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4888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年 4月 20日早晨 8时 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级地震,震源深度 13千米。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以下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原因是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 B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屋内的人们一般会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D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逃生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小题 2】当此次地震发生

2、时,下列地理现象符合的是 ( ) A当地时间为 4月 20日 6时 54分 B当天四川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全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偏南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故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摇晃,错误的是 C。 【小题 2】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4月 20日早晨 8时 02分,当地经度为103E,根据东加西减,可以算出当地时间为 4月 20日 6时 54分。当天四川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全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偏北。 考

3、点:主要考查了地震和地方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级地震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地震波和地方时的计算掌握情况。注意区分纵波和横波,地方时和区时。 阅读下面四幅图 . 回答题: 【小题 1】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 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小题 2】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玻璃温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是

4、温度; 等高线地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是地形; 新疆坎儿井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是水源; 华北平原井排井灌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是土壤。 【小题 2】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玻璃温室、等高线地形、新疆坎儿井和华北平原井排井灌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 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水稻被称为 “亚洲的粮食 ”。下图为 “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 ”,其中, a、 b、 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的甲、乙、

5、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 )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便利的交通运输 A B C D 【小题 3】在季风区内,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 ( ) 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雪灾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亚洲水稻种植业劳动力投入大,读 “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 ”,a、 b、 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 a比例最大的是丙。 【小题

6、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 【小题 3】在季风区内,水旱灾害频繁,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 考点:主要考查了亚洲水稻种植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 “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 ”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水稻种植业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 A、 B、 C分别代表的功能 区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 2】 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

7、出的原因是 ( ) A交通干线经过 B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 D地形平缓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及 A、 B、 C的主要分布可以判断, A为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央; B为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为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外围,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 【小题 2】 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是因为交通干线经过导致地价相比周边要高。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原因。 自世纪年代后期以来,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地都有

8、一股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浪潮,给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形成极为繁忙的周期性 “春运 ”。而构成这一潮涌的主体部分,是返乡和回城的农民工。这一景象被称为 “民工潮 ”。近年来,我国出现 “民工潮 ”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B城 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C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过大 D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富足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纪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导致沿海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农民工到城市和沿海地区务工。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我国的 “民工潮 ”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 2008年 10月 7日重

9、庆晚报报道,自 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还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下图为南美洲简图, 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洋流 为南赤道暖流 B 处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与 洋流的降温减湿有关 C 海域形成的大渔场与北海渔场的成因相同 D 为巴西暖流,企鹅到巴西东南部海区可顺此洋流回到南极 答案: C 试题分析: 海域 形成的大渔场为秘鲁渔场,成因是和沿岸上升流有关;北海渔场的成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

10、寒流交汇形成。所以,错误的是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洋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重庆晚报报道的一则消息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题。 城镇 教育设施水平 星级酒店 汽车交易市场 大型综合超市 地铁里程 甲 高中 2所 0个 0个 2个 0公里 乙 国家重点大学 26所 160个 58个 318个 440公里 丙 一般大学 2所 4个 1个 16个 0公里 丁 国家重点大学 4所 72个 33个 274个 236公里 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11、D乙丁丙甲 答案: D 试题分析:城镇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等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体系。 读 “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 ”,完成题。 具体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 /平方公里)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小题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 地形 土壤 热量 A B C D 【小题 2】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是( )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

12、承载力小 地理环境 “高、寒 ”,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充足;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故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热量。 【小题 2】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地理环境 “高、寒 ”,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考点:主要考查了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我国各地

13、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 ”为材料,对比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和青海、西藏地区的差异及原因,考查了 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 “桥 ”,下图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 “天生桥 ”,据图题: 【小题 1】以上 “天生桥 ”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喀斯特溶蚀桥 D风蚀桥 【小题 2】塑造图中 地区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来自(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黄土桥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当今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小题 2】风蚀桥的

14、形成主要和风力作用有关。 考点: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天然的 “桥 ”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外力作用的掌握情况。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 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 12 ,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 A 1 000米 B 2 000米 C 3 000米 D 4 000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同一种自然带北坡高于南坡,可以判断该地

15、北坡向阳,位于南半球。 【小题 2】每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 0.6C。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 12 ,可以判断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2 000米。 考点: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及垂直方向上温度的变化。 下图所示地区可能发生某种 “环境变迁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 “环境变迁 ”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小题 2】使图示 “环境变迁 ”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16、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所示地区位于沿海,该 “环境变迁 ”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小题 2】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会被淹没。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 考点:主要考查了全球变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图所示地区可能发生某种 “环境变迁 ”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全球变暖及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读 “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 (单位 :hPa)分布图 ”,回答题。 【小题 1】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 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石家庄正在下大雪,气温低 D合肥有暴风雪

