和制是在地域广大的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因此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故 C项正确;美国的政治体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故 A项错误;实行什么样的政体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 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

11、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的意识 B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符合题干中最初觉醒的要求,故 B项正确; A项与题干 “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 ”的信息不符,故 A项错误; CD项与题干要求 “最初觉醒 ”不符,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12、 向西方学习 魏源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 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工人阶级极强的组织纪律性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 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的信息,可知题干主要

13、说明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工人阶级的纪律性,故 B项正确; A项表述错误,资本家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CD两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厂制 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 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 “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你 ”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 伽马 D麦哲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 1492:征服天堂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故 B 项正确;ACD三项开辟新航路的时间与题干时间 1492年不符,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 的。 ”这一学派是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 ”“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的信息

15、,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思想,忽视道德、法律对人的约束,故 A项正确; BCD项的特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综合题 (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 伊丽莎白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它规定,以教区为济贫的基本单位,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一类是失去依靠的,最后一类是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不予救济,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的来源分为济贫税、自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作为旧

16、济贫法的补充, 1662年颁布住所法,它规定,穷人只有在他的出生地才有可能得到救助,凡变更居住的的人,只要新居住地的管理人员认为其有可能成为救济对象,即可以将其驱除出境,送回其 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 材料二: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 1835年 7月 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有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 “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 ”。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

17、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 “巴士底狱 ”。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三: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 “大国崛起解说词 ” (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济贫法对接受救济的人做了哪些规定,这一法律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10分)

18、 ( 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 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如何认识。( 8分) ( 3)材料三的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6分) ( 4)综合以上材料,得出什么认识。( 4分) 答案: ( 1)按照教区划分贫困人员;明确受救济的条件;明确救济资金的来源;( 6分)旧济贫法第一次将政府济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其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一;济贫税的设置,使济贫工作有了法定的经济来源,对缓解贫困起重大作用。( 4分) ( 2)背景:政治上,英国有君主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产生,经济上,工业革命进行,机器生产需要大量

19、自由劳动力。思想上:自由主义盛行,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 6分) 认识:社会济贫法极为苛刻的救济条件,让许多贫困者难以得到救助,社会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2分) ( 3)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2分) 意义:政府担负起真正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责任,保障了基本人权;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促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分) ( 4)政府勇于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并加大力度开展社会保 障;大力发展经济改革分配体制;减少贫困人口缓和社会矛盾。( 4分其他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最多不超过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规定从材料一中 “以教区为济贫的基本单位 ”的信

20、息可归纳出按照教区划分贫困人员;从 “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一类是失去依靠的,最后一类是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不予救济,强制其做工自给 ”可归纳出明确受救济的条件;从 “救济资金的来源分为济贫税、自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 ”可归纳出明确救济资金的来源。第二小问意义可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政府济贫;济贫工作有了法定的经济来源 ,缓解贫困等角度来分析。 ( 2)第一小问背景抓住材料二中的时间,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可得出政治上,英国有君主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产生,经济上,工业革命进行,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思想上:自由主义盛行,主张

21、政府不干预经济。第二小问认识可从社会济贫法苛刻的救济条件不可能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角度来分析。 ( 3)第一小问措施联系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来分析,可得出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中 “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 权 ”可归纳出政府担负起真正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责任,保障了基本人权;其次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意义可得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促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4)认识可从政府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贫困,缓和矛盾等角度来展开。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济贫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

22、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 ( 24分)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 “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 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

23、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 材料二:妇女贪上 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材料三: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 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9世纪中后

24、期支持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 6分) (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 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 8分) (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趋向。( 6分) ( 4)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影响 ( 4分) 答案:( 1)态度: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 2分) 观点: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 2分 阶层 :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派)( 2分) ( 2)态度:热切

25、追求新生活习俗。( 2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 4分,答出 2点即可得 4分。) 特征: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2分) ( 3)影响: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 2分) 趋向:由繁琐走向简约文明;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4分) ( 4)影响: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视野;使史学研究更全面、更丰富。( 4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一中 “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 ”的信息可得出顽固而愚昧地反

26、对机器生产。第二小问观点从材料一中 “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可得出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2)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二中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 ”可得出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第二小问原因,联系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来归纳,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第三小问特征联系近代中国思 想领域学习西方的史实可得出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 3)第一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三中 “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 ”等信息可得出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第二小问趋向联系所学知识,可从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繁琐走向简约文明以及地区性发展德不平衡等角度来归案。 ( 4)影响可从拓展史学研究的新视角,使史学研究更丰富的角度来归纳即可。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