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性皮炎(药疹),药物 各种途径 皮肤粘膜炎症反应多系统损害,概 念,病 因,药,关于“是药三分毒”正确的理解是?A凡是药物都有三分毒性 B凡是药物都有七分治疗作用 C凡是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 D以上都不是,目前引起药疹的排序情况,抗生素类 解热镇痛类 磺胺类 安眠镇静类及抗癫痫类 其它药物 中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临床常见的致敏药物有以下几类: 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磺胺类:长效磺胺。 解热镇痛类: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复方制剂多见,商品名复杂 安眠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苯巴比妥较多见; 抗毒素与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 另
2、外,近年来,中草药引起本病的报道亦日渐增多。,除药物有关外,还与个体有关 个体差异,发病机制,变态反应 非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型(速发型):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型(细胞毒型):磺胺类药物引起的紫癜、溶血性贫血等 型(免疫复合物型):药物引起的血清病、荨麻疹、变应性血管炎、固定型等 型(迟发型):湿疹型、剥脱性皮炎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固定型等,一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的皮疹与症状 同一症状与皮疹可由不同的药物诱发,变态反应药疹共同特点:(1) 有一定的潜伏期(7-9天)(2) 愈后再用该药,极微量也可复发(3) 临床表现与药理性质无关,与药物剂量不平衡,(4) 部分可以用致敏药脱敏
3、(5) 有交叉、多元过敏 (6) 停用致敏药后好转,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非变态反应,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 光毒性反应 过量反应: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药疹称为中毒性药疹。 蓄积作用:如碘化物、溴化物所引起的痤疮样皮损。 酶的缺陷及抑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分局限性、全身性可仅累及皮肤与粘膜,重者可累及内脏轻、重型,局限性,固定型药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反复固定于某处 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边界清楚 严重时可见有水疱或大疱 伴有瘙痒 反复发作者可多年不褪,全身性,皮损多样性 临床表现有轻、重之分 重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4、(1)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致敏药:解热镇痛药、苯巴比妥、青霉素 麻疹样:表现为散在密集的红色斑丘疹,对称分布全身,疹间见正常皮肤;(无卡他症状、克氏斑) 猩红热样:小的红色斑片,2-3天由面部发展至全身;(无杨梅舌等) 病情突发,可伴发热、转氨酶高等 可发展成重症药疹,(2)荨麻疹型药疹,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灵等 型变态反应。 类似急性荨麻疹皮损-风团为主, 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泛发全身,色泽红,但持续时间较长 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 易发展为慢性荨麻疹,致敏药排泄缓慢,生活或工作中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3)湿疹型药疹,致敏药:青霉
5、素、磺胺、汞等。先局部外用过敏(接触性皮炎)再口服后出现; 发生部位:全身 皮疹特点:多形皮疹,渗出倾向 全身症状:较轻 转归:停药后好转,(4)紫癜型药疹,2型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 3型变态反应-血管炎 致敏药:巴比妥类 皮损:瘀斑、瘀点甚至可见血疱 发生部位:双小腿(轻)四肢躯干及粘膜(重),(5)痤疮样药疹,致敏药:碘剂、糖皮质激素等制剂。 潜伏期较长 面部、胸背部 毛囊性丘疹、丘脓疱疹等痤疮样皮损 一般无全身症状。,(6)光感性药疹,用药史:磺胺类、冬眠灵、四环素 日光暴露史 多见暴露部位 机理:药物进入人体后,经日光照射变成抗原性物质引起光变态反应性药疹;为光毒性反应,接触光感物体后
6、,吸收中长波紫外线较多,达到一定能量时对细胞产生损害。 光毒性红斑、光变应性药疹,光毒性红斑,暴露部位 晒斑样皮损 任何人均可发病 无潜伏期,(7)多形红斑型药疹,致敏药:巴比妥、解热镇痛药、磺胺等 临床表现:圆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虹膜状)、丘疹,中心色暗或有水疱,界清,分布全身,肢端著;瘙痒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临床表现:多形红斑表现,伴粘膜糜烂、皮肤大疱、糜烂,可有高热、肝肾功受损,皮损疼痛,(8)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致敏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巴比妥、磺胺药等。 临床表现: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斑,其上有松弛水疱(尼氏征阳性),破后形成糜烂面,有粘膜糜烂皮损疼。 病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严
7、重者可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导致死亡。,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尼氏征阳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9)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多由巴比妥类、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磺胺类等药引起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进而全身弥漫潮红、肿胀.可有丘疱疹或水疱,伴糜烂、渗出。2周3周左右,红肿消退,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 以面部及手足为重 严重者如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及积极治疗,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诊断,依据: 有明显的用药史。 有一定的潜伏期。(1-3周或更长;数日或数小时) 起病急,除固定型药疹外,常广泛而对称。 排除其它类似疾病。
8、,瘙痒明显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逐渐消退 发热和全身症状,少数伴脏器损害 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药疹,同一类型的药疹又可由不同药物引起,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准确判断致敏药物将更为困难。根据过去服药史,药疹史,此次用药与发病关系,以及所发疹型最常由何种药物引起等加以分析,鉴别诊断,1、与麻疹或猩红热鉴别。 该型药疹的皮疹颜色更为鲜红,瘙痒更明显,而全身症状可较轻,且缺少传染病应有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如麻疹的Koplik斑、猩红热的草莓样舌和口周苍白圈等。(面部潮红,而口唇周围及鼻端显得苍白,称为“环口苍白圈“。 .在发病12天时,舌尖及边缘发红,逐渐舌光滑绛红、舌乳头绛红突起草莓,称为“
9、草莓舌“。 ),麻疹的Koplik斑,鉴别诊断,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应与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相鉴别,鉴别诊断,3、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一期梅毒硬下疳、生殖器疱疹等鉴别。,治疗,(一)停药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轻型药疹,1)抗组胺药 2)维生素C 3)小剂量激素(泼尼松20-30mg /天),重型药疹,激素:早期、足量?依病情减量 加强支持疗法:输新鲜血或血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液、K、Na 防治合并症: 抗感染:酌用无致敏的抗生素 保肝: 保眼:冲洗、防粘边、保护角膜 清口:洗必泰
10、(GGW)漱口,外用疗法,原则:无刺激、具保护性、收敛、消炎作用 1)无渗液:炉甘石洗剂 2)红肿渗液:湿敷 3)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保持创面干燥,处理同II度烫伤(暴露疗法),预防,1)用药前追问过敏史 2)尽量少用药或不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药疹症状 3)需皮试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皮试 4)已确定的过敏药物,应该写入病历并嘱病人牢记,过敏性休克,1)致敏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 2)发生时间:注射过程或皮试中,一般530分钟内发病(速发型变态反应) 3)临床特征: 休克: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迷 皮肤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抢救措施,0.1% Ad 0.5-1.0 ml im 或0.1% Ad 0.5-1.0ml + 5%GS 40ml iv Hydrocortison 0.2-0.4 + 5%GS 500ml iv drip 收缩压 80mmHg 时,多巴胺等升压药 支气管痉挛时,氨茶碱 0.25g iv 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时气管切开 心跳骤停时,人工呼吸,吸氧,左心室内注0.1%Ad 1ml,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