17、,气温低 【小题 2】此时,北京主要吹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石家庄位于冷锋后,可能正在下大雪,气温低;合肥位于冷锋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温度高,天气晴朗。 【小题 2】具体一点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符合的是偏北风。 考点:主要考查了锋面气旋和风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锋面气旋和风向判断的相关知识。 读 “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 ”,回答题。 【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小题

18、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 、 、 的变化可以判断,地壳运动引起地形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随着发生了变化。 【小题 2】由上题信息可以判断, “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整体性的表现。 考点:主要考查了整体性的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体性的表现。 读甲图 “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 ”和乙图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完成题。 甲图 M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 A 30 1月 B 60 7

19、月 C 60 1月 D 30 7月 答案: B 试题分析: M点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一半,纬度为 60; N 处公转速度最小,为远日点,时间为 7月初。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变化。 综合题 读 “某地质构造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 1)图中 M、 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M_, P_,从地形上看, M处为 _。( 6分) ( 2) 处岩石的形成是 _(地质作用)作用的结果;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 处的岩石可转化 为 处的 _(岩石类型);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 _(填字母)。(

20、 6分) ( 3) N 处是否适合建水库? _,其理由是 _ _ _。( 6分) ( 4)关于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_(双选)(选择字母回 答)。( 2分)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答案: (1)向斜;背斜;山岭( 6分) ( 2)岩浆活动(内力作用);沉积岩; d ( 6分) ( 3)不适合( 2分) 此处为断层( 2分),为地质构造不稳定区、影响水库坝址安全( 1分),且 N处于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 1分)。 ( 4)

21、AD ( 2分) 试题分析: ( 1) M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P处岩层向上 弯曲,为背斜;从地形上看,M处向斜成山。 ( 2)由图可知, 处岩石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 处的沉积岩;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的字母是 d。 ( 3) N 处为断层,不适合建水库。原因:为地质构造不稳定区、影响水库坝址安全,且 N 处于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 (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使地表各圈层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不断

22、地塑造着地 表形态; 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正确的是 AD。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水循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关知识。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1年 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总人口(万人) 比上次普查平均增长( %) 年龄构成( %) 0-14 15-59 60 2000年第五次 129533 1.07 22.89 70.15 6.96 2010年第六次

23、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材料二 江苏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略图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我国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绝对数 。( 4分) (2) 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_ 。( 2分) (3)根据材料三,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_阶段,出现的问题有_、 _等。( 6分)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6分) 支持还是反对? _( 2分) 理由:_

24、_( 4分) 答案: ( 1)低;多;( 4分) (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分) ( 3)中期(加速);( 2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写其中两个即可)( 4分) ( 4)支持( 2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问题还在加重;会带来劳动力减少;社会和子女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4分) 反对( 2 分) 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会导致人口增加很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消耗过多的社会财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 1)由材料一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对比可以发现,人口增长量在减少,说明我国现在

25、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绝对数是比较多的。 ( 2)由材料二江苏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三个阶段图可以判断,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 ( 3)根据材料三,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可以从正反 两方面分析,理由要清晰。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和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江苏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略图、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世界城市化进程

26、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的人口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等知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海南岛的有关资料图 材料二 现在海南岛种植反季节瓜菜 (冬季瓜菜 )近 170多万亩,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达 130多万吨,形成独特的订单农业模式。 ( 1)结合材料一分析 海南岛的气候特点是_。( 4分) ( 2)为了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优势,海南岛农业发展的方向是_。( 2分) ( 3)对该地区农业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_。海南岛发展反季节瓜菜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_。( 4分) ( 4)订单农业的发展说明了 _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

27、要因素。( 2分) 答案: (1)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 ( 4分) (2)建成我国 热带作物基地,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反季节疏菜种植基地等( 2 分) (2)台风;水热充足 ( 4分) (4)市场( 2分) 试题分析: ( 1)由材料一中海南岛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海南岛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 ( 2)围绕气候资源优势,海南岛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建成我国热带作物基地,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反季节疏菜种植基地等。 ( 3)海南岛纬度低,靠近西北太平洋,对该地区农业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夏秋季节的台风;海南岛冬季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发展反季节瓜菜生产。 ( 4)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考点:主要考查了海 南岛的气候及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海南岛的气候、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等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