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488896 上传时间:2018-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 (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2 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 ( ) ( A)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 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 映 ( 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 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

2、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 相信 “意念移物 ”的观点,这是 ( ) (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 做法违背了 ( ) (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5 唐代诗人顾况写道: “冬青树上挂凌霄

3、,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4)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 A) (1)(2)(3) ( B) (1)(2)(4) ( C) (1)(3)(4) ( D) (2)(3)(4) 6 有人说: “任何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这句话是一种( ) ( A)机械论的观点 ( B)形而上学的观点 ( C)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 D)外因论的观点 7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

4、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 )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 B)要把握事物的度 (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8 看问题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是 ( )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 D)不可知论观点 9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这种观点属于 ( ) ( A)机械决定论 ( B)神学目的论 (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D)唯物主义决定论 10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

5、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 B)事物的变化发展 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1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 )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12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

6、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 者的区别在于 ( )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 B)对人是否有利 (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3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 (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4 工作中 “及 ”与 “不及 ”的关键在于 ( )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 B)认识事物的量 ( C)确定事物 的质 ( D)把握事物的度 15 关于人工智能的出

7、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 A)形成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挑战 ( B)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 C)人不再是能动的主体 (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考研政治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章节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事务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原理。循环论是指把事物的发展堪称周而复始的循环,否认了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是

8、对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原理的考察。根据哲学一般原理,原因是事物发展链条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产生或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作用而产生或引起的现象。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矛盾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 【知识模块】 世界的 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联系的客观性。题目中的联系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所以正确答案是 C。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将题干与被选项

9、连在一起理解,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A,其他各项干扰性不强。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5 【正确答案】 C 【试 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内外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原理。题干中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明显的揭示了 (1)(3)(4)的哲学道理,这首诗也涉及到事物的 “质 ”,但没有体现质变与量变之间的关系,因此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就是一种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知识模块】

10、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互变规律与 “度 ”的关系问题。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鲁迅对三国演义的准确评价就充分地说明了把握度的重要性。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根据题意,这是一种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所以答案应选 C。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9 【正确答案】 A 【试题 解析】 本题考查必然性和偶然性知识点,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会导致机械决定论。 【知识模块】 世

11、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从题干中的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在其他领域 ”,可明显知道是对重点论和两点论知识点的考察。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察质量互变规律原理。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是质变,而非量变,故排除 C,而 BD为干扰项,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 其规律 1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不可能性则是指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实现的条件和根据,

12、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故应选 C。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最基本的关系矛盾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两点论内在的包 含着重点论;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则以同时承认非重点论为前提。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察 “度 ”的概念。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范围,度有两个极限,称为关节点,一旦超出或破坏了度,一物就转换为他物。所谓 “过尤而不及 ”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反映特性,思维模拟是可能的,人工智能是人脑功能的延伸,但不会取代人类思维。 【知识模块】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