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必修3 文化生活,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的形式: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
2、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民族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全面发展的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它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又存在于现实生活中。,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
3、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学习小贴士 文化作用的两面性与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文 化 的 作 用,传 统 文 化 的 作 用,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会促进 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 的文化会阻碍 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 活的变适、就能对社会 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 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 人的发展,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既关注儒学的理论价值,又将儒学研究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开拓儒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根据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传统
4、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家思想的意义。,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家思想的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全民族的人文精神,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儒学中的精华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
5、、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怎么对待: (1)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对待传统文化,应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
6、主义”。,(福建高考)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注意:不是问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
7、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从辨证否定角度把握对待传统文化,对待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儒学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儒学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儒学,要抛弃其的消极因
8、素,发扬其积极因素,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与社会、时代相适应,体现时代性。,分析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固守儒家思想“守旧主义”。,学习小贴士 正确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
9、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提示: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每一项发现和发明,丰富了文化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
10、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更替B思想运动C科学技术的进
11、步D教育方式的变革,A,本课知识归纳,论语心得狂销300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材料一 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中国兴起“国学热”,答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国学热”的兴
12、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热”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热潮的涌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生产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如何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