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于 2013年 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结构层次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和 RNA C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病毒必须寄居在活细胞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命系统的最低结构层次是细胞,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
2、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 点评:病毒的相关知识属于高频考点,经常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一起考查,所以考生应该重点掌握和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C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真核生物的基因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决定
3、某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 ) A DNA上的 3个相邻的碱基 B转运 RNA的 3个相邻的碱基 C基因上的 3个相邻的碱基 D信使 RNA上的 3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码子是信使 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密码子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 础题。 一条多肽链有 500个氨基酸,作为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 DNA分子的碱基至少有( ) A 3000个 B 1500个 C 1000个 D 500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翻译过程中,信使 RNA中每 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
4、RNA碱基数目的 1/3,是 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 1/6。所以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 DNA分子的碱基至少有5006=3000个。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点评: DNA(基因)中碱基数目:信使 RNA碱基数目: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 =6:3:1。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环境三者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基因组成相同,则性状表现一定相同 D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性状表现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 AA和 Aa;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5、如有些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基因组成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因为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性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点评: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型 +外界环境 =表现型。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下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据图和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A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ACCCGATTTGGC B根据题目相关信
6、息可判断: 1为 tRNA,它携带的氨基酸是精氨酸 C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真核生物 DNA的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相同,都是细胞核内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与核糖体结合的是信息 RNA,其碱基序列为UGGGCUAAACCG,而信使 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所以 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ACCCGATTTGGC; 1为 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 CGA,对应的密码子是 GCU,所以它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真核生物 DNA的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相
7、同,都是在细胞核内。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基础题。 用 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 至第 N 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40条和 2条,则这至少是( )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每分裂一次, DNA复制一次,且 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由染色体条数为 40条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若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
8、为 40条,若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 20条。若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在 0到 20条之间。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半保留复制。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难题。 酶和 ATP在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以下关于酶和 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 B ATP 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酶在合成时需要 ATP, ATP在水解和合成时也需要酶 D将唾液淀粉酶溶液的 PH由 2调到 10的过程中,酶的活性将先增强后减弱 答案: AD 试题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
9、酶是 RNA,所以酶是由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故 A错; 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 B 正确;酶在合成时需要 ATP,ATP在水解和合成时也需要酶的催化,故 C正确;在 PH为 2时,唾液淀粉酶已经变性失活,再将 PH调至 10的过程中,酶活性不会再恢复,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 ATP和酶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 为各个时期的细胞, a 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 相比, 的
10、表面积 /体积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降低 B 与 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也相同 C虽然 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 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答案: BD 试题分析: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 /体积比值(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越低,故 A正确; 与 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以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而 与 细胞已经发生分化,即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故 B错; 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故 C正确;对于人体而言
11、,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不会引起个体的衰老与死亡,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衰老的相关知识。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综合考查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用 32P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放射性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 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中 B可能部分被 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C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 32P
12、标记的子代 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D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 32P标记的 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答案: AC 试题分析: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 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带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 (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 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 (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 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
13、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对于下列图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 DNA转录形成 RNA的过程中严格遵循 A与 T、 C与 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一个 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 RNA C该图中的产物须穿过 2层生物膜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 D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 A与 T的连接是通过 “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 ” 答案: AC 试题分析:该图表示转录过程,在该过程中 A与 U、 C与 G配对,故 A错;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一个 DNA分子可以转录成多种、多个信使 RNA,故 B正确;该图的产物是信使 RNA,信使 RN
14、A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出来的,不需要穿膜,故 C错;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 A与 T的连接是通过 “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 ”,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结构和转录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转录过程图,考查 DNA的结构和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白化病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 BD 试题分析:基
