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7074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职经济政治社会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一、商品和货币 (一)多种多样的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 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学生分析 A.自然状态下的阳光,空气? B.商店里卖的农夫山泉,乐百氏是不是商品? C.声音不是商品,美国加州某青年游历全世界,录下了各种鸟鸣,松林喧哗,瀑布奔泻,小溪潺潺的声音,经过剪辑,开办了“自然之声”豪华商店,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成为很多失眠者的催眠曲,生意兴隆,这种声 音是不是 商品? D.你从商店买来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 E.废品是不是商品?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是不是

2、商品?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社会分工(需要 );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交换 )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3、关系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复习提问:什么是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导入新课: 设问导入:我们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主要从哪里来的?什么是“钱”?钱是货币吗?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中产生的。 (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最初的商品交

3、换 -物物交换。 ( 2)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交换出现难度。 ( 3)难题解决的办法 -出现一般等价物。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与其他各种商品相交换,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 4)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5)货币出现 2.什么 是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啥商品。 3.货币的职能 ( 1)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价格。 B: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 ( 2)纸币 A:含义: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B: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

4、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 ( 3)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货币的 发展 二、价格和价值规律 (一)多变的商品价格 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不仅不同商品的价格不同,就是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价格也不尽相同;而且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似乎有规律可循。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汽车再便宜也不会比自行车价格低。这就是商品价值决定的。 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 ,首先 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5、,反之,则越低。 2.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短缺会造成该商品紧俏难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某个商品供过于求时,过剩造成商品的积压,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3.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 减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生产者会扩大生 产,增加对这种商品供给;反之,价格下降,消费者 需求会增加,厂商的供给会减少,从而改变供求关系。 4.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被称为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

6、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为了利润就会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增加;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地域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生产者为了避免亏本就会减少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减少。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 配置。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盖上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其价值来交换,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的劳动生产率就高,其生产商品的

7、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少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就多,就会刺激其他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商品适销对路,因而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生产者就 可能被市场淘汰。 三、消费和消费观 (一) .不同的消费行为 ( 1)消费的类型 消费行为主要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信贷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消费方式; 信贷消费是用未来的钱实现今天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请 思

8、考:我们在消费的时候,是不是想怎样消费就怎样消费呢? 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2)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 商品价格、消费心理等也是影响消费的因素。 (二)常见的消费心理 ( 1)求同 心理。 ( 2)求异心理。 ( 3)求名心理。 ( 4)求实心理。 (三) .科学的消费观 A.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过去、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作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 过分抑制消费虽然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但并不可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 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角度说明 B.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9、 学生容易 随大流买东西的现状分析出发,说明从众、攀比心理造成的浪费,在消费中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另外, 中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购物进行分析,教育学 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C.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问题是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并做到可持续。使用 一次性塑胶餐盒的例子及环保电池和绿色食品的图片,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 D.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首先,从探究活动中的“打包”获得多数人认同这一 事例来反映社会主流对勤俭的认识。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艰苦奋斗精神与他们的

10、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可从文化传统的传承、国情现状、个人成长等角 度来认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第二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一、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例: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现有 10 万余家生产企业在这里常年展示着 170 万种商品。 2007 年,小商品城总成交额 348 亿,其中,外贸出口占总成交额 60%以上,商品辐射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成就了数以万计的“老板”,涌现了“吸管大王”“雨衣大王” 2007 年“吸管大王”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公司 90%以上的吸管销售世界各地,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 (一) 走向世界

11、的中国企业 人们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从事上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商品,同时也源源不断的向市场输送自己生产的商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的含义和类型 1.企业的定义 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特点 ( 1)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能够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成果承担责任; ( 2)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要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相关的登记审批手续。 3.企业的类型 ( 1)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 2)按组织形式划分

12、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由 50 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3 万元,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中小企业一般选择这种公司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 由 2 人以上 200 人以下为发起人,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00 万元,全部资本化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起或者 募集设立。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上市公司。这种公司形式适合于大中型企业。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

