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儒学的起源,淮南子 要略说: “ 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认为儒学是由继承文武周公的王道政治传统而产生的。周公的王道政治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与礼乐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周公与西周有关,王位世袭制在夏朝已经出现,井田制属于经济制度,郡县制是秦统一后推行的地方制度,周代的王道政治主要是指分封制以及宗法制与礼乐制,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是 A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B寻求
2、日常生活中光和色的美 C讴歌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 D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作品应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反传统、反理性,故选 D; A对应的是现实主义绘画, B对应的是印象画派; C对应的是新古典主义。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代主义美术。 某国际性组织的章程: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 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这一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答案: C 试题
3、分析: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世界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协助成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通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协助成员国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欧盟属于区域化集团,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
4、团化 欧洲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在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提出: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障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这表明 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改革 B萨哈罗夫认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改革 C萨哈罗夫这一观点为戈尔巴乔夫 改革提供指导 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0年为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而非赫鲁晓夫改革,排除 A;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排除
5、 C ; 20世纪 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已经提出改革的观点,排除 D;根据材料信息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障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物很多 ”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政治改革。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 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火车司机 网络作家 空姐 汽车维修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火车出现在 19世纪前期(英国史蒂芬孙发明); 网络出现在 20世纪中后期; 飞机出现在
6、 20世纪初期(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汽车出现在 19世纪后期(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故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改良蒸汽机、电气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 。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 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A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B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了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这些举
7、措的受惠对象是小房主和部分市民, 并非垄断资本家,排除 B;题干没有涉及 ”增加就业,排除 C;整顿了金融秩序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排除 D;这些举措有利于改善民生,因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故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 ”活动展出的 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 “难忘的 1959年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双百 ”方针的提出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大部分是 1959年拍
8、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 ”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艺术创作领域的繁荣,显然与 1956年提出的 “双百 ”方针有关,人民政府大力鼓励文艺创作,故选 B。 考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双百 ”方针的提出 。 19世纪 90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 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 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A近 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 C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革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
9、会的进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ABC项都是对原因的正确分析, D项说法错误, 20世纪前期,孙中山等人领导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仍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直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封建制度,故选 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 。 18581911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 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亿多元,其中在 19011911 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 650家,资本总额为 1 4亿多元。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0、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选项结构可知 中有三项符合题意, “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是在 19世纪末甲午战后张謇等人提出,不是在 20世纪初 期,排除 ,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词成为文学
11、的主流形式 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京剧是清代才出现的戏曲艺术,排除 ; 都符合宋代文化的表述,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的戏曲 京剧。 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 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 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B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
12、关 C黄河流 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A; C表述绝对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注意可持续发展,可以避免环境恶化问题,排除C;保护环境与经济模式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D;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开发造成环境问题,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禹治水为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桀骜不驯的黄河和漠北游牧民族的袭扰,迫使平原地区各部落联合互助,由此铸就华夏国家雏形,确定
13、大一统专制政体。开明专制,辅以王道仁政思想,世代延续,形成 “以民为本 ”的中国特色。而共和制最早起源于雅典城邦制度,启蒙运动后更以法国大革命为型范,突然引进到中国所造成的岂止是水土不服?当我们为武昌起义欢呼时,最容易看到的是清延腐败政治的终结,最不容易看到的是中国特有政治文化顽固坚韧的历史惯性。告别帝制,无疑代表着民族的进步与觉醒,但千年制度解构所必须缴付的代价,也是革命党人根本来不及思 考而又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 郑曦原共和十年( 19111912 )政治篇 问题: ( 1)请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8分) (
14、2)近代中国 “千年帝制解构 ”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作了哪些努力?( 6分) ( 3)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哪些理想政体?而美国又是怎样实践的?( 8分) (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4分) 答案: ( 1)中央集权制度(专制政体);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以民为本。( 6 分)雅典民主 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或: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分) ( 2)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6分,任三点即可) ( 3)君主立宪制;三权分
15、立政体(或共和政体)。( 4分)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通过 1787年宪法,建立以三权分立为显著特点的联邦制共和政体。( 4分) ( 4)政体的选择是与国情相适应的;治理国家应做到以民为本;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由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向民主化发展) ;走向民主共和要经历艰难曲折;思想解放是政治(革命)运动的先导(基础)等。( 4分,任二点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确定大一统专制政体。开明专制,辅以王道仁政思想 ”回答,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以民为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 “共和制最早起源于雅典城邦制度 ”回答。 ( 2)根据所学知识
16、,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提出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后为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捍卫民主共 和,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 (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本主义社会的政体基本上分为两种形式,即英国、德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法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通过 1787年宪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 ( 4)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政体的选择是与各国的国情相适应的;治理国家应做到以民为本;民主取代专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民主
17、化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政治革命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
18、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 “一次相互的启蒙 ”。 到了 19世纪 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 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 问题: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
19、要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 “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 8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4分) (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或阻碍)中外文 化交流的因素。( 4分) 答案: ( 1) 丝绸之路(或商业活动,中外贸易)。( 2分) 史实: 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学发生冲突,结果佛教逐渐中国本土化,儒学吸收佛教精神而有新发展。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6 分。学生列
20、举其他史实只要符合题意并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2)内容:欧洲自然科学,中国儒家经典。( 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相互启蒙)。( 2分) ( 3)新变化:有专门机构,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自强图存服务;翻译的内容从西方科技发展到西方政治制度 。( 6分)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 ”新思想影响。( 4分,任二点即可) ( 4)说明:本小题学生可任选推动因素或阻碍因素作答。 推动因素: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4分,任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阻
21、碍因素: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国家政策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矛盾等。( 4分,任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 路,推动了中外交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学发生冲突,但是宋明理学也吸收佛教思想而使得儒学有了新发展;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可以得出明清之际所翻
22、译书籍的内容是欧洲自然科学以及中国儒家经典。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 “一次相互的启蒙 ”可以得出作用是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相互启蒙)。 (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 “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梁启超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概括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政治上)近代民族危机加剧;(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 ”新思想影响等就角度回答。 ( 4)首先选择一个角度回答,即推动因素或阻碍因素。再展开论述,如推动因素: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 ;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阻碍因素:文化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国家政策的影响;意识形态的矛盾等。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