15、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故选 B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及实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某 DNA分子含有 2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a个。下列关于 DNA复制所需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有( ) 复制一次需要( m-a)个 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3( m-a)个 在第 n次复制时需要 2n-1( m-a)个 复制 n次需要 2n( m-a)个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答案:
16、 B 试题分析:已知 DNA分子含有 2m个碱基, A=T=a个,则 C=G=( 2m2a )/2= ma 个。复制 n 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2n1 )( m-a)个,故 正确、 错;第 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2n1( m-a)个,故 错、 正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 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认真审题,关键在于区分清楚 “n次复制 ”还是 “第n次复制 ”。 m代表一个 DNA分子中某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则( 1)第 n次复制时需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 m2n-1;( 2) n次复制共需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 m(2n
17、-1)。 下列关于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的复制和转录都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原料 B一种 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C所有的生物都可独立进行转 录和逆转录的过程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来将它携带到核糖体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的复制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故 A错;一种 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故 B错;只有细胞类的生物才能独立进行转录过程,而逆转录过程只有少数逆转录病毒侵入细胞后才能进行,故 C错;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来编码,所以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来将它携带到核糖体上,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
18、查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 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含有 N 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B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 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核酸的组成元素有 C、 H、 O、N、 P,可见,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含有 N 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核糖的组成元素有C、 H、 O,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 C、 H、 O、 N、 P,两者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肌肉
19、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T2噬 菌体 烟草叶 肉细胞 烟草花 叶病毒 豌豆根 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 T2噬菌体是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DNA ,所以其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依次是 4种、 4种、 1种;烟草叶肉细胞和豌豆根
20、毛细胞,含有DNA 和 RNA,所以它们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依次是 5 种、 8 种、 2 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RNA ,所以其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依次是 4种、 4种、 1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内容。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要掌握并归纳核酸的相关知识。细胞含有 2 种核酸,所以含有 5种碱基、 8种核苷酸、 2种五碳糖;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所以含有 4种碱基、 4种核苷酸、 1种五碳 糖。 某多肽链为 199肽,其分子式为 CxHyNAOBS2(A199、 B200),并且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这条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得到的赖氨酸、天冬氨酸分子的个数分别
21、是 ( ) A A-199; (B-200)/2 B A-200; B-200 C A-199; (B-199)/2 D A-200; (B-200)/2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五个氨基酸分子式可知,五个氨基酸分子中只有赖氨酸含有 2个氨基,其他四种氨基酸均只含一个氨基,且每个氨基只有一个 N 原子,而该多肽中含有 A个 N 原子,所以赖氨酸的分子的个数为: A199 ;五个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含有 2个羧基,其他四种氨基酸都只含一个羧基,且每个羧基含有 2个 O 原子,而该多肽中含有 B个 O 原子,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 198个水分子,即脱去 198个 O 原子,所以赖氨酸的分子的个数
22、为:( B+1982199 )/2=(B-200)/2。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查要掌握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中相关计算的规律。 以下 a b c d四图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a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一般植物根部的细胞可用此图表示 B a、 b细胞中含有许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C a、 d细胞的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D a、 b细胞含有染色体,该细胞内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细胞含有叶绿体,而一般植物根部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故 A错。核糖体没
23、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故 B错。 a细胞的生物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d细胞的生物虽然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含有光合色素以及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故 C正确。 a、 b细胞核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 a、 b细胞质中的基因属于母系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 点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 10um) 较大( 1 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
24、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 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 CO2( 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5、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在 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在 1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 30 时的 2倍 答案: CD 试题分析:光照下吸收 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 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消耗量; 35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3mg,能正常生长;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为 25 ;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在 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 3.2512-1.512=21mg;
26、同理可算出其他温度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在所有温度中 20 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在 1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 1.7512-0.7512=12mg,在 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 3.512-3.012=6mg,所以该植物在 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 30 时的 2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 测定和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猫的长腿和狗的短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
27、 C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 D选项不符合 “相同性状 ”一词; B选项不符合 “同种生物 ”一词。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假说 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 “演绎 ”过程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 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 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 1: 1 D若 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 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
28、近 1:2:1 答案: C 试题分析:假说 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A、 B和 D选项是孟德尔提出的 “假说 ”, “演绎 ”是指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说,而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 ) A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受精作用 B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减数第二次分裂 C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D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者受精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
29、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 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细胞中 DNA较多,所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C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D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 DNA或 RNA 答案: A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由此可