13、途径 1.经济效益的定义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即产出与投入之比。 2.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 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创新科技,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 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实 现规模经营,企业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努力: 1、 充分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发挥分工和协作的效益 2、 通过企业间的合并和联合,扩大产出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实力 二、企业中的劳动者 材料一:名人论劳动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高尔基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 都是刻苦

14、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 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休谟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完善的 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 欧文 材料二: 许振超是个初中毕业生,他与同龄的工人一样受教育少 ,年龄偏大 ,在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下岗再就业 “特困户”时 ,他却坚信“悟性在脚下,路由自己找。” 他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刻苦专研吊桥技术 ,由一名普通的吊桥司机成为公司出名的维修专家 ,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 . 问:以上材料体现了作为新时代劳动者什么样的择业观 ? 1.劳动模范显身手 劳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5、的创造者。他们的工作岗位有区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作为,都应受到尊重。 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材料三: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董事长曾说 ;”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问 :说说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材料二:许振超例子给你什么启发? 第一,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 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三,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材料四 :某电机厂支撑关键技术的是 70 多岁的四位老人,缺少他们,万人大厂只能关 门。 另一

16、方面 ,因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 ,因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惊人 . 材料五: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 比例: 发达国家 1: 4: 10 我国 1: 0.8: 4 材料四、五说明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 1)我国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二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 ( 2)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培养道德品 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学好专业,提高职业技能。 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第五,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

17、质。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一)多元的家庭收入 1.城镇居民收入结构 ( 1)工资性收入 ( 2)经营性结构 ( 3)财产性收入 ( 4)转移性收入 2.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 1)工资性收入 ( 2)家庭经应收入 ( 3)财产性收入 ( 4)转移性收入 (二)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1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非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的定义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其他分配方式 ( 1) 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 ( 2)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4.实行按劳分配和多种

18、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有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有我国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三)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 义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因此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 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要让按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2. 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 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

19、相同的收入 3.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效率与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二、依法纳税 (一)个人纳税面面观 1.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特征: ( 1) 强制性 ( 2) 无偿性 ( 3) 固定性 3. 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可分

20、 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照征税项目的不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三)确立纳税人的意识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不仅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同时,公民要增强对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投资理财 1、安全方便的储蓄 含义: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 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 =本金

21、*利息率 *存款期限 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特点: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一种最简单的保本理财方式,目前是我国家庭主要的投资方式。 2、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证券 ( 1) 债券 :国债(风险最小,收益低),企业债券(风险大,收益大),金融债券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工具,利率固定,风险小。 ( 2)股票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 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 3)基金 : 由专家经营管理,比较适合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精力有限的投资者。 特点:由专门的基金公司操作,买进和赎回都要收取相应金额的手续费。收益低于股票相应发行也低,适合长远投

22、资。 3、冷暖相知的商业保险 投资特点:保险是风险管理工具,是为无法预料的事情做准备,可以在意外发生时,弥补我们的经济损失。 商业保险的种类: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4、其他投资理财的方式 ,如房产 投资理财有多种工具,不同的人因经济状况、性格特点、投资兴趣、知识结构的不同,理财目标和投资方式也因人而异。 我国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虽然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是社会类型最先进的国家,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却不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经济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课 社会主义基本

23、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 1978 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 77.6%,集体企业占 22.4%。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开辟了 广阔的空间,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半迅猛发展,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活跃局面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24、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涉及国家安全的 行业,诸如造币业、重要国防军事工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诸如电力、电网、煤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诸如港口、机场、水利设施、城市供水、公共交通、煤气、大型环保设施、金融、保险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包括大型油气田、石化企业、钢铁企业、汽车企业、矿山企业以及重要电子企业。 4、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非集体成分。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

25、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应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国有经济的笑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 为何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 第一、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有我国目前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 家,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为了解放

26、和发展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上不完善,只有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看不见的手”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经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 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

27、件下的市场经济,它既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结构不同。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 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现实生活中,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这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我国首先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走向共富。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场经济。 在现代市场

28、经济中,各国政府都要对市场实行调控。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而使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更有力 、更有效。 (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居民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市场经济的规则包括: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偿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整体。公有制的主体 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富为

