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特点(1),1、有传染性、对社会有较大影响,如同星火燎原,一人患病, 众人受威胁。 2、威胁较年青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 体 弱老年人 易受袭击,后果严重。 3、疫情具有突发性,变化快,灾害和社会动乱时 , 极易爆发流行。 4、可续发或诱发多种慢性病和癌症的发生。 5、有特异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成本效益高。 6、传染病防治是一项政府行为,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多部门配合。,传染病的特点(2),有特异的病原体: 有流行病学特性:传染性、免疫性 流行性: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传染病没有国界、地界。 地方性: 季节性,重点传染病分类(1),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
2、霍乱、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等。 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肺结核、流感、麻疹、白喉、流脑、风疹、军团菌、SARS。,重点传染病分类(2),3.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 4.性接触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 5.母婴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 6.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疟疾、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狂犬病、炭疽等。,进入21世纪,一些老的传染病仍在危害;霍乱、鼠疫、结核等古老传染病继续危害,流行在全球仍未控制 WHO报
3、告,全球48种常见疾病中,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 WHO报告,全球死亡5200万,其中1700万死于传染病 传染病仍是全球危害最大的疾病 传染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甲、乙、丙三类,共37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 霍乱,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并布鲁氏菌病炭疽 (21)流行性乙型脑炎 23)疟疾(24)登革热(25)肺结核(
4、26)新生儿破伤风、 血吸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丙类传染病: (28)丝虫病(29)包虫病(30)麻风病(31)流行性腮腺炎(32)风疹(3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4)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中国:HIV/AIDS报告数 (1985-2003),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 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二个因素。,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5、: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麻疹、肺结核、非典) 水、食物、苍蝇(伤寒、甲肝、痢疾、霍乱) 日常生活接触( 手、用具、玩具等) 虫媒传播:蚊子、虱子、跳蚤等(疟疾、乙脑等 血液、体液、血制品:乙肝、艾滋病等 人群易感性:对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易感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二个因素: 、自然因素: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气象和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流行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环境,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传染源:传染源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传染源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制传播流行的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包括(1)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和(2)消灭传播媒介(杀虫措施)。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性注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包括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掌握传染病的特点 了解传染病的分类 了解传染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