30、见,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 DNA或 RNA,且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即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在一个双链 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数为 n,下列有关结构数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磷酸 DNA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3m - 2n) /2 脱氧核苷酸数 = 磷酸数 = 碱基总数 = m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
31、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故 和 正确;因为 A和 T之间有 2个氢键、 C和 G之间有 3个氢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n,则 C=G=( m2n ) /2,所以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2n+3( m2n ) /2=( 3m - 2n) /2,故 正确;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 = 磷酸数 = 碱基总数 = m,故 正确。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 DNA分子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已知甲 D
32、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G) /( T+C) =m,乙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 A+T) /( G+C) =n,求甲 DNA分子的互补链中( A+G) /( T+C)、乙DNA分子的互补链中( A+T) /( G+C)的比例分别为( ) A m、 1/n B 1/m、 n C m、 1 D 1、 n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推知:( 1) DNA 分子一条链中( A+G)/( 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 1。所以甲 DNA分子的互补链中( A+G) /( T+C) =1/m;( 2)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 A+T) /
33、( 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所以乙 DNA分子的互补链中( A+T) /( G+C) =n。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查应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规律。 综合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 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A代表 分子; B代表 ; C代表 ; D代表 。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具有 。 在 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答案: (1 ) 蛋白质 磷脂双分
34、子层 糖被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 4) b 和 c 和 d ( 2分)( 5) b a 试题分析:图中 A是蛋白质, B是磷脂双分子层, C代表糖被, D是多 糖(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此可以判断物质是进细胞还是出细胞)。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A过程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进细胞; b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进细胞; c、 d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进细胞; e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35、,属于主动运输出细胞。其中 b、 c、 d代表被动运输, a、 e代表主动运输。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 b,葡萄糖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即 a。 考点:细胞膜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乙细胞的名称是 ,丁细胞的名称为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 2)图中可能存在细胞周期的是 。 (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 Aa,在甲图中如果 1号染色体上有 A基因,则该细胞中含 a基因的染色体是 。 (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上图中的 _。 ( 5
36、)按分裂的先后顺序将乙、丙、丁三个图排列起来 。 答案:( 1)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2分) 甲和丙( 2)甲( 3)4和 8( 4)丙( 5)丙 丁 乙 试题分析:由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方式可推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称为(第一)极体;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所以乙、丙、丁 三个图的先后顺序是丙 丁 乙。只有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所
37、以图中只有甲可能存在细胞周期。 A和 a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图中 1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 4号和 8号,所以含 a基因的染色体是 4号和 8号。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丙细胞所在的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高频考点。 下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 (基因设为 D、 d)、乙 (基因设为 E、 e)两种 遗传病,其中 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判断甲病属于 染色体 (显 /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 染色体 ( 显
38、/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遵循 遗传定律。 (2) 13的基因型为 , 6的基因型为 , 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3)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甲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 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 。 答案:( 1)常 隐性 X 隐性 基因分离( 2) ddXeY DdXEXe 1/6(3) 100% 试题分析:分析系谱图: 5和 6都没有甲病,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有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和 8都没有乙病,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形遗传病,已知
39、 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所以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的遗传和乙病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3的基因型为 ddXeY,由 10和 1可知 6的基因型为 DdXEXe,由 13的基因型可推知 7的基因型为 DdXEY, 8的基因型 DdXEXe,且 12是正常女孩,所以 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1/2)= 1/6。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用 A、 a 表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用 B、 b表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 A_XBX_A_XBY),父亲肯定会将 XB遗传女儿,所以女儿不可能同时患有两种
40、病,则这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肯定为男孩,基因型为 aaXbY。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对于此类遗传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以利用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同时结合题干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 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 1
4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 30对亲本 红花 红花 36红花 1白花 D:绿茎 紫茎 绿茎 紫茎 1 1 B: 30对亲本 红花 白花 5红花 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 30对亲本 白花 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 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 组。 (2) 若任取 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 (3) 由 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_。 (4) 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_。 (5) 如果 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
42、现型及比例是 _。 . 某种鸟类体色 (基因用 A、 a表示 )、条纹的有无 (基因用 B、 b表示 )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第 1组 第 2组 第 3组 第 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 2 1,请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 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 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 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 2组杂交实验。 答案:( 1)白花 A( 2)全为红花 或 红花:白花 =“3:1“ ( 3) 2:1( 4)紫茎( 5)绿茎:紫茎 =3:1( 6) A 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 =6:3:2:1
43、试题分析: .根据第一组中的 A组实验:红花 红花 红花和白花,可知白花相对于红花是隐性性状。若 B组亲本红花植株为纯合子,则子代应该均为红花;若亲本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红花:白花 =1:1。而 B组后代红花:白花 =5:1,由此可见, B组亲本红花植株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且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2:1。若从 B组中所取的亲本红花植株是纯合子,则其自交后代均为红花;若所取的亲本红花植株是杂合子,则其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 =3:1。D组后代绿茎 紫茎 1 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形纯合子。而 E组中紫茎自交后代都是紫茎,说明紫茎植株是隐性纯合子,则绿茎
44、植株是杂合子。如果 F组的绿茎植株(杂合子)能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绿茎:紫茎 =3:1。 .第一组:无纹 无纹 有纹,说明无纹相对于有纹是显性性状;第三组:绿色 绿色 黄色,说明绿色相对于黄色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a。第三组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绿色有纹:黄色有纹应为 3:1,而实验后代比例为 2 1,说明 AA个体死亡,原因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第 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基因型为 AaBb)自由交配,即AaBbAaBb 绿色无纹 A_B_( 1AABB、 2AABb、 2AaBB、 4AaBb):绿色有纹 A_bb( 1AAbb、 2Aabb):黄色无纹 aaB_:黄色有纹 aabb=9:3:3:1,其中 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后代绿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无纹:黄色有纹 =6:2:3:1.其遗传图解如下: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推断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