29、根本目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基础。同时,只有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巩固、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 关系。 好日子的歌 ,同学们感觉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怎样?想不想吧我们的 日子过得更好?那我们该怎么办?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成就 展示改革开放后 30 年的成就,感受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 “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30、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 2000 年),使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小康 1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即: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31、国家。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 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

32、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小康是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我们制订了经济建设目标,在本世纪头 20 年,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然,其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例:癌症村的悲哀(一):河南省俊 北县老关嘴村被两条污水河夹着,吃的是污水,呼吸的全是臭气。癌症村的悲哀(二):村里已近有百人得癌症死亡。 由此得出,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33、,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1、阅读课本 42 43 页的材料,然后谈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仍然存在科学技术进步相 对缓慢,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 因此,在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2、 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暴

34、露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内容。 (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实现增长,存在忽视技术进步,忽视内涵式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来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好、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

35、结构调整,主要保罗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 1)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a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 平。 b 同事要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化农业。 (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在保持东部继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西部地区,从而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重要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利用经

36、济、法律、行政、技术和道德等手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进联合国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就在邓小平和乔冠华带队的代表团匆忙出发前,才突然发现带人民币不行,要带点美元。于是紧急下令全国的银行能收集到的全部美元收集起来,共是 38000 美元。这是整个国家赴联合国唯一的现金经费,以至于代表团住进了美国的豪华酒店,却付不起小费,最后没办法,是邓小平把他的全部个人经费省下来付给了服务生,他回家的时 候只给孙女带回来一块巧克 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37、他就发生在 30 年前, 30 年后的现在, 2006 年 12 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10663 亿美元。 通过这个故事,你发现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怎样? 30 年前的中国处于半封闭状态,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差距巨大。 不仅仅是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差距巨大,而且和 60 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相比,我们也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面对如此大的差距,继续自我封闭行吗?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六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一)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 通过 30 多年对外开放, 我国逐步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已高度对外开放,服务业开放日益扩大,对外经济领域吸纳直接就业

38、超过 1 亿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凸显。 取得的成就: 1、全球贸易排名有改革开放之初的 32 位跃升至 2008 念得第 3 位 2、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例由不足 1%上升至 8% 3、贸易伙伴由 40 多个发展到 220 多个 4、 1993 年以来,连续 16 年称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 7800 亿美元 5、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二 ) 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 1、国际 贸易 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物、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2、对外开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

39、济中的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 1)对外开放式我国迅速实现了国际贸易大国的转变 ( 2)对外开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 3)对外开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自主常新的重要途径 ( 4)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5)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国 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三) “引进来”和“走出去” 1、过去,我国以“引进来”为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走出去”也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 2、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去”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范围将越来越广,并将与“引进来”共同构成支撑中

40、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两大支柱。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 界再次爆发战争 ,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面对全球化,增强开放意识。 二、面对全球化,增强开

41、放意识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各国再生产、贸易、资本活动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全球化 商品、服务、技术、资本 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 1)生产全球化 ( 2)贸易全球化 ( 3)资本全球化 (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对外来访的基本国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对外开放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其次,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外开放 最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三)增强风险意识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

42、机的发生。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在一 起,它在促进了各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同时,也是本国经济更容易受到他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的负面影响。在分享全球化带来收益的同时,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全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要正确面对全球化 在经济对外开放中,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我国政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主导权,坚持开放市场的循序渐进,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2、积极参与全球化 历史经验证明,将自己置身于国经济之外,必然会落后。我们要认真对待融入全球化后面 对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推进经

43、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有关产业和服务的也得国际竞争力。 3、在全球化中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旗帜鲜明的维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只有本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在国际社会中才有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才能发挥个大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 ,能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 ,那么这些权利在现 实生活中 ,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从国名看我

44、国政体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政体:人名代表大会制度(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共和制)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或体现国体 (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1)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学生活动 :“忆一忆” :在我国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 (物质、法律和制度保障 +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充分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 学生活动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 ?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 )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 ,了解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 ,并对照本课第一组图片简

45、单分析。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就无法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

46、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案例: 2008 年 10 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 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听取各民 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问: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怎样的关系?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从党外人士座谈看我国政党关系

47、我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第二、多党合作的

48、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 旨决定的。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将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